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蒋子龙文集.13,评与论

§和现实相会

  ——张建星《今早相会》读后

  中国最多的是人。比人更多的是书。

  一本书的诞生大体也要经历“十月怀胎”的过程,有的短些,有的长些。张建星在《天津日报》开了个专栏,名为《今早相会》,历时一年多,刊出九十九期——创下了近几年来在中国报刊上个人开随笔专栏的最高纪录。

  可见它是“龙凤胎”——如果不受欢迎就不可能开这么长。

  三联书店将这九十九篇文章结集出版,果然如“龙凤胎”出世一般,张建星和读者来了一次“大相会”。

  首先,天津海运公司在报纸上登出大幅套红的贺辞:“特别祝贺《今早相会》出版发行!”企业自愿出资为一本文学或社会学著作的问世如此大造声势,如此隆重热情,目前在中国实属罕见。

  其次,东北角书店为《今早相会》举行了首发式,张建星签名售书,一上午卖出去五六百本,仍不能满足读者要求,又举行第二次签名售书。都以为第二次人会少些,结果同第一次一样拥挤热烈。

  这是一本什么书呢?

  为什么在所谓“疲软”的抱怨声中,它会如此“坚挺”呢?

  因为它是一本社会随笔,也可称之谓是当代社会的小百科。从当今世界的大市场、小市场,到人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社会各种热门话题到经济、历史、政治、未来、自然界、文化、伦理、道德、情感等等许多严肃而又敏感的问题,作者面对整个社会,斑斓杂驳,不拘泥,不沉滞。有丰富的材料,有鲜活的思想,纵横跳荡,描述了世间百态、社会心态、群众情态。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命运。

  在当今这个不可思议、变化莫测的社会大故事中,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以前是靠政治运动强迫人们关心政治,关心国家经济前途,绝大多数人仍然有局外人之感。如今没有人强迫,人们却自觉地关心这一切。因为这一切跟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命运和前途紧连在一起。《今早相会》里有大量的社会信息,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饥渴。

  当纯文学作品对眼下极为活跃的社会现象表现出迟钝和隔膜时,张建星的社会随笔正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它有新闻性。及时,材料丰富,具备热点效应。

  它有纪实性。文学是通过纪实性靠近时代、认识时代、表达自己的时代意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大千世界不再像以前那样结构稳定、节奏缓慢,而是瞬息万变。人们对世界的感觉也随之改变了。这种变化影响了文学的结构和形象。

  即便是世界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憎恨各类写实主义的奥斯卡,王尔德,也不得不承认艺术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神话阶段、虚构阶段、纪实阶段。

  神话时代还不具备纪实的手段,用神话寻求现实、补充现实。虚构文学则是对现实生活进行集中概括和典型化的描绘,成为时代的“镜子”。可见优秀的虚构文学和纪实文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纪实性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中,只不过有多有少,有主有次罢了。

  如今,现实比任何虚构更精彩、更不可思议、更具陌生感和震撼力。当代快节奏下的读者,没有从容的心境阅读认为是虚假的是别人瞎编的东西。当发现作者的智慧、知识还不如自己的时候,便不会有耐心再读下去了。不再信任作者的主观态度,不愿意读重复的东西。

  有足够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思想,才能理解现实,表述现实。张建星的许多文章就是从普通人的所谓生活小事引发开来,提出一种见解,一种思想,靠感情和智慧影响读者。或者公开肯定,或者公开思索。不论肯定和思索都是负责任的。

  现实对现代人有强大的魅力。只有对现实一无所知或无可奈何的人才会对现实不感兴趣。

  纪实是创造活动,是思维活动,更需要想象力和艺术加工。

  坐在书斋或躲进象牙之塔的专业作家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纯粹的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政治家更写不出。记者的视野和经历帮助了张建星。

  在自然界,占优势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是杂交,是粗纤维的东西。随笔这种文体就具备杂交的优势。它在当今冷寂的文坛形成一股热流,并非偶然。

  驾驭这种文体又正是张建星之所长。他有对当代社会深切的感悟,有职业的优势,广收博采,有纵横捭阖的文字功力,所以他继随笔式长篇纪实文学《万众突围》之后,《今早相会》又获得了成功。

  这本书的文学品性体现在与广大读者的亲密性中。书名冠以“相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与读者相会,与人们的心灵相契。

  有亲切可感的氛围,有耳熟能详的事件,有精彩的调侃,有辛辣的嘲讽,有严肃的思考,有坦率得惊人的幽默感,又有温暖的感情。其中不乏妙品精论。读者就是交谈者,作者就是这本书里性格鲜明的主人公,交融性中包含着令人警策值得深思的东西。

  正是这真情、真话,感动了读者,吸引了读者。所以人们才自愿掏钱购买了这真情、真话、真实。

  张建星其实是在呼唤社会构建新的人格。

  他的这份真挚却建筑在对社会生活充满现代主义的调侃上。这种披坚执锐的侃劲,是他的风格,也是他受欢迎的原因。现代世界似乎格外适应这种风格。张建星也似乎天生要和这个时代相会……

  1997年6月 蒋子龙文集.13,评与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