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许田之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四章
许田之猎
凯旋大军离开下邳城,返回徐州。沿途百姓夹道相送,欢呼阵阵。
有一群老者携手跪拜在曹操马前,诚心恳求道:“启禀丞相大人。我等特为刘大人而来。如今吕布已除,徐州百姓终能安心务农经商,若刘大人能继续留在此处,担任徐州太守,则是百姓之福。若非如此,大军离开之后,又恐生变,恳请丞相恩准才是。”
曹操在马上答道:“老乡们,请大家放心。刘公此番立下汗马功劳,他只是随我进京面圣,待论功行赏之后,必将返回徐州的。”
百姓们闻言,不禁齐声欢呼。
刘备在当地的威望之高,得民心之胜,有些出乎曹操意料之外。他心中隐隐生出妒意,却未流露出一丝不悦在脸上。他回头对刘备微微一笑,说道:“刘公,看来你在此处威望颇高,颇受百姓爱戴。待你随我进京面圣之后,请早日返回,徐州百姓都等着你回来呢。”
几日之后,三军凯旋而回。
曹操回到许昌之后,依照惯例,论功行赏,还特准城中百姓庆祝三日。此后,接连数日,京城之中的大街小巷,无不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刘备原本下榻的旅社就在相府附近,而曹操又特意赐他一座宅院,以示礼遇。
不仅如此,第二天当曹操更换朝服,准备上朝面圣之时,又特邀刘备与其同乘一辆马车。
看到曹丞相的车辇而来,京城百姓无不焚香清道,跪拜相迎。当有人看到车上还有一人时,不禁纳闷:“是何人得到丞相如此青睐,能同乘一车?真是难能可贵。”
皇上在召见众臣之时,看到刘备跪在远远的阶下,特意准他到近前回话。皇上先对他慰问一番,又随口问道:“刘卿的先祖是何方人氏?”
“这个……”
刘备一时感慨,仿佛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他如今处在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之中,却不禁忆起当初自己在楼桑村的破旧茅屋,与老母亲相依为命,靠编席贩鞋聊以为生。思虑至此,他难免喉头哽咽,一时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皇上见刘备默默流泪,心中纳闷,不禁问道:“朕问你先祖的事,爱卿何故流泪?”
“皇上容禀……”
刘备擦了眼泪,理正衣襟,恭谨而答:“蒙陛下询问先祖之事,臣一时想起一些伤心往事,因此不禁落下泪来。不肖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景帝之玄孙。臣之祖父名为刘雄,父亲名为刘弘。臣之祖刘贞曾被封为涿县的陆城亭侯,而后来时运不济,家道中落。臣这一代,只能以制席贩鞋为生,实在有辱祖先的英名……思虑至此,臣感慨万千,不免伤怀落泪,还请陛下恕臣殿前失仪之罪。”
皇上闻言,睁大双眼问道:“莫非你也是汉室一员吗?”
皇上立刻派人取来皇室谱系,命宗正卿朗读有关记载。
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璋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
刘备听着宗正卿大声朗读谱系,心想今天终于认祖归宗了,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依据皇室谱系,刘备确为景帝第七子的后裔。
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的后裔们,也曾作为朝廷命官,在地方任职。他们此后历代皆为地方豪族,声名显赫。但在诸国治乱兴亡之时,家道沦落,变为一般平民。到了刘备的祖父两代,只得以编制草席贩卖草鞋为生,勉强糊口度日。
“若按世谱所记,朕还要叫你一声皇叔呢!朕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竟有刘备这位皇叔!”
献帝十分激动,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一位皇叔尚存,不禁热泪盈眶。
于是,两人立刻改口,以叔侄之名相称。皇上立刻设宴,殷勤招待刘备,并邀曹操参加。
皇上当日格外高兴,频频举杯,龙颜大悦,面色潮红。近侍们都看出皇上今日与往常分外不同,兴奋异常。他们并不知道,刘备的出现,为献帝的心中点起了一盏希望的明灯。
自从汉朝迁都许昌以来,按道理说,如今王道昌隆,汉室复兴,正是普天同庆之时,但皇上却毫无高兴之情,反而整日怏怏不乐,郁郁寡欢,少有笑颜。
但是今日在酒席之上,皇上开怀大笑,近侍们不由得心中纳罕:“当今皇上鲜有笑容,今天难得开怀,究竟是为何呢?”
几天后,皇上下诏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从此之后,朝野上下,人人都尊称刘备一声“刘皇叔”。
但是,也有些人看到刘备受到皇上眷顾,而心中有所看法。
例如荀彧及丞相府中的诸位大将,就对这个皇上新认的皇叔颇有微词。
“丞相您可知道,皇上如今对刘备尊为皇叔,信任有加。属下担心,有朝一日他会对丞相不利,请您多加留意为好!”
曹操的心腹谋臣荀彧和刘晔有时会对曹操提醒,让他多加留意。而曹操却显得毫不在意,反而哈哈大笑:“我与刘备情同手足,他又怎么会于我不利呢。你们多虑了!”
刘晔出言提醒道:“丞相对刘备信任有加。但据属下观察,刘备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有朝一日,他必将成为盖世英雄。若是他一旦得势,不知还能否甘于屈居丞相之下。因此丞相即使视他为手足,也不可不防。”
曹操敛起笑容,对刘晔正色说道:“人际交往,要彼此相交二三十年,方可看清是否真心。所谓良友损友,也皆因自己的态度而变。我心中自有分寸,你们无须多言。”
曹操如是说道,显得丝毫没有在意。
而他与刘备的交往日益深厚,两人亲密,经常同乘一车,同坐一席。
这一天。
程昱来到丞相府中,与曹操在阁中密谈。
曹操一向野心勃勃,因此他将程昱视为心腹之臣,经常与其探讨天下大事。这天程昱说道:“丞相,您想做之事,如今不妨放手做吧!切莫犹豫,错失良机。”
曹操故作听不懂的样子,反问他道:“所谓何事?”
“属下所言乃是丞相应早日实行霸道改革之事。如今这世上,王道政治衰落已久,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若此时丞相可以顺应民意,实施霸道强权,方为良机。”
程昱此言,无不透露出他内心对朝廷的藐视,以及谋反之意。但曹操闻言却不置可否,只是说道:“现在恐怕还为时过早。”
程昱于是继续说道:“如今丞相已灭吕布之势,天下为之震动。众多雄才大略的有识之士,不知何去何从。在此混乱的局面之中,若丞相能够因势利导,断然施以霸道的话……”
曹操突然将凤眼瞪大,以自己的声音盖过对方:“休得胡言!你可知道,如今时机尚未成熟,朝廷又有许多守旧之老臣,若贸然行事,定会招致恶果。”
但是,曹操虽然嘴硬,他的心中其实早就有了非分之想。他不甘屈于人臣,野心勃勃想要谋取天下。他先制止程昱将这层窗户纸捅破,而后沉吟片刻,打定了主意。当他再度抬起头来之时,脸上散发出得意的光彩,双目也如往常一般炯炯有神。他自言自语道:“对了!这些日子我总是忙于战事,不得闲暇,已经许久未曾出去狩猎了。今日不妨邀皇上赴许田狩猎,以此试探群臣的向背。”
曹操主意已定,便立刻准备。他派人安排好狩猎所用的一应器具,又备好飞鹰走犬,调兵于城外。安排好之后,曹操便入宫面圣,奏请道:“臣有请皇上,今日不妨行幸许田,与朝中众臣共享狩猎之乐,不知圣意如何?臣见近日天气晴好,空气清新,正是适合出游踏青之时节,望陛下恩准才是。”
皇上却摇了摇头:“田猎并非圣人所喜之事,朕也同样,并不热衷于此事。”
“田猎虽非圣人所喜,但却是历代帝王钟爱之事。为帝王者,春日应校阅兵马,夏日则巡视耕苗,秋日应泛舟湖上,冬日则要狩猎练武。一年四季之中,帝王皆需出得宫中,行事郊外。一来可以亲近民土,二来又可树立皇威。臣见吾皇常年幽居深宫之中,鲜有机会外出走动,不免为陛下的健康忧虑。在此天下多事之际,陛下与朝廷百官料理国事,辛劳无比。臣以为此时更应行猎郊外,以亲近自然,培养浩然之气。臣的此番不情之请,万望陛下恩准!”
皇帝虽然心中并不情愿,但却不知该如何婉拒曹操。事实上,曹操早已通过他的实力和强势气场,压制了皇上。这种气场在他的言谈话语间流露出来,吓得皇上不敢多言,只得问道:“既然如此,要何时去狩猎呢?”
皇上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曹操的请求,但他并不知道曹操要求立刻出发,而且早已将一应车辇器物准备妥当,只差皇上一人登辇出发。皇上一向深知曹操野心膨胀,见到今日的阵势,心中预感不妙,于是出宫之时又突然宣刘备同行:“不若请刘皇叔同往,一起赴许田狩猎吧。”
于是,献帝换上一身猎装,手持雕弓,身背金箭,胯下一匹逍遥马,在众将士的簇拥中出了宫门。
曹操早已做好准备。他派驻了大批兵马沿路守卫,加强戒备。而刘备应诏,赶来禁门之外等候御驾。他一看到皇上骑马出宫,便立刻上前执辔,随侍身旁。
关羽和张飞等其他官员,也分别手持弓箭刀戟,跟在刘备之后,一同随侍御驾。
此番御驾赴许田狩猎之行,号称动用了十万兵马护卫。骑兵步卒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过京城街头,蜿蜒不绝。将士们着装整齐,手持旌旗翻飞,远观之下,宛如群星流动,又如彩云绕日,煞是好看。天子狩猎的仪仗并不多见,于是京城百姓,不分贵贱老幼,纷纷拥到街道两旁看热闹。
“你们看!皇上旁边那个人就是刘皇叔吧。”
百姓们不顾巡逻警戒的士兵,纷纷在街旁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这天,曹操也换上一身猎装,他胯下一匹名叫“爪黄飞电”的宝马良驹,紧靠着御驾车辇之旁。
在曹操的前后左右簇拥着他的心腹大将,他们各持斧钺钩叉,簇拥着皇上的御辇和曹操的坐骑。而其他的文武百官根本无法凑到近前,只得远远跟随。
御驾一行浩浩荡荡终于抵达了许田猎场。这个猎场面积巨大,方圆二百余里,十万大军驰骋其上也不过星罗散布。皇上抵达后便下得车辇,改为骑马,他紧紧握住雕弓金箭,回头对刘备说道:“皇叔啊,朕今天狩猎只为消遣,若是皇叔能尽兴的话,朕便开心了。”
刘备连忙在马上拜伏:“皇上说笑了。”
这时,四处围赶动物的士兵们发出呐喊,他们从草丛里赶出一只野兔,就在前方不远处狂奔逃命。
天子看见野兔,忙大声催促道:“猎物来了!快射!快射!”
“遵命!”
刘备立刻纵马上前,追赶野兔,同时在马上射出一箭,正中目标。
皇上见刘备箭不虚发,一箭就中,野兔倒在地上,立刻一解愁容,对刘备大加赞赏:“皇叔好箭法!”
皇上此时兴致起了,便对刘备说道:“皇叔随朕一同去前面小山丘上走一圈看看吧,莫要离开朕的左右。”
于是皇上纵马向前,直奔前面的山丘。此处灌木丛生,矮树密布,不经意间,一头大鹿突然闯了出来。此时皇上也起了好胜心,他手挽雕弓,于飞马之上瞄准大鹿,射出一支金箭。只可惜差之毫厘,金箭从鹿角的缝隙间飞了过去。
“可惜!可惜!就差一点!”
皇上心有不甘,在大鹿身后穷追不舍,接连再放数箭,但都射空。
大鹿被人追赶,从山丘之上一路往下逃跑,却又被附近围捕的士兵吓回。它走投无路,又转身往山上逃去。皇上见追赶不上,便大声叫道:“曹操!曹操!你来射它!”
曹操应声而出,他胯下一匹爪黄宝马飞驰如电,旋即赶来便从皇上手中接过雕弓金箭。只听一声弦鸣,曹操放箭而出。
只见金箭正中大鹿的后背,大鹿中箭之后只踉跄跑了百米之远,便轰然倒地。
文武百官以及将校步卒都在远远的山下,没有看清山丘上的情景。他们只道金箭射中大鹿,都以为是皇上命中了猎物,于是齐声祝贺,高呼万岁。
文武百官和十万将士齐声欢呼,声音动天,传遍山野,回声阵阵。而曹操纵马而出,挡在皇上前面,高声喊道:“此鹿乃是曹某所猎!”
他又高举起手中的雕弓金箭,宛如自己在接受群臣的欢呼之声。
众人见状,不禁大为错愕。而关羽站在刘备身后,简直怒火中烧,他忍不住面露愠色,对曹操怒目而视。
“大胆曹贼!狂妄自大!如此作为,分明是置皇上于不顾!实在可恨!”
关羽心中恼怒,咬碎钢牙将这些话咽在肚子里。但他止不住胸中激荡,面露怒色已难以控制。
关羽只觉得热血沸腾,右手不自觉地已经按住剑柄。刘备见状,连忙移步上前,挡住关羽。他在身后不断摆手,又使眼色,示意关羽冷静下来,不可造次。
这时,曹操突然望向刘备这边,刘备立刻挤出笑容,对着曹操挑起拇指:“丞相好箭法!刘某好生佩服!”
“哈哈哈哈!”
曹操纵声大笑,得意扬扬:“你太过奖了!曹某只是一介武夫,骑射之技本非我之所长。而曹某所长之计,唯有治军治国耳。通过我悉心地治理国家,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而刚刚一箭得此鹿,还是仰仗皇上之福。”
曹操此言虽将猎鹿之功让于皇上,但实则夸耀自己治国安邦之才。而且曹操佯装忘记,一直手持雕弓金箭,并不归还给皇上。
待当日狩猎结束之时,士兵们升起篝火,烘烤当日所猎之鸟兽。众臣皆分享酒肉,围火共饮。但此颇有一番野趣之事,大家却食不甘味,为今日之事心中各自思量。
之后,御驾回宫。
刘备返回之后,有一夜特地召来关羽密谈训诫。
“许田之猎那日,你何以对曹丞相目露凶光?幸好未得别人发觉。但你当时如此行为确实不妥,你可知道?”
关羽垂头虚心听大哥教训。但他闻言后,又反问刘备道:“大哥看到曹操当日的行为,难道心中并无感觉吗?”
“并非如此。”
“我这几天一直在想,大哥当时为何要制止我呢?心中实在疑惑。自从我们此番来到许昌,虽然每日锦衣玉食,但耳闻目睹之事,皆为曹操的暴戾武权。他绝非一个忠于朝廷忠于皇上的立国重臣,而是一个企图实施霸道的奸雄。如此狼子野心,其心昭昭!狩猎之日,曹操竟然在文武百官以及十万将士之前,公然领受万岁之声。如此以下犯上、狂妄自大的态度,关某看得心中愤恨。若非大哥当时制止我,恐怕我将愤然而起。如今想来,依旧怒火满怀。”
“你所说的,我都理解。”
刘备对关羽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二弟啊,请听大哥一句劝。所谓投鼠忌器,我们行事之时,更要深思熟虑。狩猎之时,何人为鼠,何人为器,各自价格几许,你都要心中有数。咱们兄弟的性命是何等珍贵,你是最清楚的。若当时你愤然而起,将曹操杀于当场,那么他随行的诸位大将以及十万兵马必将为其报仇。恐怕我等也会葬身于许田之上。不仅如此,如今除了一个曹操,难保在时局动荡之时又出现第二个曹操。如此简单的道理,张飞不知道还情有可原,连你都如此短视,我就更担心了。从今以后,甚至在做梦或者说话之时,都要留意,不能露出破绽。”
关羽听了刘备的一番教诲,心下佩服。
当他走出密室,仰望漫天星斗之时,不禁一声长叹:“今日不除此奸雄,他日必成祸害。天下乱兆,根源于此!”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