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出版消息
楼梯百瓦电灯特别明亮,这里的物业费都是单位出的,杨林算是免费享受公家的便利。
高春华停在三楼走廊,眺望环顾了一下四周的环境,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他拍着花岗岩护栏轻松地笑道:“杨林,我本来写了一幅‘静虚’的大字,但没有贾大师写的好,因此就放弃了,还是挑一幅‘澡雪精神’,古韵中带着一股现代的气息,比较适合你这种充满活力的少年作家。”
杨林陪在师母旁边介绍胜利小区的特色建筑,这里有体育馆、图书馆,甚至还有一个小电影院,他听了高老师的话,立即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常喜欢‘澡雪’的意境。”
雷雪听了,自作多情起来,俏脸微红道:“嗯,雪、林,雪林,高老师,等一下到杨林的书画室,你给我写一幅‘雪林’的大字好吗?”
高春华一愣道:“可以是可以,但这‘雪林’代表什么内涵意境?”
雷雪指着杨林道:“雪是指我,林是指他。”
“哈哈……”高春华忍不住笑道,“好好好,这里包含着友情,嗯,青春啊,真让人怀念。不过,你们还年轻,目光要放远,人生要有理想,要有事业心,别过早谈那个啥!”
杨林当然明白他的意思,连忙点头道:“我们是四有新人,以学业和事业为主。”
大家轻松说笑着,很快就到了四楼,走进大门玄关,直接进入客厅,这时初晴在厨房洗碗筷,她一向冷情,也没出来见客。
杨林带着高老师夫妇在各个房间转了一圈,屋内陈设非常简陋,但房间高大、整洁、清雅,室内还有三个盆景,窗外树木苍翠,显得清幽。
雷雪刚刚布置起来的书画室空旷的穷徒四壁,二十五平米的大房间,只有中央一张书画桌,这还是用杨林原来四方餐桌改造的,桌面覆盖一张黄色的厚布,桌边摆放着十几件文房四宝,砚是摆设,纸是“一宣斋”的熟宣,墨是“一得阁”的墨汁,笔是狼毫,有五支,大小不一倒插在一个古香古色的竹笔筒里。
桌面上还有杨林用雷雪送来的熟宣写的五六幅字,内容主要采自《中庸》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高春华眼睛一亮,认真点评道:“杨林,你的楷书很见功底,但显然没有用心,虽然清新秀气,但更多的是匠气,可惜,可惜了。”
杨林苦笑道:“我现在案牍劳形,厂里要写公文,晚上构思文章,哪有时间沉下心来去酝酿书法意境啊。不过,以后邀请师友来品茗时,可以向您求教上进。”
在雷雪的请求下,高春华挑了一支大号狼毫,蘸饱墨汁,沉吟了一会儿,看了看雷雪和杨林一眼,确定要在书法中蕴含哪种意境后,才用棣体写出“雪林”二字,落了款,当然,没有盖上印章,因为他没有带来。
杨林赞道:“嗯,这幅字圆润飘逸,给人和谐轻灵之感。”
雷雪也很满意道:“谢谢高老师。”
高春华走到窗户边,望着外面的小树林道:“这小区的环境比我那里好太多了,本来军分区的房子刚硬有余,文雅不足,现在你入住进来,恰好文武并济,不错不错,这里适合潜心写作。对了,我送的字幅,挂在客厅比较合适。”
杨林点头道:“您说的对,本来‘澡雪精神’对应书房比较好,但我的书房有了电脑后,就变成了一个工作室,不适合坐而畅谈。”
高夫人是一个外表普通、性格平和的中年妇女,她微笑着把那幅卷轴交给杨林。
杨林连忙双手接过字幅卷轴,连声道谢,然后徐徐展开,只见四个繁体棣字起笔凝重,结笔轻疾,蚕头雁尾,浑然一体,字里显现出一股端庄大气,高洁如雪,让人精神一振。
雷雪拉着杨林到客厅,把这幅长达三尺长的大字书法条幅挂在正墙中央,整个房间立即生动、厚重、雅致起来。
这时,客厅茶香馥郁扑鼻。
在两张沙发中间的玻璃茶几边上,初晴端坐着一丝不苟地泡茶,举止优雅,目不斜视,其专注的样子,令高春华夫妇都觉得惊讶,还以为她是专业的茶艺师。
雷雪抢先介绍道:“这位是杨林的同学兼同村老乡,阮初晴,在市立医院护士部实习。”
初晴举起纤纤玉手,姿态优美地把茶水倒进茶杯,然后一杯杯端送到罗阿姨和高春华前面,很有她师傅林翠玫的风韵。
瓷杯内茶水芬芳浓郁,水色明净,叶片嫩绿,初晴语气恬淡地讲解道:“这是沙阳镇出产的茉莉花茶,以绿茶和茉莉花精制而成。”
高春华摸了摸有些秃顶的头部,目光发亮道:“这可是传统的福建名茶啊,自制的往往比茶场大规模生产的来得精细特别。”
高夫人微笑道:“这香气很迷人。”
两人端起,品了一口,连声赞好:“醇甘鲜爽,香气浸到了肺腑,确实是适合夏秋季节细细品味的好茶!”
初晴道:“谢谢。”又倒茶端给雷雪和杨林。
雷雪觉得初晴抢了她的风头,很是不悦道:“这茶你什么时候送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初晴根本不理她。
杨林也看着初晴,他记得厨房只备有绿茶,怎么会多出茉莉花茶出来,不过,他想到初晴习惯带着香囊,就恍然明白了。
大家开始品茗聊天,因为有了高春华,大家主要谈文学,高老师是作协领导,对国内、省内和市内的文学作品非常熟悉,因此主要他在侃侃而谈当场文学现状。
高老师告诉杨林一个好消息:“闽省海峡出版社有一位编辑联系市文联,说你的乡土散文很有特色,准备列入初审名单,我已经把你的代表作品寄了十几篇过去。”
成功了!杨林和雷雪、初晴对视一眼,兴奋得手脚颤抖,两个少女也目光熠熠。
高春华笑道:“你《五百年廊桥》在《读者》转摘后,影响挺大的。南剑市倒没什么轰动,毕竟大部分读者已经看过那篇《五百年廊桥》,但全国的读者就不一样了,已经有不少杂志社、出版社打电话到市作协询问你的作品和事迹。” 重生之我是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