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

《根》风靡美国的原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根》风靡美国的原因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1921-)的长篇小说《根》出版于1976年秋季。这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即轰动了整个美国,一夜之间,销售了数十万本;许多几乎在正常情况下不买任何书的人,也不惜花钱购买此书的精装本。甚至在大城市杂货店和超级市场珍藏的昂贵版本竟被不良少年偷走,并被弄到汽车和小巷里削价出售。《根》无论在何处,都成为各阶层人民的热门话题。1977年1月最后一周的晚上,全美人民都集中在电视屏幕前观看由《根》改编的文艺节目。美国广播公司还准备编写系列节目。的确,这一切充分表明,美国黑人不仅尊重其祖先的经历,而且深深认识到,白人道貌岸然的形象也应受到挑战。

  长篇小说《根》受到美国人民如此热烈的欢迎,是美国文学史,尤其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罕见的,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美国海内外的许多文学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美国文学评论家丹尼尔·霍夫曼对此作过较深入的分析,认为《根》描绘的虽然是作者哈利虚构的一个黑人大家族的故事,但它是一部典型的书,与其他黑人作家写的书有很大的差异。书中所描写的大人孩子的毁灭是建筑在现实基础上的;它是一篇细致入微的调查报告。作者以忍耐和同情的心情,探索和揭露了人类受害和死亡的现实,此外,该书以合情合理的笔法把现实暴露出来,并给人以启迪。

  主宰哈利说的一个基本原则据说是"追加法"。如果说哈利的小说是一部编年史,它也是以哈利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的:他在三大洲的图书馆和档案保存处研究了12年之久,广泛阅读历史和人类学著作,其目的显然是想从中找出证据。但是,在哈利最终写成的小说中,繁琐的奇闻轶事要比其笔记记录的少得多。

  还有,这部书之所以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是因为它刻画了黑人英勇顽强的形象。人们应当重视其本身创造的历史,并应从中取材成鼓舞人们进取的文学作品。《根》使一度不承认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民族更加珍视黑人文化了。

  但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莫里斯·柯尔登和大卫·普罗特则持有大相径庭的看法,他们认为《根》的知名度之所以越来越高,与作者涉及"剽窃诉讼"有着密切关系,尽管有的诉讼是在法院外边解决的,有的后来放弃了。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位作者对亚历克斯·哈利的《根》提出起诉。玛格利特·亚历山在小姐控告哈利侵害了她的长篇小说《佳节》的版权,但她的起诉在1978年被联邦法官拒绝了。同一年,哈罗德·库尔兰德指控《根》的真实材料取自他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非洲人》。此案后在法院外面获得解决;哈利向库尔兰德及其出版商支付了赔偿金,但未公开透露过。第三宗起诉是由艾玛·保尔小姐提出的,她控告哈利的《根》是根据她的传记性作品《无容置疑的真理》而起草的;此书在《根》之前就已交给哈利的出版商,但此次诉讼也被撤消了。

  此外,有些研究人员还指控哈利有欺骗行为,指出其《根》的基本事实有不实之处。哈利承认,其书的某些部分是虚构的,但是坚持认为他的书是"人民的象征性的历史。"

  这些文人对哈利的指责和控告不但没有影响哈利的书的畅销,反而更加强了公众的好奇心,从而使这本书越来越驰名。

  然而,有的历史学家如本杰明·夸尔斯却与控告者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本书的巨大力量主要在其主题的广阔和内容的丰富。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的一个家族。它的确表达了打破种族和肤色界线的美国人的共同认识和愿望。此书通过对非洲历史事件的精彩描绘,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和观点。这部著作阐明了美国历史上的黑人经历这样一个中心主题,震动了全美人民的心扉。哈利本人也明确表示,此书是作为"生日礼物"而献给我的祖国的"。小说在1976年美国二百周年国庆期间发表,显然正逢其时,意义深远。《根》的发表是对美国建国的基本原则和崇高目标的公开支持。

  《根》所强烈表现的美国人的实际上是同样重要的美国--非洲人。哈利的家庭起源于其赖以感到自豪的土地--非洲。的确,他总是认为其祖辈是非洲人。在广阔的非洲背景下,《根》表达了这种重新发现非洲的意识;他对此感到自豪。在黑人圈子里,他们对以往非洲的感情正在增长。他们对寻求非洲的新生,把她视为文化的发祥地。非洲人创造精神的普遍影响可以从美国现代艺术中感受到,无论是在油画、雕刻,还是在音乐和舞蹈等方面都不例外。他们对故乡的认同是深刻的,认为故乡给了他们天赋和才华,并因此开始穿上非洲式的衣服,梳成非洲人的发型,在非洲研究联合会和非洲--美国研究院等机构和组织的鼓励下,大专院校里的黑人学生呼吁设置有关的非洲的课程。《彼得大帝遗嘱》的真伪

  说起俄国的彼得大帝,可谓无人不知,因为这位沙皇曾让世界各国震惊。但你又是否想到过,他在临终前曾立下了一份《彼得大帝遗嘱》,但由于种种传闻,它的真假之辨至今未得到最后解决。

  18世纪中叶,彼得一世的女儿彼得罗夫娜(即伊丽莎白)登上俄国沙皇宝座。但伊丽莎白是一个醉生梦死、荒淫无度的女人,好在宫廷里有一大群供她玩乐的"面首",就跟中国当年的武则天有几分相似。有一个法国人特别受她青睐,此人便是奉命打入俄国宫廷的法国的国际间谍--德奥。

  凭着伊丽莎白情夫的身份,德奥不仅可以随便出入宫廷,而且还可以任意翻阅历代沙皇的绝密档案。有一天,德奥住在圣彼得堡城郊的沙皇夏宫里,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意外地发现一份《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他如获至宝,一字不漏地抄录了全文,并于1757年将抄件全文悄悄呈递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

  1836年,法国当局出版了德奥的回忆录以纪念这位优秀间谍。德奥在这份回忆录中,第一次将《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披露于世,并且描述了他混迹俄国宫廷窃取机密情报的情形。这份《计划》即是后来流传极广、令人真假莫辨的《彼得大帝遗嘱》。

  《彼得大帝遗嘱》传开后,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其正文部分有14条,主要内容有:一、使俄国长期保持战争状态;二、多方罗致人才;三、积极参与欧洲事务;四、早日瓜分波兰;五、征服瑞典;六、王室联姻;七、与英国结盟通商;八、沿黑海、波罗的海向南北分别扩张;九、挺进君士坦丁堡与印度;十、对奥地利行使某种保护权;十一、挑动奥地利与欧洲各大国作战;十二,、全面统治希腊;十三、利用法、奥中的一个制服另一个;十四、征服日耳曼和法国。《遗嘱》基本上概括了俄国当时奉行的外交政策,从而表现了彼得妄想通过称霸欧洲进而达到征服世界的巨大野心。

  不过,彼得大帝临终前到底有没有留下这么一份世人为之瞩目的"遗嘱"呢?国际学术界莫衷一是。

  前苏联历史学者一致认为《遗嘱》纯系伪造。他们对于有关《遗嘱》的传闻讳莫如深,不愿详加分析,究其底里。

  与之相应,国际上许多研究俄国历史的学者经过考证,也认为《遗嘱》是杜撰的。他们的主要根据是:彼得当年猝然去世,连传位的遗嘱也未留下,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份有头有尾、有条不紊、读之成章、顺之成理的《遗嘱》呢?因此,《遗嘱》的真正作者不是彼得,而是"抄袭者"德奥。在德奥杜撰成文以后,法国、波兰、土耳其等国的一些人可能又对它进行过加工和补充。换言之,《遗嘱》完全是伪作!

  据史料载,17年冬,彼得一世巡视芬兰湾后突发肺炎,竟至一病不起。次年1月7日下午,彼得预感死神降临,于弥留之际书写关于传位于谁的遗嘱,可是只勉强写下了"将一切传给"几个字便不能再动笔。彼得召唤公主,打算口授遗嘱。当公主来到面前时,彼得已昏迷不醒,一语不发,1月8日凌晨死去。于是,彼得当年的手下便以为传位给公主,便有了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实际上,彼得既没有留下书面遗嘱,也没有留下口头遗嘱。俄国的有关历史记载中没有提到彼得留有任何遗嘱,甚至连沙皇的内部机密档案中迄今也未见德奥所说的《遗嘱》原件。

  而且,从《遗嘱》本身看,有若干可疑之处令人不解。例如,各种文本的《遗嘱》内容虽大体相同,但在文字与具体细节上有较大出入。同时,关于《遗嘱》的起草时间与修改时间,各种文本说法不一。另外,全文的表述方式也似乎过于露骨。早先,中国史学家刘存厚同志在1980年的《百科知识》杂志上撰写的"关于《彼得大帝遗嘱》的疑案"一文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毋宁相信,所谓《彼得大帝遗嘱》,并非出自彼得一世本人之手,而是他人的杜撰。

  但是,刘文又认为,《遗嘱》"文字虽然是杜撰,内容却完全可能是真情"。今天不少有关学者也持此种看法。奥秘难解的"沃伊尼克手稿"美国康乃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的贝耐克珍本书与手稿图书馆内,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打听那卷"沃伊尼克手稿"。

  贝耐克图书馆收藏无数珍本书籍。但一般人却对"沃伊尼克手稿"特别感兴趣,因为迄今尚无人完全看得懂。全稿用密码写成,连手屈一指的密码专家和语言学家也译不出来。

  手稿长2.5厘米,宽18厘米,约200页,所用的是上等羊皮纸,上面写满潇洒的奇字,由一种别人见所未见的字母组成。稿中的插图也同样古怪,看来描绘的是植物、女人和天文图。由于文字和图稿都不易理解,此手稿号称世上最奥秘难解的手稿。

  1912年,纽约书商沃伊尼克宣称,在意大利蒙德拉戈内学院的图书馆内发现这卷稿子,该学院位于弗拉斯卡蒂市,由耶稣会出钱创办。沃伊尼克把手稿买下,携返纽约,着手追查其来历。稿内夹了一封信,是布拉格大学校长、杰出的科学家马西于1666年写给著名学者柯切尔的。有了这封信,追查工作容易得多。

  马西在信中表示,他从"一位密友"处得到手稿,后转送业师柯切尔,因深信除了柯切尔,没有人看得懂。信内又说,根据可靠消息,这卷手稿曾属1612年逝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鲁道夫花了3枚金币买下手稿,这金额在当时可算是大数目了。

  马西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指出鲁道夫认为手稿作者是英人培根。培根生于13世纪,在中世纪学术界享誉甚隆,人称"超凡博士"。他别具远见卓识,曾预言不少20世纪才出现的事物,如汽车、飞机等。他是数学和物理学专家,又是声望极高的哲学家和炼金术士。

  "沃伊尼克手稿"会不会是培根最伟大的著作,因谈及极其先进的科学理论,以致无法用普通文字写出来?沃伊尼克希望找到答案,于是将副本分送给感兴趣的学者研究,岂料学者大多对此一窍不通。他们起初以为手稿的密码相当简单,不难译解,研究起来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此后近几年,手稿的研究并无进展。到20世纪70年代,耶鲁大学的布伦博教授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才有点头绪。他看到手稿内一些符号,想起在另一份文件中偶然见过一种图解,图解中以符号代表数字。

  布伦博教授仔细查看手稿内若干页边空白,找到一些胡乱写成的算式,看来作者采用的可能也是数字代号。他在一处页边上找到一个图表,表上有26个符号,数目刚好和英文字母相等。表中那些符号及其排列次序,跟页边算式内的符号及次序几乎完全一样。

  这是译解密码的线索吗?从1到9的每个数字,是否各代表26个字母中的3个?

  "沃伊尼克手稿"中的文字经证实大多为一种简化的拉丁文,词尾常为 mo 在这套密码中,布伦博用9来表示m。

  这个图表是否就是手稿内所用的密码呢?手稿某页的插图画了一幅像胡椒的植物。布伦博用数目字代入插图下面所写的符号,得到的是:757752。根据这些数字查验图表,正好拼出了胡椒的英文名字。他用同样方法还译出了其他植物和星辰的名称。

  "沃伊尼克手稿"的秘密仍未揭开。例如,原文的主要部分有很多重复,而且看起来往往毫无意义。布伦博教授推测可能是一名炼金术士杂乱无章地写下的记录,尝试依照古法用神秘物质或炼金药点石成金。果真如此,那么炼金药的配方会不会就藏在这卷神秘难解的手稿里?要揭露"沃伊尼克手稿"的真相,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