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一章

  北斗七星旗

  冷夜,旷野,无边无垠。星光,闪烁,阴风袭人。司马懿感到脸侧吹来阵阵妖风,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好浓的妖气!”

  只见在漆黑的旷野之中,显现出一辆四轮车的身影。随着阵阵阴风,四轮车忽隐忽现,越驶越近,车旁簇拥着二十四名黑衣人,散发赤足,手持长剑。四名红袍武士擎着北斗七星旗,分于四角。

  “那不是别人,肯定是诸葛亮!”司马懿紧紧盯住暗夜之中的那一幕古怪景象,他一眼就能认清,那位端坐在四轮车上,白衣簪冠的人就是诸葛亮。

  “哈哈哈!”司马懿突然放声大笑。

  他立即调来两千精兵,下令道:“哼!诸葛亮以为他这般装神弄鬼便能将老夫吓住吗?真是可笑之极!咱们只需挥舞利剑,便能破除奸邪,到时候他们只能掉头逃窜。那个诸葛亮只怕是跑得鞋子都掉了。来人啊!咱们立刻追上去,将他们一举拿下!冲!”

  两千精兵得令,立刻呐喊喧天地冲了上去。只见诸葛亮立刻停下了四轮车,掉头就跑。护卫的二十四名黑衣武士和擎旗的四名红袍大将武将,也立刻护送而去。

  “哼!你们想跑,没门!”魏军催马紧追,誓要将诸葛亮生擒活捉。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奋力追赶,却始终追不上那一行人。

  在一片更深露重的旷野之中,阴风阵阵,白雾习习,诸葛亮那一行人时而近在眼前,时而又似远在天边。魏军累得气喘吁吁,却似乎总是与四轮车相隔遥远。

  “怎么回事?咱们已经追了三十多里地了,诸葛亮明明就在前面,为何一直追不上他们?”

  “对啊!我看那辆四轮车慢悠悠地,怎么一直追不上呢?”

  “再这么追下去,到天亮也不见得追得上他们!”

  追击的魏军心生蹊跷,便纷纷勒马,稍事休息。可是,前面的四轮车一见追兵停下,他们却立刻调过头来,迎上前来。魏军一见这队古怪的队伍迎了过来,立刻毫不相让地催马上前:“呔!诸葛亮休走!”

  这厢魏军刚刚催马来追,那厢诸葛亮又命四轮车调头而去,一行古怪的队伍继续在前面赶路。

  魏兵奋力猛追了二十余里地,只盼能一举追上四轮车。可是这两千人马累得浑身大汗,仍追赶不上诸葛亮一行。那支古怪的队伍似乎总在前方不远的地方慢悠悠地前进,却又遥不可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魏兵犹豫之间,便又慢慢停下追击的脚步。

  正在这时,司马懿从后赶上,听到魏兵报告后,他大惊失色:“想来那个诸葛孔明擅长奇门遁甲之术,据说他号称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今日我们一直追击不上,恐怕他是使用了缩地术。我们再一直追赶下去,被他引入幽冥之地,就有去无回了!传我命令,不得再追赶诸葛亮,快撤!”

  说罢,司马懿立刻拨马,打算率兵迅速撤离。

  正在这时,忽听耳畔战鼓轰鸣。司马懿等人正在愕然之间,却见西边山上冲下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里人人装束古怪,有二十四位披发赤足的武士,身着黑衣,手持利剑,还有四位红袍武将,擎着北斗七星旗。

  这支队伍转眼便冲到跟前,只见他们簇拥着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白衣簪冠,正是诸葛亮。

  “怎么回事?诸葛亮怎么从这里冒出来了?”

  魏兵一见之下,心中大骇。司马懿见状,急忙一边高声督战,一边一马当先冲了上去。哪知诸葛亮的四轮车一见他们冲来,立刻掉头就走。司马懿哪里肯饶,快马加鞭追了上去。可是这一追又行了二三十里路,四轮车依旧遥遥在前面,不可触及。

  “有古怪!”

  魏兵累得气喘吁吁之时,忽见另一侧山后又杀出一军,而且仍是那二十四位黑衣武士,一辆四轮车,四位擎旗的红袍武将。分明和前面追赶的是同一拨人马。

  前面这支队伍究竟是人是鬼?魏兵吓得人人惊悚,不敢上前。

  “快撤!全军撤退!”此时,司马懿也被吓得魂不附体,只得匆忙下令撤退。

  魏兵一行人刚刚向后撤退,没过多时,前面的黑暗之中又传来嘎吱嘎吱的车轮之声,以及旗帜迎风摆动的声音。司马懿大吃一惊,慌忙凝神向前望去。却发现正前方又是一辆四轮车,车边还簇拥着二十四位黑衣武士,四位擎旗的红袍武将。那面北斗七星旗迎风招展,旗下正是诸葛亮。

  “到底诸葛亮有几人?到底蜀军还有多少人马?”司马懿与数千魏兵被眼前的情景骇住,仿佛做了一场噩梦一般。他们只得匆忙撤退,一直到天蒙蒙亮时才逃回上邽城。

  撤退路上,魏军捕获了一名蜀兵。经过一番拷问,才知道此人原是来收麦的,路上掉了队才遇到了魏军。

  “原来诸葛亮半夜施计将我们调走,目的是趁乱收麦!”司马懿这才明白诸葛亮此举的用心。他也从这位蜀兵口中得知了真相,原来那支看似古怪的人马是由四队人组成的,其中只有一辆车上坐的是真诸葛亮,其余三辆车上都是假孔明,分别是由姜维、魏延和马岱假扮的。

  “原来诸葛亮所谓的缩地术是这样做的。他先准备好四组人马,打扮成相同的模样。在我军追击时,他们故意向林密草深之处行进,离我军较近的队伍择机躲起来,较远的队伍同时现身出来。这样一来,在夜色昏暗,林木掩映下,我方追兵视线不明,便会误以为是同一支队伍,造成敌人总是遥不可及的假象。诸葛亮如此诡计多端,实在是令人难以预料!”

  司马懿再一次领教到诸葛亮用兵的变化莫测,心中不免畏惧,于是命魏军牢牢守住上邽城,不得轻易出兵。

  而副都督郭淮却不以为然,主张应该出兵:“大都督,末将已派人探知卤城的兵力。诸葛亮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那城中并无多少兵力。咱们只需出兵围城,那些蜀兵便成了瓮中之鳖。”

  郭淮再三催促,司马懿原本苦无良策对敌,这才稍有心动:“好!咱们今夜便出兵,悄悄地将卤城包围起来。倘若此战得胜,便可以打开局面,今后必将顺利。”

  当天的傍晚时分,上邽城的魏兵便全军出动,直奔卤城而去。这两城的距离不远,魏军一夜便可抵达卤城。

  上邽城和卤城之间的道路十分崎岖。沿途布满了沼泽和丘陵,另外道路两旁是片片麦田。为了提防魏军的攻击,蜀军沿路布置了大量岗哨,麦田之中每隔二百米便设有一哨,埋伏于田埂之中。这些岗哨通过绳索通信,一旦发现敌情,便会立刻拉动绳索。因此魏军刚刚从上邽城出发,没过多久,消息便已传回卤城蜀营。

  因此,诸葛亮早早得到了魏军来袭的军情,便可从容应对。他不慌不忙地拟定对策,调兵遣将,只等魏军来自投罗网。

  卤城原是一座小城,墙矮壕浅,倘若魏军大举进攻,势必难以抵挡。因此,诸葛亮遂令姜维、马岱、马忠和魏延各自率军,开出城外迎战。

  卤城之外便是大片麦田,在夜风的吹拂下,麦浪滚滚,非常适于埋伏。

  因此,当魏军以怒涛拍岸之势,逼近卤城城下时,他们还以为早已胜券在握。魏军分列队伍,打算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攻入城中。不料正在这时,城头突然涌现无数弓弩手,搭弓便向城外射箭。

  此时司马懿方知己方的动向早已被敌人掌握,但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唯有奋力进攻一途。魏军按指挥攻上城墙,而守兵则将早已准备好的大石巨木掷下。转眼之间,城壕便被魏军的尸体填平。

  “冲啊!给我上!一举拿下卤城!”

  司马懿正在全力督战之时,却不料身后的麦田冒出无数蜀兵。魏军虽派来了精锐之师,却陷入了腹背受敌的险地,难以招架。

  这一仗一直打到天明。司马懿最后被逼到一座小山之上,恨得将钢牙咬断。此战魏军死伤千余人,大败而归。

  无奈之下,司马懿只得龟缩在上邽城中,再也不肯出兵。郭淮自觉难脱其咎,便冥思苦思,又生出一计。此计非常异想天开,司马懿听罢,这才一扫阴霾,展露笑颜。

  此时的蜀军一直坚守卤城不出。诸葛亮因不确定魏军下一步的动作,因此暂且留在城中。

  然而,诸葛亮亦深知这座卤城并非长期据守之所,更何况他得到消息,司马懿已广发檄文,调来孙礼在雍、梁两州的重兵至剑阁。一旦魏军对蜀国的剑阁发起猛攻,则无异于断绝了卤城的后路。据守卤城的蜀军若是断了各种补给,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险地。

  诸葛亮立刻召来姜维、魏延:“近来魏军十分平静,却不免令人生疑。恐怕现在的平静是一个假象,魏军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着你们二人各引一万人马,立刻赶赴剑阁。那里是蜀中至此的要地,实在令人担忧!”

  二将得令,立刻出发,增援剑阁。此时,忽闻长史杨仪入帐求见:“丞相,您当初离开汉中时曾说过,每百日会轮换士兵。如今恐怕此事有些难办了。”

  “哦?为何难办?”

  “属下是见百日之期已到,恐怕后方赶来轮换的队伍,已经从汉中出发了。”

  “既然轮换之期已到,我们便要信守承诺。让此处的士兵轮换回汉中去吧。”

  “丞相,此处有八万大军,该如何轮换?”

  “可将八万人马分为两部,轮流撤退。”

  消息传开,蜀军将士无不欣喜若狂。大家纷纷整装,只待早日回家。

  正在这时,剑阁方面告急。原来魏国大将孙礼从雍、梁二州起兵二十万,会同郭淮大军,正对剑阁发起猛攻。与此同时,司马懿也下令总攻,卤城同样面临大军来袭的危险。

  众人闻讯,十分惊慌。杨议连忙求见诸葛亮,劝道:“丞相,如今大敌当前,如何还顾得上将士轮换一事?请您下令,前线将士暂缓归乡,御敌为先。”

  诸葛亮却摇头拒绝道:“万万不可!我用兵素来以信义为重,况且此番我军数万人远征而来,我更不可失信于人。否则,不仅我言而无信,蜀军更是有失光彩。如今前线的将士轮换之期已到,家中的父母妻儿一定在屈指数日,翘首以待,盼望早日团圆。因此,咱们唯有克服困难,信守承诺,绝不能让蜀国将士失望。”

  杨仪得令,他随后将丞相的一番真情厚意转告了将士们。

  蜀军将士原本以为难以轮换,正心中忐忑之时,却得到了丞相如此关怀,他们不禁感动得涕泪横流。

  “我家丞相如此体恤我们!”

  “既然丞相对我等有恩,我们又怎能对丞相无义?值此危急关头,我们怎么忍心对丞相置之不理呢?”

  于是,将士们纷纷求杨仪转告丞相:“杨大人,请您转告丞相。我们愿意留下为国奋战,以报丞相大恩。”

  诸葛亮闻言,依旧坚持前线的士兵轮换回汉中。但是,蜀军将士坚定地要留守阵地,一个人也不肯撤走。

  蜀军将士在魏军攻来之时,各个奋勇当先。虽然魏军的人数众多,但是蜀兵的气势更加高涨,他们争前恐后地涌出城门,将魏军杀得人仰马翻,狼狈而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蜀军正在高唱凯歌之际,忽然又收到一份急报。永安城的李严托人送信,其中的内容颇为出人意料之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