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983年:以太网
查克·萨克尔(Chuck Thacker,1943—)
巴特勒·兰普森(Butler Lampson,1943—)
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1946—)
大卫·博格斯(David Boggs,1950—)
连接在台式机机箱后面的蓝色以太网网络插头。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第一台数字计算机(1946年),阿帕网(1969年)
为了连接多台计算机以实现它们之间的交流通信,你需要搭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但通过什么方式把计算机连接到一起呢?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若干个他们尝试出的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星形网络、环形网络和总线型网络,最终胜出的那种技术,被称为以太网(Ethernet)。该技术最初由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工程师们研发,参与的工程师有查克·萨克尔、巴特勒·兰普森、罗伯特·梅特卡夫和大卫·博格斯。以太网于1975年获得专利,1983年进行标准化。20世纪80年代,以太网使用同轴电缆实现了廉价的总线型拓扑(bus topology)。
所谓总线型拓扑,指的是所有计算机共用一条总线传输数据。这样的布局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轮到谁发言了?”在以太网中,一台计算机想要传输数据包时,首先会检查总线闲置。如果是闲置的,它就会开始传输数据。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计算机会进行监测,如果发现数据开始损坏,那就意味着有冲突出现—―两台计算机同时在传输它们的数据。这时计算机会停止传输,并随机等上一段时间后再开始。为什么等待时间是随机的呢?因为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开始再次传输,冲突又会发生了。
听起来冲突似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尤其在大量计算机共用一条总线的时候。但事实是,即使在没有中央控制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也运行得相当好。
由于插件和电缆造价低廉、易于安装并且可从多家公司购得,以太网开始流行了起来。如今,几乎每个局域网都使用以太网,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会有以太网接口,因为硬件实在是太便宜了。
最初,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为10兆/秒;如今的传输速度通常为1000兆/秒。
由于工程师的努力,以太网运行得非常好,并且成为了另一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技术。每一台使用网线连入局域网的计算机都在使用着这一技术。■ 工程学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