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办事没轻没重,叫不知道分寸。“祸由口出”——就是说话失了分寸。因一句没轻没重的话,求职可能失败,生意可能砸锅,谈判可能破裂,朋友可能产生误会甚至交恶,自己会因之懊悔、不安……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挽回,也许永远不能挽回了。
现代人际交往中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把握分寸感。
分寸感把握得好,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成熟。
1982年我在美国结识了一位华裔小姐梅赞月博士,她是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惟一的秘书。那时中美两国刚刚开始接触,相互不了解,敏感的问题很多,谈话一不小心就会碰上地雷或暗礁。梅小姐夹在两国作家中间,既诚恳、热情、周到,说话办事又非常得体,成了一种快乐真挚的黏合剂。是她身上的那份成熟让我认识了美国。
而我们有些四五十岁的人反不如她一个年轻姑娘成熟,比如说过头话,开不得体的玩笑,有时还会“犯棱”——棱子,生瓜蛋子。我当时找到的原因是,我们搞政治运动太多,见的世面太少,把人都整得不知轻重,失去了分寸感。
改革开放让人经得多见得广,商品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性迫使人急速成熟起来。现在的中国,随处可见成熟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里的“白领”、高学历者,商界或其他领域的成功者。他们的生存环境、奋斗经历练就了他们的分寸感,成熟的分寸感又是他们成功的因素之一。
人际关系好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改变,决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交际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可能不发生变化。在这种转型时期的剧变中,掌握交际和说话的分寸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成熟而不是圆滑,交际是生产力但又不是光靠耍嘴皮子用唾沫粘家雀儿,或急功近利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天津尼斯迪康乐城的总经理张凤林,是位做人有棱有角,性格直率得可爱有时也可怕的人,赤手空拳借贷两亿多元建成了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集健身、娱乐和宾馆于一体的企业。他有句名言:“尼斯迪工程是朋友工程!”
这也是一种分寸感——他的直率让大多数人觉得可爱并因此信任他,让很少的人——比如竞争对手,觉得可怕。
商品社会是交换的社会,交换就是交际,离不开跟人打交道。商品经济是能人经济,能人大都是聪明人,交际的分寸感就是不聪明不行,却又忌讳太过聪明。
1997.12.29 人畜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