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设法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设法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
人老了,能力在衰退,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不论悲欢,守一方生活,感激每一份温润。拥有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就能在临近生命的尾声时,还能极力地去品评生命的滋味。多理解家人,多理解孩子,尽可能少成为他们的负担,对抗毫无质量与品质的无奈深渊。
老人最后的时光如何度过?有一剂良方叫作抱团取暖。不知您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在一个寻找福气的会上,有50个人走进一个装满气球的教室。主持人给每人一个气球,要求大家在气球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写好后把气球收集起来,放到另外一个房间。然后大家到那个房间,分别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气球,限时5分钟找到。所有人都在疯狂地找寻,碰来撞去,谁都找不到。主持人喊停,让大家随便找个气球,然后按气球上的名字,为气球找到主人。不到3分钟,大家都拿到了自己的气球。
晚年过得好不好,取决于你怎么过,和谁过。你身边的人把你当成包袱,你就是负担!身边的人当你是宝,你就会自感生命的价值!别给儿女太大的压力,我们自己相互协助,相互支持,抱团养老!和愿意在一道的人,搀挽着散步、聊天。在阳光下打个盹,回忆一生所走过的路,把经验教训都记录下来,告诉需要的人。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
九旬老人陈司寇曾经这样说,人在70岁以后就渐渐难过了。第一是因为病痛,第二是因为孤独,人老了活动空间小了,与社会渐渐隔绝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如何面对呢?她总结了以下几条,我们可以分享:
第一,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要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摸索其中的规律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旦意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就得身体力行;一旦知道了什么是不该做的,就令行禁止,并且要长期坚持。医生不过是听您自己陈述,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掌握您的全面情况。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医生。健康愉快,尽量减少病痛。
第二,要有毅力,尽量做自己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爱做的。
第三,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第四,精神要有一定境界,文化要能丰富多彩。
现在老年人太寂寞,总盼望儿女回家看望。而陈老师不这样。她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时间表。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平静充实。真正解除寂寞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内力。自己有自己的奔头,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如果能每一个区办一所老年课堂,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就好了,大家可以一起活动。不是还有七八十岁还能拉吊环、翻筋斗的老人吗?甚至还有戴着呼吸器安静作画的高龄老人,他们的生命始终充满着活力。
假如我们老了,并不坐吃等死,自生自灭,而是在一起读书、交流、接受新知识,一起游玩、散步、开展有意思的运动,多好!每天有人接送大家到老年课堂,按年龄与兴趣分班。有专人关注我们的起居和健康,可以带药上学,可以提供饭食。还可以组织有愿望、有体力和热爱生活的一部分人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谁有所长,就教授给别人。这样就不会被病痛所俘虏,能快乐地体会人生每一天的意义。如果还能关心时事,参加自己愿意参加的公益事业,学着自己做口述史,写出自己一生的故事,老了就不会变成矿渣,而活成一座富矿。
在陈老师满了96岁时,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她一直坚持不去医院就诊,她没有吃药,也没有注射和打点滴,只是坚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练习,希望还能下地步行。最后,她决定断食。当女儿把精心烹饪的饭食端到她面前时,她推说吃不下,并掩住嘴不准别人强行喂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既不拖累别人,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以断食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她践行了自己的话,“要不怕死”,“要争取走得快一点”。她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她告诉学生: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质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她以生命做了见证,无论她活着,还是自我了断,心态都如此之健康。
洪昭光大夫认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他说:“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乐观的心态是我们安度晚年的最重要的砝码,有自己良好的社会交往网络,能很好地处理压力,就能让人情绪放松,使身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老了,我们也要以孩童般的率性纯真看待世间百态,以赤子般的火热赤诚追求无悔人生。这样生活会变有滋有味、有情有调。活得好一点、简单一点,就是人生的意义。如果活得不快乐,长寿有什么意思?我们自己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果喜欢,就去唱歌跳舞;如果有爱,就来一场黄昏恋;如果要交流,就去找自己的朋友。只要活着,就充实地活好每一天! 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