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影响商业的50本书文字版吴晓波的私人商业书单

  【大国的兴衰】他的一句警告,帮美国在冷战中战胜了苏联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我们开讲《大国的兴衰》。

  一、肯尼迪对美国的警告

  肯尼迪在的《大国的兴衰》中,以500年的史观研究了欧洲各个超级大国发展兴衰的过程,最终投影到他正在生活的这个美国。他最终得出了一个警告,他说,就好像17世纪的西班牙帝国和19世纪、20世纪初的英国一样,今天的美国正陷入到一个当年大国兴衰的陷阱,叫“帝国战线过长”。

  因为在1945年以后,美国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通过国际关系事务的机构的建设,以及通过自己的经济能力的输出,形成了一个统治全球、维持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核心角色能力。

  在长期的维持过程中,需要耗散大量的国力,而这些耗散其实跟本国经济发展、本国老百姓的消费扶持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美国承担了一个“警察”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同时,在198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长期对峙,消耗了巨大的国家实力。

  二、星球大战计划

  在1983年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今天的最大的敌人叫苏联,那么美国和苏联未来的竞争是什么?不仅仅是在地球上竞争,我们要能够在整个宇宙范围内跟苏联发动竞争、发展航天航空的军事能力。所以他在演讲中提了一个概念——美国将发动一个“星球大战计划”。

  这个演讲在当时的欧美世界,包括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引起了巨大的恐惧和震动,所以以“星球大战”为起点,美国和苏联的军备竞赛新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1987年,肯尼迪出版《大国的兴衰》这本书的时候,所谓的“星球大战”竞赛正进入到一个非常白热化的阶段。

  从10多年后的文件来解密,有很多专家得出一个结论:其实美国当年并没有真正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和军费运用于“星球大战计划”,但是导致敌人和对手——苏联,产生了巨大的恐惧。

  苏联在1980年的中期后,投入了大量的钱来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结果美国人唱了一个空城计,让对手的国力大量地消耗,结果直接导致了1990年苏联经济的崩溃,最终导致了这个政权的解体。

  所以有人说,在1987年,保罗·肯尼迪的这个关于美国兴衰的帝国战线过长的警告,给当时正进入到白热化的“星球大战计划”中的美国决策层一个巨大的警告,所以它后来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这个计划中。

  同时,美国通过这个虚拟的“星球大战”把自己的竞争对手彻底地拖垮了。

  与此同时,美国通过硅谷,通过信息化革命的发展,再造了美国的实体经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产业进行了全球化的腾挪转移。同时,信息化革命产业的发展,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这些新兴经济指数资本市场的重新活跃,让美国的经济基础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和再造。

  如果从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来看的话,1980年代中后期以后,相当长时间的美国大国能力的复苏和长期的国际地位的维持,是一种全新的正确战略实施确定的结果。

  三、《大国的兴衰》与中国的关系

  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总会在想说,《大国的兴衰》这本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虽然保罗·肯尼迪试图要回答的是美国人的问题,他是站在欧美史观的角度来描述大国的兴衰的,不过在这本书中,中国作为一个背景型要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你翻开这本书,它的第一章的第一节,写得是明代的中国。在15世纪的时候,曾经有过“郑和下西洋”——郑和七次带着一个庞大的舰队巡视南亚地区。

  保罗·肯尼迪是一个研究海军史的专家,他说,当时这个舰队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个无敌舰队,它可以攻击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它虽然没有去攻击,它是一支和平舰队。但是“片木不得下海”战略以后,明朝的海军势力彻底地自我瓦解,彻底地归零,从此成为了一个内向型的帝国。

  保罗·肯尼迪在他的书中非常惋惜地说:“郑和的大战船被搁置、腐烂,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

  在这本书即将结尾的部分,保罗·肯尼迪也给中国留出了一章,它叫“平衡发展的中国”。

  他在这个章节中研究了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他说:“中国虽然是全球各个大国中最穷的,同时可能也是战略地位最差的,但是纵然中国遭受着某种长期困难,它的现任领导人看来正在推行一种大战略,这个大战略在连续性和向前看方面,比莫斯科、华盛顿或东京的战略都要强,更不用说西欧的各个国家了。 ”

  在1980年代中期,中国刚刚开始搞改革开放的时候,他已经非常前瞻地看到了,当中国开始推动一个市场化经济改革运动的时候,虽然眼前非常穷,它的战略地位也非常差,看上去是一个需要被援助的国家,但是如果从长期看的话,假以时日就有可能让中国获得一种新的战略能力,从而成为全球大国竞争中的新兴力量。

  他在书中还曾经感慨地说:“50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西方没能理解中国,也没有对中国的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时至今日,我们所能够做的也不比前人好到哪里去。”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警告:在东方地区,一个新兴大国即将崛起,而全世界的欧美国家似乎对此并没有做好准备。

  四、结束语

  30多年后,我们重新来阅读保罗·肯尼迪的这本《大国的兴衰》,他对美国1980年代所面临的种种的焦虑和困境所给出的观察和答案,如果投影到2020年、2021年的中国,我们会发觉有很大的相似性。

  它提出的“在一个国家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经济基础的建设,科技进步以及军事力量的均衡性方面”的很多警告,即便对今天正在成长的中国以及在中美贸易环境下的全球经济和军事竞赛,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历史非常地漫长,已经发生的事情在时间、地点、人物、结果要素上不可更改,但是你把这些不可更改的历史要素重新进行串联的话,那么每一个学者、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得出全新的答案。

  一本30多年前的关于美国大国兴衰的思考,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在这个意义上仍然带有很大的现实性。

  关于《大国的兴衰》的解读就讲到这里了,我是吴晓波,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影响商业的50本书文字版吴晓波的私人商业书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