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吾家有子初成长
时间追溯到2001年3月12日,这天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袁小天18岁的生日。
在龙胜ktv最豪华的vip大包间里,小天被同学们簇拥着坐在中间。吧桌上摆着丰盛的各类小吃,拼盘,酒水,各类未开封的精美礼品像过圣诞节一般堆放着。一些女同学把小天围坐在中间不时炫耀着自己美丽的时装和发型并用各类话题套近乎,周围的男同学满怀妒忌的端着酒杯赔笑着。
“蛋糕来啦.”随着一个女同学惊喜的欢呼声,苏倩倩和另外两个女生推门而入。
校花就是校花,苏倩倩的到来让让原先包厢里的的女生相形见绌.苏倩倩今天的打扮明显是精心准备的,高贵典雅的服饰给她的美丽增加了几分成熟的气息。
小天觉得倩倩今天完全不像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到更像是一个参加电影首映礼的女明星。“倩倩,来坐这里。”小天旁边的爱玲知趣的让开了位置,接过倩倩手里的大蛋糕,开始和同学们拆起包装来。“哇,好大好漂亮的蛋糕啊,瞧瞧,倩倩的眼光就是不一样。怪不得倩倩一再声明不许我们买蛋糕,我们也买不到这么好的呀。爱玲话中有话妒忌着说着。”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你不会在意吧?”倩倩声如宛尔,目带秋波。
“没,没在意,你能来我很高兴。”小天有些受宠若惊,话音中都快结巴了。
“叔叔,阿姨好。”倩倩刚发现坐在沙发角落,一直低着头在默默低声交谈的小天的母亲和小舅,起身跟他们打招呼。
看着蛋糕上一一插起的十八只彩色蜡烛,包厢中炫彩的灯光映射着着桌上的各类酒杯。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让小天觉得这似乎亦真亦幻,不禁心中泛起了无限的感慨。3个月,仅仅3个月,18年来,好像只有这3个月小天才感觉到人生存在的价值。小天不由得回想自己的过去。
国防工业部下属国营43xx厂位于山西中部山区的一个大山里,始建于70年代初,是毛主席时代三线建设的产物。工厂从事些专营的军工产品,厂区和家属区连接,设立了独立的子弟小学,初中和高中。这里只有一条路通往附近的市区,距离市区还有20多公里的路程,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生活圈。这里的职工几乎都是部队退役转业下来的军人。是国家特意安排转业军人的国有企业,家属区很大,除普通的苏式家属楼外,还有几栋新建的带电梯的楼,这几栋是为一些依旧在部队任职的中级干部的家属楼,小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北方大型生活小区都有自己的锅炉房,作为社区公共澡堂和冬天供暖,提供开水。而小天的家就是锅炉房旁边专为卖洗澡票和开水票而盖的一个30多平米的小平方。小天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在他出生前的两个月,父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两山轮战中不幸战斗牺牲了。母亲是原部队的卫生员,为了小天也提前转业了。因为父亲牺牲是只是一名班长,每次小天羡慕别人都住在宽敞的楼房里面时,总是被同学讥讽到你爸爸只是一个班长,要不是部队照顾,你们家根本没有住进这个小区能上子弟学校的资格,早就被赶回农村了。
家里的收入仅仅是母亲卖洗澡开水票和父亲的津贴,即便是这样母亲依旧把父亲的津贴按时寄给父亲远方农村的父母。母亲是个坚强的女性,虽然她容貌端庄秀丽也还很年轻,但她都态度坚决的回绝了别人无数次的婚姻介绍,独立的抚养小天。小天想也许是父母这对战火情侣,母亲是凭着对父亲刻骨铭心的爱吧。在小天的记忆里似乎只有母亲一个亲人,就连自己的爷爷奶奶也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来过,外公,外婆,叔婶舅舅的似乎都是空白,记忆中好像只有小时候父亲之前的战友来看过几次,后期也就没来了。
冬天对小天的记忆是温暖的,因为隔壁就是锅炉房,小屋里的温度总是热乎乎的。而夏天则是残酷的,小屋如同蒸笼一般。母亲心疼小天,夏天的晚上总是悄悄的打开澡堂的门,让小天睡在更衣室的长椅上。穷人的孩子一般懂事都早,小天自小就开始帮妈妈卖澡票,打扫澡堂,跟母亲一起洗菜做饭刷碗,从不要求母亲为自己买新衣服,玩具。小天知道自家是整个社区最穷的,也刻意避开跟同龄的孩子们一起玩,即便是这样依旧受了不少歧视和欺负。
从小学到高中,课堂上最后一排的拐角的位置永远是小天的,大家都认为他有自闭症,没有人愿意坐到他身边,慢慢的小天成了很少人搭话的怪胎。小天有时很想和大家玩,但比如即使参与了踢足球,小天的位置几乎是捡球员,偶尔幸运能有守门的机会,也会被嘲弄责骂的半死。澡堂学生票半价,即便是这样同学们看到是小天替妈妈卖票时依旧不买票洗澡。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秘密,小天的秘密是他知道自己得了一种病。在30平米小屋的下面,母亲挖一个通道,通道口用厚布帘和挂着的衣服挡着,这里连着锅炉房的地基。在地基里,母亲用水泥板隔出了一个7-8平米的小密室,并粉刷的干净雪白,放了两个桌子,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显微镜,和其他的小天叫不上名字的一些医学设备,以及一大堆试管等。小天记得从记事起,母亲每个月都带他来这里抽一点点的血在试管里,然后整晚的用那些设备做测试,用显微镜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而后写好几张纸放进一个大信封里。而且每次都有一个新的信封,上次的信封总是看不到了。母亲从小到大一再叮嘱小天千万不能打架,也不要做危险运动,注意千万别让自己流血,更不让小天跟任何人说家里的秘密。母亲经常晚上搂着睡着了的小天说:“我的宝贝你能活下来是医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小天小的时候不大明白,直到上初中在家里的小电视里看了日本的电视连续剧-血疑。然后小天坚信自己和剧中山口百惠演的的女主角幸子得的是同一种病。当看到剧中女主角幸子最后不治而终,小天越来越悲观。小天问母亲,母亲摸着他的头总是微笑着摇摇头说:“没有的事,电视里是虚构的根本没有那种病,你比谁都健康。相信我,妈妈也是医生,是宣誓过希波克拉底誓言的。18岁,只要过了18岁就再也不用抽血了。妈妈向你发誓,只要过了18岁,哪怕仅仅过了1个小时,妈妈会给你全新的生活,让你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在小天之前过每个生日的时候,妈妈都是这样鼓励的说的。即使之前所有的生日仅仅是一碗加了荷包蛋的长寿面,加一件新衣服或者新鞋子之类的礼物。但就是这种鼓励让小天自始至终相信妈妈的话,他觉得妈妈在地下室秘密的研究一定是找到了治疗自己这种病的方法,只要自己能挺过18岁这个病就会好,就会有新的美好人生等着自己。
小天对数学有过人的天赋,从小学时,刚发的新书不用一个星期自己就都彻底明白贯通了。但从上学开始,母亲发现后严厉的要求他试卷上的题目不许全做,每次考试不能超过80分。当每个学期发了新书一周之后,母亲就会自己按照全书的内容出题单独让小天测试,而结果每次都是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一个所有家长绝无仅有的要求,小天小时抵触这个无理的要求为此挨了不少打,但每次争持时看到母亲伤心的哭。小天最终忍不住搂着母亲说:“我听话,我听话。”
后来小天意识到自己有病,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18岁都是问题的概念在小天脑海里形成时,小天也就对母亲的这种要求不那么抵制了。一学期的书一周看完,剩下的也就漫不经心,考试时适当的答卷,故意答错一些,反正自己也不想成为焦点。
童年的日子少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度过,小天只有一个伙伴,也是让他非常沉迷的一个伙伴,魔方。小天1岁多的时候母亲就惊讶的发现自己打扫澡堂捡回的一个魔方玩具,放到了小天熟睡的枕边。第二天一早原先散乱无序的图形竟神奇的全拼好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3岁时小天就开始同时玩数个魔方,早就不满足一般拼对,小天有自己的玩法,母亲自那会已经看不懂了。5岁时已经开始玩数个5阶魔方了,上了初中母亲不知到从哪搞了几个7阶魔方给小天。
小天在倒垃圾时看到了包装盒,一堆非英语的外文,唯一能认得的是底角的英文-made in Germany.同样,小天这种天赋依旧被母亲刻意掩盖着。严令他不许在别人面前玩,更不许带到学校。小天自己还有个秘密,自己从小到大经常做着一些光怪陆离的梦,这些梦有的很吓人有的很甜蜜,梦中的自己几乎不是自己,像是一个古人。奇怪的是这些梦在自己醒来时只有2-3秒的记忆,而后再也回想不起啦。 紫血人之唐王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