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十三章

  高悬避客牌

  不久之后,曹操也听说了刘备身在河北的消息。他立刻唤来张辽,问道:“你可知最近关羽的情况如何?”

  张辽答道:“我听说他最近似乎有心事,酒也不喝了,整日闷头待在内院的门房之中,只顾看书。”

  曹操闻言,心中不安,一时拿不准主意。

  张辽见曹操神情焦躁,于是说道:“属下这几日就去拜访一下关羽,试探一下他的心意。”

  他遂退下。几日后,张辽飘然而至,现身于关羽看书的门房之外。

  “原来是张兄来了,好久不见啊。”

  关羽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起身迎张辽进来。这原本就是个狭小的门房,待两人落座后,便被挤得满满登登的了。

  “关兄读的什么书,看得如此入迷?”

  “我读的是《春秋》。”

  “原来关兄爱读《春秋》啊。这书中记载着管仲和鲍叔牙之交,两人的情谊可谓感动千古。不知关兄如何看呢?”

  “关某对此倒没什么想法。”

  “关兄不觉得他们二人的情谊值得钦佩吗?”

  “不甚觉得啊。”

  “怎么会呢?凡是读过《春秋》之人,皆知管鲍之交,人人羡慕不已。书中管仲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一品之下,令人为之感动啊。”

  “关某已有大哥刘备,他是我的至交知己。我已足也,并不羡慕什么古人的情谊了。”

  “哈哈哈,关兄所言张某明白。你与刘备的情谊远超于那管鲍之交,可是此意?”

  “正是。我与大哥乃是生死之交,管仲和鲍叔哪里能够比拟。”

  河中巨石,被激流冲刷,虽过百年,却岿然不动。

  张辽不得不承认,关羽对刘备的情谊果然坚如磐石,令人佩服。他心生感动之外,又不免开口追问道:“那么,关兄与我的交情又待怎讲?”

  张辽直话直说,出言试探。关羽闻言,也直言答道:“我与张兄虽然偶得相识,却也情谊深厚,可谓患难见真知。但若张兄想让我做违背君臣大义之事,恐怕关某实难做到。”

  “关兄是说,你与刘备之情谊虽是君臣,更胜于君臣,是吗?”

  “张兄既知答案,又为何发问呢?”

  “既然如此,当初刘备大败徐州之时,关兄何以不舍命死战呢?”

  “那时将关某拦下的,不正是张兄么?”

  “张某自然是见不得关兄丧命,才出言相拦的。”

  “若是关某知道大哥已死,必定不敢独活。”

  “那么,关兄应知那刘备如今就在河北的消息了。你难道立刻就要去寻他不成?”

  关羽闻言,转向张辽,对他拱手一揖。

  “多谢张兄提点。关某一诺千金。来此之前,关某曾与曹丞相提过三个条件。如今既然已经得知大哥的下落,必定会依诺而去的。烦请张兄向丞相转告此事,关某在此施礼了。”

  张辽闻言,料定关羽必然会尽快离开,转投故主。他不敢耽误,匆忙离开此处,向丞相府而去。

  关羽的去意已定。他的心思早已飞到河北刘备那里。

  张辽将从关羽那里探听到的消息据实禀告给曹操。

  曹操闻言,默默叹息,良久才蹙眉说道:“关羽果然是个赤诚之人。只是,我曹某待他不薄,难道竟也留不住他吗?”

  他微微摇头,面露失望之情。但他心思一动,转而说道:“既然我留他不住,只得使点计策了。”

  从那天起,他便命人在丞相府的门柱外高挂一张避客牌,谢绝一概人等的拜访。

  那厢,关羽一直等候张辽的消息。可几天过去了,仍未等到丞相府那边的消息。他心中纳闷:不知曹操听到张辽的回禀,会有什么反应。

  某夜,正当关羽离开门房,准备回房歇息之时,忽然有个人从暗中走出。此人来至关羽跟前,压低声音说道:“关将军,请收好此物,回去再看。”

  那人将一封书信塞入关羽手中,然后便飞也似的离去了。关羽一怔,见那人转瞬即逝的背影,心中愕然。

  待关羽回到房中,他掌起一盏油灯,打开书信。当他看到那熟悉的字体时,眼泪便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那正是他大哥刘备的笔体,这是一封写给他的亲笔信。

  刘备在信中追忆兄弟情义,情真意切。他还在信中写道:

  愚兄与贤弟自桃园结义以来,便以生死为誓。如今愚兄不才,战事屡败,令贤弟劳体动筋,艰辛不已。若贤弟欲求富贵,愚兄愿献项上首级助之。书不尽言,望弟体谅。愚兄日夜遥望河南云天,敬待来命。

  关羽看到刘备的亲笔书信,心中又是想念,又有些埋怨。他喜的是终于得到了大哥的消息,恨的是大哥竟然不懂他的苦衷,甚至以为自己贪图富贵,还说出要将自己的项上人头交出来,以助他谋取功名。他关羽若当真是那种贪图享乐之人,又何苦忍辱负重,寄人篱下,为那曹操所用呢?

  关羽又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我所持的忠义之情,原是自己的想法,又怎怪大哥不能体谅呢?”

  当晚,关羽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第二天,他又独坐在门房看书,可是满脑子都是书信的内容,书却是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正在这时,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走来。他靠近门房的小窗,对里面枯坐发呆的关羽小声问道:“关将军写了回信吗?”

  关羽猛然抬头,原来此人正是昨夜送信之人。

  “你是何人?”

  关羽心中起疑,四下张望,低声喝问。

  来人答道:“我乃袁绍属下陈震是也。今日便会赶回河北,请问关将军是否有信要带给刘皇叔呢?”

  “关某心急如焚,愿即刻便赶往河北。只是两位嫂夫人和幼主尚在此处,我需护其周全。若是我一人的话,现在便可出发。”

  “那么关将军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带她们一起顺利离开?”

  “关某一时还没想好。不过当初我来到许都之前,曾和曹操约法三章。曹操虽对关某有恩,但我已立下军功,还清了他的恩情。待我向曹操禀明情况,便立刻告辞而去。关某来便要清清白白地来,去也要光明正大地去。”

  “若是到时候曹操不放关将军走,你又如何是好呢?”

  关羽微微一笑,答道:“若他强留,那关某便舍去这一身皮囊,纵使化为魂魄,也要回到大哥身边。”

  陈震见关羽如此回复,便不再多问。他立刻离开许都,赶回去复命。

  次日,关羽便欲向曹操告辞。但是待他来到丞相府门口时,却见门口高悬一块“避客牌”,上书几个大字:谢绝见客!

  避客牌高悬,就意味着无论来客有何要事登门,主人都绝不会见客。

  而来客若是见到主人挂上了避客牌,便也会知趣而去。无论有再要紧的事,来客也不便再上门叨扰。

  曹操正是猜到关羽定会来向他辞行,于是先挂起了避客牌,关门谢客。

  关羽看到这避客牌,心中知道今日曹操是不会开门见客了。他在丞相府门前伫立良久,便打道回府。

  第二天一早,关羽又早早来到丞相府门外,而门口依旧避客牌高悬。

  关羽第三次特意等到傍晚时分才来。可令他奇怪的是,挂着避客牌的大门依然紧闭,整座相府悄然无声,谢绝一切来客的到访。

  关羽几次登门,皆无功而返。

  待他回到府中后,关羽立刻将一众亲信召集而来。这二十几人自下邳城之战时,便一直追随关羽左右。关羽吩咐道:“我们很快便会离开此处,护送两位夫人出城。大家需立刻收拾整理,此事切莫声张。”

  待关羽向两位嫂夫人禀明此事时,甘夫人面露喜色,连忙问道:“关将军,我们何时动身?”

  关羽淡然答道:“这几日便动身。”

  之后,关羽又对一众下人严加叮嘱道:“你们在打点行李的时候,不要动这屋中院内的一草一木。曹操之前所赐的金银缎匹,要全部封存留下,一样东西也不许带走。”

  之后,关羽每日都去丞相府门口张望。但避客牌一直高挂门外,他一连去了七八次,次次扑了空。

  关羽心中暗想:“这曹丞相一时不见客,我不如去找张辽,请他代为辞行。”

  但没想到待他来到张辽府外时,张辽竟然也称病在床,避而不见。无论他好说歹说,看门的家丁都不肯转告。

  “如此一来,关某只得不告而别了!”

  关羽心中无奈,只得长叹一声,打定主意。

  关羽生性正直,信守承诺。他打定主意要辞别曹操而去,便一心想着要当面告辞,然后光明磊落地离开。但如今曹操高悬起避客牌,看样子他即使再等上一百年曹操也不会开门见客。关羽只好改变心意,不辞而别。

  “关某原想当面辞别,如今看这情形,却由不得自己了。”

  关羽心意已定,便回到府中,修书一封。他将这封亲笔告别信,连同汉寿亭侯之印一并放在库房之中。

  除此以外,他还命人将曹操所赐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及各式珍宝全部封箱入库,还一一列了明细,将库房封印起来。

  最后,他要求众人在府中清扫:“请大家彻底打扫,将院中清理干净。”

  众人一起动手,一直打扫到后半夜。待清理结束后,小院在月光映照下显得一尘不染。

  “好了!我们走!”

  关羽一声令下,众人便带来一驾马车,护送两位夫人上车坐定。二十几名随从在车驾左右,严密保护。

  关羽翻身骑上赤兔宝马,手提青龙偃月刀,来至车驾之旁,沿路护送。他们一行人马离开府邸,直奔北城门而去。

  北门的守城官兵见到来了一行车马,不敢怠慢,连忙挡住了去路。

  关羽提马上前,怒目而视,高声喝道:“哪个胆敢挡我的去路,便休怪关某刀下无情了!你们还想不想要自己的项上人头了?”

  关羽提起刀来,微微一笑。守城官兵见状,吓得魂飞胆丧,四散而逃,遁入夜色之中。

  关羽回头命令手下随从:“你等先护送车马前行,不可令两位夫人受惊。待到天明之时,曹操必定会派兵追赶。关某在此断后,你们速速走吧!”

  关羽言罢,护送车马前行。他自己则在车后断后。他沿着北城门的大道,一路不紧不慢,悠然骑马而行。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