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脚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般认为目前的财务报表已进入了“脚注时代”。脚注在财务报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一方面,脚注是财务报表编制上的一项改进,它可以充分反映财务事项和有关的财务数据。另一方面,广泛使用脚注阻止了报表本身的正当发展。脚注在财务呈报上有其一定的地位,但过分依赖脚注,或用脚注勉强作为财务报表反映不充分的一种代用品,那是危险的。尽管尚不可能依据会计理论对脚注的原则作出明确的说明,但可以规定出它的一些基本规则来配合会计上的要求和原则。
1.脚注的性质和目的
财务报表脚注的目的在于揭示哪些反映在本身将使报表的明确性受到损害的信息。脚注不能用于代替报表的正常分类或计价和描述,也不能与报表内的信息相互重复或矛盾。
脚注的主要优点是:① 可以反映非数量性信息,作为整个财务报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 可以揭示报表中项目的质量和条件限制(如作抵押的资产)。③ 可用于揭示比报表本身更为详细的信息。④ 可用来作为揭示数量的或非数量的次重要资料的一种方法。
脚注的主要缺点是:① 不经仔细研究比较难以理解,因而往往容易被忽略。② 与报表中数量性数据相比较,这种文字叙述用于决策制定较为困难。③ 由于企业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脚注有被滥用的危险,并非将新的关系和事项与报表相结合这种原则的正常应用。
最常用的脚注有以下几类:① 说明技术性的或会计方法的变动;② 说明债权人对特定资产所拥有的权益或优先求偿权;③ 揭示企业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④ 揭示股利支付的限制;⑤ 说明对股本和股东权益有影响的经济业务;⑥ 说明尚未履行的合同。尽管脚注也有用来反映不宜于纳入报表本身的数量性详细数据的,但这些数据以编列补充报表或附表为宜。
2.会计方针和会计变动
如前所述,假使不了解所使用的会计方法及其变动的影响,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收益表、资产负债表和资金表所反映的内容。由于大多数计价和分摊方法都会对收益表、资产负债表和资金表发生影响,因而需要在脚注内加以揭示,这比用括号注明更充分。例如,如果销货成本是用不同计价方法计算出的各个金额的合计数要是差异较大的话,就应在脚注内将每种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金额分别予以反映。在采用后进先出法的情况下,注明一下它的开始年份也是好的。又如,由于折旧费在大多数收益表中是一个重要项目,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12号建议,应在脚注内对主要应计折旧资产项目所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加以说明。
在比较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时,必须首先了解会计方法是否发生了变动。根据会计的一致性原则,要求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必须是可比的,如果会计方法发生了变动,就必须揭示其变动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动用脚注来揭示是适当的,但是如果方法变动的影响对数据的比较将完全导致错误的判断的话,单用脚注便是不适当的,应将报表中的以前时期数据进行调整,使得有可能作出恰当的比较。
3.债权人的优先权益
债权人所拥有的一般类型的优先求偿权,通常都在资产负债表内以一个简短的旁注就可以解释清楚,但对于比较复杂的优先求偿权则必须在脚注中揭示。
4.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
如第十五章所指出的,企业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应尽可能加以估计而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它们对企业的净收益有影响时,还应反映于收益表中。只有在资产或负债的概率数值很可能是零,或其现值或未来价值的估计数极不准确,从而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时,才不应该列入报表。但假若上述这种未列入报表的资产或负债,有可能带来一定的损益而对决策制定是一项重要因素,则应该在脚注中予以揭示。
5.股利支付的限制
从法律观点来看,股利通常可以从全部留存收益中支付,许多州还规定可在缴入盈余(股票溢价)中支付。但资产负债表中关于股东权益的分类通常并不揭示股利支付的合法界限,也不反映董事会有关未来支付股利的意图。按照传统处理方法,法定的、契约性的和管理上的对于股利的限制,可用支拨留存收益或设立单独的准备来反映。由于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主要按其来源分类而不是按照分配意图分类的,采用这种支拨留存收益、设立准备的方法会引起混乱。对董事会有关股利分配的方针加以说明,是会有助于投资者和财务报表的其他使用人的。
6.权益持有人的权利
权益持有人的某些权利是明显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分类和说明中的,而另一些权利则是在报表中用括号加以注明的。凡是本期期内的经济业务或事项所产生的企业收益和净资产的分享权利发生重要变动的,都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加以揭示,或加脚注。但以下一些经济业务尽管会影响股东的未来权益,却并不立即反映于权益账户,包括:企业给予高级职员以股票优先购买权、认股权证,以及可调换债券或可调换优先股票等。这些情况,都应在脚注中加以揭示。
7.尚未履行的合同
传统会计并不根据合同的签订而确认资产和负债。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的价值不容易确定,另一个原因是影响企业收益的是以后所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不是合同的签订。但是,由于合同通常要对未来承担义务,在大多数情况下,揭示一下对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以进行投资决策和其他决策是有好处的。如果这种情况不宜揭示于正式财务报表中,就应在脚注内予以揭示。 会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