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荷香满园:农家傻娘子

第72章【雀钗】

荷香满园:农家傻娘子 孟姜 5173 2021-04-06 08:5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荷香满园:农家傻娘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72章

  从首饰店出来,顾成还觉得犹在做梦。

  图纸没卖,只不过荷花允许马师傅按照图纸的样式生产雀钗,以后每卖出一只雀钗,就送给顾家五十文的图纸使用费。

  为了表示感谢,马师傅免费给他们打造一枚赤金雀钗。

  而且,还替家里谈成了一笔生意。

  只要雀钗的颜色染好,马师傅就会购进颜料……

  这荷花谈生意也太厉害了吧?

  顾成觉得,千万不能小看他的妹子!不定在哪个地方,荷花就会一鸣惊人。

  坐在茶棚中,荷花笑着与李秀说话,“……等钗做好,嫂子和阿家一人一枚,我不太喜欢戴首饰。”

  “哎呀,那么精贵的东西,你留着!将来做嫁妆。”李秀也是笑盈盈的。

  荷花就抿嘴笑了,“这是我送给嫂子的,就不要再推辞了。以后这些东西,多的很呢。只怕嫂子会戴得烦了,四处扔呢。”

  听了她的话,李秀哈哈大笑起来,“好,听你的!”

  回到家之后,顾老大啧啧称奇,“这可真是白赚的生意。”谁能想到荷花会和马师傅达成协议,以后每生产一只雀钗就给顾家送五十文呢。五十文看着少,可是积少成多啊。

  原本因为在陈家受挫而产生的失败感不翼而飞。

  顾家的生意刚刚起步,就面临了陈家这个庞然大物,着实惊吓到顾老大了。

  “那我们还去永安集进货吗?”顾成问道。

  顾老大当然拍板,“进,要进!”既然荷花有信心把首饰店的这个生意拿下来,他就有信心把卖布的这个生意搞好。

  “好!”被顾老大所感染,顾成也激动起来,“那我一会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

  顾老大就道:“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虽然他不会做生意,也没做过生意。可他是家里的老大,当年也曾被阿爹言传身教过,多多少少也懂一点。

  一家人商量已定,便各自安夜。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还未亮,顾老大就和顾成起床,喂了喂小牛,就往永安集而去。

  荷花则是教李秀绣花。

  李秀学得并不算快,甚至有些手忙脚忙。可她是个愿意拼命的人,学不好就努力学,一个针一个针法的学。

  然而,她越是如此努力,荷花越是叹息。

  刺绣与画画一样,是需要灵气的。

  李秀如此努力,到最终也不过是一个绣得不错的绣娘而已。就像是这时代的许多人,最终会湮灭在时光里。

  只有那些心思通彻,拥有自己想法并将想法付诸于刺绣之上的人,才可以将作品流传于世。

  就像在桂馥坊中,妈妈教过的这么多徒弟,最终成功的,却是那些有自己思想和风格的。

  想到妈妈,荷花手中的绣花针突地停顿了。

  在她的记忆中,妈妈的样子很模糊。

  就好像那个在阳光下朝她走来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她想起崔晋原的话,“我们是在结婚二十周年的路上……一辆车迎面撞上……你的头部受到重击……”

  她真是崔晋原前世的妻子吗?

  如果是夫妻,那为什么在她的记忆中,却没有崔晋原和她生活的片段?

  她对崔晋原所有的记忆,全在这一世!

  她摇了摇头,将思绪甩开。

  李秀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又将心思用到了刺绣上。

  ……

  崔晋原自床上坐起,只觉得头痛欲裂。

  最近几天,因为被知府夸奖,他的应酬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

  见他醒了,端午和重阳急忙端上了醒酒汤。

  “大郎不能再这样喝下去了,读书都耽误了。”这次崔晋原一连睡了两日都没醒,把他们都给吓坏了。

  崔晋原轻轻颌首,“说得对,确实耽误事。以后再有此事,就替我回了吧!秋试将至,确实不好再应酬了。”

  见他答应,端午重阳自然欢喜,服侍着崔晋原净完面,又替他穿好衣裳。

  便服侍着崔晋原去了讲堂。

  今日,夫子讲得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读《尚书》能疏通知远,广博易良。崔晋原很快就沉浸在夫子的讲课中!

  崔晋原的学问,在府学中也是数得上号的,教授的夫子对崔晋原也极为喜爱。

  见到今日终于沉浸在学问,不由得暗自点头。

  然而,这份喜悦在下课没多久,就荡然无存。

  “陈家大娘子要见我?”崔晋原此时正在向夫子请教何为‘惟精惟一’,听到陈冬平要见他,不由得皱起眉头。

  夫子双眉紧皱,不悦地看向崔晋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下一句是什么?你可还记得?”

  崔晋原心中一凛,起身弯腰叉手,“学生记得!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夫子性情宽厚,笑了一笑,道:“孟平还是要多读经义!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夫子笑着喝了一口茶,一头白发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虽只是府学里一个普通教授,却有种沉山镇海般的气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是唐太宗说魏征的话。

  崔晋原则是愣在当场。

  他最近,是不是有些过于躁进了?

  因为帮知府收了一次善款并超额完成任务,令他成了众人口中的贤者能者,酒宴与夸赞不期而至。

  他沉浸在被夸赞的喜悦中,仿佛回到了被下属奉承和巴结的前世。

  他熟悉这些,享受这些。

  与人交往,如鱼得水。奉承之言,令他心醉……

  他忘了自己原本就是个学生!

  今天夫子的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如同冰水一盆,将他从头到尾浇醒。

  如果他不能中进士,晋了官身,今天这所有的一切都将如镜花水月般流逝。

  甚至,他还会失去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快乐。

  崔晋原直起了身,先是整了整发髻,而后整了整衣襟。

  朝着夫子稽了一首。

  而后转过身,往馆舍中他的住处而去。

  而此时,在府学外已等了一会的陈冬平,在听了门子的回报后,不仅没恼反而轻轻笑了。

  “大娘子,他不见您,您还笑?”小丫鬟香儿不解地看着陈冬平。

  陈冬平莞尔一笑,“他的心,静了!我这一趟也不算空跑。”

  “静了?”香儿复述了一遍陈冬平的话,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此次金榜,他必有提名。”陈冬平将车帘放下,轻轻地跺下脚,“我们回吧!”

  香儿却越发不解了。 荷香满园:农家傻娘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