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学在台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三课
领略法家思想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千百年来,法家的智慧不但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进脚步,也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与人生。时至今日,法家的很多智慧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值得每一个华夏儿女去学习、去体悟——要生活幸福,人生圆满,不妨听听法家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说的。
目不见睫:有自知之明,方能做人上人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喻老》
楚庄王想发兵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何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非常混乱,军队战斗力很差。”庄子说:“我担忧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只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国、晋国打败之后,丧失了数百里之多的土地,这说明楚国军队战斗力差;庄蹻在境内偷盗,官吏们却毫无办法,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比起越国来更加不如。可是您却要发兵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就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的道理一样。”听了庄子的话,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明白,完整清楚地认识事物是很困难的,难点不在于我们能不能看清别人,而在于我们能不能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看清楚自己才能称之为明智。”
自己的眼睛连自己的睫毛都看不见,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不过,又有多少人能从中感悟出这样的处世智慧:你的眼睛也许可以看清楚整个世界,能准确地观察和评价所有客观事物,但是你的眼睛却永远都看不清楚自己——人,最难看清楚的就是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为自己不能晋升或得不到好的发展机会而发愁,处处不得意。殊不知,他们的苦恼往往是因为没有自知之明而造成的。比如说,一个人的才能只能做一个普通公务员,但是他却整天为自己当不上市长而忧愁,那么他的痛苦就是源于自己没有自知之明。
俗话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长处与缺陷,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扬长避短,用优势掩盖劣势,进而赢得胜利。另外,自知也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只有自知才能够准确把握自己,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
【国学智慧】
要想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就必须保持谦逊的态度,凡事不要总是固执己见,不要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永远都比别人高明。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不会比别人聪明多少,你认为别人笨的时候,恰恰是体现你的愚蠢的时候。所以,要想有自知之明,就必须保持谦逊的态度。 国学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