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拖延复仇计划的原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哈姆雷特拖延复仇计划的原因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被后人研究得最多的作品。3个世纪以来,《哈姆雷特》一直是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剧目,对其评论不计其数,各种解释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对此剧目的探讨仍有深化的必要。在汗牛充栋的评论著作中,大多涉及剧中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问题,复仇任务决定了哈姆雷特的整个命运。哈姆雷特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复仇?或者有没有过复仇行为?为什么拖延复仇?与此有关的一切就决定了全剧的中心内容,并且成为引起诸般探讨和争论的根源。
《哈姆雷特》是一幕世界闻名的复仇剧。它是莎士比亚依据传说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借鉴当时复仇剧曾运用过的情节如鬼魂、延宕、装疯、戏中戏和杀人流血等,并赋予它深刻的真实性和哲理性,使之成为具有重大典型意义的时代的镜子这样一部作品。复仇剧的主人公实际上往往不能迅速行动,因为他一时之间找不到最恰当的复仇时机,目前,关于哈姆雷特拖延复仇是否真有其事尚有争论。有学者认为,虽然哈姆雷特在他的独白中几次谴责自己拖延复仇,但在行动上并未拖延复仇。英国文学家陈·吉阿也认为,拖延复仇的感觉是莎翁有意造成的,莎翁在剧中有意拖长时间,增加人物与情节,以便有更多的篇幅来表现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另一位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者吉·克拉福德也持同一观点。不过,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哈姆雷特的确拖延了复仇计划,但对他拖延复仇计划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之争论,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内因论、外因论和综合论。内因论是从主人公的性格或思想上着手分析;外因论则从主人公所处的客观环境去发掘;综合论认为应将上述两说进行综合分析。
专注哈姆雷特性格的"心理派"理论认为,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主要原因是他自我矛盾的优郁性格所致。哈姆雷特的命运和无法消除的内心矛盾时刻缠绕着他:他的遭遇和处境、他对复仇任务的反应、为父报仇及"整好时代"--装疯和耍疯、无穷的忧郁和一再地拖延(几大段独白)、他最后的表现--一定的平静(意识到命运与必然)和无限悲苦中的荣誉感。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精神是斑驳复杂的: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感、却又是个注定不能实现他理想的"理想主义者";他看上去既能行动、又不能行动;既要行动的时机、又放过了难得的机会;他深爱过奥菲利娅、又对她极其严酷;他厌恶生命、却又向往人生的作为和美好;他既不能迅速复仇、又不能理解自己为何拖延复仇,每当他想到复仇义务时,他就一再强烈地却又总是无效地谴责自己。
"心理性格"理论是哈姆雷特拖延复仇内因论的核心。相关的拖延复仇原因的解释有17种。文化伟人歌德认为: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在于性格太软、难当大任;A·W·史雷格尔和柯尔律治认为:哈姆雷特过分地沉思损害了行动,或者心灵总被内在世界占据,失去了对外界事物的真实感;别林斯基的看法是:哈姆雷特正经历精神发展过程的中间的或分裂矛盾阶段;A·C·布拉德雷持下述观点:不幸的命运强加于哈姆雷特的病态的忧郁是其障碍,良心问题使他不能行动;L·C·奈茨主张:哈姆雷特的意识已被腐蚀到不能肯定什么的程度;萨拉瓦多·德·玛达雷戈的观点为:哈姆雷特是一个无情的自我中心主义者,除他自己之外,他不关心任何人与事;伊撒克·罗艾觉得:按病理学诊断,哈姆雷特完全是疯了;恩奈斯特·琼·恩斯以为:按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哈姆雷特患了男孩亲母的奥狄浦斯情结,其心思并未放在复仇上。
与内因论及心理性格派理论对立的是外因论的解释:即哈姆雷特和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各种客观因素是他拖延复仇的主要原因。以普劳曼、瑞特逊、克兰和威尔德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由于外部条件对哈姆雷特在没有确切无疑的证据时不能贸然行动;还有的学者主张从社会历史和其时代局限性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他们援引了主人公在第一幕第五场的结束语:"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以此说明"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这重担他既不能肩起,也不能放下"。这一主张的代表者有歌德多顿和阿尼克斯等人。
目前较有影响的则是综合论派理论。这一理论的评论家认为,只从主观上或客观上分别去寻找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都各有其价值,但两者都难免失之偏颇。要彻底弄清哈姆特拖延复仇的原因,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综合分析。造成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并非是单纯的时机或方式,而是远为复杂深刻的主客观因素: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哈姆雷特从思想上与本能上已经不能热衷于封建传统的复仇任务,而他所向往的"整好时代"和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要求,又只能是一番空想。从主观上来说,哈姆雷特性格稳重、谨慎、内向甚至有些多疑,但他并非是不善行动的人。他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社会问题,深知自己有责任改造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但又拿不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他知道复仇意味着他不得不马上着手治理国家,但他又感到准备不够,因此信心不足,至少在潜意识里他并不想过早处死国王,于是,他的复仇计划便一拖再拖,最终导致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酿成悲剧。
早在1898年,A·H·陶尔曼就列举了当时已经提出的十几种主要的解释拖延复仇的观点。这一问题至今仍困绕着评论界。究竟哪种见解更能说明问题,哪种观点更令人信服,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继续探讨。 探秘蓝色星球【富媒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