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学在台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九课
赏读儒家的君子之风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所谓君子,就是受人尊敬的正直之人,他们在朋友中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在生意上是最值得放心的伙伴,在为人处世上最为正派。所以,我们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应该赏读儒家的君子之风,品味儒家的深邃思想,立志做一个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鸿雁传书:绝不能失去自己的气节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汉书》
苏武,字子卿,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汉武帝朝任职中郎将。当时,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的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示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的使团出访。没想到,匈奴的新单于不但不欢迎,反而将苏武等人扣押了起来。为了使苏武投降,匈奴人对他施以高官厚禄,但是苏武都拒绝了。最后,匈奴人将苏武送到了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且对苏武说:“哪一天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汉朝去。”可是,公羊又怎么能生出小羊呢?很明显,匈奴人是不打算送苏武回去了。
汉昭帝即位几年后,匈奴和汉朝达成和议。汉昭帝派人去寻找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寻人,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苏武这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射猎的时候,猎中一只大雁,其脚上系着一片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牧羊。”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在北地牧羊。”
鸿雁传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国学典故。铮铮傲骨的苏武在匈奴牧羊二十载,不论是对方施以荣华富贵,还是对方施以逼迫,他都没有投降——人,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权势,但是绝不能失去自己的气节。
【国学智慧】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决不妥协,这样的人才能够称之为有气节的人。气节是一种傲骨,更是一种做人必须坚持的原则,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气节,那么他肯定不会成为君子,只能被称之为懦夫。 国学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