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之软饭硬吃

八四 三顾茅庐

重生之软饭硬吃 烈玄 5519 2021-04-06 08:3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软饭硬吃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如果能用技术弥补设备的代差,让米国企业的封锁失效,从而搞到先进的设备,这是一条最近的捷径,也是戴岳思虑多日得出的结论。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怎样请出技术大牛——大夏中南科技大学的卢秋舫教授。从后世片段的记忆中,戴岳知道有很多知名的科技企业邀请卢秋舫教授合作,都被他婉言谢绝,这是个纯粹的人,并不是钱能砸动的。

  不管怎么样,先去到科技大学再说,见到卢秋舫教授的人才能想办法打动他。

  要找卢秋舫教授并不难,每天他都会从教工宿舍瞪着二八大杠穿过林荫大道去教学楼上课。而且他的辨识度非常高,因为他每天的打扮都是一样的。据说他总共只有三套一副,春秋两季一套,夏季和冬季各一套。而且他不修边幅,经常穿着拖鞋出门。

  这位大牛还有个癖好,喜欢抽烟,特别是课堂上,如果不抽烟根本开不了口。先前学校还提醒一下,干脆听之任之,只要学生不反对就行。

  学生们怎么会反对呢,卢秋舫教授不仅专业扎实,讲课深入浅出,还时常有金句蹦出,对于这位扫地僧,学生们都亲切的叫他‘老卢’。

  观察几天之后,戴岳决定出手。这天看准时间,他故意东张西望的走在林荫大道上,很快就看到卢秋舫蹬着自行车过来,戴岳急忙招手,气喘吁吁的边跑边叫:“老卢,老卢,载我一程,要迟到了。”

  卢秋舫刹车脚尖点地,并不多废话:“上来。”

  戴岳坐定,吴秋仿重新发力蹬动自行车:“你去哪个教室?”

  “你去哪个教室,我就去哪个教室。”

  “今天是我的专业课,你是我的学生?我怎么没见过?”

  “老卢,你记性又变差了哦,上次我还向你请教过芯片材料问题的。”

  卢秋舫抓了抓他那鸡窝似的头发:“是吗,看来我也得喝点生命一号,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

  “上次我不是向你请教过量子芯片和光子芯片的事吗,你说这些只是未来的概念,以现在的技术暂时不能实现。”

  卢秋舫回头看了戴岳一眼:“说吧,你又是谁派来与我洽谈合作的?”

  “老卢,你搞错了吧,”戴岳说到:“我不是谁派来的,我是你的学生。”

  卢秋舫呵呵一笑:“从你上车前焦急的样子,以及喘气的频率和你的身形对比,你至少小跑超过一百米,根据你的腿部线条来看,应该是经常锻炼的人,跑步一百米血氧量恢复比平常人要快一些,但也至少需要喘息三十二秒才能平复,但你并没有喘息复原便坐上车后座,证明你的小跑是装出来故意和我偶遇的。”

  知识就是力量,果然诚不欺人。戴岳腹诽一声,大骂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

  既然被揭穿,继续抵赖只会让卢秋舫更反感,戴岳索性问到:“既然你知道我是来与你谈合作的,为什么还是要载我?”

  “科学是严谨的,”卢秋舫说到:“刚才那些只是我根据表象的推断,不让你上车,怎么证实我的推断?”

  戴岳笑了一声:“老卢,要不要这么认真啊。”

  卢秋舫淡淡的开口到:“不过你比之前那些与我谈合作的人心思花得多一些,不仅故意制造偶遇,还知道我提出的量子芯片和光子芯片概念,这些我只跟几个比较得意的门生说过。”

  说到这里,卢秋舫再次刹车脚尖点地:“行了,你走吧,我不喜欢科学和生意扯上关系。”

  有点尴尬,戴岳只得跳下自行车往回走,打算再想其他的办法。

  接下来戴岳又对卢秋舫做了详尽的了解,更加发现这人的纯粹,他无儿无女,一直和老婆住在学校三十平米的教工宿舍,除了抽烟,可以说什么爱好都没有。

  这是个做了三十年讲师,才开始慢慢评上职称的人。平常上课之余,卢秋舫便是做研究,有了发现之后就去公共实验室验证,做实验的资金,有些是学校可怜他,稍微拨一点,有些是学生资助。如果没有钱,实验就只能暂停。所以一直等到十年后,他的研究才出结果。

  芯片制造比较依赖先进的设备,大夏国内能搞到的设备至少比国外落后一代,主流设备落后两代以上,但卢秋舫另辟蹊径,从芯片材料上入手。

  一般芯片使用的都是硅晶体管,所谓的二十八纳米,十四纳米这些高科技的设备,都是为了在更小的体积内去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国外芯片多年发展,说到底就是想办法增加晶体管的数量。

  不过凡事都有个极限,原本的莫尔定律说,十八到二十四个月,芯片能集成的晶体管就会多一倍,性能也会翻一倍。

  但根据戴岳的记忆,从十四纳米的工艺开始,芯片的发展速度明显要比莫尔定律慢。根据那时科学家的推论,芯片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慢,越来越难,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就在这个时候,卢秋舫的碳基芯片横空出世,他大胆的利用碳纳米管替代硅晶体管,这种芯片相当于硅晶体管芯片生产工艺三纳米的极限,同时性能是硅晶体管的十倍以上,功耗更能降低百分之三十,如果后续持续改进,戴岳不敢想象,因为他重生了。

  如此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戴岳敢投资千亿做芯片的底气。偏偏才见面就聪明反被聪明误,下次该以什么方式见面,戴岳仍一筹莫展。

  就在这个时候,先前调研要求投资,主管工业的主任打电话过来:“戴老板,怎么许久都没看到人?听你夫人说,去省城出差了?”

  “是的,我在省城。”

  “戴老板,”主任说到:“投资的事情,你可不能一拖再拖了,上次调研回来,我将你投资千亿的事情跟各部门都打过招呼,大家表示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但你怎么又没动静了?”

  戴岳苦笑一声:“我到省城来,就是为了投资的事情嘛。”

  “我记得上次你说过要请一位技术大牛,莫非在省城请人?”

  “是的。”

  “请谁呢?花千亿投资,是谁这么大牌请不动?”

  “科技大学的卢秋舫教授。”

  “老卢?”主任说到:“是他?没听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研究成果啊。”

  “咦,”戴岳问到:“主任认识卢秋舫教授?”

  主任笑到:“我科技大学毕业的,当年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老卢了,一年三套衣服,上课总是抽烟,现在同学聚会还经常有人提起他,都说他是科技大学的扫地僧,不过没看到他什么研究成果,请他,会不会?”

  戴岳只得解释到:“主任,实不相瞒,我拿到过卢教授的计算稿纸,恰好给米国顶尖的教授看到过,当时他就说,如果按照卢教授的思维做下去,肯定能做出领先世界的芯片。”

  “那会不会米国已经在照着卢教授的思维开始做了?”

  “主任,芯片制造哪有那么容易,凭一张稿纸就能做?人家不过是赞叹大夏居然还有这样的能人而已。再说了,就算米国开始研究仿制,怎么也比不上本尊自己的研究制造吧。”

  “老卢真有这么厉害?听说他教授都才评了几年而已。”

  “当然,没有他,我的芯片基地就不能开工。”

  “老卢性格古怪,不会是戴老板的托词吧。”

  “主任,你怎么不相信人呢?我什么不好托,偏偏去托老卢?”

  “好吧,”主任想了想:“我在科技大学有不少熟人,找人帮你问一问吧。”

  “只要老卢肯出山,我的投资即刻到位。”

  毕竟是科技大学毕业,主任很快问到了熟人,卢秋舫的得意门生,也曾资助过他研究,现在夏至公司任职的文清,一个矮矮胖胖,有些秃顶脸色偏黄的男人,一看就是标准的码农。因为夏至公司和科技大学有联合实验室,所以文清经常会在科技大学。

  “戴总你好。”俩人见了面自然寒暄几句,文清问到:“听说戴总要投资千亿做国产芯片?”

  “是啊,未来是智能的时代,做芯片肯定有得赚。”

  文清轻轻一笑:“戴总,如果你想靠芯片赚钱,恐怕很难真正做出芯片来。”

  “为什么?”

  文清解释到:“因为以国内的技术来说,做芯片只能靠信仰。你看看国内的芯片企业,每年投资的很多,倒闭的更多,即使没有倒闭,也只是苟活而已,目前唯一能存活,可能有些盈利的,只能做代工,看别人脸色。”

  戴岳说到:“我正是对这样的现状不满,所以才决定投资全部身家去做。能做出来帮我增加经济效益更好,做不出来就当在马口特别区把钱给输了,不管怎么样,起码也能带动一点地方的经济吧。”

  “戴老板真洒脱,千亿说输就输。”

  “我觉得我不会输,因为我很相信老卢的研究。”

  “就凭什么米国教授的一句话?”

  “这只是一方面而已,主要还是我看好老卢。”

  “既然戴总舍得一身剐,那我说什么也要帮这个忙了。” 重生之软饭硬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