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商海风云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午后的阳光毒辣辣的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中传来此起彼伏的“伏了、伏了”的叫声。水泥制品厂的工人一个个懒洋洋地从屋内走出来,望了望刺眼的太阳,极不情愿地走向各自的岗位。
杨雨头戴一顶大草帽,神情自若地站在搅拌机的操作台上,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张稚嫩的学生脸就被晒得黑黝黝的,使他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他伸手按下搅拌机的启动开关,搅拌机转动起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随后,大家紧张地忙碌起来,一车车石子、黄沙,一袋袋水泥被装进搅拌机的料斗内,升起后倒进搅拌机里加水搅拌均匀后,放到驾车上拉到挤压机前,再装进挤压机的料斗内,在挤压机的轰鸣声中,长长的楼板从挤压机后生产出来。
杨雨的工作是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先是跟着洪喜梅在钢筋班里砸了几天钢筋,被她嗤笑后,找到李永峰班长,调到了生产楼板的小组去老拉架车子送混凝土,这是一个重体力活,好在杨雨身体结实,又有太极内功,虽然吃力,还是被他当作“练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给坚持下来了。副厂长黄奎看到杨雨成为两个局领导内斗的牺牲品,他还无怨言的做着工作,很是为他鸣不平,找到李大有厂长,又一次提出要杨雨跟着王龙学习操作搅拌机。反正都是出力的活,干啥都一样,这次李大有也没有反对。
操作搅拌机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人要胆大心细,还要专心,有眼力头。主要在加水的多少上,混凝土含水多了,在挤压机振动器的强烈振动下,生产出来的楼板会变形;含水量少了,楼板振动不实在,提不出水泥浆,楼板质量达不到标准。用水量是随着石子、黄沙的干湿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想把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既要有技术,又要经验。搅拌好的混凝土攥在手中用力一握,不散开,又攥不出水来,这个度很难掌握。
在黄奎副厂长的讲解下,杨雨一边学理论一边实践,一个星期后,便熟练地掌握了搅拌机的操作要点,搅拌出来的混凝土干湿均匀,基本上和王龙不相上下。
王龙干活时间长,和料的技术非常好,他有时不太专心,喜欢和搅拌机旁边的人聊天,已聊天水不是加多了就是加少了,混凝土不是湿了就是干了,被李大有厂长批评了几次后,又加之和朵朵混了半个月,朵朵便不知去向了,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又跑到崇法寺内的赵文杰的武校里去做了教练,只是那边没有地方住,还和杨雨住在一起。
杨雨自然成了搅拌机的操作者。这个工作体力劳动相对来说轻点,但是污染的厉害。料斗内的石子、黄砂、水泥倾倒进搅拌机内时,灰尘就从搅拌机的各个缝隙里飞出来,沾到脸上、头发上;随着呼吸进到口中、鼻子里,最后吸到肺里,影响健康。还要在震耳欲聋的搅拌声中,连续工作一个多小时。杨雨找黄奎副厂长说了几次不愿干,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黄奎都没有同意。
操作台是厂里的最高点,站在搅拌机操作台上最大的好处是能看到厂里每一个人的工作情况,包括宿舍门口树荫下钢筋班的几个美女,美女人人都喜欢看,杨雨也不例外,何况里面还有一个他喜欢的洪喜梅。
自从雨中弹唱了一曲《追梦人》后,中秋节的晚上两人又在巴河岸边欣赏巴河夜月是有了短暂的拥抱,洪喜梅对待他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一见面就排斥,到现在的两人对视一眼,就会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慢慢的从心底生出一种喜悦来。
杨雨从石磊口中了解到了洪喜梅的许多情况:她的父母都是古丘县农林局的退休职工,哥哥也在农林局工作,和马磊是拜把子兄弟,是一个混社会的人。她自己因为高考名落孙山,暂时来厂里打工。父母让她复读一年,她不愿复读,闹着要去当兵,像她这种城市兵,复原回来就能参加工作,只是城市兵名额少,还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走成。正当她因落榜难过时,遇到了前来报到的大学生杨雨,一个身材高大漂亮的帅哥在她的眼前,不仅视若无睹,还成了她发泄怨气的对象。
搅拌机刚停下来,装石子的一个工人就问杨雨:“那树底下有啥好看的,不时的往那看,弄得你心神不宁的?”
杨雨又向那边看了一眼,发现洪喜梅也正在看他,俩人心有灵犀的对视一眼,赶紧去干活。
接触一个月来,喜梅发现杨雨对于她的发怒、嘲笑,都是一笑了之,并没有和她计较。慢慢地她发现杨雨不仅长得英俊,对于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忍了下来。她从哥哥那里听到了一些局里两个副局长在闹矛盾,好多工程、人事都受到了无端的牵连,杨雨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一个正式工,又是大学生能像天工一样出苦力干活,还不把抱怨挂在嘴上。觉得他能够忍辱负重,平时休息时,别人不是打牌便是睡觉,只有他捧着本书看的上瘾,好像不知疲倦似的。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能弹一手好吉他,而且身怀武功,又有侠义心肠,打抱不平,这让她对他的态度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
英子这两天就发现喜梅干活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地往搅拌机的方向看,带着笑意的脸上充满了甜蜜的感觉。此时,见她又望着杨雨的方向发呆,便问道:“喜梅,搅拌机上是有花还是有朵,你不停的往那看?”
“也没有花也没有朵。”喜梅没有回过神来,顺着英子的话回答道。
喜梅的回答,惹来几个姐妹的欢笑声。
喜梅明白过来后,脸羞得通红。
“要不要我给你当红娘?”英子望着喜梅红红的脸打趣的说道。
劳累了一天的工人在天黑下班后,离家近的都回家了,只有五六个人在厂里住,杨雨吃过晚饭,照例的到巴河大地上隐蔽处,练了一阵拳脚,出了一身的臭汗,回到厂里在水龙头下洗了凉水澡后,掂了张席子,拿了个毛巾被,在地板上找了块楼板铺好,睡在上面望着明亮的夜空数星星,看行走的星星,聊着天,一会进入了梦乡。
半夜时,睡得正香时,被铁门外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惊醒,王龙喊道:“深更半夜的,还让不让人睡觉。”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说道:“送水泥的。”
王龙听说是送水泥的,爬起来去把门上的锁打开,看到是劳改水泥厂来送水泥的周团结,问道:“怎么半夜里送来了?”
周团结说道:“车坏在半路里了,修了半天,刚修好。”
王龙打开门说道:“你把车开进来,在这睡会,天明了卸车的才来。”
周团结说道:“不行,刚才和李厂长打过电话了,今晚必须卸掉车,我回去还得装车,柏山要封山了,水泥厂也快停了。”
等到周团结把水泥车停在水泥仓库门口时,王龙又回到了楼板上睡了起来。还没睡着,就听见李大有和周团结的说话声。李大有来到王龙身边说道:“赶紧起来帮忙卸水泥。”
王龙知道扛水泥的味不好受,听说要卸车就装睡着了,任凭李大有叫就是不醒。李大有知道王龙装睡,可也没有法子。他又去叫杨雨,杨雨早就醒了没有睡着,见王龙装睡不起,自己只得起来。李大有又叫醒了两个人,对杨雨三人说道:“你们三个加加班,把水泥卸了,卸车费每吨3元,这是15吨水泥,给你们50块钱。”
一个年龄大干活时间长的工人说道:“李厂长,这是夜里,卸车是要加钱的,就是李庄的人现在来卸车,5块钱吨也不给卸,这三更半夜的你倒大方给加了5块钱。”
李大有听见工人给他讲价钱,有些生气的说道:“让你卸个车还恁些事,不愿卸就回去睡觉。”他以为工人不敢去睡,没想到那个工人见自己说了句实话,让李大有训了一顿,一赌气真的睡觉去了,任凭李大有再叫也不来卸车。
李大有对杨雨说道:“你们两个卸。”
杨雨是新来的,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又不好意思说不卸,另一个是厂里有名的老实人,干活从来不讲价钱,一句话没有说,跟着杨雨就去卸水泥。
杨雨爬到水泥车上,让老实人在车下接,他把水泥一袋一袋的搬起来放到在车下面的老实人背上,老实人再把水泥背到水泥库里放好。刚开始时还行,卸了一半时,两人又困又累,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俩人全身是汗,飞起的水泥钻进两人的鼻子里,吐出的痰里全是水泥。
杨雨累的一屁股坐在水泥袋子上面说道:“歇会,实在没劲了。”
两人跑到水龙头下洗了把脸,又对着水龙头喝了一气凉水,才有了些精神。
李大有看到还得一个小时能卸完,对杨雨说道:“你也在下面背水泥,我和团结在车上给你们搬。”
杨雨还没有背过水泥,经常看到李庄的人背水泥,知道背水泥不是好活,背时要有技巧。他刚扛了几袋,肩上就磨了一个大血泡,疼的难受。他没有吱声,忍者痛坚持着把水泥扛完。漏出的水泥沾满两人全身,和汗水凝固在了身上、衣服上。卸完了水泥,两人又累又困,拍了拍衣服上的水泥,洗了把脸就又倒在床上睡着了。 商海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