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商海风云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养鸡场的建设进度很快,前面新建的五间和后面原有的房屋改造同时进行,李大有亲自盯在工地上,缺啥、需要啥,随时安排赵振江去买;赵振江忙不过来时,就把杨雨抽过来帮忙,人、财、物全力支持。有人有钱,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后面的房屋改造成了雏鸡房,房内一周垒了火炕,用来烧火给房间内加温。前面新建的五间大厂房里,是用来摆层层鸡笼子,用来养殖产蛋的成鸡。
刚进来的3000只小雏鸡放在雏鸡房里,屋内的架子上铺了一层白色的塑料网,上面挤满了毛茸茸的小鸡,叽叽喳喳的小鸡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屋内温度保持在25度,外面还穿着棉衣,进到屋内工作只能穿裤头背心。陈永远一个人穿着裤头背心在雏鸡房里汗流浃背的忙着给雏鸡喂水、喂食、打预防针,这是技术活,想帮忙也帮不上。小鸡长到20天,需要给小鸡切嘴,才找了几个工人,经过严格的消毒,进来在他的指挥下帮忙。
养鸡场的厂房建设交给了洪秃子,洪秃子没有干过盖房子的活,找了个小包工头,临时组成了一个施工队进行施工。施工队的工人都是农民,年轻力壮能离开家的都外出打工,老弱病残不能离开家的就在当地的施工队干泥业活,挣点零花钱。其实盖屋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高的东西,洪秃子找了两个懂点技术的大工,会抱角、垒大墙,其余的工人都是上了年纪不能离家的人,还有两个脑子有点问题的人,只能出苦力。
洪秃子隔三差五的请李大有在“口子饭店”里吃一顿,喝点小酒,生活自在,有了事情干,也就没有再找事。杨雨很少和他交往,有时吃饭叫他,杨雨也推脱工作太忙没时间。洪秃子知道杨雨即忙厂里,还忙自己的生意,也就心意为真。
李大有看着小鸡秒一天天长大,而洪秃子拼凑的施工队进度跟不上,而且工人年龄偏大,还有傻子,新建的五间厂房还等着急用,很是担心和气恼。担心的是施工进度和人员安全,气恼的是当时郑文礼副局长推荐洪秃子时,就应该一口回绝,明知道洪秃子不是干这行的料,碍于郑副局长的面子,让洪秃子接了工程,现在问题出来了,只能自己生闷气。
在春风的吹拂下,早开的杏花已经落下,露出了小小的青杏,到了“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季节,大地复苏,万物苏醒,阳气上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声春雷,那贵如油的春雨也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漫山遍野笼罩在轻纱样的雨雾里,清新,水润,如画一般的美丽。
水泥制品厂全是露天作业,一遇雨天就得停产,紧张劳累的工人正好可以休息几天,看着不知何时才能停止的春雨,又不能干活挣钱,还得掏钱吃饭,成家立业的人便回了家,厂里剩下几个年轻的工人,不是睡觉就是打牌,来消磨时间。
杨雨不喜欢打牌,就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看书,看困了就起来练会拳脚,到了饭点,照着菜谱学做菜,等着林夕从卫校放学回来吃饭。虽然没有饭店里做的专业,但也是色香味俱全。杨雨没想到,他和林夕的关系发展成了女朋友,林夕把他当成了依靠,住在了一起,像夫妻一样过起了日子。
李大有见阴雨连绵的天没有住点的意思,心中着急。后院的鸡苗一天天长大,很快就要分到前面的大屋里上架,可厂房还没有建好。陈永远找了他几趟,让他加快工程进度,鸡苗长大了必须分开,要不让容易生病,一传染就是一大片。
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李大有盯在工地上,让洪秃子也在工地上,催促工人加班加点的赶进度。越急越出事,洪秃子找的工人年龄都偏大,对安全都不在意,刚下过雨,到处湿漉漉的,一段电缆线不知何时被推料车子轧开了外皮,露出了里面的铜线,铜线与铜线碰到一起碰出了电火花。一个工人在用胶布缠的过程中,没有停掉电,不幸触电死亡。
工地上出了安全事故,而且死了一人,本来工程就没有多少钱赚,这下子只能赔钱了。
洪秃子把拉石子的车卖掉,花钱接了养鸡场的活,原本想赚钱,没想到又是下雨耽误工期,又是工地出了伤亡事故,弄得他也没有兴趣呆在工地上了,把工地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工头后,也没和李大有打招呼,就跟着陈大勇混去了。李大有连着几天都没有见到洪秃子,问了包工头,才知道洪秃子把工地转给了工头,气的李大有直跺脚,当场骂起娘来。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施工,一个能养殖3000只蛋鸡规模的养鸡场终于建成投入了使用,后院的鸡苗都放到了五间成鸡房里。养鸡场的大门上写着”闲人免进”的牌子,想进去都要进过严格的消毒程序,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月底李永锋班长和厂里算工资时,出现了争执,李永锋记得工有几个工人去养鸡场里去干活几天活,都是李大有直接安排李大有让人过去的,黄奎不知情,就把这些钱给划掉了。干了活不给算工钱,别说李永锋不同意,干活的工人更是不愿意。
黄奎把养鸡场里干活工钱的事情报告给了李大有,李大有说道:“有这回事,不过就是临时过来帮忙,还是算在水泥制品厂里,没说另外给算工钱的事。”
李永锋听黄奎说,李大有不愿给算工钱,说道:“干了活不给钱,这个工我还怎么领,班长也没法干了?”
李永锋只是发发牢骚,可干活的工人不愿意了,大家出来就是干活挣钱的,现在干了活却不给算钱,大家一合计,不给工钱就停工,在这紧要关头,还真的把生产给停了下来。
这下黄奎慌了神,劝工人先开工干活,工钱的事他再去找李大有商量。工人知道李大有小气,不先给结工钱就不开工。
李大有听说工人罢工不愿干活,很是生气,气愤的说道:“不愿干都撵走,再重新找人来干。”
黄奎劝道:“现在也不好找人,就算能找到,都是生手,影响生产进度,不如把那些工钱给他们结了。”
李大有不同意,说道:“这些人一干时间长就事多,干什么活到要钱,就不能惯。”
工人们听说不给结工钱,还要撵人走,都非常气愤,结了算好的工钱后,都卷起铺盖另找活干去了。
本来是李大有不对,让人干了活不愿给钱,很好解决的事情,结果成了大事。一时半会人那是那么好找的,李大有爱人老家的亲戚原本要来干,带着人来看了厂里干活的情况后,算了算不划算,又走了。
水泥制品厂里没人干,养鸡场里也等着往外运鸡粪,鸡粪又脏又臭,不运又不行,一时找不到人,李大有就让黄奎、赵振江、杨雨三人帮着陈永远往外运,三人干了半天,累不说了,弄得沾了一身鸡粪,洗了澡浑身还是臭气,三人干气说不出话来,嘴里不说,心里都对李大有满腹的意见。
张鼎山的工地建设速度也很快,地基出来后,基本上是一星期起一层楼房,这就要求水泥制品厂的楼板要跟得上,才不影响进度。但李大有把人力物力财力都抽到了养鸡场的建设上,断了水泥制品厂的流动资金。又因为和工人赌气,辞退了所有工人,生产又停了几天。厂里的生产销售交给了黄奎管理,黄奎一直是管生产的,在技术上是一把好手,可在销售上不是内行,杨雨只是跟着帮他安排干活,销售也不让他问。没有钱,进不来原料,生产跟不上,影响了鼎山公司的进度。他的副总陈光来看了两次,都没有解决问题,只好又在其他楼板厂里定了楼板。
随着撤县设市的日期临近,新城区内的几个村庄抓住机遇,根据规划,把村里的土地分给了群众,然后趁着管理不严,大规模的盖起了房子。新城区内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房工地。几个村支书都在自己地盘上建起了自己的楼板厂,统一起来排斥外面的楼板进入到新城内。外来买地皮建房的人,事事都要靠村干部来协调,自然要用本地楼板厂的楼板,只有本地的楼板厂供不应求时,才能用外面的楼板。
原本质量名声在外的农林局水泥制品厂,销售一下子降了下来。黄奎找李大有说了几次,李大有一心扑在养鸡场上,特别是进了几千只小鸡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鸡苗已经长大,而且长势良好,再过一百多天就能下蛋了,到时就有了收益,就能还借的5万元的贷款了。就让赵振江回去帮着黄奎搞好销售。面对新城的地方保护,赵振江也无能为力,水泥制品厂陷入了半死不活的地步。 商海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