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会计理论

(二)客观性与可证实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为了会计上的计量,财务报表可以尽可能为投资者和其他使用者提供进行预测和制定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会计师必须首先决定所要计量对象的属性,然后再选择一个很可能正确描述该属性的计量程序。在这一方面,为了力求其可靠性,会计师借助于客观性(objectivity)这一概念,用于证明现行实务的正确或断定某些原则和程序优于其他原则和程序。可是,客观性在不同的计量者心目中却意味着不同的东西,举其要者有这几种:①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或存在于计量者心目以外的计量,②根据可证实的证据所作的计量,③ 根据合格专家的一致意见所作的计量,④ 根据不同计量者对某一属性的各种计量缩小其统计离中趋势(statistical dispersion)所确定的计量。

  上述客观性的第一种意义意味着计量是独立于计量者而存在的。因而,它是被假定为不具有主观估计和个人偏见的。例如,以销售成立时作为呈报营业收入的标准,由于它可以根据对外交易的结果来计量,因而说它是客观的。不过,特别是在会计上,究竟某种计量是否能独立于计量者之外而存在,却是一个重要问题。即使会计师可以查看特定的外来凭证,他也不可能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就确定其计量。尽管存在对外交易,但会计师必须确定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和所收到的东西的价值。

  就第二种意义(以可证实的凭证为根据的计量)来说,它的着重点是放在凭证上而不是放在计量本身上。例如,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其所著《公司会计准则概论》中,就很强调将可查证的客观凭证作为报表准确性的检验标准。凭证提供了查证计量本身的手段。例如,营业收入是以销售的成立为根据而承认其实现的。作为另一个例子,成本已传统地被承认为资产价值的客观证据。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尽管凭证是可查证的,但作为计量依据的凭证的选择也许要受个人偏见的影响。如果历史成本被选作资产现行价值的证据,这项证据——成本——可能会是客观的,但它被选作该项资产的现行价值也许反映着个人的偏见。当市价低于成本时,会计师将财务报表中按历史成本呈报的资产改按市价计价,就是这类偏见的传统反映。

  客观性的第三个意义对会计上的计量理论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如果能为合格专家们的主观上的舆论所证实的话,计量可以说成是客观的。例如,穆尼茨在其所著《基本假设》中指出,“客观性……意味着……无偏见;必须经另一位胜任的审查者的验证。”这一意义与美国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编写委员会所建议的可证实性(verifiability)标准相类似。该委员会将可证实性解释为:“信息的这种特性允许那些合格的个人相互独立地工作,根据同一证据经审查后建立基本相似的量度或结论。”

  如果几位审查者对基于类似证据的属性,使用同一或类似的计量方法,所得计量结果很可能会提供一系列的数值。假如这些计量是不受个人偏见影响的,也很可能(尽管不一定)这些计量的频率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将会形成一条对称曲线(symmetrical curve)。对于任何一定数目的观察或计量,其客观性或可证实性的程度都决定于徘徊在中数即平均数左右的计量数值的离中趋势。这可用以下的两种导致同一平均数值的计量程序来说明:

  左图中计量程序A比计量程序B更是可证实的,因为根据使用程序A所求得的任何计量数值X

  i

  比根据使用程序B所求得的有着更接近于中数值的可能性。因而,可证实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很少程序能导致许多会计师取得完全一致的数值。除非计量相对地不受个人偏见的影响,否则是不能得到客观性即可证实性的,而计量的错误和解释的不同也会导致可证实性的丧失。不过,必须注意,单单客观性或可证实性的相对程度并不能确定计量程序的可靠性来正确描述考虑中的属性,甚至连中数值不能正确地计量其属性。 会计理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