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第十卷 五丈原之卷 第一章 挥师中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卷

  五丈原之卷

  第一章

  挥师中原

  蜀国大军一路开至沔阳(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抵达后,便证实了先前得到的情报:“魏国将关西的精兵布阵于长安,并把大本营也设在长安。”

  蜀军一路历尽艰辛,从天堑巴蜀栈道远征至此,已经兵疲马困,因此诸葛亮待大军抵达沔阳,便命军队休整。他还召来马岱说道:“马超之墓就在此处,我等应前去祭奠一番。他若在地下有知,看到我军能长征至此,定会怀念往日军中袍泽。你随我一道去吧。”

  诸葛亮命马岱任祭官,到马超之墓前祭祀。

  一日,魏延前来自告奋勇道:“丞相,请授予末将五千骑人马,我愿为您攻下长安城。”

  “哦?你打算用什么计谋?”

  “沔阳与长安之间距离并不远。从此处策马而去的话,十日便可抵达长安城。末将打算率领五千人马,翻过秦岭,渡过子午谷,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我只要将敌人的粮库烧毁,丞相便可自斜谷进攻,抵达咸阳。到时候,我们一鼓作气便可将魏国的夏侯楙一举打败!”

  “不妥!”诸葛亮闻言摇了摇头。他又紧接着解释道,“你莫要小瞧了敌人,他们只需略通兵法,便一定会派兵截断山中要道。倘若你贸然前去,恐怕连同五千人马都会有去无回。”

  “丞相,如若不然,咱们只能走大路的话,又如何重创魏军呢?”

  诸葛亮点了点头。他虽然认为魏延的战术不错,但仍打算按自己预先的想法,沿大路进军,对敌人展开正面攻击。

  诸葛亮的这种战术,恰恰在魏军的意料之外。魏军一直认为诸葛亮善于用计,肯定会采取出奇制胜的手段。因此,魏军提前将兵力分散,牢牢把守住山道谷地之中的各条小路。但殊不知,诸葛亮却率领大军,从大路长驱直入,让魏军始料未及。

  “我们不如派羌兵先去抵挡一下。”

  夏侯楙首先召来韩德。之前魏军刚刚抵达长安时,韩德便带来了八万西凉羌兵,打算在此建功立业。

  “韩德,着你前往凤鸣山,阻挡蜀军的先锋部队。此战是魏蜀两国初次交手,会直接影响今后的士气,望你不负众望,建立大功一件!”

  听了夏侯楙的一番战前动员,韩德十分振奋。他有四个儿子,名唤韩瑛、韩瑶、韩琼和韩琪,个个精通弓马,力大过人。

  “凭着我的八万强兵,再加上四个虎儿,定让蜀军闻风丧胆!”

  韩德充满自信,立刻率军赶赴前线。他却并不知道,夏侯楙之所以派他打首战,不过是想让他探一探蜀军前锋的虚实,先派羌兵上前替魏军拼命。

  刚到凤鸣山下,韩德立刻遭遇蜀军先锋。但是没想到的是对方的前锋大将竟是赵云。只可惜这第一战,韩德便失去了四个儿子。

  当时韩德一听说遇到蜀军,便不知死活地率领四个儿子上前,想要拿下赵云,建得头功。赵云见状,大喝一声:“你来得正好!”

  韩德的长子韩瑛,第一个被赵云挑于马下。

  “啊!兄长!老贼,还我哥哥命来!”

  韩瑶、韩琼和韩琪一见兄长被杀,立刻三面包抄,想要拿下赵云。但赵云毫不费力便将韩琼和韩琪刺死,悠然回阵。

  剩下的韩德四子韩瑶见三个哥哥都被赵云刺死,急红了眼睛,紧追不舍想要砍杀赵云。赵云侧身一闪,躲过刀锋,伸手将韩瑶抓了过来,扔在马鞍上:“好小子!赵某今日杀了三人,再懒得杀你!”

  赵云将韩瑶生擒回营。韩德一战之中,痛失四个儿子,无奈之下只得逃回长安。

  蜀军首战告捷,正在庆贺。邓芝也挑起拇指赞道:“赵将军果然威风不减当年!您虽已年逾七旬,但敌人三员小将都不是您的对手啊!一战之下,连杀三将,生擒一将,这等功绩我等年轻人都难以取得!邓某实在是心服口服。难怪您埋怨丞相将您留在成都,实在是枉费了这一身的好本领!”

  赵云谦虚地笑道:“邓将军过奖了!赵某不过是要证明一下自己宝刀未老罢了。今日只不过杀了几员羌将,实在不值得夸口!”

  邓芝立刻详细记录下当日战况,并将这个捷报派人送往大本营诸葛亮手中。

  而另一厢,魏军首战失利,士气不振。夏侯楙更是大为恼怒:“这个韩德实在轻敌,因此才会一败涂地!我军若不能将蜀军前锋挫败的话,只怕敌人的士气会愈发高涨了!”

  于是,夏侯楙亲率大军离开长安大本营,直奔凤鸣山进发。他身跨一匹高头白马,金盔金甲十分招摇。夏侯楙身为魏帝的妹婿,果然每日摆出一副贵胄气派。当他在营中眺望前线,见到蜀将赵云在阵前的飒爽英姿时,忍不住夸口道:“哼!他不过是个白发老儿,待我明日亲自出战,将他斩于马下!”

  韩德则立刻接口道:“请大将军莫要轻敌,这个赵云一阵便杀了我四个儿子。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可不那么好对付啊!”

  “你身为父亲,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一阵连杀你四个儿子?”

  韩德闻言,十分羞愧:“杀子之仇,韩某一定要报!”

  第二天,韩德手持板斧上阵。他一见赵云,便立刻通报姓名,欲为四子报仇。可是他哪里是赵云的对手,不出十个回合,韩德便被赵云一枪刺死。

  当日,副将邓芝也立下赫赫战功。两军对战仅仅四天,夏侯楙的队伍便已被打得溃不成军。为了挽回颓势,夏侯楙只得下令后退二十里。

  “唉!这个赵云果然厉害!”在魏军的军事会议上,夏侯楙仿佛忘了自己是他的手下败将,连连称赞赵云的武勇。

  这位皇亲国戚既然发话,众将也不好阻拦,只得应道:“那个赵云想当年在长坂坡一战成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如今他已年逾七十,满头白发,看起来应该已年迈不支,没想到那韩德的板斧也占不了他丝毫便宜。此人果然十分了得,咱们欲破蜀军先锋,必须先用计除掉赵云。”

  魏国诸将七嘴八舌地策划如何对付赵云。待计策拟定好后,魏军再度前进。赵云立刻出战,他暗下决心:“此番我定要将那个乳臭未干的夏侯楙拿下!”

  赵云正待出战,邓芝却规劝道:“赵将军且慢出战,敌军昨日刚刚败走,如今又来挑衅,恐怕其中有诈。”

  赵云一挥手,毫不理会。他一路向前猛冲,仿佛入了无人之境一般未曾遭遇抵抗,但待他回头再看时,却发现已被魏军封住了退路。原来魏军早已派出神武将军董禧、征西将军薛则,各率两万兵马,提前埋伏下来。

  此时,赵云已与邓芝失散,身边只剩散落的几名部下。魏军在身后紧追不舍,箭矢不断,追得赵云走投无路,难以冲出包围圈。

  原来,夏侯楙派一人站在高处,手举红旗。若赵云向西突,旗子便向西指,若他往南跑,旗子就向南方挥。如此一来,魏军牢牢掌握赵云的动向,一直到天黑赵云都不得脱身。

  “难道赵某真的老了吗?苍天啊!这就是赵某的葬身之处吗?”

  赵云在战场上狂奔了一整日,万分疲倦之下,只得下马靠在树底一块大石上休息。他眼望明月,不自觉地落下泪来。

  突然之间,他发现头上有无数石块落下。不仅如此,山上的大岩石也轰隆隆地向下滚,仿佛山崩一般。

  “怎么回事?敌人来了吗?”赵云来不及喘息,连忙上马,疲惫的战马驮着他继续奔逃。

  忽然,他看到前方有一支队伍顶着月光奔袭而来,赵云见为首的大将依稀眼熟。那人身着白袍,披着银甲,赵云连忙挥手大叫:“喂!来人可是张苞张将军?”

  “正是!赵老将军,我来迟啦!”

  “你怎么会在这里?”

  “赵老将军有所不知,末将是奉丞相之命前来的。前日,丞相收到邓芝送来的捷报,立刻判定此处情况危急,令我等火速赶来增援。”

  “啊!丞相果然料事如神!咦?你手里提着何人首级?”

  “我路上遇到魏军大将薛则,顺手就将他拿下了。”张苞正举着薛则的首级,笑嘻嘻地向赵云展示,这时从另外一个方向,又疾驰来一队人马。

  “是不是魏军的追兵?”

  “不用担心,来的应该是关兴。”

  果然,关兴很快领着一队人马赶来。他手提父亲的青龙偃月刀,马鞍上也吊着一颗人头。

  “赵老将军,末将赶来途中遇到挡路的魏兵,就将魏将董禧的人头割了下来。”

  “不错!你也杀了一个魏将?”

  “咱们俩一人宰了一个嘛!”

  月光下,二人各自拎着斩获的首级,彼此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老将赵云热泪盈眶,他勉励二人:“好孩子!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如今你们斩了魏军的董禧、薛则两员大将,消息传开,敌军必定立刻溃败。赵某无妨,你们不用担心,还是尽快追杀敌军,将魏军大将夏侯楙的首级一并摘下!”

  “好嘞!”

  “您等我们的好消息!”

  两员小将一拱手,各自领兵又冲向敌军而去。

  赵云目送他们二人离开,心中十分感叹:“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倘若关羽和张飞两位将军泉下有知,也定会为自己儿子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张苞和关兴二人就相当于我的子侄,如今他们也已长大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了!看来时代变迁,我虽身为五虎上将、一代老臣,也赶不上年轻人了!看来老夫也要拼尽最后的力气,为蜀国报效终身!”

  于是,赵云重新抖擞精神,扬鞭赶上队伍,不顾自己老迈年高,继续奋战杀敌。

  副将邓芝也不知从何处赶了上来,他们收拾起零散的蜀兵,重新整理了队伍,与增援部队一起,扭转了战局。

  此时,东方泛白,一夜过去了。而魏军却一直在败退。

  夏侯楙再也无力抵挡。此人与其父夏侯渊大不相同,他自视为皇亲国戚,处处讲究排场,即使溃逃时都要百余骁将保护,显得自己十分从容。待他逃到南安城中,便再次重整人马,打算负隅顽抗。

  不久后,赵云与关兴、邓芝、张苞等人陆续赶来,几路蜀军将南安四面围住。这南安城果然牢固,尽管蜀军不分昼夜地接连攻打了十几天,却一直无法突破。

  这时,诸葛亮也抵达了南安。他所带的兵力只有直属的一支中军,其他兵力则分给沔阳、阳平与石城。

  “幸得我及时赶到,否则你们一味攻打南安的话,魏军恐怕会分兵而动。他们若分一路兵马直取汉中,另一路去攻打你们背后,就会阻断你我之间的联系。”

  邓芝接着说道:“丞相,您分析得很对。夏侯楙是魏国的驸马,如果我们能将他生擒下来,远胜于活捉一二百名大将。不知丞相可有妙计?”

  “不忙,大家今晚好生休息。待我明天观察完地形再说。”诸葛亮显得十分镇定。

  南安城的地势非常险峻,西侧与天水郡相连,北侧则直连安定郡。

  诸葛亮仔细勘察过南安城附近的地形后,便召来关兴和张苞,交代他们该如何行事。之后,诸葛亮又挑选了一位精明老练的手下,装作使者模样,还教给他一些说辞。这些都准备妥当后,蜀军便继续攻打南安城。一边攻城,一边命人在城下大声嚷道:“你们快把薪柴硝药堆好,火攻南安城!”

  夏侯楙闻讯后,非但不惧怕,反而大声嘲笑道:“哼!那个诸葛亮看来也不过如此!”

  此时,位于南安城以北的安定城之中,由崔谅担任太守。一日,城门外忽然来了一名使者,高声叫门:“我乃夏侯楙驸马的手下,名叫裴绪。我有十万火急的要事禀报,请速速通禀太守。”

  崔谅不敢怠慢,马上召他进来:“你有何事相告?”

  裴绪答道:“启禀太守,我是奉驸马爷的命令,前来搬救兵的。如今南安吃紧,驸马命天水、安定二郡增援。请您立刻举全郡之兵,从背后攻击诸葛亮的蜀军。到时候,我们会在城头举火为号,咱们里应外合,夹击蜀军,定能取胜。请您一定依令而行,不得有误。”

  “好!驸马爷可有手书为证?”

  “有的!”裴绪一边说,一边从衣襟中掏出书信。

  他累得大汗淋漓,汗水也将书信打湿了。随后又说道:“我在此地不可久留,我还需赶到天水郡,请他们也派来援军。”

  他婉拒了崔谅招待的酒食,随即上马离开。

  崔谅不疑有假,他立刻召集全郡人马,准备赶赴南安增援。两天之后,他刚刚召集齐人马,城外又来了一名使者大声喊话:“崔太守,天水郡太守已经遵令立刻发兵,赶到蜀军背后了。为何你们安定城还按兵不动?夏侯驸马命我前来催问,您莫不是要抗令不成?”

  夏侯驸马的身份尊贵,乃是皇亲国戚。崔谅哪里敢违抗他的命令,吓得连忙带兵出城。刚刚走了七十里路,在夜幕之下,只见前方一片火光。

  “这是怎么回事?”

  崔谅不知前方什么情况,连忙派出探子前去。哪知探子却一去不复返,反而见到蜀将关兴率领一军杀了过来。

  “咦?敌人怎么来得这么快?”

  崔谅大惊之下连忙后撤,背后却又有张苞的人马包抄过来,呐喊喧天。崔谅防备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剩他和几名亲信从小路逃回安定城。

  “什么!城头怎么换了旗帜?”

  崔谅刚到城下,发现安定城上全部换了蜀军的旌旗。蜀国大将魏延更是站在城头,他一声令下,立刻乱箭齐放,射向崔谅等人。

  “不好!”

  崔谅这才明白,原来他中了敌人的圈套。无奈之下,他只得掉头逃向天水郡,哪知半路之上,又听见一阵锣响,一队人马拦住去路。一辆四轮车被推了出来,车上端坐一人,羽扇纶巾,正是蜀国丞相诸葛亮。

  崔谅只觉得眼冒金星,不自觉地滚落马背,跪地求饶。诸葛亮欣然接受他的降服,将其带回营地。

  几天后,诸葛亮请崔谅进帐,笑问道:“崔大人,如今夏侯楙在这南安城中,不知你与南安太守有没有交情?”

  “有的有的!我们两郡相连,我与南安太守十分密切。”

  “那就好,那个南安太守是谁?”

  “南安太守名杨陵,是杨阜的族弟,与我亲如兄弟。”

  “这么说他很信任你?”

  “正是!”

  “既然如此……”诸葛亮向他倾过身去,耳语一番,“能否请崔大人走一趟,向南安太守杨陵分析利害。倘若能将夏侯楙生擒下来,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崔谅低下头,面色凝重地沉思良久,这才痛下决心:“好!崔某愿往,定能完成丞相的任务。”

  “这就好!虽然此事办起来很难,但到事成之后,于你于社稷都有益。”

  “既然如此,还请丞相先解开南安城外的包围为好。”

  “没问题!”诸葛亮当场下令,退兵二十里。

  于是,崔谅秘密进城,暗会南安太守杨陵。他与杨陵交好甚久,但当崔谅将诸葛亮的命令和盘托出后,杨陵却不肯答应:“崔兄,你要我生擒夏侯驸马,这岂不是一派胡言!咱们怎能做出叛魏降蜀的事来?不过既然你此番带来了诸葛亮的密令,我们倒不如将计就计,再设下一个圈套,将诸葛亮拿下!”

  而崔谅心中早有同样的打算,两人拿定主意后,便一同去向夏侯楙报告。

  夏侯楙听罢两人的计谋,连呼有趣。他又追问该用什么计谋,才能反制住诸葛亮。杨陵答道:“这个容易,就请崔谅先回到蜀军阵中,就说他已将我说动,只是苦于南安城中缺少同谋,且夏侯驸马的保护严密,一时难以得手。”

  “然后呢?”

  “崔大人可以向诸葛亮建议,若要想一举成功,不如请诸葛亮亲自率兵进城。到时候我会打开城门,同时设法让城中骚乱。他们可以趁乱生擒驸马,便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是,咱们只要能将诸葛亮引入城中,要杀要剐,便由驸马做主。”

  “妙计!好一条妙计!”

  之后,崔谅便按几人商量好的计策,再次出城回到诸葛亮阵中。他按计划引诱诸葛亮进城,只盼他能上当。而诸葛亮似乎对他深信不疑,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也好!你可以带走一百名安定降军,他们都是你的老部下,只要崔大人一声令下,他们定然按您的吩咐行事。”

  “这样也好!丞相若能也率兵一同进城,咱们定能一举拿下夏侯楙!”

  “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诸葛亮知道这个道理,也有胆量进城。不过,我打算先派关兴和张苞两员大将,混在你的手下,与你一同进城。之后,咱们举火为号,我自会随后入城。”

  崔谅面露难色,他心知要带关兴和张苞一同入城,十分不便,但他不敢拒绝,生怕诸葛亮起疑。于是他暗下决心,一进城便先对关张二人痛下毒手,之后再假装举火为号,引诱诸葛亮入城。拿定主意后,崔谅点头答应道:“那我们就约好,只要我在城中举火为号,请丞相立刻冲入城中!”

  当晚,崔谅便率领一百部下来到南安城下。杨陵依约,假意在城楼上喝问道:“来者何人?”

  崔谅连忙高声应道:“我们是从安定城赶来的援兵,您可以参看檄文。”

  崔谅令人将一封信捆在箭上,射入城中。

  杨陵打开来信,只见上面写着:

  诸葛亮非常谨慎,他已派关兴、张苞两人混在军中。我们只需在城中杀死二人即可。之后便可按原计划执行,请打开城门。

  杨陵立刻将来信呈给夏侯楙,夏侯楙读罢,乐得一击掌说道:“哈哈!看来诸葛亮已中了咱们的计了!立刻开门,杀死那两个人。”

  之后,他们派出数百精兵,手持枪剑埋伏在幕后,静等崔谅等人进城。

  “快快请进!”

  杨陵在内城门内相迎,其后便是夏侯楙临时设的大本营。这一方广场之中,搭着许多帐篷。

  “崔大人,劳驾借一步。”关兴一边说,一边走到崔谅之前。

  崔谅立刻侧过身来,打算将身后的张苞也让到前面,哪知被张苞灵活地躲开了。“崔大人,您先请!”随后将崔谅猛向前一推,大喝一声,“崔大人!你还演什么!”说罢,张苞手起刀落,将崔谅砍死在地。

  与此同时,关兴紧走两步,从背后一剑将杨陵刺死。之后,关兴大喊道:“我乃关羽之子关兴是也!我们已经拿下南安城了,你们赶快投降吧!”

  而崔谅原本十分放心的百名旧部,实际上已在蜀营期间便被诸葛亮所感化。另外,诸葛亮在临行前还许以重赏,因此当关兴带头大喊时,他们百余人便按照事先的安排,分散奔向城中的四面八方,趁乱放火。

  此时,城外等候的蜀军见城中火光四起,知道关兴、张苞二人已经得手。里面早有内应将城门大开,蜀军迅速入城,攻下南安城。

  而夏侯楙见到城内魏军惨遭屠戮,也无力回天。他只得带着一队护卫,从南门逃出。

  他原本以为只要逃出南门便可逃生,却殊不知落入了诸葛亮的圈套之中。他们刚刚出城,便遇到一路蜀军拦路。只听得蜀军的鼓声震天,为首一员大将高声喝道:“呔!夏侯楙休走!我乃诸葛亮麾下的牙门将军王平,在此恭候多时了!”

  夏侯楙的这队护卫被王平的人马团团围住,属下尽被杀死,夏侯楙被俘,诸葛亮顺利地进入了南安城。

  入城后,诸葛亮立刻遍贴告示,安抚百姓,并将夏侯楙关入囚车之中。之后,诸葛亮将众位将官召集在一处,论功行赏。

  诸葛亮摆下庆功宴,与众人举杯相祝。席间,邓芝问道:“丞相,您是如何看出崔谅使诈的?”

  “我不过是将心比心罢了。崔谅降服时,我觉察到此人并非出于真心,于是略施小计,反其道而行之,正好将他试了出来。”

  “其实当时我们也觉得崔谅的举止古怪。您在派他去南安城中劝降时,大家还担心会不会有问题。如今我们才明白,原来丞相早有妙计。”

  “其实,敌人设计陷害我们之际,也正是我们将计就计之时。我既然看出来崔谅在说谎,才故意派他入城,他之后很快回来,也足见他已与城中同谋商量妥当。当我派关兴、张苞与他同去时,崔谅犹豫再三,足见其心怀不轨。我于是将计就计,让崔谅认为我已相信他的话,这样便巧取了南安城。”诸葛亮又接着说道,“可是,我们此番攻下南安城,却仍有些遗憾。当时我也派人假扮使者去天水城施计,可不知何故,天水太守马遵却迟迟不发兵。我们如今须得立刻攻下天水,否则这进攻三郡之战,便并未取得全胜。”

  于是,诸葛亮便命吴懿留守南安城,派刘琰替代魏延防守安定城。他自己则重整军马,向天水郡进发。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