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的万花筒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初版序
梁天伟
人一生就是一个规律。由诞生至成长,从学习与人相处,接受教育,吸收知识,觅得求生之道,以至结婚生子,养儿育女,再一次重复上一代的轨迹,直至老去为止。
这个规律,循环不断,生生不息。往后看,你也许会认为这一生是“既定” 注释标题 粵语,注定。——编者注 的,由上苍主宰,没有选择余地。但往前看,未来的遭遇也许是一种偶然。
偶然你看到这本书,偶然你翻到这一页,偶然引起了你的兴致,你就这样看下去了。跟徐志摩写的短诗《偶然》没分别。
他说: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也许人生就是各种各样偶遇的累积和组合。
我认识维榕也是一种偶遇,打从阅读她的第一、二册中文著作《家庭舞蹈》开始。她描述的每一个家庭治疗个案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既有层次,又有深度, 似曾相识。犹如一面镜子,将我们周遭问题家庭的每一个互动个体的一举一动,呈现在我们眼前。维榕的闲话家常般的一两句简短提问,便能直击问题核心,将问题解决。
及后,经友人介绍,才知维榕是鼎鼎大名的国际家庭治疗师Salvador Minuchin的唯一华人入室弟子,也是在纽约主理家庭研究所(Family Studies Inc.)的家庭治疗教授。我和她在一个饭局中成为朋友。我们的交往并没有如徐志摩所写的浮云一般地一掠而过,去得无影无踪,了无痕迹。反之,我每一次跟维榕和她的先生会面,都是一次喜悦,一次愉悦的交流,一次充满智慧和灵感的沟通。
维榕是一个有学问、有修养、有内涵、有智慧和有幽默感的学人。她谈吐优雅,观察力强,说话动听,并热爱工作和生命。她足迹遍及欧美、中国的港台和欧洲各地的大学研究院。早前,她患上大病,住在玛丽医院病房中,准备做手术时还不时牵挂着港大研究生的功课和在纽约家庭研究所开的课。
可能是,当一个人对生活怀抱着热烈的深情时,对一事一物都会恋恋不舍,把自己火热的感情和旺盛的生命,投射在所接触的人和事上吧!
《家的万花筒》是维榕第三本中文著作。这部著作较前两部都充实多了。其内容不全是她处理过的家庭治疗个案,还有她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比如《毕加索的女人》和《新春谈死》等,每篇都是一个单元故事,充满感情、哲理,兼可读性高。让我抄录书中数段精句与大家分享。
家是一个奇怪的“多体动物”,如果把它搁下一段时期,它就会自生枝节。这个道理,我们往往醒悟得太迟。——《不停洗手的孩子》
三个好像不停与母亲作对的孩子,其实像三个守护天使,看守着母亲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他们为母亲制造麻烦,让母亲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身上,不能继续自我消沉。——《三个孩子一个母亲》
以和为贵,其实是十分闷人的一回事。人是需要发泄的。——《婚姻一课》
夫妻的争持,是十分荒诞却又无可逃避的家庭现象。要六根清静的人应该当和尚去;要成家立室,就得不断学习谈判之道。——《家庭谈判》
一个母亲的智慧,就是明知孩子会跌跤,都要让他找寻自己的道路,因为她知道,一不小心,母亲就会变成孩子的牢笼。——《坐屎监》
这是一个悲剧家庭,并非因为发生了什么坏事,而是因为没有事情发生。——《百尺之室的矛盾》
总之,《家的万花筒》是一本好书,值得大家一读,再读。 家的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