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会计理论

(三)一致性与可比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企业之间在财务呈报上的一致性常被认为是企业合乎自己需要的目标。那就是,一致性的目标常常含有这样的意思,即不同的企业使用同一的会计程序、计量概念、分类和揭示方法以及类似的基本报表格式来编制财务报表。但这样的提法是不恰当的。一致性的目标应为可比性(comparability),而不是严格的一致性。可比性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债权人、投资者和其他方面便于作出预测和财务决策。它可以解释为适于比较的、具有充分相同特征的性能或状态。

  一致性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这应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基本需要上来进行考虑。如果使用者是要依靠企业细节方面的比较而不是从整个企业来进行评价,可比性就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例如,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或债务—权益比率(debtequity ratio),这类比率可以用来评价人们成为几个企业中某一企业债权人的内在风险;或者用股东投资的报酬率来代替几个企业的预期股利现值。在这些情况下,这些比率就需要尽可能是可比的,并且是根据一致性程序所计算出来的信息。

  有人反对一致性,其主要论据是:①它会侵犯管理当局的基本权利和自由;②它将使会计受到各种规则程序的束缚,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③它会阻止进步和妨碍合适的变更。另外,也有人主张某些程度的一致性,他们的论点是:①许许多多的公认实务使不同企业间的比较成为不可能或至少变得困难起来;② 管理当局自由选用他们自己的方法,也许会掺入偏见而操纵呈报的信息,来迎合那些对报表具有支配权的人的需要。 会计理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