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文庙钟鼓声
早上八点二十多分,杨林工作室内一片繁忙。
初晴马不停蹄地接电话,作为研究会筹委会的一员,她必须把邀请到的人员确定一遍。雷雪在整理参会的材料,会议资料、人员名单、活动流程等等。杨林则坐在办公桌旁埋头修改一份讲话稿,这是准备在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使用的。
由于杨林一直以来对“闽学”的文学推广和演讲辩论,加上沙阳镇旅游公司的宣传,让全体南剑人对“闽学故乡”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而这才是“闽学研究会”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基础。
同时,在汤副市长、许副区长、马书记、雷家等多方势力的努力下,南剑市内甚至省内很多领导也开始对闽学重视起来,毕竟太祖就是一位国学家,通读过《二十四史》,擅长写古体诗词,很多领导也都是书法爱好者,工作视察时总喜欢题写些字句。
在各种合力下,闽学研究会终于要成立,杨林甚至被冠以“少年举人”的句号,几乎成为了闽学研究会的一个吉祥物。
“好了,我们要出发了。”雷雪提着一个公文包,站在杨林右边激动感叹道,“自从八月份,你在沙阳镇对许伯伯、马书记和小姨他们提出这个闽学研究会概念后,南剑市、沙阳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我们都觉得你在吹牛做梦,但万万没想到,你真的实现了目标!杨林,你真的很伟大,我真的非常佩服!”
杨林摇头微笑道:“任何一项事业,都是众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协作、集智、努力的结果,我最多起到一点牵头引导的作用。”他拍了拍雷雪的手臂道,“比如你,也付出了很多心血,要不是你爸爸、你叔叔还有你叔爷在为研究会说好话,研究会不会这么快成立,而南剑文庙没那么容易划给研究会使用。”
是的,在杨林的提议下,以及雷家的运作下,闽学研究会的总部设在市文庙内,并由市文化部门拨款修葺重建了一些建筑和景点,使文庙初步恢复部分旧观。
雷雪大方地抱着杨林的臂膀,眨着灵动的眼眸,轻声道:“我只是一个小女子,没有‘平天下’之类的伟大志向,我只想你对我好一点,用心地爱护我——对了,你打算怎么答谢我?”
“嗯……”杨林挠头沉吟着,端详着她,只见雷雪今天穿着暗蓝色西装裙,一副白领丽人的时髦模样,显得干练精明,少了三分稚气,多了七分成熟,玲珑有致的曲线魅力四射,让他有种想拥抱她亲热一番的冲动。
他呼吸急促起来,不得不转向窗外。
雷雪撇了初晴一眼,发现她仍在回复电话没注意这边,立即闪电般亲了杨林的脸颊一下,笑道:“真是个不诚实的男人啊!你欠我已经很多了,以后要好好连本带息还给我啊!”
杨林苦笑: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我就这一身六十七公斤的臭皮囊,而且已经被王滟预订了,要偿还还真有些困难。
“咱们快过去吧,再不走,易教授就要到了,今天他才是主角。”杨林收拾了心情,把演讲稿叠好塞一个信封里,然后催促她们道,“今天只是第一步,还要看民间科举效果怎么样,如果民间科举开展不起来,这个研究会就很可能虎头蛇尾、无疾而终,我们的付出也会变成一个大笑话。”
“会成功的。”雷雪自信道。
初晴点头。
杨林可没有她们这般有信心,前世南剑就有一个闽学研究会,结果只是一个政绩式的文化门面,没有任何影响力。
三人大步走下楼,穿过沙阳旅行社大厅,来到新安路边,钻进雷雪的奥拓轿车,然后司机按雷雪的吩咐,朝着文庙街驶去。
初晴忽然道:“那座文庙以前有闹鬼——我师傅说的,很多人在傍晚会听到大成殿的钟声、读书声之类的声音。”
“胡说。”雷雪当然嗤之以鼻。
杨林倒是有点认同道:“这应该是精神共鸣,对儒教有敬意的人,会幻听到圣贤的声音。同理,狂热的佛教徒,也会经常看到佛祖。法国圣女贞德,也说过她听到上帝的声音。”
雷雪好奇地问道:“你对儒学非常热爱,那你有没有出现幻听?”
杨林摊开双手道:“我只是把儒学当成哲学来研讨应用,而不是宗教,我反对非理性的崇拜。”他不愿谈这个深奥的话题,轻笑道,“初晴放心吧,文庙经过半个多月的修缮,主体建筑已经焕然一新,有了人气,即使有什么孤魂野鬼,也将无处藏身。舒大伯的工程队借着这次机会,终于注册成功,成为正规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公司。”
之前舒大伯根本没有修缮资质,算是野工程队,只是有沙阳旅游公司投单,古建筑类维修管得也比较松。
到了文庙街口,这里只是大一点的巷道,两边树木成荫,阳光下,仍显得阴凉清幽。
司机按杨林的要求,停在了林翠玫的百合花草药美容公司的门口,三人下车,在公司大厅和林大姐寒暄几句,然后于八点四十五分来到南剑市文庙。
文庙大门朝西,南面立着一堵影壁,上面凸刻硕大的“文庙”二字,嵌有陶制的五彩龙凤图案,左右两侧镌刻“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字样,以示孔子乃“至圣先师”,至高无上。
门口停了四辆车子,但门口没什么人,有些冷清。
闽学研究会毕竟高大上一些,来的都是领导、专家、学者、教授、作家、老师等等,因此文庙门前并不见多少热闹,四周也没有张灯结彩,只有门楼上挂着一幅“庆祝南剑闽学研究会成立”的横幅。
杨林三人经过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泮池,从左边的游廊前行,通过大成门和戟门,迎面就是高达十米的大成殿。
此时殿内殿外坐着一群大学中文教授、文化干部、语文老师、社会上的知名作家、国学爱好者等坐在桌几旁边喝茶闲聊。位于右边的银杏树下一张石桌旁边,十几个人围在易教授身边,听他高谈阔论。
研究会成立大会以茶话会的形式,学者文人都清高优雅,彬彬有礼,相当矜持。
不少专家看到杨林,都热情的招呼几声,然后仍然各谈各的。杨林毕竟是小字辈,这里的人年龄起码三十岁以上,就他们三人在二十岁以下,显得非常突兀。
杨林先向易教授表达一番感谢,然后和旁边的学者老师们寒暄问好。
在博物馆戴馆长的邀请下,杨林、雷雪、初晴还走进大成殿游览观光了一下。
这座重檐歇山的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间,面积六百多平方米,是祭祀孔子的地方,现在这里改造成了大会议室、资料室和办公室。大成殿左右是东庑和西庑是新建起来的,各有六间房子,供奉“名宦”、“乡贤”、“先贤”和“先儒”。
大殿后面有五六棵银杏树和松树,其中银杏叶子开始发黄,在清凉的北风中片片飘落着。
一切都不同了,隐隐中,杨林听到了大殿的钟鼓之音。 重生之我是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