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亲子”不如“远子”

初版序:与狼共舞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亲子”不如“远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初版序:与狼共舞

  单慧珠

  “我们人人都来自家,活在家,但我们的眼睛往往看不见家,只看见个人。”

  她直话直说,毫不保留,带有鞭策力的文字,把你带到她想你去的地方,然后,自动自觉,扪心自问,匆匆岁月,奔波追逐虚虚实实间,可曾稍停,用心关怀那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家?假如,眼睛真的看不见家,那么,家中的好处,为什么总是有你的份儿?

  “尤其是当一个家庭面临危机,在最需要支持时,却互相责怪;在最需要交谈时,却彼此无言;在最需要互相关怀时,总是各人自守本位,独自伤心。”

  一句话一杯冰水,喝也好,淋也好,她但愿个人能醒醒,看清楚自己,看清楚家人,彼此的关系是否出了问题?不懂如何处理,不算问题;不肯面对,不愿承认,甚至看见也当没见,那才是真正的问题。人病求医,天公地道,孩子也会说,“我们的地球病了”。为什么“家”就不能病?什么时候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听见人说:“我的家病了,需要看‘家庭治疗’?”

  “最悲哀的是,受害者与迫害者可以是同一人,养育之所与人间地狱同出一处,一块亲生肉一样会变成一个不能分割的毒瘤。偏偏家庭关系又是人际关系之首。一个悲剧的家庭,并非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因为没有事发生。”

  字字肺腑之言,来自一段段真人真事,她目睹、她体会、她参与、她解结。无论是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不同形式的家,还是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家。千态万状,千变万化。一个陌生的人面对另一个陌生的家,要走入他们的核心,岂能不深思熟虑,小心谨慎。她,柔声轻语,冷静沉着,从窗外走进窗内,治疗节奏紧贴现场的变化,当家庭情绪忽高忽低,她的用词语气,起起落落,紧追不舍,暗中借此打开一道又一道生了锈的门,寻找一针见血。但她常会以“很有趣”三字,概括工作中的千头万绪。

  “每次当我面对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时,总是东摸摸,西探探,从各处打听这家人的脉搏,再决定由哪个穴道入针,活像一个针灸的人,只要把他们的脉搏打通,他们就有能力面对需要处理的问题。我深信,一人就诊,全家得益,这正是‘家庭治疗’之道。”认识她,真要好好谢谢工作机缘。三年多前,电视台把她的名字,迢迢千里,由传真送来眼底,希望她能成为某人物专访节目的其中一位。李维榕?谁?女人吧?什么职业?有何魅力?情又何在?一连串干巴巴的工作反应,真要命!

  紧接着收到三本她的书:《家庭舞蹈1》、《家庭舞蹈2》、《家的万花筒》。书面印象,一个善跳舞又爱管闲事的人。打开书,一个独具慧眼看家庭,尖锐深沉看人性的心理专家。一篇篇发生在普通家庭的故事,揭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灵魂,一幕幕人生的辛酸、荒谬与真相,她的笔,从不放过。深入浅出的探讨,为读者们打开一扇崭新的窗,那里有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天空。所以看完第一本,即写了十个字传回电视台:“好人物,有眼光,入选。谢谢!”到看完三本书,觉得是时候接触她本人了,同时,亦开始构思拍她的角度与形式:

  有个小女孩,从小就爱蹲在自家窗口下,只露一对眼睛,默然不语观看一扇扇的窗,一户户的家,喜也好,悲也好,总是看得津津有味,成了她的一片天,一扇窗……电话中,“窗”居然成为我们谈话的共通点,原来最近她也写了一篇有关“窗”的文章。小时候,家住在香港北角,她的小床就在窗口下靠着墙,墙外是街道,在同一个地平线上,街道变成邻居,任何动静,都引得她兴趣盎然。她爱坐在床上默默观看窗外一出出演不完的真人真事,男女老少,哭笑吵闹。小时候的那扇窗,与今生从事的职业,可有因缘?不知道。只知道第一次与一个陌生人聊天,可以聊得如此痛快,是因缘。往后靠着电话与之交心,建立彼此都需要的信任。但从来没想过,一次电话,两个女人,可以说长达五小时。当时她在香港,我在夏威夷,两地时差十八小时,她的私人时间是半夜十二时开始,正好是我的清晨六时,一言为定,就此定为属于我俩擦火花的时空,这叫我联想起一部电影,名“鹰狼之恋”。忘了在什么情况下,她选狼,我叫鹰。只记得给她的传真,有时阿狼,有时何狼,偶尔阿朗,实实在在与狼共舞。

  无奈世事总是常变,人生是一个个的遗憾,因制作时间限制,最后竟然没有机会与她合作。一个无可取代的人物,“家”需要她,“家人”更需要认识她。“好人物,有眼光”也只能在此再说一遍,但始终是我生命中无力支付的遗憾。

  阿狼,请你原谅。 “亲子”不如“远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