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微表情心理学

施展读脸术要注意这些“戒条”

微表情心理学 亦凡 2523 2021-04-06 08:5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微表情心理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施展读脸术要注意这些“戒条”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能够根据场合的需要,表达出丰富的身体语言,当然也可以利用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洞悉人心。不过,就像其他类型的语言一样,身体语言也有着一些独特的规律和“戒条”。我们只有把这些规律和“戒条”烂熟于心,才能使身体语言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不然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解读身体语言的高手。

  举个例子来说,倘若一个人不自觉地挠头,这个动作的含义很丰富:可能是表示尴尬、内心不确定,可能是想掩饰健忘的尴尬,也可能是掩饰自己的谎言,还可能只是表明头痒的一个简单动作。这时候,倘若我们不将这个动作与同时发生的其他表情和动作结合起来看,就不可能看透对方的内心,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讯息。所以,微表情分析和运用的一大“戒条”就是:要结合具体情境与人物特点,千万不能片面地给别人的言行下定义。

  无论对于谁来说,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信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人类对于非语言信号的感觉极为微妙,这种复杂性使得整个解读过程更加艰难。想要跨过这些障碍,成功地找出各种微动作的破解密码,我们只有潜心钻研身体语言的规律与“戒条”,才能使获取的信息更加准确、流畅。

  除此之外,身体语言本身也带有一定的硬伤,有时它可能发出矛盾的信号。例如某人垂头丧气地告诉我们他做错了一件事,身体却不自觉地向前倾斜,而不是尽力向后靠;上司皱着眉头说他不同意,手却放在我们的肩膀上以示安抚。众所周知,人类是高智商的动物,到底哪一个动作才代表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谁都不能轻易做出正确的回答,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戒条”去规范对微表情、身体语言的分析与判断。

  既然身体语言的“戒条”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熟练掌握呢?下面列出一些身体语言的“戒条”,供大家参考或借鉴。

  将微动作融入实际环境之中才能获取准确信息

  刚开始学身体语言的人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无视环境因素对动作的影响,对他人的微动作进行孤立、片面的解读,结果不仅失去了机遇,还无意中搞砸了整件事。其实,跟口头语言一样,身体语言也有相应的词组、句子与标点之分。其中,句子就表示表情或动作所处的具体环境,倘若不将微动作这个单词放入到句子里,我们就不能完全把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搞清楚。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无聊时,会不时地摸头发或玩弄自己的头发,眼角也会不自觉地下垂,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不过,如果结合其他动作或表情,摸头发的动作也能表达这个人心中的焦虑或不确定感。因此,倘若我们希望获取准确的信息,就应该考虑观察他人的身体语言,将微动作融入到实际环境之中。

  有些人下意识的小动作有着特殊的含义

  特殊身体语言是相对于普通身体语言来说的,它不属于大部分人的行为举止,而是专属于某一个体所发出的独特信号。细心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有些动作经常与某种固定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如握紧拳头代表愤怒、用力挥手是告别的意思等,但有些人下意识的小动作有着特殊的含义,而且很不容易被他人发现。

  比如当父母察觉到孩子在参加考试前会挠头或咬嘴唇时,就明白他还没有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因为这些行为是他缓解压力的“招牌动作”。以前,父母也曾经看见孩子在紧张时做过一模一样的动作。所以,如果想识别这类特殊的身体信号,我们就要先仔细看看周围人的动作。我们跟某个人在一起待的时间越长、互动越多,自然就对他了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发现这种信息。

  我们要善于发现虚假的表情和动作

  每个人都喜欢伪装和掩饰,毕竟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更不想给他人留下坏印象。于是,人们为了自己能符合完美无缺的角色定位,往往会做出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表情和动作,以掩盖自身的缺陷或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虚假的表情和动作。

  心理学家曾经统计过,在工作的时候,人们有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在掩饰自己的行为。例如开会时假装倾听,用手支撑着下巴,表示自己正在思考会议事项;受到上司批评时,为掩饰愤怒,低头表示自己虚心接受,实际上背在身后的手早已握紧了拳头等。如果想炼就一双能区分真假信息的火眼金睛,需要非常多的实践和经验,这不仅要求我们用心去观察,缜密的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读脸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行为习惯,不一样的行为表达不一样的含义。因此,在解读身体语言时,千万不能忽略行为基准线的重要性,只有充分重视它,才能找到破译微动作密码的侧重点。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各种日常姿态,如习惯姿势、面部表情、头的倾斜度,甚至包括他们如何放置自己的物品……不然的话,我们很可能弄不懂对方希望表达的意思,给人际交往带来麻烦。 微表情心理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