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学在台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永言孝思:孝道永远是天下的法则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袛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语出自《孟子·万章上》
咸丘蒙说:“舜不把尧看做是臣子,您的教诲我已经领会过了。《诗经》里面说,‘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属于王的,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是王的臣民。’舜做了天子之后,瞽瞍却依旧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北山》这首诗根本就不是你所理解的那个意思,这首诗的作者因为尽忠国事而无法侍奉父母双亲。因此他说;‘这些事情都是天子的事情啊,不知为何我一个人要做这么多呢?’所以我们解说诗的人,不要总是拘泥于字面意思而曲解了其本质含义,更不要拘泥于诗句而曲解了诗人的自身想法。我们要通过自己阅读作品去感受和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倘若我们总是拘泥于词句,那么《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于世。’相信了这句话,那我们就会认为周朝灭亡以后没有一个人活着了。孝子孝到极点,没有超过尊敬双亲的;尊敬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奉养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全天下没有人比他更尊贵了;舜以天下奉养他,可以说也到了一个极点。《诗经》说:‘孝道必须永远地讲,因为它是天下的法则。’也就是这个意思。《尚书》说:‘舜恭恭敬敬地去朝见瞽瞍,态度惶恐谨慎,瞽瞍也因此而真正地顺理而行了。’这难道是说‘父亲不能把他看做是儿子’吗?”
不论儿子的权位有多高,父亲永远是他的父亲,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哪怕这个人是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年轻人在取得一些人生成就之后就飘飘然不知所以,就连自己的父母双亲,他也一样的不放在眼里,甚至打骂父母、侮辱父母。可以说,这样的人不但不孝,简直连禽兽都不如。因为乌鸦还知道反哺,羊羔还知道跪乳。
所以,我们就应该向舜学习,不管自己的权位多高,也不管自己的财富多多,都应该恪守孝道,尊重父母,敬爱父母。如此,我们才能算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国学智慧】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更为重要的是:孝道永远是天下的法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法则——孝道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永远都无法再连接上了。 国学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