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讨价还价,提高版税
雷雪倒是逐条审阅,因为版税合同是新事物,目前只有1993年《录音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可作参照,“条款纯文字作品(含外国文字)版税率为3%”,少得可怜。
九十年代的出版合同与商业合同是两码事,因为作家和出版社都是体制内的同志,信用完全有保证,如果不是涉及版税制这一全新的契约,连合同都没必要签。杂志发表作家的作品时,有签过合同吗,而书籍不过是比杂志厚一点小一点而已。
最后,雷雪皱眉道:“我认为版税少了点,才5%,我打听过,目前国内图书版税好像是5%到15%,杨林这是拿最低的版税。”
王宜芝道:“10%以上那是拥有垄断性资源的领导才有的待遇,国家级作家比如你们南剑作协主席黄万师的散文集,也只有7%版税,全国知名作家作品也只有9%,这是顶天的!杨林连省级作家都不是,开的专栏都在南剑市内,全省有几个读者知道杨林大名?版税太高,光是有例会上就不可能通过。”
杨林知道她说的是实情,93年才开始的著名的“布老虎系列丛书”,叶兆言、王蒙、张抗抗甚至郭小四等一线作家版税也才10%,而超过10%的版税,那是顶级作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才拥有的待遇,全闽省也只有舒亭等寥寥几个才有这资格,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编入中学、大学的课本——这可是最牛逼的广告。
雷雪寒着俏脸,咬着嘴唇表达自己的不满道:“才5%,太小器了!”
王宜芝耸耸道:“杨林是新人,谁也不知道他的图书能不能卖得出去,当然是这样价了。5%最好的了,有些作品只能3%。”
雷雪讨价还价道:“杨林虽然是新人,但名气很大了,他的作品在南剑市众所周知广受欢迎,还开有文学专栏,有固定的读者群。他的散文在《读者》转载。我听几位台胞讲,宝岛的《联合文学》等杂志也转载不少。省内的杂志,现在都有刊登杨林作品。杨林寄给萌芽、少年文艺、散文百家、散文等国家级杂志的作品都已经通过审稿,很快会刊登出来……”
本来雷雪还想讲杨林正在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古镇奇谭》,但现在没发表出来,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凭白吹牛毫无意义。
王宜芝打断道:“你说的这些都没有用。很多作家的创作履历拿出来一看,会让人惊艳,他们无不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但又怎么样?书籍出版后往往无人问津!作家在报刊投稿,选择作品的是编辑;作家出版发行的图书进入书店,选择购书的是读者。读者的口味和编辑的口味有时候完全不一样。”
高春华苦笑点头道:“确实是这样,我们南剑市三年前有一位笔名‘来雨’的著名诗人,一开始受到《诗刊》、《星星诗刊》等杂志编辑器重,连开了好几期专辑,加入了中国作协,并出版诗集,结果销售量还不如省级作家满青的五分之一,要知道满青还没有在诗刊上发表过诗歌呢!”
雷雪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满青的诗歌更受欢迎?”
杨林好笑道:“因为满青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在女友、知音、辽宁青年等流行杂志上发表诗作,更符合青年人的口味,她的风格更像席慕容、汪国真,比较浅白直接。而来雨的诗风更像是顾城,大多数人看不懂。”
雷雪理所当然道:“那我会买满青的诗集。杨林散文走的也是大众化路线,他写的文化散文明显符合时代潮流,肯定好卖,版税应该提高一些。”
杨林朝雷雪眨眨眼表示赞扬,让她来讨价还价真是做对了,毕竟身为男人特别是男作家多少要面子一点,要清高一点,锱铢必较可不是文人该做的。
王宜芝摆出一幅买菜大妈的姿态挑刺道:“问题是,杨林写的内容大多局限于沙阳镇,你去全省打听打听,有几个人知道沙阳镇这个小地方?”
雷雪理直气壮道:“杨林说过,大作家贾平凹一开始也是写商州这个小地方的,只有把故乡写好,才有资格去研究全国。杨林的文章,每天吸引上千游客去沙阳镇游玩。不信我们做个市场调查,看看杨林《沙阳印象》出版后,南剑市会有多少读者购买,我们南剑有五百多万人口,是文化大市!”
王宜芝听了,心头一凉,醉意完全消散了,不再揽着杨林的臂膀,与杨林拉开了一点距离,盘腿坐在座位上,闭目思索起来。
雷雪觉得有戏,立即趁胜追击,摆出一言不合就走人的姿态道:“反正5%版税太少了,杨林,咱们不签了,反正全国有那么多家出版社,等你名气大一点再签约不迟。”
杨林知道雷雪是为自己好,所以对她的颐指气使行为不以为意,微笑地朝她点点头,示意她冷静一下。
高春华弱弱地肯定道:“嗯,王宜芝同志,我可以做证,雷雪同学所说的基本符合事实,小杨同志的知名度在南剑还是相当大的。”
采菱喝了一口咖啡,冷静道:“阿芝啊,杨林现在才十八岁,刚刚起步,未来有无限可能,如果你们这时对杨林好一些多点优待,杨林一旦成名,也会优先关照海峡社。”
王宜芝猛地睁开大眼睛,斩钉截铁道:“那就6%,这也是我最大的权限了。不过要签一下补充协议,以后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选择海峡社出版。”
这有点像是作家买断啊!杨林是知道出版行情的,这是拿他当知名作家来看待了,非常看好这本书和作家的前景。
大家望向杨林,这事最后得由他拿拍板。
杨林想了想道:“小说要除外,因为海峡出版社并不擅长小说推广发行,闽省的小说也不好卖。”
王宜芝歪头想了想,闽省以散文见长,几乎所有小说家都不出名,出版也卖不出去,从杨林的作品来看,也是以散文见长,因此笑道:“好,就这样了,我和编辑部主任联系一下,修改合同,明天上午我们再到文联签约。”
“我同意。”杨林笑道,“谢谢芝姐。”
所有人听了,长舒一口气。
王宜芝此时万万没料到,一年后杨林的小说会畅销成那样,她为今日的疏忽而后悔万分,虽然她会因为负责杨林散文诗歌图书出版而积攒大量的政绩,并在三年后当上编辑室主任。
此刻,她轻松地伸了下懒腰道:“好了,小杨林,我们到公园里走走,顺便给你拍些照片。这些稿件我就先寄回编辑室进行编选排版,估计下个月底就能出版发行了。” 重生之我是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