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小S的说话技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在节目中,小S总是不那么“守规则”,喜欢来点逆向思维。
比如——
嘉宾:那你穿衣服有什么哲学吗?
小S:我觉得只要露就好
露着穿衣服真的有哲学吗?小S真的不懂吗?错,她只是说了反语而已,这让观众在一笑同时,记忆更深刻,更受启发。
再比如——
蔡康永:不知道高达是谁?
小S:(硬掰)跟高更有关吗?
蔡康永:高更你能讲出来也算不错了呀。
小S:高更!拜托,你也太瞧不起我了吧?
蔡康永:高更你都知道啊?
小S:他不是知名画家吗?
蔡康永:不是,是地名,在高雄的后面。
小S不是不认识“高更”是谁,而是不想按常规出牌而已。
逆向思维的运用,其实是巧说的充分体现,不但活跃了现场气氛,还为小S积累的人气。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们说“反过来想”、“反其道而行之”。这里的“反”其实指的就是反方向、逆向。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夏完淳的一首绝命诗。他12岁参加反清斗争,16岁不幸被俘。
夏完淳被俘后押至南京受审。提堂时,他惊愕地发现审判自己的竟是明朝叛官洪承畴。
洪承畴原是明朝的一个总督。清军南下时,崇祯皇帝曾命他率军抵抗,结果全军覆没。崇祯帝及满朝文武还以为他已战死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礼,并大力表彰他,谁知他却早已当了叛贼,死心塌地地为清王朝卖命了!
洪承畴以为夏完淳不认识他,以长者的口吻对夏完淳说:“小孩子家懂什么造反,还不是让那些叛乱之徒硬拉去的?你要是肯归降大清,我保你做官。”
夏完淳感到既气愤又好笑,苟且偷生,真是叛贼的逻辑。于是,他装出不认识洪承畴的样子,决定嘲弄一下这个叛贼。他回答说:“我年龄是小,可我有自己的志向。你们都知道我们的抗清英雄洪承畴吗?他奋勇抗清,宁死不屈,很有气节,我年龄再小也要做他那样的人!”
听了夏完淳的话,洪承畴在大堂上真是如坐针毡。这时,有人告诉夏完淳说:“大堂上坐的正是洪大人,你不要再顽抗了!”
夏完淳还是装出无知的样子,指着洪承畴的鼻子骂了起来:“胡说!洪老先生早已为国捐躯,天下谁人不晓。你是哪来的贼子,竟敢假冒洪先生,玷污他的名声?只有你们才是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你们认贼作父,投降清廷,应人人罪而诛之!”
大堂上的洪承畴被骂得狗血喷头,但又不便发作。他无地自容,只好用颤抖的声音喊道:“把他押下去!押下去!”
夏完淳没有直接骂洪承畴是叛臣,反而有意假装称他是忠臣,这种正话反说的的战术,将“为国捐躯”与“卖身投敌”形成鲜明对照,以高尚反衬卑劣,用刀子般的嘴揭露了叛臣的丑恶灵魂。这种攻击十分凌厉,比正面直接进击的效果更胜一筹。
在相声里,悬念是相声大师的“包袱”。交谈中有意制造悬念,会使人更加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大家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时,你抖开“包袱”,让人们发觉这是一场虚惊,大家都会付之一笑,报以掌声。
在生活与工作中,有时由于场合因素和人际关系等原因,对于对方的评判或反对意见,坦言辩驳并不合适,这时不防采用正话反说的技巧。正话反说是话中有话、绵里藏针的攻心术,即用表面肯定而实际带有反对、评判意思的话来含蓄地说服对方。
运用正话反说的方法,重要的一点在于处理好一反一正的关系。在交谈中,准备对对方进行否定时,却先来一个肯定,也就是在表达形式上,好像是肯定的,但在肯定的形式中巧妙地蕴藏着否定的内容。正说时要一本正经,煞有介事,使对方产生听下去的兴趣。然后,再以肯定的形式抖出反话的内容,与原先说的正话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产生鲜明的讽刺意味,让人信以为真,增加谈话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正话反说”毕竟是一种讽刺性的表达方式,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语意的轻重和火候。既不能过分隐晦,令对方不能顺利领会话中的“话”,也不能**味太浓,以免伤及对方的自尊,引起反感,反而弄巧成拙。
“来点小小的逆向思维,挑动所有人的‘神经’”总之,小S的逆向思维、正话反说能力让人难忘。
超级链接——小S语录:
大家都在这么说,我偏要那样说,没有一点创新意识怎么行? 小S的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