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蒋子龙文集.10,难得一笑

§挡

  生活中不可以没有挡头。有房子就有门,有门就有锁,有桥就有栏杆,有十字路口就有红绿灯……进关过卡,检票验证,不办完手续不会放行。该挡的不挡会出乱子,有时比被挡一下还要麻烦。

  有一次我去吉隆坡,深夜下机,长长的机场大厅里没有任何挡头,只有一个一个的指示牌。我找到了出关口,冷冷清清,只顾忙着和接我的人打招呼,忘记办出关手续就走出去了,守关的人也没有挡我。一周后当我要离开吉隆坡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痛快了,行李托运、安全检查都过关了,到需要验明正身的时候把我扣住了。海关人员问我是怎么进来的?我说是飞进来的。他说,先生你这是非法入境。我说是无法入境,或者叫如入无人之境。我是堂堂正正地从你们的海关走出去的,接我的人可以作证。但没有人拦我,没有人问我,你们没有法,没有关,责任在你们而不在我。他还说按规定这种情况要送上法庭。我回答说自己还从没有上过中国的法庭,能见识一下马来西亚的法庭也算体验生活。我是你们请来的客人,上了法庭丢丑的是你们而不是我。强词夺理还真起了作用,他把护照还给我,让我出关了。在入关时没有被挡节省的时间,在出关时被大挡又浪费掉了。

  自此以后,我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挡就格外留意。凡是人家想挡你,最好就老老实实地接受眼前的现实,该绕的绕,该交费的交费。这一留意不要紧,发现处处是挡。

  买票进了公园大门,里面还有许多挡,好的景点和展览室都会挡住你再收费。

  我每天早晨骑车去游泳馆,要穿过一片楼群,楼群里有纵横交错的柏油路连接两侧的大道。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前夕,楼群西侧的通道突然被胳膊粗的铁栏杆挡住了,留了一个曲里拐弯的小口,只够通过空身行人。楼群里骑车或坐汽车的人,如果想去西半城,就得走东侧通道绕个大弯子。我也规规矩矩地去绕。绕到第三天,发现西侧很漂亮的半人高的围墙被推倒了一大截,无论骑车的还是步行的,都从那豁口中出出进进。大概推倒围墙比推倒那铁栏杆容易,这叫“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人流如水流,阻挡不得法会另外冲出一条河道。转眼快一年了,豁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平坦。铁栏杆还挡在那里,没有人碰,也没有人管。

  我猜测生产那铁栏杆的工厂一定发了财,北方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那种栏杆。

  九五年岁末,早晨七点多钟我和师范大学一位老先生赶到北京站。国人没有不知道北京站的,曾是首都的骄傲,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如今被我说的那种铁栏杆分割成许多禁区,栏杆外人山人海,横躺竖卧,遍地污秽。我已经见多不怪,同行的老先生却感慨很多,问我为什么要挡起来?我说这么多人,叫您来管北京站您怎么办?

  我每次到北京站都会冒出同一个想法:谁若对计划生育不重视,不想节育,就叫她到北京站自己买一次票,上一次车,保管她回去就流产。从售票处外面十几米的地方圈起了铁栏杆,栏杆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入口由警察把守。我们回天津的火车是八点二十分开车,警察却要到八点钟才放人进去买票。老先生想跟警察理论,我赶紧把他拉走。条条大路通北京,条条大路也能离开北京。我们来到另一排栏杆前排队买了两张站台票,又走到进站口前面的铁栏杆前,跟警察费了点口舌,就进站了。车站大厅内也到处是栏杆,也正因为有了栏杆,车站内才有了一块块的空场,有空场才有干净和稍微安静一点的地方。看上去还像个车站的样子。

  天津站也是这样,站前广场被栏杆隔开,大厅内用栏杆隔出一条过人的通道,大部分空间被保护起来。东北许多大城市的车站也如此,凡是人多的地方,就少不了铁栏杆,它冰冷、粗壮、六亲不认、坚持原则,把素质不是很高的人群分而治之。让他们走该走的道,站该站的地方,坐该坐的位置。

  看似一种限制,也许从整体流动上更方便了。

  比如一间房子,什么东西都不放对人来说才是最自由的,你可以在里边随便折腾。放上一张床,就抢夺了人的生存空间,限制了人的一部分自由,可人累了能够躺上去,岂不是更自由舒服了。不自由也许是自由,最自由也许是不自由。

  我这样一想,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挡”就视而不见了。该挡的被挡住,不该挡的挡不住。 蒋子龙文集.10,难得一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