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03 地形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3

  地形篇

  一单元 六种地形的用兵之道

  地形是作战的关键,所以作战前,要先熟悉审查地形,才是“立胜”之道。

  21 通形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注释

  ① 挂者:易入难出。

  ② 先居高阳:先,抢先。高阳,地势高而朝阳的地方。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类。我方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通”。在“通形”地域,应抢先占据视野开阔的高地,这样可以保持粮道畅通,交战时就有利。

  历史故事

  刘邦占敖仓

  荥阳城是秦朝时天下水运的枢纽,对粮草运输十分重要。所以楚汉相争时,项羽、刘邦在荥阳打了三四年的仗。

  起初,是刘邦先得了荥阳城。然后他就下令修筑甬道,把这座城与敖仓(秦时重要的粮仓)连接起来。但刘邦的企图被项羽看破了,他频频破坏甬道,让粮草运不进荥阳城,又占据了敖仓。刘邦没有粮草支撑,不得不放弃争夺荥阳城,但他的谋士郦食其劝阻了他。

  郦食其指出,项羽轻视敖仓的重要地位,将是他败北的一大因素。于是,刘邦趁项羽平定后方的时候,杀了回来,再次占据敖仓,获得了与项羽打持久战的资本。随着时间推移,粮草变得越来越重要。刘邦有足够的粮草供应,而项羽“兵罢食绝”,最终一败涂地。

  郦食其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刘邦率军经过郦食其家乡时,访求当地豪杰,郦食其从此跟随刘邦。郦食其的计策对汉军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时,他建议刘邦夺取荥阳,占据敖仓,为汉军日后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华杉详解

  地形是作战的关键,所以作战前,要先熟悉审查地形,这才是“立胜”之道。

  李世民打仗,每战必亲自去查看地形,甚至观察敌营。多次遇到危险,他也绝不把这活儿派给别人,一定自己去。因为一切答案都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在什么地方怎么用兵,然后做好计划,作战时就胸有成竹。

  三国时率军攻灭蜀汉的魏国大将邓艾,也喜欢四处勘察,谈论哪里可以宿营,哪里可以设伏,敌人会从哪里来。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了二十年,有一次,他有机会去洛阳汇报,见到了司马懿。在与司马懿谈话后,他凭自己对各处地形烂熟于心的本领,进了太尉府,最后建立奇功。

  既然地形如此重要,孙子就列举了六种地形,下面我们可分别看来。

  这六种基本地形是:通、挂、支、隘、险、远。

  其中“通形”,就是我可以往,别人也可以来。比如平原地带,往来通达便利,所以我来得,敌人也来得,谁也挡不住谁。

  遇到谁也挡不住谁的“通形”,如何作战呢?就是先占据视野开阔的高地,因为“通形”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可能有敌人来。而在平原地区找一处能驻下大部队的高地不容易,谁先到先占,就可以等敌方来,或引诱敌方来,以逸待劳。

  另外,占据高地还可以“利粮道”。比如在重要地方修筑堡垒或甬道,把粮道保护起来。甬道,就是两边筑墙的通道。刘邦和项羽对峙时,就是靠修筑甬道连接敖仓,保障粮食供应。有了有利地形和粮食供应,我们就可以安心地等对方来,就算他不来,我方天天有饭吃,也不担心。

  因此刘邦占了粮仓,每天吃饱;项羽粮道被汉军截断,饥疲不堪,所以项羽最后同意讲和,与刘邦划定楚河汉界。可等项羽签完和议一撤兵,刘邦马上撕毁和议“击其惰归”,就在垓下把项羽打得乌江自刎了。

  我们读兵法会发现,很多时候,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不过“等待”需要有个前提,就是不会损伤自己。比如我们像邓艾一样,已经积累好了实力,就可以等待机会,也等得起。但如果实力还不具备,那就不能空等了,而是要继续攻占“有利地形”。

  名家注解

  地形

  曹操注:“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杜佑注:“俱在平陆,往来通达。”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曹操注:“宁致人,无致于人。”

  22 挂形、支形

  原文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注释

  ① 敌虽利我:敌军以利益来引诱我。

  译文

  可以前进,不易返回的地域,叫“挂”。在“挂形”地域,敌军如无防备,就要突然出击战胜他;敌军如果有防备,出击不能取胜,也难以返回,于我不利。我出击不利,敌出击也不利的地方,叫“支”。在“支形”地域,敌人虽然利诱我,也不要出击,可以领部队(假装)撤退,诱使敌人出击,出了一半,我方再攻击他,这样就有利。

  历史故事

  歧沟关之战

  歧沟关之战是宋朝对辽朝的一次大总攻,目的在于收复幽云十六州。

  当时,宋太宗赵光义见辽朝国君年幼,萧太后专权,便认为是宋军进攻的好时机。他不顾大臣的劝阻,分路北伐。

  宋军的东路由曹彬统帅,他因孤军冒进而粮草用尽,不得不撤回雄州取粮。宋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恼火,将曹彬狠狠责骂了一顿,让他按兵不动,等西路攻占要地之后,两军会军后再前进。曹彬的部下认为自己手握重兵,却不被允许上战场建立功绩,还被西路军比了下去,不禁议论纷纷,爆发出很多矛盾。曹彬无法制止,只得带着军队继续前进。

  然而这个时候,萧太后与辽军已经暂时稳定了西面的局势,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曹彬了。在曹彬向涿州进军的途中,辽军一路袭扰,且战且退。宋军被骚扰得困乏无力,粮草又不继,十分狼狈。曹彬开始感到事情不妙,就命军队掩护老百姓撤退,结果被辽军一路追击,在歧沟关被追上。辽军一面包围宋军,一面又以轻骑攻击宋军侧翼,截断粮道。当天夜里,曹彬仅带着数名军士弃军而逃。余下的军队因而溃散,混乱之中,许多士兵甚至是在自相踩踏中丧命。

  曹彬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在后周朝开始任职,严于治军,获得了赵匡胤的器重。在灭后蜀、灭南唐和征讨北汉的过程中,曹彬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在跟随宋太宗攻打辽国时,兵败而逃,遭到贬降。

  华杉详解

  所谓“挂形”,就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形——有去无回,就挂了。杜牧注:“挂者,牵挂也。”但这个“牵挂”不是惦记,是有东西把我牵扯住了,挂起来了。

  遇到挂形,要看敌人有没有防备。如果敌人没防备,我们突袭得手,取得了胜利,那挂形对我们的影响就无所谓。可如果敌人有防备,我方攻不下来,敌人就会断了我们退路,我们恐怕就要挂了。

  那陷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替《孙子兵法》注解的陈皞说,如果不得已被人断了退路,则须有持久之计,抢夺敌人粮食,等待时机再攻击他。

  但陈皞这是安慰人,更是害人!陷到挂形里,前面攻不下来,后面被断了退路,哪里还能抢到粮食打持久战?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三种选择:一是有援军来救,万事大吉;二是拼死一战,或许有生机——不过大部分结局是全部战死;三就是认输投降。其实兵法有个大问题,就是不教大家怎么投降,该认输的时候认输,这也是一种战术。

  所以挂形不能去,一旦被断了退路,那就是绝人之路。就算陈皞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也只会助长大家的侥幸心理。那么到底有没有在挂形里胜利的呢?历史里确实有,但是一千次里只有一次活的,那概率太低了,就不值得大家学习。

  所谓“支形”,则是敌我双方处在隘路的两端,谁先出动,就对谁不利。

  比如两军隔河对峙,谁要进攻,都得渡河,这就给对方半渡而击的机会,所以谁都不想先进攻。像前文的晋楚交战,晋军和楚军都想引诱对方过河,两军就越退越远,结果干脆各自退回国内去了。

  这种虽然不是处在隘路两端,也是一种支形——谁先出击,就对谁不利,所以都想引对方先出击,又相互都不上当,干脆就打不起来了。

  有人会觉得这算什么兵法呢,都没打胜仗!

  其实兵法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不打。我们为什么会失败呢,为什么会损兵折将呢?就是因为我们打了。曹彬本来可以不勉强去打涿州,结果他打了,然后败了。如果不打,就还有机会再打;打败了,可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

  这里,孙子还是在讲先胜后战、赢了再打的道理。所以学会等待,学会不打,才是真英雄。从头打到尾的,只有电影里才会看到,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时机不对的时候,不要瞎折腾,否则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事情。

  名家注解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杜牧注:“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交错,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邀我归路,难以返也。”

  23 隘形、险形、远形

  原文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 隘形:文中指山峡之间,队伍展不开。

  ② 盈之以待敌:盈,充盈。文中指我军用充盈的兵力占住隘口,等待敌军前来。

  ③ 勿从:从,跟从。文中指不要进攻。

  ④ 地之道:利用地形的原则。

  译文

  在“隘形”地,如果我军先到达,前出占领隘口,等待敌人来攻;如果敌军已先占据隘口,那就不要进击,若敌人没有占据隘口,就可以进攻。在“险形”地区,如果我军先到达,要占据视野开阔的高地,等待敌人;如果敌人已先占领,那就主动撤退,不要进攻。在“远形”地区,双方势均力敌,不宜挑战,勉强求战是不利的。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要责任,不可不认真研究。

  历史故事

  居庸关之战

  居庸关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早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居庸关就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它是北京的北门,而北京又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蒙古攻打金国时,北京(当时称中京)就是金国的首都,想要进攻中京,就得通过居庸关。

  蒙古骑兵虽然所向披靡,但并不擅长攻城,金兵又派重兵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一时无法入关,便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先是派兵猛攻居庸关的北口,随后又佯装撤退,金国军队上当之后,对其穷追不舍。而这时,蒙古军的主力暗中转向南边,猛攻另一处的紫荆关。紫荆关被攻破后,蒙古军迅速移兵到居庸关的南口,南北夹击,金军全军覆没,居庸关被破。

  金国

  古代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金国由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族而建立,先后消灭了辽国和北宋,一度疆域辽阔。与它同时期存在的,还有西夏、蒙古和南宋。最终,金国被蒙古和南宋夹击覆灭。

  华杉详解

  “隘形”者,就是两边高山,中间有峡谷。遇到这种地形,如果我军先到,兵力部署就要把山谷填满。怎么填满呢?就是两头都要布阵。隘形有一前一后两个口,两个口都要与隘口平齐布阵,这样敌人才进不来。

  如果敌人先占了隘形,那就别去;如果他只占了一头,或者没占隘口,那还能攻进去。因为敌军没有把守两头,他就没有地利,胜败就取决于敌我双方,而不取决于地形了。比如蒙古军在不能攻破居庸关的一头后,就转变策略,反过来攻破了关口的另一端。还有前文的韩信破赵之战,也是赵军没有守井陉口,让韩信大摇大摆通过了。

  “险形”者,就是险要的地形,易守难攻之地。我们如果先到达,就要先抢占制高点,而且还要向阳。这一条在前文中多次提到,这里就不再详细解释。总之兵法千章万句,我方要做到的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我摆好战场等你来打,你摆的战场我不去。

  此外,杜牧还特别提出了一点:如果碰到没有向阳的地形,就要占阴坡。高和阳如果不能兼得,就首先占据高处,宁愿不向阳。所以孙子的理论是概括过的理论,我们不要看见只有阴坡没有阳坡,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远形”者,就是指敌我相距较远。如果敌我相距较远,兵力又相当,则不宜主动挑战。那怎么办?就是前文提到的,想办法让敌军来,我们以逸待劳。

  以上三篇,就是孙子列举的地形之道,孙子认为这是将领至关重要的重大责任,不能不知道。

  打仗,我们都愿意有必胜的信心。但对于将领来说,“必败的判断”比“必胜的信心”更重要。没占据高地,没守住关口,或者进入了险地,这时就得知道自己已失了先机,丢了地利,那就不要打。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会失败,还盲目去打。诸葛亮一直想统一中国,所以他明知国力不如魏国,还是坚持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但每次他一旦看见胜机已失,就马上撤兵回家了。

  可见,无论是在孙子的兵法里,还是在历史的实例里,都没有“必胜”这回事。那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可能回回优胜,其实,如果每次都能“不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名家注解

  隘形

  曹操注:“隘形者,两山之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

  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杜牧注:“险者,山峻谷深,非人力所能作为,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人先据之,不可以争,则当引去。”

  曹操注:“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

  二单元 战争胜败,将领有责

  军队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不是天灾,都是将领的过错。

  24 六败(一)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注释

  ① 走:逃走。

  ② 陷:陷落。

  ③ 北:败逃。

  ④ 怼:愤怒、埋怨。

  译文

  军队失败的情况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这六种情况,都不是天灾造成的,而是将帅的过失(造成的)。在敌我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因攻击十倍于我的敌人而失败的,叫“走”。因士卒强悍、将吏懦弱而失败的,叫“弛”。因将吏蛮横、士卒怯弱而失败的,叫“陷”。因部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能控制而导致失败的,叫“崩”。

  历史故事

  邲城之战

  邲城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的一场战役。当时决战在即,晋国关于究竟是战是和,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主帅荀林父要守,中军佐先榖则要战。结果虽然没讨论出来,可先榖“怒而不服”,擅自就带兵进攻去了。荀林父知道后大惊失色,为了防止先榖被歼灭,晋国全军只好应战。

  晋军内部还有两个浑蛋,比先榖还坏。先榖主观上是要为国建功,而魏锜和赵旃这两人因为跟荀林父有私怨,就希望晋军大败。这两个人毛遂自荐,要去跟楚军和谈,可实际是去挑衅了。荀林父没有想到楚军会突袭,仓促撤退,虽得以不败,但邲城之战失败,使楚国夺走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荀林父

  春秋时期晋国将军。荀林父是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崭露头角的。他从替国君驾车开始,一步步做到了晋国的中军元帅,主持国政。邲城之战中,荀林父自请一死谢罪,但最终得到晋公宽恕,并官复原职,由此出了“困兽犹斗”的典故。

  华杉详解

  1.走

  双方其他条件都相当,却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和敌人作战,那就一定会败走。

  在《虚实篇》里,孙子说,我方要集中兵力,把敌人分散成十份,“以十攻其一”才能获胜。所以这里的以一敌十,是自不量力。除非得了地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才能和对方打。

  2.弛

  兵士强悍,将领懦弱,指挥不动,纪律松弛,叫“弛”。

  吴楚鸡父之战时,楚军纠结了一些附庸小国,组成了七国联军。这支联军里有小国的国君,都是尊贵的人,而楚军主帅阳匄又不巧病亡了。吴军的公子光就说:“楚军多宠,政令不一;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意思就是,楚军里身份高贵的人太多,大将不能服众,政令不一,肯定要败。果然,最后楚军大败。

  “驰”告诉我们,身为将领,不仅要有才能,还要有威望和驾驭人的手腕。只有才能没有威望的,那最好就当个副手。

  3.陷

  将领很强很勇敢,可士卒跟不上。于是将领说“跟我冲”的时候,兵都没跟上,将领就陷进去了。这句告诉我们,将领的责任首先是训练、带领士卒,不是单打独斗。如果平时不能训练士卒,上了战场自己一个人刚勇,那就把自己陷进去了。

  4.崩

  小将对大将不服、怨恨,遇敌时,擅自率自己的部属出战,大将不能控制。这样的军队,就会崩溃。

  故事里的邲城之战,就属于这种情况。荀林父很倒霉,他不仅遇到一个不听话的先榖,还遇到两个希望晋军大败、好让他倒霉的捣乱者,岂能不败?

  后来,荀林父的孙子荀偃也做过晋军主帅。荀偃率军伐秦,让大家听他命令,说:“鸡鸣而驾,惟吾马首是瞻。”同行的权臣栾书就很生气,说晋国能跟他这么下命令的人还没生出来呢!然后自己率所部回师,把荀偃扔一边了。

  看到晋国风气如此,也难怪一个强大的晋国最终分裂,被分成了韩、赵、魏三国。

  所以我们做一件事,组织者的能力很重要。为了团结大家,组织者不仅要和组员们关系亲密、融洽,也要有严厉的一面,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要做到《行军篇》里提过的“令行禁止”,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名家注解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李筌注:“不量力也。若得形便之地,用奇伏之计,则可也。”

  吏强卒弱,曰陷

  曹操注:“吏强欲进,卒弱则陷。败也。”

  张预注:“将吏刚勇欲战,而士卒素乏训练,不能齐勇同奋,苟用之,必陷于败亡。”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陈皞注:“此大将无理而怒小将,使之心内怀不服,因缘怨怒,遇敌使战,不顾能否,所以大败也。”

  25 六败(二)

  原文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 陈兵纵横:出兵列阵横冲直撞。

  ② 兵无选锋:没有挑选精锐部队。

  译文

  主将软弱又缺乏威严,训练管教不善,士兵没有规矩,布阵杂乱无章而导致失败的,叫“乱”。主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劣势去攻打优势,以弱击强,使用部队不会选择精锐而导致失败的,叫“北”。以上六种情况,必然导致作战失败,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不可不认真研究。

  历史故事

  北府军

  又名北府兵,是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随后发展成了南朝军队主力。

  北府军最初是在东晋时建立的。当时,东晋面临前秦强大的军事压力,朝廷就任命谢玄为将军,负责长江下游地区的军事防御。谢玄镇守的地方主要是广陵和京口,而这里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这些流民曾长期与北方外族作战,战力强劲。谢玄到任后,就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之士,建立了一支军队。因为广陵和京口俗称“北府”,所以谢玄的这支军队就叫北府军。像刘牢之这样的东晋名将,最开始就是北府军的一员。

  淝水之战中,谢玄以不足十万的北府兵,大破苻坚百万之众,一战成名。随着东晋后期的内斗,这支曾经为对付外敌而建立的强军,却被拿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北府军的将领,有的改换了阵营,有的被撤换杀害,北府军也就此瓦解。直到刘裕改朝换代时,因为刘裕曾做过北府军参军,所以北府军才重新成为国家的军事力量支柱。

  谢玄

  东晋名将,东晋名臣谢安的侄子。谢安推荐谢玄负责长江以北的军事活动,以抵御前秦。谢玄招募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了北府军,这支军队后来成为了东晋的精锐部队,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华杉详解

  5.乱

  将领懦弱,管理不严格,教导不明确,则吏卒没有规矩章法,出兵列阵纵横不整,横冲直撞,这叫“乱”。

  具体来说,“将领懦弱”,是没有威德;“教道不明”,是没有方法;“横冲直撞”,是没有人节制士卒;“吏卒无常”,是军中没有任职时间长的老兵。比如班级的班长不是由一个人担任,而是今天选一位,明天又换一位,谁也干不长,那班级能管理好吗?

  这就是乱军了。

  6.北

  将领不能判断敌情,用少数去打多数,用弱兵去打强敌,用兵也不懂得选择精锐,这就叫“北”。

  “北”失败的关键是不“选锋”。用兵一定要“选锋”,把最精锐的士卒选拔出来,组成先锋队,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可以说,没有选锋的军队,是缺乏战斗力的。

  春秋时,齐威王问孙膑:“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战场是平的,人数也差不多,为什么一方会战败。孙膑回答说,失败的一方必然是因为“其阵无锋也”。

  因为士卒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如果大家混在一起,能力高的士兵就不容易得到重视,从而没有荣誉感,没有战斗欲。能力低的士兵呢,天塌下来有别人顶着,上了战场,他躲在强者后面,根本不出力。所以打仗一定要选出先锋队、敢死队这类组织,这就是兵锋。

  “选锋”怎么选?一般,部队动员集结后,大将首先选各营精锐之士,大约十人选一人,万人选千人。这些选出来的人,一是用来做将领的亲兵;二是用来当先锋;三是用于出奇设伏之类。他们,是战胜的关键力量。

  从历史上看,各朝代都很重视“选锋”军的建设,而且还有专门的命名。从这些名字中,我们就不难看出选锋军的意义。比如春秋时,晋国的先锋军叫“前行”,秦国叫“锐士”“陷阵”;战国时,齐国叫“伎击”“诀命”,魏国叫“武卒”;东晋时,叫“北府军”;唐朝时,叫“战锋”“跳荡”。

  可以说,用兵首先是用锋,而在生活中,这样的选拔也随处可见。我们开运动会,要选赛手;开辩论会,要选辩论手;新进入一个班级,要选班长、课代表和组长。选出了合适的带头人,以身作则供其他人学习和跟随,一个集体就能顺利运转。

  名家注解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张预注:“将弱不严,谓将帅无威德也。教道不明,谓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谓将臣无久任也。陈兵纵横,谓士卒无节制也。为将若此,自乱之道。”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何氏注:“夫士卒疲勇,不可混同为一,一则勇士不劝,疲兵因有所容,出而不战,自败也。故《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

  26 将领的职业道德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①,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

  ① 计险阨远近:阨通“厄”,险要。算计地形的险易和路途的远近。

  译文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订取胜计划,这是上将之道。懂得这些道理去指导作战的,就会获胜;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会失败。

  从战争规律来看,有必胜把握的,主君说不战,也可以战。从战争规律来看必败的,主君说必战,也可以不战。所以将帅进不求(战胜的)名声,退不逃避(抗命的)处罚,一切只为保护民众而有利于主君,这是国家之宝哇!

  历史故事

  以身安天下的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中期的名将,他曾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一生戎马,直到八十四岁才告别沙场。可以说,唐朝因为有他而获得了二十多年的和平,郭子仪自己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子仪不仅屡建奇功,也忠君爱国,一向以大局为重。关于郭子仪,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醉打金枝”。据说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唐代宗将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小夫妻俩吵架时,公主就说:“我爹是皇上,你还敢对我无礼?”郭暧马上反驳道:“皇上算什么!那是我爹不想做,我爹要想做,轮得到你爹吗?”说完还打了公主一巴掌。公主哪里受过这种委屈,立刻回去向唐代宗哭诉。郭子仪听说这荒唐事,吓了一大跳,连忙绑上儿子进宫谢罪。唐代宗却说,孩子吵架时乱说话而已,不用放在心上,可见对郭子仪深信不疑。

  另一个关于郭子仪的典故是“满床笏”。郭子仪的儿子和女婿大多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儿子女婿们都来贺寿。因为是从朝堂直接来的,大家都带着笏板(古代臣子面君时拿在手里的工具),结果大家的笏板多得放了满满一床。通过这个典故,也可看出郭子仪在唐朝的威望之高。

  郭子仪

  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是通过“武举”(武艺选拔考试)进入军队任职的。安史之乱中,他多次参加重大战役,几次自叛军手中收复洛阳和长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被称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华杉详解

  地形很关键,所谓天时不如地利。但地形也只是辅助条件,因为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根本。这不是说得“地利”不如得“人”,而是说有“道”之人,才能审地利、料敌情、决战得胜。这样的人,就是国家之宝。

  为什么这样的人是宝呢?因为他进退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主君的利益不见得是国家的利益——比如那些昏君。所以,如果一个人既能保护国家、人民、将士的生命安全,又能满足主君的利益,那他实在是个高超、正直、善良、忠诚、骄傲的人。

  说他高超,是因为他知胜知败,知进知退。

  说他正直,是因为他一身正气,且不是在一件事上正直,而是一贯正直,一贯有原则。所以无论他做什么决定,上上下下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他才有资格独断专行。

  说他善良,是因为他真正爱人民、爱国家、爱部下、爱主君。那种真挚的爱,没有一点儿虚假,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说他忠诚,是因为他真正忠诚于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而不是忠于某人的指示。因为主君的判断不一定对,按他的指示做,可能反而达不到他的利益。

  说他骄傲,是因为所谓战胜之名,对他来说毫无价值,他根本不需要通过打胜仗来证明自己。当别人拿这些去衡量他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可笑。

  那么,谁是这样的国宝呢?大家可能会举出许多名将的例子,比如岳飞,但岳飞可能不算。因为他的进退符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但不符合宋高宗赵构的利益。也许有人会说,赵构主张和金国议和,懦弱无能,即使不满足他的利益也没关系。但如前文所说,岳飞不配合赵构的命令,结果自己被诬陷而死。命都没了,还能再为国家做贡献吗?而且赵构实际上是南宋的中兴之主,他让南宋偏安一隅,休养生息,不能说对国家一点儿贡献也没有。

  可见,“唯人是保”比较容易,既“唯人是保”又“利合于主”,就很不容易了。历朝历代的名将中,也就只出了一个郭子仪。

  郭子仪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但是他坦坦荡荡,从来不对皇帝设防。有奸臣猜忌他,说他要谋反,要皇帝召他来。不来,就是要谋反;来,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仪一刻都不耽误,马上就去,还不带任何护卫。他说,他这脑袋本来就是皇帝的,皇帝要取,拿去便是。

  所以在民间,郭子仪的故事特别多,因为他代表了一个臣子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全齐了。郭子仪这般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在与人相处时,能花点儿心思,既满足别人的利益又满足我们自己的利益,大家互利互助,共同成长,将对我们的集体生活非常有帮助。

  名家注解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张预注:“进退违命,非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国家之宝也。”

  何氏注:“进岂求名也?见利于国家、士民,则进也;退岂避罪也?见其蹙国残民之害,虽君命使进,而不进,罪及其身不悔也。”

  27 爱兵如子,真爱不易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注释

  ① 可与之赴深溪:可以一起去跳深溪,比喻可以与人共患难。

  ② 俱死:文中指拼死战斗。

  译文

  对待士兵就像对待婴儿一样,就可以叫他们一起冒险;对待士兵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可以叫他们一起去拼死。

  历史故事

  王濬禁杀婴

  王濬为人豁达,少年时就多谋善战。他做巴郡太守时,因为巴郡靠近吴国边境,时常会发生战争,百姓为了少服劳役,就会把生下的男婴杀死或遗弃。王濬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颁发了两条禁止杀婴的措施,使几千名男婴逃过了被杀的命运。于是,到了王濬统兵伐吴的时候,这些男丁也正好到了参军年龄。得到这些士兵的誓死奋战,王濬如虎添翼,最终完成了灭吴大业,三国归晋。

  王濬

  西晋时期名将。王濬少年时便志向高远。他因治理郡县有方,受到名将羊祜的赞赏和举荐,被朝廷征召训练水军,为伐吴做准备。在七年多的努力下,王濬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并凭此消灭了东吴。

  华杉详解

  前文,我们讲过吴起爱兵如子的故事。战国时,吴起为将,与下属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马,自己背着自己的干粮,和士卒同劳苦。有一个士兵腿上长了疮,吴起亲自给他吮吸。那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悲伤地哭了,说吴将军为她儿子吮疮,她儿子肯定会为了吴将军拼死作战,为他而死。

  历史上这样的将军还不少,东汉破羌将军段颎,也是行军仁爱。士卒受伤,他都亲自去探视,亲自替他们包扎。在边疆十几年,没有一天是在床上睡的,都是与将士同苦,所以人人乐意为他死战。

  这么一看,有没有人觉得吴起和段颎的爱都是假的,他们其实是想利用士兵?但我们可千万别这么想。如果他们使的是手段,那我们扪心自问,愿意去吸别人腿上的脓吗?没有真诚的爱和带兵如带子的心,是做不了杰出的将领的。

  所以将领抚育士兵,士兵就和他亲,不离不弃;将领爱士兵、帮助士兵,士兵就对他信任,可以和他同生共死,赴汤蹈火。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人之常情。但难就难在,这种爱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十年如一日都这样。这就不叫装了,能装几十年,那就是做到了。

  人人都能做到吗?极少人能做到,因此能做到的人都历史留名了。

  名家注解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梅尧臣注:“抚而育之,则亲而不离;爱而助之,则信而不疑;故虽死与死,虽危与危。”

  28 可平易近人,不可骄纵下属

  原文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注释

  ① 厚而不能使:只知厚待而不能使用。

  译文

  如果对士兵只知厚待而不能指使,一味溺爱而不能命令,违法乱纪而不能治理,那士兵就成了骄子,没法儿使用了。

  历史故事

  穰苴执法

  齐景公时,齐国同时受到了晋国和燕国的袭击,被打得大败。就在这个时候,齐国名相晏婴推荐田穰苴为大将。

  田穰苴面见齐景公后,说自己从平民被直接提拔为大将,恐怕大家不服,所以请齐景公派一位亲信来做监军,齐景公就派了庄贾。可是,当第二天中午军队要集结时,庄贾到太阳落山才来。田穰苴不顾他的重臣身份,直接问斩,连齐景公派来救人的使者都差点儿被处死。

  田穰苴的这一举动威震敌国。晋国、燕国听说来了这么个狠角色,没等交战,就立马撤军跑了。田穰苴乘胜追击,收复了全部失地。

  田穰苴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出身齐国的名门望族,在齐国受到晋国和燕国联合攻击时,他被名臣晏婴举荐,临危受命。凭借着自己治军严明、执法有方,他大大提高了齐军的战斗力,且威慑了敌军,收复了失地。

  华杉详解

  前一篇,我们讲将领应该爱兵如子、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爱要有一个限度,做将领的,不可骄纵下属。为什么呢?因为一味只有爱,却没有规矩,没有法,士兵习惯了、骄纵了、堕落了,将领这时候再想严格执法,也调不过来了,他就只好放弃这个士兵,等于是白培养人了。

  我们有“恩怨”“恩仇”这样的词,它们表示没有恩,就没有怨;没有恩,就没有仇。这个仇是什么仇呢?其实并没有任何伤害,只是恩情停止了而已。对将领来说,是停止了给予;对士兵来说,是他原来的好处被夺走了,他已经习惯的恩情没有了,他就恨起将领来了。

  唐朝名将李靖说:“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怕将领的,不怕敌人;怕敌人的,不怕将领。所以将领一定要比敌人更可怕,比如对吹了冲锋号还不冲的士兵,马上正法。

  李靖还说过更恐怖的话:“古之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十杀其三,威震于敌国。十杀其一,令行于三军。”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杀自己人。差的将领杀十分之一,厉害的将领杀十分之三。杀十分之三,可以威震敌国;杀十分之一,可以让三军听令。

  所以古代出军前要杀人祭旗,不是杀敌国人质,而是杀自己内部不听令的,这样才能立军威、立军法,让三军听令。什么样的人是最好的斩杀对象呢,最好是些有地位的人,他以为没人敢动他,一贯无法无天,于是杀了他。三军将士一看,连这么有地位的人都杀了,那自己若不听令,当然更要被杀了。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田穰苴斩庄贾就是典型的案例,而且田穰苴的套路,在历史上也不断地被抄袭复制,比如前文孙子替吴王训练女兵的故事。吴王把自己的宫女交给孙子,让他演练看看。宫女们嘻嘻哈哈不听号令,孙子马上把领头的两个吴王最宠的妃子斩了,娘子军即刻练成。

  所以有爱,才乐于效命;有畏,才不敢不出死力。驭兵之道,就是爱与畏、赏与罚并存。

  我们在家里,父母、爷爷奶奶对我们,应该也是爱得多,罚得少。我们犯错误时,恐怕也总先告诉那个溺爱我们一些的人。但如果长辈开始严格要求我们了,也不要生气和愤怒,读了《孙子兵法》的这一段,我们就应该体谅长辈的心理。

  名家注解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张预注:“恩不可以专用,罚不可以独行。专用恩,则卒如骄子而不能使。独行罚,则士不亲附而不可用。王者之兵,亦德刑参任而恩威并行矣。”

  29 可以不知彼,不能不知己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注释

  ① 动而不迷:行动时不会迷误。

  ② 举而不穷:举措千变万化,没有穷尽。

  译文

  知道我军能打,但不知道敌军不可以打,那胜算只有一半;知道敌人有隙,却不知道我方部队不行,胜算还是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我军能打,但不知道地形不利于作战,还是只有一半胜算。所以懂得用兵的人,行动不会迷惑,措施变化无穷。所以知己知彼,胜利就没有危险;懂得天时地利,胜利就有完全的保障。

  历史故事

  雪夜袭蔡州

  安史之乱后,唐朝握有兵权的节度使纷纷割地自守,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唐宪宗即位以后,就决定打击藩镇,而第一个要打的就是淮西。

  攻打淮西的前线将军是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他虽然是初次上战场,可很快就摸清了敌我两方的情况。他认为,淮西兵与官军厮杀三年,战斗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官军可以直取淮西军的总部蔡州,尽快结束战斗。于是,他在一个雪夜领军出发了。

  而蔡州那边,守军们都没想到雪夜还会有敌袭。何况自淮西割据自守以来,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官军了,所以直到李愬大军杀入内城,才察觉不对。得知军情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率兵登城反击,可为时已晚。最后,吴元济不得不向官军投降。

  李愬

  唐朝中期名将,唐朝宗室。李愬不仅治军有方,且有谋略。凭借着自己沉着勇敢、擅长谋略的作风和待人以诚的气度,他顺利征讨淮西,使藩镇割据的局面暂时结束,维护了唐朝的统一。

  华杉详解

  知己知彼,前文讲过,天时地利,前文也讲过,这里不再分别阐释,只说这两条要综合在一起,否则都不能决胜。

  知己知彼、知天时地利,任何变化都了然于胸,随时应对,不会穷困而无计可施。这些,李愬是怎么做到的?他虽然是名将之子,但来淮西之前,他从未参与过真正的军事活动,于是他首先就是摸清我方和敌方的情况。他一边安抚己方军心,一边通过怀柔降将,得以深入了解淮西三州的驻防情况。他意识到叛军外援完全断绝,已是强弩之末。但他也知道许多藩镇都在观望这一战的结果,自己多等一天便夜长梦多,所以不能围城打消耗战,而应该速战速决。他知己知彼,决定擒贼先擒王,只剩等一个天时地利了。

  夜袭那天,风雪大作,不利于官军行军,可同时也让敌方放松了戒备。他没泄露一点儿作战企图,等自己的将士猜出要奇袭蔡州时,已没有退路,背水一战,反而激发了士兵的斗志。而蔡州的叛军三十多年没有遇到过官军,做梦也想不到这种天气里官军会从天而降,一击而溃。至此,知己知彼、天时地利都有了,胜利就有了完全的保障。

  李愬是唐朝中期的名将,而他的一位前辈将这一点用得更熟练,那就是唐高宗李世民。李世民说,他每次临阵对敌,总是先分析敌人的作战企图和己方的作战企图,到底谁更审慎周密,这样就可以知彼了。然后再查看敌军的士气和我军的士气,谁更旺盛,这样就可以知己了。知己知彼是兵家大要,行动之前都看透了,想透了,他自然不会迷惑。可李世民不是一般人,他能看透敌人,能认清自己,而且能动态地把握、驾驭敌我军情、军心的变化,制造必胜的时机。一般将领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李世民对这些人的要求是:不用把敌人看透,只要能认清自己,也不至于失败。

  这是李世民的知己知彼观:我没本事知道别人,但一定要知道自己。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读知己知彼的时候,关注的都是怎么知道别人,自以为对自己很了解。实际上,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别老研究别人在做什么,只有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名家注解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张预注:“不妄动,故动则不误;不轻举,故举而不困。识彼我之虚实,得地形之便利,而后战也。”

  《地形篇》全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