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的生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地球之外的生命
若在450年前提出这个问题,也许那时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错,地球就是宇宙的"骄子"!的确,在几千年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为万物之灵。直到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人们才以"太阳中心说"代替了"地球中心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星,跟太阳比,恰似芝麻与西瓜,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沧海一粟"。偌大的宇宙,我们怎敢断言只有地球才是它的"骄子"!
于是,有人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骄子",人类并非万物之灵,地球只是普通的行星而已,天外有"人"。持这种观点的人算了一笔帐:银河系中类似太阳的恒星就达1500亿颗,而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人类目前已发现有10亿个之多。许多恒星都可能拥有行星,人类目前已发现有100亿亿个行星。如果假设每10亿颗行星中有一颗类似于我们的地球,那么至少也应该有数10亿颗行星上存在类似的人类的的高等生物。而且,他们还有产生生命的物质证据。至20世纪70年代,天体物理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已在宇宙空间找到了50多种复杂的有机分子,其中包括甲烷、乙醇、甲酸等。证明这些物质在特定的宇宙环境中能够合成氨基酸的实验,已于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坦利·米勒成功地进行过了。
正是根据上面的计算和实验,这些科学家乐观地认为:人类不是孤独的。从60年代开始,人们就用无线电信号向宇宙发送信息。1972~1975年,美国宇航局采用上千个巨影射电望远镜组成的综合收听装置,对地球周围10光年范围内大约660颗有希望的星体,逐一进行了探测。1977年8月30日,美国"旅行者一号"太空船飞往太空,去寻找人类的宇宙兄弟。在太空船上携带了一套特别的镶金唱片,这张唱片就是过了10亿年也将嘹亮如新。天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和科学家等负责将这张唱片编制了一个长120分钟的节目:它包括116幅地球风光图画、有古典和现代音乐,还有世界不同民族的人用60种语言的问候,以及风歌雨吟、鸟语鱼歌等各种地球上的信息。尽管很难预言我们传送的信息有一天会被地球外的人收到,要过4000年,"旅行者一号"飞船才能在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附近飘过。但这样做表达了人类的一个信念:在广阔无边的宇宙里,人类绝不孤单,我们将属于宇宙。
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这种观点及做法不以为然。因为人类不仅至今没有接收到来自宇宙深处其它文明社会发出的微弱信息,而且人类对于除太阳以外别的恒星上的行星系也几乎一无所知!以前,天文学家曾认为一颗称作"β-绘架"的恒星是人类所知的第一颗具有行星系的恒星。然而,根据一项新分析,这可能也属于子虚乌有。对太阳系外的行星系尚且如此,更甭说行星上的生命迹象了。
于是又有人对地球的地位重新提出疑问:为什么仅在地球上才存在大气、水这些生物生存的必需之物?为什么仅在地球上才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合适温度?为什么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太近又不太远?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吗?
要是地球的环境稍微有点变动,一切都将面目全非:如果地球离太阳太近,地表温度太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因而决不会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它离太阳太远,地表温度太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今日的地球或许还是空空荡荡的不毛之地;如果地球质量太大,人类将不支自己的体重,质量太小,它又"拉"不住人类生存必需的大气成分......
正是基于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地球不是一颗普普通通的星系。可以说,人类是出现在一个特殊的星系中,绕着一个特殊的恒星旋转的特殊行星上。地球是我们宇宙的"骄子"。
看来,地球是否是宇宙的"骄子",这一问题尚不能做定论。 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