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课 胡汉相融共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余秋雨:
上次课程结束时作过预告,今天首先要请大家举出一些“胡汉融合”的生态例证。我看王牧笛的表情还是想争取第一个发言,那就请吧。
王牧笛:
这种例子其实俯仰皆是——我们现在坐的椅子,有高高靠背的这种,就是从以前的“胡床”发展而来的,没有它之前,我们汉人是坐在地上的。由于有了这样一把椅子,距离感就产生了,与地面有了间接性接触。建立间接性,也就建立了更进一步的文明。
余秋雨:
好。我很喜欢你讲到了一个比较艰深的命题:建立间接性是对文化的促进。一般人也许认为,越直接、越贴近,才是进步。其实,人类从裸露到穿衣,从群居到分居,都由间接性而走向文明。
王安安:
还有好多乐器,本来也都不是我们汉族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琵琶,还有箜篌、羌笛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带来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乐器今天都成了很具典型性的中国民族乐器。
余秋雨:
盛唐的壮丽和声,胡乐占了一半。
萨林娜:
汉族也学习了胡人的服装,我记得美人杨贵妃就非常偏爱“胡服骑射”。中国传统的服装是宽袍大袖的,引进了胡服窄袖的衣服后,就方便多了。
余秋雨:
在唐代长安的街上,最时髦的一度是波斯服装。紧身、薄料,又经常翻新,一时风行。美丽的“胡姫”们的中亚服饰也引人注目。还有世界其他地方的各种服装,都林林总总,互相融合。由此组合成了一个自由、多彩的时代。前不久有人竭力主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观众,都必须一律穿“汉服”。我说,这种主张,连唐代人听了都会傻眼,然后大笑而去。
王安安:
秋雨老师,我在翻阅有关当时的一些书籍时,发现西域和丝绸之路对于文化交融非常重要。你前面说到的云冈石窟,也经常被说到是“凉州风范”,那也是说明与丝绸之路有关吧?
余秋雨:
说得一点不错。各个大文明一旦成熟都比较自以为是,若要彼此间保持长时间交流,必须有一个庞大的缓冲地带,即所谓“既隔又通”。太近的邻居,反而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辽阔的西域,就是几大文明之间的“隔”,而丝绸之路,又是隔中之“通”。
你所说的凉州,大体位于现在的甘肃省西部以武威为中心的黄河西边,正处于丝绸之路上。北魏征服凉州之后,曾把其间的三万户人家俘虏到平城(大同)。当时的凉州处于文明交流的要冲之地,所以这三万户人家中包括着很多学者、建筑学家、艺术家、高僧、翻译,正是这批人造就了云冈石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是高僧昙曜,他是几个最重要洞窟的监造者。因此,云冈石窟就出现了最典型的“凉州风范”。
那个时代,很多大迁徙都与战争有关,因此文化交融也往往由俘虏队伍来完成。世界古代文明史都是如此,只可惜,我很少看到描写这种内容的艺术作品。例如,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形象:一个马其顿士兵和印度土著混血的后裔,从犍陀罗经库车来到凉州,成为名震远近的大雕塑家,又作为俘虏来到了平城,成了云冈石窟的营造师……这一路上,有多少气吞山河的情节、艳情漫漫的故事;沿途所见,又有多少大漠朔风、沙场夕阳。
如果说,我们今天丢失了太多古代的美丽,那么,万万不可再去花心思寻找“四大美女”之类。我们的丢失,要大得多,珍贵得多。如果连这一点也不知道,那这就会成为最后的丢失。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