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行者无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
驱车进入北极圈,是欧洲之旅最后一段艰难行程。从赫尔辛基到罗瓦涅米八百五十公里,全被冰雪覆盖。我们让女士和体弱的伙伴坐飞机走,行车的全是一色精壮男子。
从**赶来的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先生一定要亲自驾驶我坐的那辆车,以示慰问。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很好休息,我怕他困,一路上逼他讲我们五个月在外缺漏了的各种新闻。听完新闻,再听他唱歌。
雪越下越大,全从夜空深处朝驾驶窗迎头扑来,车队像是卷进了一个天漏云碎的旋涡,无法正常行进。
大家困乏异常,不时下车在雪地里顿脚跳跃算是休息,然后再启程。十几个小时后,终于完全顶不住了,只得把车停在一边集体打盹。
顷刻间车身车窗全部大雪封住。千里银白,只有这里闪烁着几粒暗红的尾灯。朔风呼啸,鼾声阵阵,突然惊醒,惊醒在完全不像有生命存在的雪堆里,赶紧推门四处打量,找不到星光月光,却知北极已近。
2
北极村的土著是游牧民族萨米人。
住处是一个尖顶窝棚,门口蹲守着几只狗,中间燃烧着篝火。窝棚顶端留出一个大窟窿,让白烟从那里飘出,但纷纷白雪也从那里涌入,两种白色在人们的头顶争逐。
好在主人昨天已砍好一大堆木柴,我们帮着劈添,为白烟造势。只见主人的女儿双眉微微一蹙,她在担心此刻耗柴过多,后半夜会不会火灭棚冷,难以栖宿。
高低不同的树桩便是桌子凳子,有几处铺有鹿皮,那是长辈的待遇。
窝棚外天色早已一片昏暗,广阔无垠的雪地泛起一种缥缈的白光。主人为欢迎我们,在窝棚前前后后都点上了蜡烛,迎风的几处还有尖锥形的麻纸灯罩卫护。暖黄的烛光紧贴着雪地蜿蜒盘旋,这个图景太像玲珑剔透的童话,注视片刻便使你忘记周围的一切,只知这是一条晶莹的路,可以沿着它走向远处。
3
在北极村的一个狗拉雪橇前我们停下了。这个雪橇已经套了八条狗,这些狗今天还没有出过力,条条精力旺盛,搏腾跳跃,恨不得把拴在树桩上的绳套挣断。
戴着长毛皮帽的主人看出了我们想坐雪橇的心思,说等等,现在你们都坐不住。说着便独自站在雪橇上解开了绳套,刹那间众狗欢吠、撒腿狂奔,只见雪雾腾腾,如一团远去的飞云。
过不久雪雾旋转回来,正待定睛细看却又早从眼前掠过。如此转了几圈,众狗泄去了最初的疯劲儿,进入正常奔跑状态,主人从雪橇上伸出一根有尖刺的长棍往雪地里一插,自己的手像钳子一样把长棍握住,雪橇停下来了。他这才朝我们一笑,说现在你们请上来吧。
我坐在雪橇上想,这些萨米人懂得,人类对于自然,只有避其锋锐、泄其杀气,才能从容驾驭,因此他们居然在如此严酷的北极,一代代住了下来。
4
北极圈里的圣诞夜,屋外寒冷得无法停留,却被我们找到了一家中餐馆。
中餐馆实在是无处不在,湖北口音的老板娘没想到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间还有远方同胞来敲门,连忙生火煮饭,忙前忙后。我们说,反正明天不开车,如此北极寒夜、佳节良宵,岂能无酒?
伙伴们年轻豪放,无所畏惧,照理与这样的人物最不能比酒。但奇怪的是,我喝得最多,刚觉得有点耳热,他们一个个都已醉态可掬,或笑或歌,或鼾或哭,或扭或倒。
我先是惊讶后是感动,心想这真是一批好青年,平日从不贪杯,这几个月又实在累坏了,因此经不得酒。
这些年我遭遇到不少不可理喻的年轻人,曾对中国文化的前途比较悲观,但看着眼前这一群,却找到了乐观的理由。
有人在慷慨激昂地毁损,有人在点点滴滴地追求;有人在振振有词地偷盗,有人在含辛茹苦地奋斗;有人在流言蜚语间钻营,有人在冰天雪地里行走。 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