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做开心快乐的父母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284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做开心快乐的父母

  在北京一口气见了四个家庭,却好像是同一个故事。

  四个青少年病人,三女一男,不是患了忧郁症,就是狂躁症;有的住在医院的精神病房,有的躲在家中不肯出门。每一个都是大好青年,谈起话来头头是道。但是一旦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便所有问题都归咎于精神出了毛病。

  既然是精神问题,服用药物便成为理所当然。

  这四个病人来自全无关联的家庭。有趣的是,问起他们自己的生活或抱负,他们大都没有太过可言之处。然而,谈起他们的家庭,尤其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却滔滔不绝、明察秋毫,而且甚有主见。

  近代很多社会研究都指出,家庭正面临着分解的危机。这些孩子及青年人,却不离不弃地维护着自己的家人,甚至酝酿成精神问题,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

  连我自己初时也不肯置信,但是过去十多年来在亚洲华人中所见到的案例大都是孩子与父母关系难分难舍的恶性循环。

  尤其在精神病院的病房内,很多这一类的病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办法,这些孩子就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时光。

  遇到这种情况,家庭的评估实在十分重要,因为首先要了解,是这些孩子真的患了精神病,还是家庭生病了,孩子只不过是病征?

  就像这四个案例中的一对母女,表面上是那十八岁的女儿行为失控,对母亲尤其缺乏尊重,甚至有殴打母亲的记录。女儿在医院被关上一阵子,出院后她决定自己在外面租地方居住,她说:“无法忍受与母亲一起生活的日子。”

  听起来好像是母女之间出了很大的分歧,仔细探讨之下,才知道在女孩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聚少离多。母女相依为命,女儿是母亲的一切寄托、一切生存的意义。

  一个孩子要背负上母亲的全部情怀,是个难以肩负的重担。如此紧密的关系有时会让人感到窒息,甚至会用暴力以图挣脱。

  这孩子要求搬出家庭是好事,起码有机会让纠缠不清的人找回自己的空间。只是多年来习惯了与母亲合成一体,要自立生活谈何容易。母亲承认每天必得与女儿联系多次;女儿也同样放心不下母亲独自一人有多孤单。

  好在母亲是个执业的中医,如果她能够把照顾女儿的心态,转移到照顾病人身上,也许她会找到别的满足感和归依。反而是那耽搁了多年没有向外发展的女儿,不知道需要多少决心才能冲破,因为家庭以外的世界对她是完全陌生的。

  但是起码她们现在对于彼此间的矛盾有不同理解,从原本以为是母女不和而转变为母女无法分体,她们就会开始以不同办法去改善彼此的关系。

  另一对也是难分难解的母女。我并没有机会见到母亲,据说她因身体不适而不能出门,只有父亲与女儿一同前来。

  女儿只有十五岁,不能出门上课,被诊断为严重的忧郁症,她肯出现在我们安排的会谈场合,已经是十分难得。

  像其他几个病人一样,她对自己的事并没有太大兴趣,问一句答一句。但是当父亲谈及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她就竖起耳朵,留心着父亲的每一句话,时而加以补充,时而质疑他所提供的事实,一点也不含糊。

  原来父母关系多年来一直别扭。由妻子入门后婆媳冲突开始,夫妻就一直无法协调。后来妻子开始生病,多次入院做过不同的手术,以致身体残弱不堪。

  女儿认定那是因为母亲长年活在不愉快的婚姻中所引致,连父亲也承认自己夹在妻子与母亲之间,没有给予妻子应分的支持。

  女儿说:“母亲已经对父亲没有企望,现在只是安心地长期过着病人的生活。”

  但是,她也许不知道,生病的既然是母亲,为什么她自己也陪着成为长期病人?

  另一个少女也是有个生病的母亲,因为母亲神智不清,丈夫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反而是全部精神集中在女儿身上。

  我去年在北京已经见过这家庭一次,当时无论父亲说什么、做什么,都让女儿大动肝火。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全副精力都花在与父亲周旋上,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只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反应。去年少女答应我,必须要把眼光望向外面的世界,不能再沉迷在父母身上。

  今年见到这一家人,母亲的病好多了,但是声音仍然微弱。女儿的声音可是加倍的响亮,同时也加倍地指向父亲。原来她在医院认识一个男孩子,却因为父亲的介入而告吹了。少女好像并不介意失去男友,反而是这件事让她更加理直气壮地继续与父亲纠缠。

  母亲说,无法处理这两个势不两立的父女。母亲不知道,他们并非势不两立,只是不能分离。

  长大的道理,就是要放得下父母,离不开父母的孩子,往往都会憋出很多奇形怪状的毛病来。

  最后一个案例,是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也是无心向学,终日埋怨身体不适、一身毒素。归根结底,孩子背后又是一对长年不和的父母。怪不得很多家庭治疗师相信,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使父母面对彼此间的矛盾,让他们有机会清清旧账。

  很多父母以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婚姻的不协调,已经别无所求。他们不知道,落寞的家庭生活,会让人郁郁寡欢,蚕食我们的活力,让我们失去对生命的热诚,给身边人带来一种无助的不安全感。如果加上一份苦涩,那就更是雪上加霜。长年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当中,不论肉体上或精神上,都会憋出一身病痛。

  孩子是一块最容易吸收家庭气息的海绵,你现在也许更能明白我为什么常说,父母亲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做个开心快活人,不管生活上遇到多大挫折。

  因为父母亲活得好,孩子才会活得好。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