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闹一次丑闻,比如:同性恋或婚外恋被当场抓住、吸毒或打架闹出官司等,将会严重地破坏自己的生活,甚至会改变一生的命运。即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天津市某重点中学的一个优等生,和几个同学上街顺手从水果摊上拿了一个苹果吃,谁也不知道他当时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说他是偷吧,他当着同学们的面儿拿的;说他穷吧,他口袋里有够买5斤苹果的钱;也许是神不守舍地把水果摊当成了宿舍里同学的苹果;也许是恶作剧或想逞能寻求刺激等等。不管动机如何其结果是受到学校的批评,然后是破罐破摔,失学,流浪,现在此人在监狱里。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也许就变成了一件趣闻轶事,各大报小报将竞相登载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著名的歌星著名的作家著名的某某,走在大街上还在想工作,顺手从水果摊上拿起一个苹果就啃。摊主追上来才知是大明星,他正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新的角色之中,体验做小偷的感觉。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摊主感到非常荣幸,挑了一兜最好的苹果送给这位名人。
这并非我的“合理想像”。法国大作家雨果,到一个禁止钓鱼的养鱼池里垂钓,而且向一个过路的人吹牛,说他昨天在这里钓到几十斤大鱼。想不到这个过路的人是警察,要罚他的钱。他却说:“你不能罚我钱,我的职业就是虚构。”这件事作为雨果的趣事流传开来,在全世界流传了几百年,还会继续流传下去,让人们欣赏大作家的智慧和机智。
对有些人是丑闻的事,对名人则是趣事轶闻。而作为名人是不可以没有这类趣事甚至是丑闻的,有时两者之间很难区分。而丑闻更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知名度。即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特别是现代的歌星、影星、球星,不断地制造点绯闻、丑闻,似乎是成功的成名手段。
人们有谁不知道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坏女孩”麦当娜呢?又唱歌,又演电影,一会儿拍个写真集,全裸上镜;一会儿在电视上大骂出口,满嘴脏话。但名气越来越大,票房价值越来越高,甚至带动了一种向恶的社会风气。今年美国传播媒界流行一种说法:今日好莱坞成了“坏女孩”的天下。此风也传到了中国,在职业妇安和知识妇女中以举止粗野、满口脏话为时髦。在公共场合,常会碰到一些有身份的女人,从涂着鲜红唇膏的嘴里吐出一串串国骂、洋骂,别人尴尬地不敢接腔,不敢正视她们,她们却自自然然,旁若无人。
在制造丑闻效应方面应该说男明星们更胜一筹。歌坛巨星杰克逊,忽而身边养了几个童男子,忽而又把姑娘们迷得死去活来,他身上就没有断过各种各样的新闻。奥斯卡影帝道格拉斯,滥嫖、狂赌、吸毒,几乎“五毒俱全”。还有的明星因同性恋得了艾滋病,有的涉嫌凶杀,在全世界搞得沸沸扬扬。至于明星们的桃色新闻更是大面积丰收……这一切不仅不影响明星们的身价,反而给他们增加了一种神秘感,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更刺激了追星族狂热的好奇心。
人们也许天生喜欢邪恶的效果。或许因为人们过于崇拜和喜爱明星,对明星们来说做了任何坏事就很容易都能变成好事,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足球明星也不例外,巴西《圣保罗州报》载文:“巴西有许多傲慢、性格暴躁、好斗、自认永远有理、令人厌恶、放荡不羁和狡猾的球员。所有这些人有个共同之处:都是大球星。”
怪癖的爱惹是生非的球星太多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当然首推马拉多纳了。一个又一个的丑闻帮助了他,最后也毁了他,因为他玩丑闻游戏玩过了头。他真的毁了吗?不是还要为他立10米高的塑像吗?至今人们还在谈论他吗?
也不可否认这给所有名人敲了一声警钟:制造丑闻效应要有个限度。
名人之所以把丑闻当美闻,并乐此不疲,在客观上是被社会娇惯的。这个社会需要明星,需要偶像,试想没有优秀影星的影片、没有著名歌星的演唱、没有大球星的世界杯足球赛,还会有多大意思呢?实际上人们捧名人是为了娱乐自己!如同看赛车希望看到撞车的场面一样,观众是残酷的。中国一位影星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一个影星真正尊重影迷,因为他们不在一个层次上。那么影迷喜欢影星就都是出于尊重吗?以前有权有势的人崇拜一个女演员就恨不得占为己有。如肯尼迪和梦露,该悲哀的是影星而不是影迷。影星换了一个又一个,任何明星总有年老色衰和江郎才尽的时候,而群众是强大的,像潮水一样,残酷无情地淘汰掉自己不喜欢的影星。对歌星、球星及其他名人也一样,打碎偶像的一定是树立偶像的人。君不见马拉多纳吗?在1994年7月1日之前,全世界都在吹捧他,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在唾骂他,世人如此势利,很难说是厌恶丑闻,还是盼着名人多出丑闻?
历史就是如此,西方人说丑和美同恶与善一样都是神的左右手。在社会发展中丑的存在也是必要的,正如惟有恶才是善的惟一存在的理由一样——这就是名人存在丑效应的土壤。
从主观上讲,名人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工具。他们喜欢制造丑闻是一种病态,是被他们的事业“拿控”的,俗称“职业病”。作家是文学的工具,歌星是演唱的工具,影星是电影艺术的工具,所以这些人有时候会歇斯底里,精神反复无常。有些越是成功的艺术家,个人生活越是一团糟。他们往往是事业成功的英雄,同时又是一个失败的人。也许正因为事业的成功,做人才失败了。球星也一样,美国运动心理学家马克·恩特伯格就认为马拉多纳是心理学上所谓“光晕现象病”的典型患者,“这样的运动员都有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只相信自己是不朽的、万能的。”也可能相反,他们对自己不再有信心,难以承受名誉、金钱和舆论三方面的压力,同时又要保持神圣的形象,不想让自己在无数球迷面前显得太谦卑,于是便借助于药物和毒品。
可见名人并不是为了丑而制造丑闻,他们想从丑闻中取得利益、快乐和名誉。其实他们的名望、丑闻和他们的人一样靠不住,真实的他们不一定和他们的名望相符,也不一定像丑闻中的他们那样丑。如果他们肯以真面目示人,也许会可爱的多。
这个世界之所以永远不会寂寞,就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许多名人。只要有名人,就不愁没有丑闻。老百姓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戏好看,有时过于喜欢一个明星了,感情也会受到伤害……但最终能被丑闻害死的还是当事者,丑闻害不死观众。 活着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