做孩子的知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爸爸的陪伴:厚道的童年日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做孩子的知己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可能是晚上玩儿得太嗨了,躺在床上的厚道有些兴奋。我能察觉到:他翻身与往常不同,动作里带着不安。平时他翻身的动作是在调整姿势,而今天明显是困了,就是睡不着,动作里带着烦躁。
我也有这样的时候。厚道发生这样的情况大约有三四次了。我每次都用安慰、暗示的方法帮他入睡:用手轻轻抚摸他的额头,轻声地说:“儿子,什么也不要想了,睡觉了!到睡觉的时间了,想其他的事会耽误休息,影响明天玩儿和学习。放松头、放松手脚、放松心情、放松身体……”说着说着他就睡着了。
这个方法是在听《九型人格》的课时学到的,对厚道挺管用。厚道听着,有时候会“嗯”一声,有时候并不出声,深深地打一个哈欠,就睡了。
我想: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有类似的事儿。他误入某个误区,钻到那个牛角尖里出不来,又不自知,连求救的意识都没有。这时,我们若察觉到,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可以让他尽快找到“出去的路”。
比如:前段时间,积木的零件卡得太紧,厚道的力量是按不上的,他又急于完成,便在那里较劲、生气、烦躁、发火……当时,他想不到或不想求助,自己又陷入“困境”,这时需要我们及时出手。
我说:“儿子,这只是玩儿,可没必要生气,你拼积木的能力已经很棒了,有困难,求助一下完全可以。有些零件的尺寸误差较大,以你现在的力量不能独立完成,也正常。”
孩子遇到类似的事儿,我们要以宽容、乐观的语气,把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以后他就能合理地处理这些情况,不会陷入误区,自编罗网。
我们成年人通常也有这样的时候,明知道自己陷入了某一个思想的怪圈里,就是出不来。比如:这个事儿没必要生气或太在意,但就是调整不了自己,无法控制地气着、在意着。如果这时出现懂我们的人,也许几句话就能让我们调整过来,这就是“知己”的作用吧? 爸爸的陪伴:厚道的童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