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鸿哥讲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64课:满纸痴梦、独领风骚、巅峰力作、才情并茂
鸿哥与于晓燕谈起《红楼梦》来头头是道,一下子刺激了鹤弟。鹤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红楼梦》读了一遍。虽然不是很仔细,还是有收获的。
“【满纸痴梦】痴(chī),傻,无知。曹雪芹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真幻悲悼】‘真幻’《红楼梦》真假虚幻;‘悲悼’指《红楼梦》悲金悼玉。【巅峰】巅(diān),山顶。巅峰,至高无上。”
“鹤弟还是有进步的。”鸿哥表扬说,“《红楼梦》最可贵之处是创造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你们说一说,最喜欢谁呀?说一说理由。”
“我最喜欢史湘云,她有才还豪爽!”于晓燕说。
“我最喜欢的还是贾宝玉,那生活太滋润了!” 鹤弟摇头晃脑地说。
“瞧你那点出息!”鸿哥笑道。
“鸿哥,哪你最喜欢谁呀?”
“王熙凤。”
“王熙凤多坏呀!——你喜欢她什么?”
“‘凤辣子’那张嘴——请看鸿哥论文。”
“论文多枯燥啊!”
“鸿哥的论文一点都不枯燥。”
“凤辣子”那张嘴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那张嘴。这个被贾母称为“凤辣子”的二奶奶,口才出众在贾府有口皆碑。周瑞家的就赞叹说:“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
王熙凤说话有自己的原则。她最讨厌“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咬文嚼字,拿腔儿,哼哼唧唧的”,而是说话“一向口角就剪断”,痛快淋漓。这种“剪断”、痛快不是有口无心地信口开河,而是在讲究技巧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的独特风格。
一、 左右逢源 恭维得体
王熙凤善于笼络人心,最能恭维人,尤其是对位居贾府“金字塔尖”上的人物贾母,更是张口说好,闭口言佳。但她恭维十分得体,左右逢源,不让人感到肉麻,只觉得其口才出色。如林黛玉初入贾府,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凤姐却有说有笑:“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接着携着黛玉的手,称赞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几句话既称赞黛玉的美丽,又间接夸耀贾母的“气派”不凡。黛玉明明是贾母的“外孙女儿”,她偏偏说不像,竟说是“嫡孙女似的”,这似不经意的一句,把贾母和黛玉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贾母听了自然高兴。
当贾赦欲娶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为妾,鸳鸯宁死不从,这事最后引起贾母的大怒,把王夫人也狠狠地训了一顿。探春为王夫人开脱,贾母才意识到错怪了王夫人,便报怨王熙凤不提醒自己。凤姐笑说:“我倒不派老太太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在贾府上下,敢和贾母开玩笑,派贾母“不是”的,仅有王熙凤一人,所以众人都想听听她如何派贾母的“不是”。王熙凤笑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呢(指鸳鸯)?调理的水葱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我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现在呢!” 王熙凤自然不敢真的派贾母“不是”,只不过是借此机会恭维贾母一番,赞扬贾母会调理人而已。这样的“不是”莫说派给贾母,派给谁,谁不愿意听呢?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第三十八回的一段,充分显示出王熙凤的谈吐出类拔萃。贾母在小时候因“淘气”上“枕霞阁”玩时被钉子碰破了头,鬓角上落下“指头顶儿大的一个坑儿”,别人听了自然不敢说什么,王熙凤却敢拿贾母的“坑”开玩笑。她说:“那时候活少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磞出那个坑来,好盛福寿啊!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凤姐先给贾母戴上高帽,说其从小就是大富大贵的命,取得贾母的欢心,接着才点出贾母头上的“坑”。至高至上的贾母头上碰了个“坑”毕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用现在的话说,是后天造成的生理“缺陷”。“坑”落到贾母的头上,理应是该忌讳的。王熙凤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偏偏在贾母的“坑”上作文章,而且作得“立意深远,用笔不凡”。“坑”到了贾母的头上,也成了不同凡响的“凹陷”了。成了“聚福盛寿盆”了。而后又杜撰说“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最终凸出来的。”言外之意,贾母头上的坑会因福寿盛满了凸出来。其恭维的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天衣无缝的水准。怨不得贾母笑软了说:“这猴子惯得了不得了,拿我也取笑来了!恨不得我撕你那油嘴!”
二、巧舌如簧 绵里藏针
王熙凤说话总是非常巧妙,让人难以挑出毛病来,有时话说得似乎很软,但软中带硬,如针藏于绵中。李嬷嬷因一点小事和袭人口角起来,在宝玉房中大骂起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劝说都不中用。凤姐一出马便把这场风波给平息了。
“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刚喜欢一日。你是老人家,别人吵,你还要管她们才是;难道你倒不知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你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屋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跟我喝酒去罢!”
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年纪又大,所以敢倚老卖老,居功自傲。王熙凤对这个老奴才自然不能像对小丫头、小厮一样,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先安慰“妈妈别生气”,如绵似的软,如温泉般暧。表现了凤姐对李嬷嬷的“尊重”,取得了对方的初步好感。紧接着就露出锋芒,抬出贾母震住李嬷嬷的威风。而后就批评李嬷嬷不懂规矩,因为李嬷嬷是老人家,只有给别人做“立规矩”的榜样,没有带头破坏规矩的理。并用“惹怒了老太太生气”加以警告,弦外之音,惹怒的老太太,你只好“吃不了,兜着走”,不要把老脸丢尽了。最后请吃“野鸡”,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吃。王熙凤一番话,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使李嬷嬷不好使性子,也不敢再闹下去了。
贾琏偷娶尤二姐做小老婆,由于事情做得不够周密,被王熙凤发现了蛛丝马迹。王熙凤先审家童兴儿,以取得“第一手材料”。兴儿知道事已败露,吓得跪下磕头。
王熙凤说:“论起这事来,我也听见说不与你相干,但你不早来回我知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要说了,我还饶你;你再有一句虚言,你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
王熙凤审讯兴儿这样的小奴才,也是非常讲策略的。假意为之开脱,先退一步不追究“前科”,如不说实话会“数罪并罚”,给兴儿“立功赎罪”的机会。一句“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则锋芒毕露,针出绵中,打消兴儿半点侥幸心理,截断了后路。只吓得兴儿屁滚尿流,毫无保留地全供了出来。
三、幽默风趣 含蓄委婉
王熙凤说话不但简捷有力,而且幽默风趣。她一出场一开口常让人笑得很开心。而她的幽默又很独特,乍一听并不觉得可笑,揣摩再三,令人忍俊不禁。在第二九回贾母领着合家到“清虚观”烧香,张道士托着给王熙凤女儿巧姐的“符”送来,风姐便和这位“爷爷”辈的先皇御口亲呼为“太幻仙人”的老道士开玩笑说:“你只顾拿了盘子。倒唬了我一跳;我不说你是送符,倒像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笑了不必说,连“大伯子”贾珍也撑不住笑了。王熙凤联想丰富,见景生情,和尚、道士“化布施”是家常便饭,而张道士这样的“高仙”是用不着亲自“化布施”的。风姐这么一说,倒像这老头儿真的拿个大盘子讨要似的,很是风趣。
在第三十回中,宝玉拿杨贵妃比宝钗,惹得宝钗心中十分不满,又见黛玉脸上有得意之色。正巧黛玉问她看了两出什么戏?宝钗旁敲侧击,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词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纠正说叫“负荆请罪”。宝钗又笑道:“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古博今,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叫‘负荆请罪’。”在这之前,宝玉因一些事给黛玉赔过罪,两人听了宝钗的话都羞红了脸。
王熙凤听出了弦外之音,知问:“这么大热的天,谁吃生姜呢?”众人都说没吃过。凤姐故意用手摸腮,诧异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呢?”
王熙凤明明知道宝、黛、钗三人在斗口,却没有直接点破,委婉地以“吃生姜”做比,使三人不再好意斗下去。这种劝说和批评的手法,点到为止含而不露,既不伤三人的自尊心,又达到了制止“斗口”的目的,的确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透出了独具特色的幽默感。
“鸿哥,我也想写一写关于《红楼梦》的文章。” 鹤弟很认真地说。
“你读五遍《红楼梦》,再动笔也不晚。”鸿哥更认真地说。 鸿哥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