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一 诸葛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番外篇一
诸葛菜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几个政治力量对抗,自然而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大势。虽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诸葛亮的个人理想和他的创见也发挥了极大的力量,这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在他年仅二十七岁,生活在草庐之中,整日忙于农耕之时,他的脑海中便已形成了三国争霸的蓝图。以至于后来,当刘备以三顾茅庐的至诚相邀时,诸葛亮被其诚意所动,决定出庐相助,他当时便曾预言:“三分天下应为当今之大方针,除此以外,再无他法可以兴复汉室,立于中原。”
诸葛亮初出庐时,便以此作为初步目标。
后来,这个目标得以实现,刘备占据西蜀,与北方的曹操、东吴的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这并不是诸葛亮最终的理想。
三分天下的状态,不过是他帮助刘备实现统一的阶段性目标。
后来,刘备死于白帝城,将后主、国家乃至未完成的遗业全部托付给诸葛亮。
——以后就靠你了!
诸葛亮接受刘备托孤,继续替他完成一统汉室的夙愿。诸葛亮后半生的丰功伟业和忠诚的情怀,可以说是从此时起才明确地显露出来。
从此之后,诸葛亮寝食难安,只愿能够辅助遗孤,完成大业。为了不辜负先帝遗诏,他殚精竭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人格也在刘备死后,深刻地体现出来。
因此,《三国演义》写到诸葛亮去世后,就让所有读者都以为故事已近尾声。诸葛亮死去后,三国争霸的故事也至此截止。
或许您也和笔者一样,当看到诸葛亮死去以后,便对以后的发展不再抱有兴趣。其实我也如是,写到此处,似乎提笔也觉得更为无趣了。我相信,《三国演义》古往今来的读者都是一样,对诸葛亮身后之事,觉得兴趣索然。
自“桃园结义”开始,笔者一直以原著作为基本蓝本进行创作。但在本书的结尾处,我却不打算再遵循原著,而以诸葛亮之死作为全书的完结。
《三国演义》的原著中,在诸葛亮死后还有一系列的情节发展。在蜀军五丈原撤退、魏延火烧栈道、诸葛亮遗计斩魏延之后,书中还详细描写了魏帝曹叡的恣意生活、司马父子的居功自傲、东吴的兴衰发展,乃至蜀国政权最终走向灭亡,最后晋朝终于统一三国。其间的种种治乱兴亡,原著均有详细描写。但是,笔者认为,三国之中最为经典的角色皆已故去,后面的历史发展并无甚亮点,而且原著的笔触也全无之前那般精彩,未免让人感觉虎头蛇尾,读之不快。
鉴此,笔者并不打算将以后的内容写入书中。但可能有些读者对诸葛亮死后的历史发展会感兴趣,因此我打算在番外进行一些补充。
我认为在原著中对于诸葛亮的人品描写尚嫌不足,因此除了原著《三国演义》之外,我还参考了大量书籍典故,特别是更具史料价值的《诸葛亮遗事》,同时吸取了其他典籍评论之长,进行创作。在整理归纳相关资料后,我写就了以下篇章,相信可以以此弥补原著中的遗憾,也使本书显得更加丰满。
因此,希望您可以继续欣赏接下来的故事发展。
布衣青年诸葛亮的最初亮相,便是一位堪与曹操匹敌的后起之秀。
当时的曹操已经席卷了八分天下,将荆山楚水尽入囊中。对于他而言,“东吴不过以长江暂保太平,刘备居无定所更不值得一提”。曹操当时,可谓不可一世,是头一号的盖世英雄。
而当诸葛亮出山,便宛如一颗彗星出现,带给曹操始料未及的大挫折。不仅如此,诸葛亮更是按部就班地推进他三分天下的理想。
在《鲁肃传》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插曲,曹操最为自豪的魏国舰队于乌林、赤壁大败而归,逃回北方。之后又传来了刘备占领荆州的消息。曹操闻讯之时正在提笔写字,震惊之下,大呼不信。不仅如此,他手中的笔也不自觉掉落下来。由此可见,曹操最初是如此自负,绝不容许有人能超越自己。
从那时起,曹操心中便多了一个顾忌,那便是刘备麾下的诸葛孔明。曹操自此再也不能万事如意,至死也未能实现踏入江汉一步的雄心壮志。
在原书之中,对于曹操的描写是符合一位典型的英雄人物的。曹操不仅外貌伟岸,行动疾如闪电,就连性格也有多愁善感的诗人的情怀。曹操这些性格的多面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位丰满的英雄形象。倘若将《三国演义》比作一首交响乐,曹操便是中篇的一道主旋律,如此说并不为过。
《三国演义》之中最有戏剧性的情节,要从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桃园结义开始。但对于全书而言,曹操的出现才是三国历史中所有重要事件的起点。因此曹操可谓书中最主要的角色之一。
全书以曹操的全盛时代作为分水岭,但当诸葛亮登上历史的舞台后,曹操的存在感迅速失色。主角光环从曹操身上,被那位襄阳城外的布衣青年登时夺走。
总之,《三国演义》可谓由曹操而起,由诸葛亮而终。两位大英雄的争夺成败,形成了全书的脉络。
若比较二人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曹操可谓一个大诗人,而诸葛亮则堪比一代文豪。
曹操的性格具有许多缺点,他时而痴愚,时而狂躁。但正因为他的这些缺陷,这个人物显得比诸葛亮更加立体,也令读者觉得更加精彩。但是,若论受后世敬仰爱戴的程度,他却远远无法与诸葛亮相比。
时光荏苒,一城一池的得失早已不再重要。人们对于曹操和诸葛亮的评价,更多是还原了他们生命的价值。漫长的岁月沉淀之下,曹操永远无法超越诸葛亮,这样的评判自在人心,也最为公正。
但若要论及诸葛亮的人格,却始终令人觉得难以捉摸,显得十分缥缈。诸葛亮作为一个战略雄才、武门之首,人们倒能够有真切的体会。若视他为一个政治家,同样令人觉得他的政治才能十分了得。
我们还可以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道德家,甚至可以称他为一代文豪,都不为过。
当然,诸葛亮毕竟是一介凡人,他的性格方面也自然有不足的地方。但作为一个才能出众,令刘备倚重信赖的雄才,诸葛亮可谓罕见的最佳统帅。
恐怕只有诸葛亮才担得起元帅这一殊荣。他身具多重才能,也唯有他才匹配得了这样的称号。
尽管如此,诸葛亮绝不是一位圣哲贤人。他虽遵从孔孟之道,但究其根本,也只是一位忠君为国的世俗中人。
诸葛亮处世无华,生活十分简朴。
在他呈送后主刘禅的奏表中,是如此描写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他写道: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身居高位,但他心中一直怀有朴素的情怀,并始终将此践行于生活之中。后汉以来,武臣贪财的弊风一直延续至三国时期,仍未绝迹。诸葛亮以自己高尚的操守、忠贞的表率,为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最佳的榜样。
他十分清廉,为人正直,虽然行军打仗时善于用计,常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若抛开战场上必要的尔虞我诈,真正的诸葛亮始终是一位诚实的人。他坚持正道,甚至有时稍显迂腐。
他挥泪斩杀爱将马谡,便可见一斑。
此外,在刘备临终前,曾有所交代: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但诸葛亮却从不曾萌生野心。
也正因诸葛亮既无野心,也无私心,无数跟随他连年北伐远征、葬身他乡、难返故土的将士,以及他们留在蜀国的遗族,都无人对他有所埋怨。
不仅如此,蜀国百姓在诸葛亮去世后,都自发为其筑庙立碑。但凡他所休息过的地方,还是系过马的树,所有与他有关的一木一石都得到百姓的保护。乡里自发建造小祠,四时祭祀不绝。
另外,诸葛亮无论在朝政还是在战场上,都坚持赏罚分明。甚至那些被诸葛亮所降职或放逐的人,也都因他的“无私之心”而毫无怨言。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这些人哀叹不已:“今后再无贤明之人,能赏识自己的才能了。”
当然,也有人对诸葛亮如此评判:“孔明贵为一国丞相,每天夜深方寝,翌日又鸡鸣即起。他不仅掌管时务军政,还要对琐碎的人事赏罚诸事费心。因此导致心力交瘁,难以支撑。这些并非真正大人大量所为之事。他虽貌似忠蜀,但如此劳心费神又怎能称之为忠?”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后世的史学家也对诸葛亮的缺点有所点评。但是,诸葛亮之所以劳心费神,是因其忧国忧民;之所以积劳成疾,是出于精忠报国;之所以殚精竭虑,是因为统兵作战,责任重大。如此呕心沥血为国家奉献一生的一个人,又怎能被那些终日暖衣饱食的空想家所理解?这些人不曾体会过诸葛亮所经历的战乱之苦,只会玩弄文字游戏,横加评判罢了。更何况诸葛亮晚年几出祁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以极大的责任感支撑着自己指挥作战。他在艰苦的前线经历风霜雨打,一面要对付强敌,一面还要应付国内潜伏的种种危机。其辛苦不一而足。
因此诸葛亮才真正希望自己能生出三头六臂,或者期盼能再延长十年之寿吧!
真正理解诸葛亮的苦衷的,反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黎民百姓。如今,在中国各地有许多地名皆与诸葛亮有关,比如:驻马塘、万里桥、武侯坡、乐山等处。这些地方相传都是诸葛亮曾经去过的地方,有的是他曾吟诵过诗句的地方,有的是他曾系马的塘堤,有的是他与故人分别的场所。每当人们谈及这些地方时,都会带上对于诸葛亮的思念与敬仰之情。诸葛亮的故事在百姓之中口口相传,他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的精神也早已穿越了上千年的岁月,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然而,由于百姓对诸葛亮太过崇拜,他的很多故事都已被流传得神乎其神。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朝真观记》:诸葛亮之女乘云升天,百姓为其筑“葛女祠”,祭之不绝。
《戎州志》:木牛流马乃神力之器械,不用人力便可自行驰走。
《华夷考》:诸葛亮自制时钟,此钟每更鸣鼓,到三更时,鸡声三唱。
《丹铅杂录》:诸葛亮所用之釜,今日注入清水,仍可即刻滚沸。
《晋记》:定军山为诸葛亮墓冢所在,而今每当浓云笼罩之时,仍会响起击鼓之声。汉中八卦阵遗址,每逢降雨,亦会传来声声呐喊。
此外,还有无数歌颂诸葛亮事迹的民间传说。在大多故事中,诸葛亮的形象都是质朴的,但也有些故事将他描述得如有神助。《三国演义》原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史实和民间传说,他也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很多野史和逸事。因此在原著中,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形象几乎无所不能,可通鬼神。诸葛亮善于用计的本领被原作者附以六丁六甲之术、八门遁甲之术这样的迷信说法。至于书中人物命运,国家运势皆由天文星象所预示的说法,也是源于中国的阴阳五行与星历之说所写就。
阴阳五行和星宿之说在中国大地上流传已久。这不仅是中国人土生土长的朴素信仰,也是他们植根于心的基本宇宙观,甚至是人生观。若全部加以否定,则《三国演义》一书的根本便无立足之处。之所以三国的故事会如此经久不衰,广为流传,恐怕也正是基于中国人的本土信仰。在创作本书之时,笔者每当遇到此类情节或内容时,处理起来总是感到颇有难度。一方面,我希望现代的读者不会认为原书写了太多迷信的篇章而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我又希望能保留原书的精华。鉴此,我便采取诗化的方法,寻求平衡。原作者也运用了类似的方式,而我在创作时更是希望能记录下一部中华民族史诗,因此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出这些光怪陆离的情节。
在此不得不提到,由于民间传说的流行,诸葛亮的神话色彩不仅未被淡化,反而愈演愈烈。在唐代以后,有关诸葛亮的神奇传说传播得更为广泛。书中有记:
唐时有盗,掘先祖之坟。盗数名齐入,见坟中有人。两人于灯下对弈,十数名侍卫于侧。盗惊惧而拜,其时,座中一人顾盗曰:‘汝等能饮否?’遂各赠饮美酒一杯,又拿出玉带数条分颁。盗畏震而速出坑,相顾欲言,而唇皆漆闭不能开。再看手中玉带,已尽变为骇人巨蛇。后问里人,曰:此陵乃诸葛武侯所造之所也。
各类笔记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记载。
另外,相传诸葛亮著有不少书籍。而如今流传下来的所谓兵书、经书、遗表等这类文章,也大多是后人所编纂杜撰而成的。
在日本流传很广的诸葛亮的代表性著作,莫过于《诸葛亮兵法五卷》。此书也令人很难相信,是真正的版本。
传说诸葛亮常在军中抚琴,因此著有《琴经》。此书中介绍了古琴的沿革,并附七弦音谱。虽然此书的真伪无从可考,但诸葛亮是一位善于音律的风流才子,却是不假的。
《历代名书谱》中记载:“诸葛武侯父子皆能画。”还有其他书籍也记录诸葛亮擅长作画之事。只可惜如今未有一幅他的亲笔画能流传至今,甚为遗憾。
诸葛亮的性格十分严谨,处事认真,众所周知。
他所驻扎的营盘,无论是水井、炉灶、障壁,还是下水道的位置都有规整的设计,各处秩序井然,合乎规矩。
不仅如此,他对官府、驿站、桥梁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十分重视。诸葛亮首重卫生,同时兼顾使用者的便利和朝廷的威严。这些科学的规划在当时也是颇为先进的理念。
诸葛亮平素以“谨慎、忠诚、俭朴”作为座右铭。他表里如一地谨慎奉公、忠于王室、俭朴持身,以这三点作为他人生的信条,并坚持终身。
如此严谨的人往往也有一个不足之处:他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经常过于苛责他人。他这种精神上的追求完美,毋宁说是一处微小的瑕点吧。
以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例,他的眼光犀利,思维敏锐,观察事物十分准确,行为举止异常刚烈。他可谓日本历史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但是,在丰臣秀吉的身上,也有不完美的一面。人往往是多面的,若他的性格分为东西南北四扇门,可能其中一扇便通往自己性格的弱点,暴露出他痴愚平凡的一面。围绕他身边的诸侯,只能从这扇门进入,以便与其拉近关系。
而诸葛亮的严谨不仅体现在他处理公务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贯彻始终,令人稍感难以接近。在丞相府门前时常铺以净沙,蜀人为了不踩脏地面,不留下脚印,难免敬而远之。
总之,诸葛亮的日常生活也仿佛一道八门遁甲之阵,处处设有防线,令外人难以进入其中。与他相处之时,这种距离感也会令人感觉有所隔阂。这可谓是诸葛亮性格的一个短处,可能相比魏吴国而言,蜀国一直未大量涌现能人,也与诸葛亮拒人千里的性格特点有关。
在列举诸葛亮的性格缺点后,我们不妨再来探讨一下,为何蜀军多次战胜魏国,却难以保持常胜,最终沦落至灭亡呢?我对此有一个观点,即蜀国从先帝刘备伊始,便一直举着“复兴汉朝”的大旗。而他的这个大旗举得是否妥当,我认为有待商榷。刘备所谓的大义名分,是否真正被中国的亿万百姓所接受?恐怕历史已经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在中国,朝代的更迭,帝位的传承,皆视遵循王道为正道。但是,真正的历史更迭,往往是通过霸道战争来实现的。
汉朝也是如此。王莽篡权夺位,遭到后汉光武帝讨伐,天下再度恢复太平。“大汉”之威深植于民心。但后汉时代,蜀魏皆称帝,反而失去了威信,令民心离散。
刘备在汉末时代起义,以复兴汉室为名。虽然他本意是仿效光武帝,但那时的民心早已不再独尊汉朝,因此无论他显得如何名正言顺,却已呈覆水之势,再难收复民心了。
因此,刘备虽然被赋予众望,却至死仍未取得成功,苦战恶斗多年却白费力气。我认为,最根本的理由是,他只笼络了一部分的民心而已,当时真正的天下所向,早已不是汉室复兴了。
另外,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虽殚精竭虑想要继承先帝遗业,继续举起恢复汉室的大旗,但是他也深受其累。诸葛亮之所以难撼大局,蜀地之所以始终人才不济,蜀国之所以未能取得最终胜利,恐怕究其原因,是未得天下人之心所致。
《三国演义》之中,对于诸葛亮的外貌描写是:“身着鹤氅,头戴纶巾,手持羽扇。”
寥寥几个字便写出了诸葛亮的风采神韵。倘若换成直白文字,那么诸葛亮的形象就是“他总是戴着一顶粗布头巾,身穿一件白棉或白麻制的衣衫,拿着一把羽毛扇”。
由此可见,诸葛亮平素的生活是何其简朴。
最初,诸葛亮尚未有自己的子嗣时,便过继了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当时诸葛瑾为吴国重臣,他将次子过继到蜀国,给了蜀国丞相作为养子,想必已征得了吴主孙权的首肯。
诸葛乔的身上兼具叔父与父亲二人的优点,成年后更是不孚众望,当上了蜀国的驸马都尉。他还曾随诸葛亮出征,只可惜二十五岁时便早早病死了。
之后,诸葛亮的家中又恢复了寂寥,直到他四十五岁时才得了嫡子诸葛瞻。诸葛亮老年得子,他当时的喜悦之情不难想象。
诸葛瞻小小年龄就天资聪慧,十分伶俐。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曾捎给兄长一封家书,信中写道: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唯嫌其早成,恐日后不为重器。
诸葛亮就算是面对年仅八岁的亲生儿子,仍是以家国天下的角度评判的。同年,诸葛亮便在五丈原去世了,在他遗留下的文章中,还有一篇专门写给诸葛瞻的《诫子书》。
后来,诸葛瞻于十七岁时娶了蜀国公主,被任为翰林中郎将。诸葛亮的余荫一直庇护着诸葛瞻,当时只要蜀国施行善政,人人皆说乃诸葛瞻所为。当然,他的名声确有过于溢美之处。因为诸葛亮生前便早有结论:“这孩子日后恐怕难以成为国之重器。”诸葛瞻的真实资质便已有分晓。
在蜀国灭亡时,诸葛瞻战死沙场,年仅三十七岁。其子诸葛尚年仅十六七岁,却能长驱直入敌人军中,最后与魏军奋战而亡。
诸葛亮的后代儿孙虽并未成为蜀国之栋梁之材,但他们共殉国难,并未辱没门庭,更不辱诸葛亮的一世英名。
民间传说诸葛尚还有一个幼弟,却名不见经传。又说诸葛亮还有母系亲族遗世,皆不可考。
诸葛一族,原本隐逸于草莽,到三国时代竟出了三位将相,且分别仕于蜀魏吴三国,实为同门之罕见奇观。
三人之中,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还有一位堂弟诸葛诞仕魏。有关此人的记载很少,《世说新语·品藻》中曾提到一句:“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如此评判诸葛诞,恐怕过于苛刻。此人其实早期便仕魏,是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诞与他的两个堂兄并不亲近,因此《三国演义》中对他一笔带过。后来司马氏篡夺魏国政权时,诸葛诞起兵反叛后被打败,因此在晋人笔下只有恶评。
有关诸葛诞的故事着实不多,此处已偏正题,便略过不提。至于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局势发展,我自会在后面单说。在诸葛亮死后的三十余年间,蜀国一直能免遭侵犯,不得不说是诸葛亮的遗法余德所荫护。这么说,绝不为过。
赖山阳曾在《仲达观武侯营址图》画作中,题诗一首,其中写道:“公论莫如出自敌仇。”
他的说法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相传司马懿来到蜀军撤后留下的营地巡视,赞叹道:“此人真天下之奇才!”
赖山阳此句便是由此而出。这也是对那些专门评点诸葛亮之人的训诫,只此一句,便能封住他们信口开河之风。
对于笔者而言,我倒觉得司马懿的评价并不准确。诸葛亮与其说是一位天下之奇才,倒不如说是一位伟大的凡人。像诸葛亮这般忠贞之人,实在世上少有。诸葛亮并非孔子孟子那般,是一位至圣至贤完人,也不是一位至精至纯的英雄。对我而言,诸葛亮是个凡人,但他的平凡与一般世俗所谓的平凡却大有不同。
据说每当诸葛亮调动部队,转移阵地时,他总是在搭建营房的同时,命人在附近空地上播撒芜菁(又名蔓菁)的种子。这种蔬菜善于成活,一年四季皆可生长,而且适应各种土壤。它的根茎叶均可食用,无论是生吃还是做熟,都十分便利。不愧是行军打仗必备的快捷蔬菜。
诸葛亮对于将士们吃菜这样的细节都能考虑周全,是那些豪杰英雄难以相比的。正是由于他来自草莽,出身于农耕之家,他才既能认识到行军打仗的将士们最缺乏绿色蔬菜,又能挑选出最容易成活的芜菁进行播种。这种快速成活的蔬菜一方面解决了战士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部队转移之时又可随意丢弃。只要在新的营地附近再丢些种子,便很快能够收获新的蔬菜。就在诸葛亮长期的转战生涯中,他的部队也将芜菁的种子撒向了蜀国四处。如今,四川的百姓都十分喜欢食用芜菁。江陵一带的百姓更是称芜菁为“诸葛菜”。
还有一个关于诸葛亮的趣事。
蜀国灭亡后,东晋桓温攻入成都,讨伐“成汉”之时,听说当地有一位百岁老人。据说此人历经后主刘禅时代,能讲出当年的许多往事,于是桓温便召来这位老翁,问道:“您既然已经有百岁高龄,想必知道一些诸葛孔明的生前之事吧。您可曾见过他吗?”
老翁得意地答道:“老朽自然见过诸葛丞相的。那个时候我年纪不大,只是一个小吏,但关于他的事都记得清楚。”
“那你说说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老人一时语顿,思索很久。
桓温便为他提醒,列出诸葛亮以来当今各个英雄豪杰的名字,同时追问道:“你可以说说,诸葛亮比较类似这些人里的哪个?”
老翁想了良久,才开口答道:“老朽思来想去,诸葛丞相似乎与这些人相比,并无不同之处。但您说的那些英雄豪杰,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他。”
或许司马懿作为敌人,对诸葛亮的赞美最准确,赖山阳作为后人,对他的评价最公平,但我觉得,这位百岁老人口中的诸葛亮,才是他真实的样子吧。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世之中,有无数诗歌歌颂诸葛亮。其中当推唐代杜甫的这首诗最具代表性。据说后主刘禅在沔阳的武侯祠前种下了槲柏,直至唐代仍十分繁茂。杜甫见景生情,追忆孔明,因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蜀相》。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