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说不尽的南北朝

62 强干弱枝

说不尽的南北朝 邙山野人 2790 2021-04-06 08:5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说不尽的南北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62 |

  强干弱枝

  刘裕想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央和藩镇的关系。

  回顾前代东晋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不断发生像王敦之乱、桓玄之乱这样的内部变乱,除了门阀士族掌握兵权这个原因之外,归根结底是中央和地方的实力对比出了问题: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太弱,而某些地方藩镇的军事力量又太强。

  西晋的时候,位于京师洛阳的中央军基本上常年维持在十万左右,而地方藩镇的军队很少有超过五万的情况。永嘉之乱后东晋匆匆立国于江左,此后中央禁军不但数量上大为缩水(基本在一两万上下),而且在兵员的管理和训练上也混乱不成体系,战斗力极为低下,别说不能远出征伐,就是保卫京师建康的安全也很成问题。而北府、荆州等藩镇的军队由于吸收流民当兵,并且在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战斗中得到了锻炼,反而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掌握了地方军权的强藩权臣对中央稍有不满,便可以利用手中的军事实力对朝廷施压,矛盾激化时就兴兵内向,搞个“清君侧”什么的玩玩。

  刘裕自己就是从掌握北府兵的徐兖刺史发迹,才最终篡夺了晋室江山,对于东晋政府枝干强盛而根本孱弱的弊病是一清二楚。现在他当了皇上,自然要采取措施,防止地方挑战中央的现象在刘宋政权内部重现。具体说来,这些措施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重新打造一支实力强劲的中央军。早在刘裕入朝辅政之时,他就开始将手下掌握的北府军队转化为保卫京师的中央军。后来,这些军队随着他的迁转先是入了太尉府,然后又成了宋国政府直属的禁军,最后则顺理成章地取代原来东晋的禁军,承担了都城建康的防卫职责。刘宋的禁军分别由领军将军(中领军)和护军将军(中护军)统领,具体数量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后来的史实推断,应该也在十万左右。为了加强对禁军的控制,刘裕还恢复设立了禁军五校三将官(指屯骑校尉、步兵校尉、骁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又增加殿中将军到二十人,员外殿中将军则不限数量,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捍卫皇宫的武装力量。

  而除皇宫禁卫之外,为了保护帝国的继承人,刘裕还增强了捍卫东宫的军队数量。即位的第一年,刘裕就增置东宫殿中将军十人、员外二十人。次年又为东宫设置了屯骑、步兵、翊军三个校尉武官。

  刘裕建立的这支强大的禁卫军队,不但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防卫,非常时期也可以奉命出征,对地方上敢于对抗中央的武装势力进行直接打击。借助这一措施,他希望能够扭转东晋以来内轻外重的军事格局。

  第二,在对地方藩镇加强控制的同时,对荆州、北府等强藩进行限制。刘宋立国之初,如果不算没有实土的侨置州的话,全国共有十六个州。其中,除了京师所在的扬州通常由宰相兼领之外,其余十五个州按照都督管辖的区域,可以划分为五大军区:

  南徐州 都督镇京口,南兖州都督镇广陵。这两个州是传统的北府所在,是保卫京师建康东北方向的重镇。

  南豫州 都督镇历阳,是传统的西府,通常主领黄河以南与北魏接壤的豫州、司州以及侨置的秦州、并州,是拱卫都城西北方,抵抗北魏南侵的要地。

  由于刘裕北伐南燕取得了大片土地,他将(北)徐州都督移镇彭城,青州 和后来增设的冀州亦归徐州都督节制。徐州是刘宋与北魏对抗的根据地,主领淮河下游防线,地位也十分重要。

  荆州是长江上游的传统强藩,荆州都督通常主领益州、梁州、宁州等西南边州的军事管辖权,地广兵强,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强大藩镇。

  位于荆州北部、坐镇襄阳的雍州都督负责北抗关中、西窥秦凉,同时对荆州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也是刘宋时期颇为重要的一个藩镇。

  对于这五大藩镇,刘裕早在任太尉时便逐渐安排自己的亲信宗族出任,立国后更是选派自己的弟弟、儿子以宗王的身份主领。特别是对于荆州这个刘裕曾经亲自统领北府多次对抗的强藩,他尤为重视,早在北伐后秦归来后,就曾想让世子刘义符坐镇荆州。当时由于张邵进谏说,世子乃关系国本的储君,不宜远镇在外,所以刘裕才改派第三子刘义隆前去镇守。从那以后,荆州在六七年的时间里一直由刘义隆以皇子宗王的身份坐镇。起初由于刘义隆尚未成年,刘裕给他配备了强大的辅佐班底:文臣方面以琅琊王氏的王昙首为长史、王华为主簿,武将方面以到彦之为南蛮校尉、沈林子为参军,而以张邵为司马,统领义隆府中之事。这一人事安排后来对刘宋初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点我们到时再说。

  即便这样,刘裕对荆州还是不大放心。即位后的第二年,他下诏限制地方藩镇的僚属规模,规定荆州府置将不得过二千人,吏不得过一万人;其他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次年,再次分割荆州十郡,复立湘州 ,以削弱荆州的实力。

  总之,经过刘裕的一番调整,至永初二年年底,五大藩镇之中荆州由其三子宜都王刘义隆统领,南豫州则由四子彭城王义康镇守,徐州的负责人是从母兄弟刘怀慎,雍州的负责人是舅舅赵伦之,南徐和南兖名义上归属弟弟刘道怜,其实却是刘裕自己主持日常工作。通过以上强干弱枝的各项措施以及将重要藩镇纳入刘氏宗族的控制,再加上新近建立了强大的中央军,可以说刘裕基本上扭转了东晋以来中央受制于地方藩镇的局面,为南朝时期的皇权政治奠定了格局。 说不尽的南北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