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01 九变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1

  九变篇

  一单元 打仗须懂得变通

  “变”,是变通,不按正常原则处置;“九”,就是多,多种情况。所以“九变”可译为“注意变通的几种情况”。我们若不懂兵法,则不会作战;我们若按兵法行事,却败了,那是不懂得九变。

  1 宁肯找死,不可等死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注释

  ① 圮地无舍:圮地,水网、湖沼等难行的地区。在圮地不能宿营。

  ② 衢地合交:衢地,与邻国相接、四通八达的地方。在与多国相邻的地方可以结交诸侯。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原则是:将领接受国君的命令,召集人马组建军队,在“圮地”不要驻扎;在“衢地”要与诸侯结交;在“绝地”不要停留;在“围地”要做好谋划;陷入“死地”必须坚决奋战。

  历史故事

  薛万均大败窦军

  薛万均是隋末唐初人,他与弟弟薛万彻长期客居在幽州,很受幽州刺史罗艺的器重。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军阀纷争。有一年,军阀窦建德在冀州打了大胜仗,便趁着盛势,率十万大军向幽州进发,而幽州正是由薛万均与罗艺守备。

  面对窦建德气势正高的大军,薛万均对罗艺说:“敌众我寡,我们如果出战,百战百败,只能计取。”他建议把一部分老弱病残的军队背城列阵,引诱窦军进攻,自己再率精骑数百在城侧埋伏,等窦军渡河时袭击。

  这是典型的“半渡而击”的战术。窦建德果然轻敌渡河,罗艺依计而行,由薛万均在敌方渡河过程中攻击,大破窦军。

  薛万均

  唐朝将领。隋朝末年,薛万均先是追随幽州刺史罗艺,后又跟罗艺一起归顺唐朝。在隋末唐初的征战中,他大败窦建德,先后参加过唐军对突厥、吐谷浑和高昌的战斗,武艺超群,骁勇善战。

  华杉详解

  《九变篇》是《孙子兵法》最短的一篇,但内容比较错杂,和其他篇的内容也有交叉。特别是孙子还强调,如果不知道九变,虽然知道地形,也不能得地利。

  “圮地”,就是水网、湿地、湖沼等难行的地区。“圮地无舍”,就是在这样的地形中不要宿营,因为水汪汪的,本身扎营住宿就困难。而且敌人如果打过来了,我军一方面难以构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也进退困难,行动不便。

  “衢地”,指四通八达的地方。浙江有个衢州市,就是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省交会的地方,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衢地合交”,就是指在四通八达的地方,和各诸侯国来往都方便,所以就要搞好外交。一来结交外援,二来至少人家不与我为敌,不被我的敌人争取去。

  “绝地”,就是死胡同,地形险要。遇到这种地形,就要赶紧撤退,别被人堵了。

  “围地”,是四面皆险,前进的道路狭窄,退归的道路也险峻迂回,敌人进攻很方便,我要出入却困难。身处这种战场,就必须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韩信破赵之战中,韩信要经过的井陉,就是险塞的围地。看名字就看得出来,“井”是像井底一样的地方;“陉”是山脉中段的地方。所以韩信小心翼翼,直到他派出间谍,清楚此地没有埋伏,才敢大军通过。河流往往也是险地,因为士兵和马匹在水里行动困难,没有什么战斗力。长江之所以能称为“天堑”,成为南方势力阻挡北方势力的天然防线,就在于此。

  “死地”,就是没有退路、如果不战斗只能等死的地方。韩信背水列阵就是死地,项羽破釜沉舟也是死地。到了死地,那就真是等死不如找死。宁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坚决奋战。

  可见,面对不同的处境,应对方法是不一样的。然而,哪怕孙子已经总结了这些经验,也还有可以变通的地方。比如大家都知道“半渡而击”的战术,却不是每回都管用。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就是利用了苻坚想半渡而击的主意,将计就计,才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所以什么才叫学会,这没法儿说,只有会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会。而且每过一阵子,情况变了,可能自己又不会了。这时候就又需要进步了。因此,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的地方。

  名家注解

  九变

  曹操注:“变其正,得其所用者九。”

  圮地

  曹操注:“无所依也,水毁曰圮。”

  绝地无留

  贾林注:“溪谷坎险,前无通路,曰绝,当速去勿留。”

  围地则谋

  贾林注:“居四险之中,曰围地,敌可往来,我难出入。居此地者,可预设奇谋,使敌不为我患,乃可济也。”

  死地则战

  何氏注:“速为死战者生,若缓而不战,气衰粮绝,不死何待也。”

  2 便捷的路不一定能走

  原文

  涂有所不由。

  注释

  ① 涂:通“途”,道路。

  译文

  有些道路(虽可以走但)不要走。

  历史故事

  马援平岭南

  马援是汉代著名军事家,也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他战功无数,可惜人生最后一场战斗却没能取得胜利,病死军中。

  当时岭南地区发生叛乱,朝廷派马援和副将耿舒出兵。马援行军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充县的陆路,一是壶头的水路。马援想走水路,直捣匪巢。可耿舒认为陆路安全,水路太危险,一旦被敌人发现行踪,山高水窄,敌人居高临下,官军插翅难飞,那是真真正正死无葬身之地!

  两人争执不下,于是上书朝廷,最后光武帝刘秀支持了马援的意见。然而果如耿舒所料,叛军很快发现汉军意图,登高守隘。加上军中起了瘟疫,士卒大批死去,马援自己也病死军中。

  马援

  汉代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最初是陇右军阀隗嚣的部下,后来归顺汉光武帝刘秀,并帮助刘秀平定陇西,功绩主要是平叛和守边。他忠心为国,“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就是由他而来的。

  华杉详解

  有的道路虽可以走,但不走;反过来说,有的道路不可以走,却可能走得通。这就是变。韩信破赵,就是走了一条理论上不该走的行军路线——井陉口;而马援最后一战,就败在走错一条路。

  身经百战的马援,怎么会不知道水路的危险,犯这样的错误呢?

  首先,他觉得陆路也不一定能走,这个观点确实没错。但是就算陆路不好走,水路毫无疑问风险更大,马援这是舍命一搏。他为什么舍命一搏?马援出兵之前,他的心理、情绪就已有征兆。

  马援出征时已六十二岁。他出征之前,与送行的人诀别道:“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也就是说,他就想死在战场上,不想死在家里,所以产生一个典故——马革裹尸。

  因此出征之时,马援对死亡就不在意了,而且这是他最后一次为国家建立奇功的机会。这场平叛已经打了两年,之前的将领都是走陆路,走陆路只能不败,不能得胜。所以马援即使知道水路之险,还是决定赌上一条老命。

  然而他愿意赌,士兵们愿意跟着一起赌命吗?汉军被困在河谷之中,进退不得,瘟疫横行,每天都一批一批死去。副将耿舒焦虑万分,他人微言轻,皇帝也不听他的,没办法,他只好给他哥哥耿弇写信,述说情况。耿弇也是一员大将,他即刻上奏皇帝。耿弇的话分量不一样,加之军情确实紧急,刘秀派梁松去责问马援,并代理监军事务,可梁松到时,马援已经死了。

  这一仗的最后结局,不是汉军打赢的,而是用计诱降,让叛军自己杀了首领,才得以平定。

  马援赌命的心理,是我们的一个推断,不一定完全符合实情。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决策背后,确实会含有一些“个人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利益、个人抱负,也可能是某种情绪、焦虑、心理阴影。带着这种主观想法去处理事情,就容易不客观、不冷静。比如我们和朋友吵架了,气极之后就容易说出非常难听的话,事后冷静下来,才感到后悔。所以,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把自己的个人因素和情绪从决策中剥离出来,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名家注解

  涂有所不由

  李筌注:“道有险狭,惧其邀伏,不可由也。”

  曹操注:“险隘之地,所不当从;不得已从之,故为变。”

  3 衡量利弊,放弃某些战斗

  原文

  军有所不击。

  译文

  敌军有的(虽可以打但)不打。

  历史故事

  沈攸之叛乱

  沈攸之是南北朝时宋朝名将。刘宋末年,权臣萧道成私自废立皇帝,为自己篡权铺路。沈攸之不服萧道成,就在荆州起兵反叛。

  沈攸之的本钱不小,他素养士马,多积粮食,战士十万,甲马两千。叛军到达郢城时,他手下的功曹臧寅说,郢城易守难攻,没有十天半月拿不下来。如果不能顺利拿下,锐气兵威就没了。造反这事,兵士们都是被裹挟着干的,一看不行,军心就有变。于是他劝沈攸之,不如放弃郢城,顺流而下,直取都城建康,拔了刘宋的根本,郢城不就可以下诏招降了吗?

  可是沈攸之不听,尽出精锐攻城。郢城郡守拒不投降,城攻不下来。跟着造反的士兵看见第一仗就这么难,造反成功的希望渺茫,谁都不想担这灭族的大罪,就纷纷当了逃兵。沈攸之见大势已去,最终自缢而亡。这场叛乱就这么稀里糊涂结束了。

  沈攸之

  南北朝时期名将。刘宋朝后废帝继位时,沈攸之担任顾命大臣。他长期盘踞荆州,早有反意。后来,萧道成杀废帝,另立傀儡皇帝。沈攸之一直觉得萧道成不如自己,因而起兵反叛,最终兵败而死。

  华杉详解

  前文所说的“锐卒勿攻”“归师勿遏”“穷寇勿迫”“死地不可攻”,都属于“军有所不击”的情况。此外,曹操还补充解释:如果敌方是小股困穷之兵,又据险地死战,吃掉他没多大利益,代价却很大,甚至耽误整个战局进展,那就不要打。杜牧也补充说,如果我强敌弱,敌人前军先至,也不可击。不要把他打跑,等他后军到齐,一举全歼。

  在《军争篇》里,孙子认为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比战斗本身更重要;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里,我们看到孙子又说,“不战”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利弊衡量,也是一个全局观。利弊衡量,是指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值得;全局观,是指局部有利,全局可能不利,耽误时间,耽误决胜的战机。比如造反这种事,上策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直捣京城,把君主拿下。一旦被拖住,全国动员,勤王大军集结,造反的事就没希望了。

  所以,莫要贪图小利,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必可惜。如果看见A“军有所不击”,这话看起来简单,一听就懂。但是我们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就发现要做到这条,也不容易。比如周末,我们本来有作业要写,也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同学喊我们去玩,就架不住朋友的要求,放下了自己该做的事。等到星期天晚上了,才发现作业还没写,该干的事也没有干,这就违背了“军有所不击”的原则。要记住:球有所不踢,牌有所不打,作业不可不写,因为这才是我们的“初心”和“本谋”。

  名家注解

  军有所不击

  曹操注:“军虽可击,以地险难入,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困穷之兵,必死战也。”

  贾林注:“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穷寇固险而守,击则死战。”

  张预注:“纵之无所损,克之无所利,则不须击也。”

  4 有些“战利品”,争了也没用

  原文

  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译文

  有的城池(虽可以攻但)不攻,有的地方(虽可争但)不争。

  历史故事

  朱棣起兵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建文帝想削弱藩王的力量,引起了朱棣的不满;而且朱棣是建立明朝的功臣,手下兵强马壮,便有了篡位的念头,最后发起了靖难之役。

  战事前期,处于胶着状态。燕军虽然胜仗多些,但也损失惨重,如果拖下去,燕军拖不过朝廷,会渐渐处于下风。后来朱棣得到内臣密报,知道南京城防空虚。于是他改变战略,亲率大军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中权贵见大势已去,开城门投降。朱棣最终造反成功,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虽然是篡位登基,但他很有才干。在他的统治时期,他亲征蒙古,收服安南。此外,还有“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等大事发生。这一时期,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华杉详解

  曹操在注解这一句时,举了一个自己的战例。他说如果城池又小又坚固,守军粮食又多,就不要攻,因为利益不大。所以他在攻打徐州的时候,放弃了华、费二城,得以集中兵力直取徐州,得十四县地盘。

  所以,敌人在要害之地深挖城壕,多积粮食,就是为了拖住我们的部队,如果攻拔他,得不到太多利益;如果攻不下来,更是挫我兵势。这种情况,就不要去攻打他。

  从朱棣的例子里不难看出,“城有所不攻”对于造反来说最为重要,可以称为“造反兵法”。

  前文王阳明平宁王之叛的战例,宁王的失败也就在于,他没有抓准时机直取南京。王阳明乘虚夺取了宁王的老巢南昌,赌他回师来救。宁王的幕僚们都在劝:“城有所不攻,南昌咱不要了,得了南京,得了天下,南昌不还回来吗?如果在南昌被拖住,失了战机,大事就完了。”但宁王就是受不了老巢被端,放弃了马上就要攻下的安庆,回师来救。结果南昌他没能夺回去,半道在鄱阳湖就被王阳明擒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都是军事重镇,为什么首都就这么重要?后世西方的战略家把这总结为战略纵深或战略瘫痪——一路攻到敌人中枢,把他中枢打瘫痪,全国就投降了。所以战争不一定要步步为营、步步布防,甚至不一定要等补给线,关键是快。二战时德国的闪电战,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地有所不争”的失败例子,则是吴王夫差。夫差攻下了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后,就志得意满,又想攻打齐国,争霸天下。大臣伍子胥劝他去争越国的地,不要去争齐国的地。因为吴国和越国都在南方,越国的地能守住,也能耕种,而北方齐国的地没什么用,也守不住。可惜夫差不听,结果就在他进军齐国的时候,勾践乘他后方空虚,突然袭击。最终吴国为越国所灭,夫差自杀。

  这些例子都教导我们,做事要学会辨别和取舍。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做,如果把精力平均地花在每一件事上,可能样样都做不好。合理分配时间,在关键的事情上花力气,才能事半功倍。

  名家注解

  城有所不攻

  曹操注:“城小而固,粮绕,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

  地有所不争

  曹操注:“小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

  5 “君命有所不受”不可轻易用

  原文

  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注释

  ① 五利:九变里面的五种情况。

  译文

  国君的命令,有时(虽可以接受但)不接受。将帅能精通以上机变的应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如果不懂得临机应变,即便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懂得临机应变,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

  历史故事

  岳飞北伐

  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在南宋主战派、主和派与投降派一直争论不休的局面中,岳飞始终坚持收复北宋故土。

  岳飞三次投戎。有一次,他因以三百人的侦察小队打败偶遇的金军,初露峥嵘,后来随军转战各地,一路升迁。但是最终,北宋并没有挽回败势,“靖康之变”后,皇帝被掳,北宋灭亡。

  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没有动摇,一直奋勇作战。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倾向与金兵议和,所以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岳飞的军队也经常受到制约。但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岳飞仍然取得了收复南京、收复襄阳六郡等辉煌战绩。金国军队甚至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为了进一步收复中原,岳飞多次北伐,一度重挫金国太子兀术,包围北宋旧都开封。可与此同时,南宋朝中却积极地准备与金国议和。投降派秦桧一直阻挠宋军各路北伐兵,将岳飞陷入孤军作战的险境。宋高宗也连发十二道金牌,措辞严厉地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却也不得不服从命令,北伐至此功亏一篑。

  岳飞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诗人。岳飞是杰出的统帅,也兼具文才。因为他坚持抗金的志向和高尚气节、爱国爱民的品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优良精神的代表。

  华杉详解

  “君命有所不受”,是《孙子兵法》里名句,即只要有利于战事,不必拘泥于国君的命令。

  可实际上真能做到吗?我们看看历史里,是不是“君命有所不受”呢?不是!

  前文讲的哥舒翰守潼关,唐玄宗催他出战。他知道出战必败,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君命有所不受的下场就是被处死,前面高仙芝、封常清这样的名将都被玄宗斩了,所以哥舒翰只好“恸哭出关”。

  岳飞被宋高宗召还,北伐功亏一篑,他能不能“君命有所不受”呢?也不能。不受就是死,只要皇帝派一个监军带圣旨来,在军营中就能斩了岳飞。

  大将对君不能“君命有所不受”,那小将对大将能不能不受“命”呢?看看下面的例子。

  赵奢与秦军战斗时,秦军包围武安。赵军中一位小将忧心如焚地向赵奢进谏,说快去救武安,否则将如何如何,赵奢立马把他斩了。后来,另一位军士许历进言:“先占北山者胜,请在北山扎营列阵。”赵奢同意了他的意见。许历说:“我的话已说完了,请您行军法斩我吧!”赵奢却在得胜还师后,封许历为国尉。

  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第一个被斩的,他只看到局部,未看到全局;只看到现象,未看到本质。他的判断,并不如上级的判断,但他要“君命有所不受”,结果他被斩了。第二个“君命有所不受”的许历,首先他有必死之心,我的话对国家有用,我说出来,死而无憾。所以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牺牲自己的决心。

  “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太少见了,因为都这样就没法儿指挥了。如果大将对国君、小将对大将都君命有所不受,每个人都不接受上级的判断,那还怎么指挥呢?

  所以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要理解:

  第一,这句话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只是建议。孙子是希望君王让具体指挥作战的人决策,尽量控制自己遥控的冲动。

  第二,这句话是九变之一,是讲变通。所谓变通,就表示这不是一般情况,是很特殊的情况。不听国君的命令是死罪,但是极特殊的情况下,听了肯定得死,不听却可以为国家建功,这时候可以变通,不听。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这一段是对前面几篇的总结。这里的“五利”,其实和九变是一个意思,就是九变里面的五种情况。哪五种?有的解释成“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有的解释成“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总之,就是要懂得变通。

  在生活中,随机应变也有大用处。从小方面说,和朋友约好的事临时有变,我们要有预备计划;从大方面说,国家发生地震、旱涝灾害时,要有预案。我们周围的环境总是不停变化的,掌握随机应变的处理方式,将大大有益于我们的成长。

  名家注解

  君命有所不受

  曹操注:“苟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

  6 利中见害,害中见利

  原文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释

  ① 智者之虑:虑,思考。聪明人的思考。

  ② 杂于利害:杂,掺杂、混合。思考问题既考虑有利的一面,也要考虑有害的一面。

  ③ 杂于利,而务可信:务,事。信通“伸”,伸展、达到。文中指看到有利的一面,才能提高胜利的信心。

  译文

  聪明将帅的思考,必须兼顾利害两方面的考虑。(在考虑不利条件时)看到有利条件,才能提高胜利信心;(在看到有利因素时)看到不利因素,祸患才可能排除。

  历史故事

  郑国伐蔡

  郑国曾是春秋早期的霸主,郑庄公在位时期,强盛一时。但郑庄公死后,几个儿子内斗,政权几经更替,郑国就衰败了,沦落为一个中等国力的国家。不过春秋时期,诸侯国非常多,大小、国力各自不同,有很多比郑国还弱小的国家,蔡国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年,郑国出兵攻打蔡国,打胜了,国人皆喜。唯有一位叫子产的人很忧惧,说:“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意思是,一个小国不好好地勤修内政,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反而让百姓处于战事之中,这是大祸。他还说:“蔡国是楚国的附属国,如果楚国以此为借口攻打郑国,那我们又该怎么办?”

  子产是国君的孙子,当时还很年轻,而他的父亲是此次战争的将领。他听了这话,极为生气,认为子产根本不懂国政。可是后来,郑国果然引火烧身,被楚国以此事为借口攻打。

  子产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产是郑穆公之孙。他改革土地划分制度,修改交纳军赋的数量,修订并发布法律,做了一系列的革新。郑国在子产的治理下呈现出中兴局面。

  华杉详解

  曹操对这段话的解释是:看到利,就多想想它有什么隐患,藏着什么危险;看到害,就多想想它有什么积极的一面,能转害为利。遇到困难或突发事变,要懂得变通。如果把敌人可能害我的地方都考虑过,他怎么害都害不到我,则我们的计划就可以实行了;如果在敌人害我的地方,还能看到其中掺杂的利益,那么这个害处也可以解决。

  曹操讲得深刻。那我们自己思考一下,有没有做到在利中见害、害中见利。

  不一定,可能很多时候,在害中思利简单,在利中思害很难!

  因为人们的心理总是一厢情愿,抱着侥幸心理,想既有利又无害。贪利时是真贪,避害却不是认真地避,而是在心理上逃避,侥幸且疏于防范。见到有利的时候,心里可能也知道有风险,却认为那不会发生。见到风险的时候,又坚信自己能克服,最终获得利益!这实在是想得太美。

  很多人认为危机=危险+机会,如果能化解危机,就会有机会。实际上危机的“机”,是扳机的“机”,一扣下去,必定伤人。我们不要去扣那个扳机,该认输的时候认输,就是最积极的处理。谁不会遇到点儿坏事呢?不要老想把坏事变好事,这么一想,我们可能就会继续投入,结果害没能转化为利,损失反而越来越大,那就不是《孙子兵法》教给我们的本意了。

  郑国攻打蔡国,就没有在利中看到危害,或者没把楚国的危险当作一回事,结果自作自受。

  然而,孙子的兵法往往也是辩证的,他教我们见到好处时,多想想可能的坏处;也教我们看到危险时,多想想积极的办法。替《孙子兵法》注解的张预就讲过一个战例。西晋八王之乱时,将领张方驻扎洛阳,连战皆败。有人劝他逃跑,他却说:“兵之利钝是常,贵因败以成耳。”这句话,前一句意思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后一句则耐人寻味,“因败以成”,一路失败,最后把事办成了。结果他真得夜潜逼敌,克敌制胜。这就像搞科学发明实验,失败是成功之母,顺着失败一路总结,最后成功。

  所以,我们在面对利益时要冷静,不要盲目乐观。但在遭遇失败时也不要气馁,积极总结失败中的经验,为最后的成功打好基础。

  名家注解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曹操注:“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贾林注:“利害相掺杂,智者能虑之慎之,故能得其利也。”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曹操注:“计敌不能依无地而为我害,所务可信也。”

  张预注:“以所害而掺所利,可以伸己之事。”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贾林注:“在害之时,则思利而免害。故措之死地则生,投之亡地则存,是其患解也。”

  7 害人兵法,教你不要被人害

  原文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注释

  ① 役诸侯者以业:业,事情。找些事来劳役诸侯。

  译文

  因此,要使各国诸侯的力量不得伸展,就要用计谋去害他们;要让各国诸侯疲于应付,就要用事情去驱使他们;要使各国诸侯被动奔走,要用利益去引诱他们。

  历史故事

  韩国疲秦

  战国时期,韩国为了使秦国无力东伐,就派水工郑国(人名)执行疲秦之计,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了三百余里的灌溉工程,把泾水引入洛阳。在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国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做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是让韩国国祚延长几年,却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就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甲天下。韩国“役诸侯以业”之计,反而让秦国成就了千古伟业。

  韩国

  先秦时诸侯国之一、战国七雄之一。韩国原是晋国的一部分,在韩、赵、魏三家灭掉晋国的另一家智氏后,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成为诸侯。但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国土最小,也是最先被秦国灭掉的诸侯国。

  华杉详解

  这段是教怎么害人的,我们简单知道意思就行了,不要被人害,更不要去害人。至于到底怎么害人,注解《孙子兵法》的一些人则举出了具体的方法。

  比如“诱其贤智,令彼无臣”——把他的贤良智慧之人拉走,让他没人用。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前文讲过的长平之战,秦国用间谍去离间赵王和廉颇,结果把廉颇换成了赵括,让赵括来送死。

  “馈淫乐,变其风俗;或与美人,惑乱其心。”著名的西施,就是去完成救国任务的。她惑乱夫差之心,再加上买通奸臣伯嚭,破坏朝政,吴国就亡了。

  “遗工巧,使其人疲财耗”——送给他能工巧匠,让他花钱。中日甲午海战时,军费都拿去修颐和园了,军队作战力自然就没了。郑国怂恿秦国修渠,也是打着让秦国消耗人力物力的坏主意,只是不幸弄巧成拙,反而间接帮了秦国一把。

  所以说,害人也是有风险的,不会每次都能成功,反而可能害人变成被害。我们现在只有需要竞争的同学,没有需要害的“敌人”,因此不要把重点放在这条上了。

  又比如“如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他回去我就出来,他出来我又回去。战例是前文学过的,吴国折腾楚国。伍子胥把吴军分为三军,一军出击,楚国全国动员,吴军回去休息了。等楚军解散,吴军第二军又去骚扰,楚国又全国动员,吴军又休息了。楚军又解散,吴军第三军再上。车轮战搞了几轮,楚国终于崩溃了,这时吴国才三军齐出,攻陷郢都。

  名家注解

  屈诸侯者以害

  李笙注:“害其政也。”

  曹操注:“害其所恶也。”

  役诸侯者以业

  曹操注:“业,事也。使其烦劳。如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趋诸侯者以利

  张预注:“动以小利,使之必趋。”

  8 保持戒备,防患于未然

  原文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注释

  ① 无恃:恃,依靠。不要依靠。

  译文

  用兵的法则,不指望敌人不来打,而要依靠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来等待它。不要指望敌人不向我们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使敌人攻不下的力量和办法。

  历史故事

  “不败将军”程不识

  程不识是和李广同时代的名将,不过今天,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妇孺皆知,知道程不识的就太少太少了。因为李广的故事太多,而程不识的故事根本没有,他可能就没打过什么仗,因为敌人不敢来打他。

  程不识太严谨!他的部队,层级指挥系统非常严格,安营扎寨也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而李广恰恰相反,所以匈奴人都喜欢找李广交手,不去程不识那里讨晦气。因此,程不识永远“不败”,因为他防备得连敌人都不愿意来,想起他就郁闷。

  程不识

  西汉名将,别称“不败将军”。程不识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他为将非常严谨,按最严格的纪律要求军队。程不识的指挥风格被很多后人学习,以至于有“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的说法。

  华杉详解

  孙子在前文中说过:高明的将领都是没名气的,程不识就是这样一位没名气的智将,他可能就没打过什么仗,为什么呢?因为他防备得太严了,敌人不敢来打他。他可能打不了大胜仗,但敌人也不可能打败他,李广就相反。李广不是大胜就是大败,他最终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在战场上迷路不能建功,羞愤自杀。

  李广的带兵方法就不是正规部队的风格,没有正式的管理。所以他带不了大部队,只能带兄弟,这就是为什么汉武帝始终不让他带主力大部队,而是让他打侧翼配合。他那么多战功,那么有名,却始终不得封侯,以至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都成了笑话。

  那我们是该学程不识,还是学李广呢?司马光评论说:“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就是说,学程不识,即便不能建功,也能不败;学李广,可能就会灭亡了,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还不如李广。

  历史上,和程不识一样的将领还不少。

  三国时,孙权有位大将叫朱然。朱然没有周瑜那么有名,但他的地位并不低,最后成为东吴政治军事的最高决策人之一。朱然一生战功赫赫,活了六十八岁,在乱世中可很少见。他没有战事的时候,也每朝每夕擂鼓演兵,在军营中全副武装,随时都可能开拔出去。敌人也不知道他在备战什么,所以他每次出兵都能建功。

  也许有人会问,要是敌人不来,不就白准备了?这种想法不对。事实上,我有准备,正是敌人没来的原因,我一旦没准备,他马上就到。所以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解决问题,而更多的没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松懈。因为出问题是大概率,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应对策略,这样问题真来了,我们也能做到有条不紊——这就叫居安思危。

  名家注解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曹操注:“安不忘危,常设备也。”

  王皙注:“凡兵之所以胜者,谓击其空虚,袭其懈怠。”

  二单元 领导者最危险的性格缺陷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如果将领有以下五种性格缺陷,那就很危险了。

  9 有勇无谋,贪生怕死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

  注释

  ① 死:拼死。

  ② 生:贪生。

  译文

  将帅有五种(性格上的)危险:只知拼死战斗的,会被杀死;贪生怕死的,会被俘虏。

  历史故事

  刘裕击桓玄

  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最初是桓玄的部下。桓玄是东晋的权臣,对刘裕也很赏识。桓玄的妻子刘氏颇能识人,她认为刘裕不会久居人下,建议桓玄尽早除掉他。可桓玄没想到,刘裕也在伺机反攻他。

  后来,桓玄篡晋称帝,刘裕就起兵讨伐,两支部队交战于峥嵘洲。那时候刘裕只有几千兵,而桓玄兵马颇盛。但是桓玄怕失败,怕死,随时准备逃跑。他的士兵看在眼里,也都没有斗志。结果刘裕乘风纵火,大败桓玄。

  刘裕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裕原为东晋北府军的将领,后来代晋自立,建立宋朝,史称“刘宋”。刘裕对内消灭割据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大败北魏,为南方带来百年未见的统一局面。

  华杉详解

  比起贪生怕死,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怎么拼死作战也算将领的缺点呢?大家还记不记得孙子在《计篇》里讲“将”,排序是“智、信、仁、勇、严”——勇敢并没有排在第一。

  同为兵法家的吴起也说,一般人论将都把勇敢放在第一。其实,勇敢的品质对于将领来说,不过占几分之一。因为勇敢的人必然轻于合战,没有把怎么做对自己有利想清楚,就挥师合战,那是不能做将领的。

  另外,过分勇武的人还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愿意因为危险而放弃自己的计划。如果他正好又愚蠢,他就不顾其死,看不到死亡的危险,只知道身先士卒去冒死作战,那就没法儿取胜。

  贪生怕死是缺点,这很好理解。如果我怯弱,在战场上不想着怎么打仗,而想着一定要活着回来,那不能去打仗。因为打仗不可能一定幸存,一定要活着的办法,只能是逃跑或投降。此外,领导如果不准备亲自上阵作战,只让手下在前线冲杀,那也不行。因为负责打仗是将领的职责,士兵是跟他办事,帮他办事。不能将领不去办,都让别人办,那还要将领干吗呢?

  我们今天做任何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是组织者或发起者,我们照样要和其他组员一样,参与具体的执行。不和集体一起做,从品德上来说,就脱离了实际,同伴们可能就不尊重我,导致领导力削弱;从组织上来说,没有和同伴们在一起,没有亲自带领大家,就会“士卒不精,上下犹豫”,让大家不积极,没有进取心。

  名家注解

  必死,可杀也

  曹操注:“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

  必生,可虏也

  孟氏注:“将之怯弱,志必生返,意不亲战,士卒不精,上下犹豫,可急击而取之。”

  10 愤怒急躁,性情偏急

  原文

  忿速,可侮也。

  注释

  ① 速:急躁。

  译文

  性情暴躁易怒,会被激怒侮辱(失去理智)。

  历史故事

  霍邑之战

  在隋末唐初群雄并立的时代,李渊是其中的一支。他要进军中原,就要先进入关中(现在的陕西省中部),而霍邑是阻挡他的第一道障碍。

  霍邑地形凶险,易守难攻,而守将宋老生又与河东的隋朝将领遥相呼应,导致唐军久攻不下。加上暴雨连日不止,唐军后方运粮的部队没有返回,李渊便召集将领商讨对策。一些部将主张退兵,李世民则反对说:“现在这个季节禾菽遍布原野,何愁缺少粮食!宋老生轻率急躁,一战可擒。”

  这个意见最终被采纳。于是等到天气放晴,唐军穿过小路,神速地出现在霍邑城前。但宋老生坚守城池,并不领兵出战。李建成、李世民就又建议:“宋老生有勇无谋,我们以轻骑引诱他,他肯定会出城攻打我们。”

  李渊便派出骑兵抵达城下,做出攻城的姿态。然后李建成、李世民率数十名骑兵,不停诟骂城中的守兵。在辱骂声中,宋老生终于恼羞成怒,带领士兵出战。这时,唐军分别布阵于城东和城南。交战后,一方的唐军稍微后撤,另一方由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则直冲宋老生的军阵。李世民的士兵还大喊道:“宋老生已经被杀了。”宋老生的部队闻听后顿时大乱,争相向城内逃去。宋老生退至城脚,也想要攀绳入城,结果被唐军斩杀于城下。

  李渊

  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因为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李渊仕途顺利,后来任太原留守。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后,李渊在太原起兵,并在此后的数年中先后平定、消灭各方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唐朝。

  华杉详解

  孙子在《计篇》的“诡道”里就有一条激将法,这方法专门针对的就是那些性格急躁、容易被激怒的将领。而像宋老生这样受不起刺激的将领,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十六国时期,后秦大将姚襄攻黄落,前秦派苻黄眉、邓羌去讨伐。姚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对黄眉说:“姚襄性格刚狠,容易激动。如果我们大张旗鼓,长驱直进,直压他的营垒,他肯定受不了我们的嚣张气焰,一定会出来决个高下,可一战而擒之。”黄眉依计而行,姚襄果然受不了,愤而出战,被黄眉等人所斩。

  相反,冷静自持、岿然不动则是大多名将智将必然具备的优点。前文讲过,诸葛亮北伐,想激司马懿出兵速决,因此不仅辱骂司马懿,甚至送女人的衣服羞辱他。司马懿在魏国拥有那般的声望地位,在战场上却对这些羞辱都云淡风轻。他很清楚地知道,什么地方能发脾气,什么地方不能发脾气。

  所以说,为将者的性格一定要持重,要厚重,要稳重。如果刚急易怒,心胸褊狭,敌人就会利用这个性格弱点,激怒我,侮辱我,引我上钩。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因为生气急躁而犯错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都有,因为急躁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常见的问题。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就要注意这一点。有个办法是,当脾气上来时,先深呼吸几下,停顿十几秒,再说话或做决定。这短短的十几秒,可能就能让我们冷静下来,理性思考。

  名家注解

  忿速,可侮也

  杜牧注:“忿者,刚怒也。速者,偏急也,性不厚重也。”

  王皙注:“将性贵持重,忿狷则易挠。”

  曹操注:“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11 爱惜名声,爱护子民

  原文

  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 廉洁:洁身自好。

  译文

  过分洁身自好,会受不了羞辱(而冲动);爱护民众,就容易被不断骚扰(而处于被动)。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因此不可不警惕。

  历史故事

  泓水之战

  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于是在鹿地会合诸侯,想自立为盟主。臣子劝他不要争霸主的虚名,以免惹来灾祸,他不听。臣子又劝他应该带上军队去参会,以防有变,他也不听。结果会晤时,宋襄公和楚成王因为争当霸主而发生冲突,楚成王是带着军队来的,干脆就把宋襄公抓了起来。后来经过鲁国的调解,宋襄公才被放回国。

  宋襄公知道宋国打不过楚国,就想打支持楚国的郑国。楚国自然前来救援,就与宋军在泓水相遇。因为宋襄公一直以仁义自居,所以一次次错过进攻的最佳时机,以致宋军大败。战后,宋襄公还很委屈,觉得自己这么仁德,是楚军不讲道理,才会打了败仗。别人就说:“打仗本来就是以胜利为目的,要是都讲君子之道,那还打什么仗呢?”

  宋襄公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病重之时,齐国内乱。宋襄公因率领四国人马打到齐国、拥立齐孝公继位,小有名声。齐桓公死后,宋襄公想争夺霸主之位,因而和楚国交战,兵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华杉详解

  孙子说的“廉洁”,不是说不贪污,而是洁身自好,极端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惜名声,容不得自己身上有一点儿污点,一滴脏水。这样的人,如果别人坏他名声,他一可能是找你拼命,二是宁死也要证明自己清白,于是就乖乖地中计送上门来,甚至明知是计,也甘愿来上当。

  这一点放在一般人身上,可能危害还不大,但对将领来说是大缺点。因为实质上,它跟愤怒急躁一样,是个很容易被敌人利用的性格问题。所以中国古代有“君子自污”之说,就是自己给自己洒点儿无伤大雅的污垢,不要那么刺眼,以此作为一种避祸之道。我们平时也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用事事力求完美,因为那是不可能的。若是犯了一点儿小错或被老师说了几句,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那反而阻挡了我们进步的道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受不了污名是性格弱点;沽名钓誉,一味追求自己的清名,也是一大毛病。因为沽名钓誉是个贬义词,它指的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名誉。获得名誉的意图是好的,但如果得到名誉的过程是错误的,这个名誉就变味了。

  和爱惜名声一样,“爱民”放在普通人身上也不算缺点,甚至是一大优点。但评价将领的标准,有时候和评价一般人不一样:将领的首要责任是打胜仗,一切不利于获胜的品格,都算是将领的缺陷。如果将领爱惜人民,敌人拿人民为人质去胁迫他时,该怎么办?若是乖乖就范,岂不是要一败涂地。

  所以我们有时就看到一些将领做出看似很冷酷无情的事情。比如七国之乱时,梁王被叛军猛攻,危若累卵,数次向大将军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却根本置之不理。直到梁国和叛军两败俱伤了,周亚夫才以逸待劳,收拾残局。

  刘邦就更狠了,他逃跑时,甚至连父亲、妻子都可以抛弃,连子女都可以扔掉。但历史偏偏让他这么个“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的人做了皇帝。可见衡量皇帝的标准,也和衡量一般人不一样。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还是怀抱爱心更好。

  《九变篇》全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