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鸿哥讲故事

171 秋分肃爽 赏菊登高

鸿哥讲故事 郑鸿魁 3396 2021-04-06 08:1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鸿哥讲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71课:秋分肃爽、赏菊登高、冬归寒冷、梅香竹傲

  鹤弟教会了黑猫转魔方,二人的关系一下子近了起来。黑熊有事也上去了,看守只剩下了黑猫。

  “小哥,你把我老师的手.铐也打开吧,时间久了,太难受了!”鹤弟请求说,

  “那不行。你是小孩子,没事。可他是大人,又是当兵的,放开他,我能对付得了吗?” 黑猫警惕性还挺高。

  鸿哥还是很感激的,鹤弟挺有孝心的。通过他们的交谈,得知黑猫是黑虎的堂弟,现在还不满18周岁。鸿哥决定采取“攻心”战术把他拿下。其实,就算带着手.铐也能把黑猫制服,可20米深的枯井,也没法上去。

  “鹤弟,我们接着上课吧。”鸿哥说。

  “好啊!”鹤弟已经没那么恐惧了,“小哥,你也听一听吧,鸿哥讲课很有意思的。”

  黑猫凑了过来,但保持一定距离,枪紧握着。

  “‘秋分肃爽、赏菊登高、冬归寒冷、梅香竹傲’—— 秋天的景色,天高气爽。‘赏菊登高’自汉魏以来,重阳(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晋代诗人渊明尤爱菊花。至唐宋时,重阳赏菊成为风俗。”鹤弟简单地说了课的内容。

  “‘站的高,看得远”这句俗语很好地诠释了登高的意义。登高的最好的去处一个是山,另一个是楼。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平原,没有山可登,房子不过几米,因此,我登得最高的地方是‘苞米楼子’。” 鸿哥停了一下。

  “什么叫苞米楼子?” 鹤弟问。

  “将四根圆木的一段(约二尺)埋在地下,出土的木头耸立在庄稼地里,下面围档一下做‘看青人’的窝棚,上面绑上横木,攀爬至顶(一般七、八米高)可以瞭望。我10岁那年,我二哥当生产队的’看青员‘,他将苞米楼子搭到12米高。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高度!近水楼台,我几次登高远望。初次登’楼‘,大地一片翠绿,这正庄稼疯长的时候。再次登’楼’,苞米、谷子、大豆一大片一大片片金灿灿的,夹杂在其中的是碧绿的白菜,火红的高梁。三次登楼,庄稼已收割完毕,可天瓦蓝瓦蓝的,地油黑油黑的,站在高处心旷神怡。

  长大后走出乡村,登高的机会多了。目前,我登过最高的地方是岷山,海拔4000多米,但印象最深的却上登长白山。念大四时,二十多岁,正是人生活力四射的时候,一群年青人争先恐后,勇往直前。3年小时后,我登上了长白山‘顶’,向下一望天池尽收眼底。那是怎么样蓝啊!真的无法形容。天池像一面大镜子,却没有一丝‘蓝色多瑙河之波’,那是伟大的哲学家深思时映射下苍穹的颜色。

  我登得最多的山,却是个无名高地,海拔138米。那山离我当时住的家很近,步行10分钟就到了。山坡上有陆军学院学员用石头砌成的四个大字——勇于攀登。有一段时间,我懒于运动,体重一下子增至160余斤。回家上三楼,上班至四楼,都要喘一阵子,有蠢笨如牛的感觉。从此,我开始爬138高地,经过半年的运动,身重减轻了20多斤,又有了身轻如燕的感觉。

  登高,不在于登多高,而在于感悟。这方面唐诗人给我们树立了楷模。有唐一代,写登高的诗不胜枚举,我看重是王维、杜甫和王之涣留下的三首诗。”

  鸿哥娓娓道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题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1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别具一格,登高的是别人,感悟的却是诗人。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躲避灾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诗人既天真,又有趣。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仿佛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未能完全团聚。这种推己度人的设想,体贴入微,深入骨髓,发人深省。这首诗虽说是写登高的另类,却是难得的佳作。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写过很多登高的诗,我独喜欢这一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等。一首比一首凝重,一首比一首悲哀,读来总给人不大痛快的感觉。而那首《望岳》则不然,写得十分豪迈。“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写这首诗时,年仅24岁,此时的他还是个“官二代”,衣食无忧,对前途充满了希望。从题目《望岳》看,写的不是登山是望山。据我所知,杜甫不仅仅是看了泰山,也登了泰山。总觉得这首诗是杜甫登完泰山写的。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应该受到此句启发,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比孟子还来得直接勇猛,体现出了“后生可畏”的气概。但杜甫老了之后“沉郁”有余,阳刚不足。这倒应了那句俗语: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反怕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如果让我选登高诗的冠军,我毫不犹豫地将桂冠戴在王之涣的头上。因为他写出了《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此20字,足可以让诗人不朽了。如果说王维登高是“遥知”,杜甫登高是“远望”,王之涣可是亲历亲为地登高。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莫甚多。”比如,李益的一首,也是不错的。“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但和王之涣的一比,高下立判。其它的那些诗早被历史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惟有王之涣这首五绝流传千年不衰。为什么呢?因为它用而豪迈而富有哲理的诗语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远”的意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千里”,当然泛指远处,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也不妨真的设想一下,要在一幢高楼上看到1000里(500千米)外的景物,这幢楼至少要多高呢?文人不会有此雅兴,但数学家却关注了这个事。早有数学家算出,这楼至少要20千米高,才能看见1000里之处的风景。因为地球是圆的,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行。20千米多高呢?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的22·6倍高,这样的高楼谁也造不出来。

  两个孩子,被吸引住了…… 鸿哥讲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