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后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世纪的欧洲盐野七生作品集(套装共2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章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后期
(前210—前206)
罗马人称之为“汉尼拔战争”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只要看这一年的两位执政官被派往哪里,就可以知道罗马的主要战场在哪里。“汉尼拔战争”爆发的第九年,也就是坎尼会战罗马军队完败的第六年,即公元前210年,当选该年度执政官的两个人中,马尔凯鲁斯被派往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地区,拉埃维努斯被派往西西里。
普利亚地区是对阵汉尼拔的最前线。执政官马尔凯鲁斯的任务是避免与汉尼拔正面作战,在此前提下主动出击,以此削弱汉尼拔的战斗力,同时也是为收复普利亚地区的要塞塔兰托作准备。马尔凯鲁斯因其习惯采用主动出击的战法被誉为“意大利之剑”,他曾成功收复锡拉库萨。对于任命他负责这一任务,元老院没有任何异议。
拉埃维努斯已经连续四年坚守马其顿战线,他成功地在外交和军事两方面对马其顿实行了封锁。他当选执政官后,被派往西西里,上一年度的执政官加尔巴接替他负责这个战场。因为锡拉库萨已经收复,所以西西里战场看似已经安定,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西班牙,科尔涅利乌斯兄弟俩于前一年相继败于迦太基军,两位指挥官均阵亡。逃到埃布罗河以北的罗马军队,兵力减少到了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迦太基国内派到西班牙的援军,很有可能转而前往西西里。所以,执政官拉埃维努斯在西西里的任务就是整顿刚刚收复的锡拉库萨统治机构,在锡拉库萨以外的西西里全岛,防止可能出现的迦太基进攻。只要罗马没有彻底控制西西里,就很难孤立汉尼拔。因为意大利南部与西西里只有狭窄的海峡相隔。罗马必须彻底断绝敌人的补给线。对于强敌,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公元前210年之前的8年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主导权一直掌握在汉尼拔的手中。但是,到了这一年,战争主动权开始明显向罗马方面转移。迦太基的统治者们并不懂得把握时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战争的主动权转让给了罗马。罗马非常担心西西里战场,甚至派去执政官坐镇指挥。与此相比,迦太基却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
公元前210年,罗马改用攻势。这时其投入的兵力合计21个军团,与前一年的25个军团相比,减少了4个军团。从理论上来说,由守变攻应该增加军队的规模才对。但是,由于加普亚和锡拉库萨已经收复,在这两地不再需要投入兵力,尤其是曾经需要投入6个军团包围加普亚,但是现在只要驻扎一个军团已经足够,而且好处不仅于此。在随后的日子里,罗马虽然没有给各级指挥官们放假,但是,只要一有机会,就一定让市民兵回家休整。因为,不这样做就无法带领市民兵进行长期的战争。
虽然罗马可以要求罗马市民兵一次又一次地服兵役,却不能如此要求罗马联盟各加盟城市的士兵。这一年,西庇阿申请担任西班牙战线的请求获得了批准,但是,动身离开罗马外港奥斯提亚港口的时间,已是夏末。因为征集1万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这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罗马对汉尼拔的作战由守变攻,但是,在组编军团的时候,元老院必须考虑各同盟城市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们依然不轻松。
在公元前210年的一年间,西西里战场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状况。西班牙战场的形势尚不明朗。这一年里,战斗最激烈的是意大利南部的战场——是汉尼拔与马尔凯鲁斯的交锋。
这个战场的战斗始终是围绕塔兰托展开的。罗马投入了由执政官马尔凯鲁斯率领的两个军团和前执政官凯恩图马卢斯率领的两个军团,共计四个军团。
凯恩图马卢斯的军团首先与汉尼拔交手,可惜不是汉尼拔的对手。罗马军队被打得狼狈不堪,战斗力损失了五分之四,前执政官战死。
但是,年已六旬的“意大利之剑”马尔凯鲁斯不会在年仅37岁的迦太基猛将面前服输。
得知友军失利消息后,马尔凯鲁斯一方面派人前往罗马通报战况,同时把凯恩图马卢斯军团的残兵编入自己的军团中,而后率领全军向汉尼拔追去。汉尼拔的军队已经转移。但是,为了不让罗马军队靠近塔兰托,他们没有走出萨莫奈人居住的山岳地带。在奈米斯托罗附近,马尔凯鲁斯终于追上了汉尼拔。
这里有一片开阔地,这在重峦叠嶂的当地非常难得。汉尼拔在开阔地尽头的山丘上布下阵地,马尔凯鲁斯追到这里后,向他挑起了会战。
迄今为止,两人之间已进行了无数次战斗,但是,面对面作战是第一次。对汉尼拔来说,在坎尼会战以后,这也是第一次与罗马军队展开正面作战。
为了不重蹈坎尼会战失败的覆辙,马尔凯鲁斯没有把全军投入到战斗中。他把全军分成两部分,在战斗中交替上阵。汉尼拔又用上了象群,这些象是迦太基避开罗马海军,成功从本国送来的。
然而效果恰得其反。由于大象完全不听指挥,汉尼拔军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其精妙的战术,处于苦苦应战的局面。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日落,很难说哪方获胜。
第二天一早,离开宿营地在开阔地布阵的罗马军队,没有见到迦太基军从宿营地出来。不得已,马尔凯鲁斯只得命令士兵首先火葬了前一天的阵亡者。
没有月色的这天深夜,汉尼拔和他的军队已经悄悄离开宿营地。由于营帐前的火把都亮着,所以,罗马军队没有察觉敌军的营地已成空巢。当他们发觉异常时,已是在天亮之后。
马尔凯鲁斯继续追击汉尼拔,在韦诺萨附近再次追上了汉尼拔。对罗马来说,韦诺萨是个重要的殖民地,阿皮亚大道通过此地。这里没有平地,大规模正面作战绝无可能。但是,两军之间的战斗还是打响了。战斗结果是罗马占了上风。当天夜里,汉尼拔又离开了营地。马尔凯鲁斯依然继续追击。
就这样,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在首都罗马,迎来了冬季选举第二年要职的市民大会。市民大会必须有至少一位执政官主持。通常,回国的是距离首都较近的执政官。但是这一年,尽管与远在西西里的拉埃维努斯相比,马尔凯鲁斯距离罗马近许多,回国的却是拉埃维努斯。因为,马尔凯鲁斯早就传话过来,说自己无法抽身。
市民大会选出了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度的执政官,他们是老费边和弗拉库斯。马尔凯鲁斯以前执政官的身份继续负责对汉尼拔的战场。在组编下一年派往各个战场的军团时,罗马遇到了迄今为止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150多个罗马联盟的同盟城市及同盟殖民地中,有12个地方传来消息说,已无力提供兵源。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已经过去了9年,汉尼拔却仍在意大利境内,而且,公元前210年这一年,罗马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也许各同盟城市的负担已到极限,但是,元老院并未因此草草作出决定。与前一年一样,最终依然组编出了21个军团。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拒绝提供兵源的同盟城市一成不到。
虽然罗马向汉尼拔发起正式攻势后,并非所有方面都顺利,但是至少在西班牙,一位完全不同于其前任的年轻指挥官登场了,并开始施展他的军事才能。
在以前的作品中,我曾经写到过一位成功的领袖,最重要的条件在于能够在其周围营造出轻松的气氛。意大利语叫SERENO,翻译成日语是“晴朗”。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西庇阿从年轻时候起,就具备这样的天分。
在讲坛上一站,就能吸引人们不自觉地把票投给他。在后来变成秃头前,西庇阿又是个美男子。还有,他出身在科尔涅利乌斯这一罗马首屈一指的贵族世家。在罗马,科尔涅利乌斯家族超过瓦莱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埃米利乌斯和费边,在担任罗马执政官等重要官职的人数上,排名第一。
这位出身名门、又有能力的美男子,非常清楚自己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他的这份自信得益于他天生的亲和力——从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大家都很愿意接纳他。
面对众人时,他魅力四射;面对一个人时,他同样充满魅力。沿海路从奥斯提亚到西班牙东岸恩波利亚的途中,他已经彻底征服了同行的监督官西勒诺斯。
尤里乌斯·西勒诺斯前往西班牙,享有和西庇阿同等的权威和权力。西庇阿太年轻,不足以让元老院信任,所以才派了监督官与他同行。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妨碍西庇阿作出决策。拿破仑曾经说过,两位优秀的指挥官在一起比不上一个平庸的指挥官。只有西庇阿的父亲和他的叔叔,能够做到相互配合,推进战事。
25岁的西庇阿请求年长他很多的西勒诺斯负责守卫埃布罗河以北的塔拉戈纳营地,自己负责与埃布罗河以南的迦太基军展开战斗。西勒诺斯答应了,不仅如此,他始终坚持对西庇阿的承诺。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当然,年轻的西庇阿以后的种种表现,也无须这位监督官出马。
西庇阿在恩波利亚下了船,来到罗马军队在塔拉戈纳的营地。迎接他的是历经了8年的艰苦战斗幸存下来的士兵,他们失去了曾经是他们指挥官的、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
这位25岁的年轻统帅,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消除士兵们的失败阴影。他把他们召集起来说,昨天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切从明天开始。他还说,虽然自己年龄不大,但是,海神波塞冬在保佑自己。他甚至让大家相信,自己真正的父亲不是战死在西班牙的科尔涅利乌斯,而是海神波塞冬。这不免让人想起亚历山大大帝。当他从埃及神官那里听到,自己的父亲不是马其顿国王,而是长生不老之人,即诸神中的一人时,虽然惊讶却深信不疑。那些军事奇才们,为了笼住部下士兵的心,经常会谎称自己的母亲与诸神中的一个发生了恋情。笃信诸神的罗马士兵,听了这番话以后,开始觉得自己一方一定能获胜。
接着,这位年轻的统帅开始收集包括来自友邦马赛在内的所有地方的情报。对他来说,西班牙还是个未知的地方。地形、气候、原住民部族的分布情况、迦太基军队所在的位置、兵力等等,他需要了解的东西很多。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9年的冬季自然休战期,西庇阿都在收集和分析情报,并以此为依据,制订了作战计划。
他知道了敌人还是分三支军队行动。这与自己的父亲、叔叔败战时的情形一样,没有变化。其中一支军队由汉尼拔的二弟哈斯德鲁鲍尔率领,一支由汉尼拔的小弟马可尼率领,另一支则由吉斯戈率领。每支军队的兵力都在2.5万人上下,合计超过7万人。此外,迦太基军队还有象队。
西庇阿率领的罗马军队中有他自己从意大利带来的1.1万人和前一年克劳狄乌斯·尼禄被紧急派往西班牙时带来的1万人,加上不成完整建制的7000人,共计2.8万人。若与迦太基的一支军队作战,双方可谓势均力敌。但是,一旦迦太基方面三支军队合而为一,那么罗马军队一定会寡不敌众。
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的西班牙
迦太基的三支军队分别在相隔很远的地方越冬:一支在西班牙中部,距离迦太基军在西班牙的根据地卡塔赫纳有10天的行程;一支在西班牙南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另一支在现属于葡萄牙的塔沟的河口附近。三支军队彼此之间的距离都需要10天的行程。这就是汉尼拔在西班牙的大本营的迦太基军队状况。西庇阿接受的任务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率领退回埃布罗河以北的罗马军队扭转被动的战局。
公元前209年,西庇阿在西班牙开始了行动。此时尚未到执政官费边和弗尔维乌斯二人始于3月15日的任期日。
西庇阿把防守根据地塔拉戈纳以及周边的任务交给西勒诺斯后,率领全体士兵向南渡过了埃布罗河。他的好友、副将雷利乌斯率领满载士兵的30艘战船同时南下。清楚这次行动目标的只有西庇阿、雷利乌斯和西勒诺斯三个人。要想欺骗敌人,首先必须瞒过自己人。
从塔拉戈纳到卡塔赫纳通常需要20天时间。但是,经过一番急行军,西庇阿于7天后到达了卡塔赫纳的城墙前。直到此时,士兵们才弄明白了总指挥官的意图。
迦太基的三支军队早已知道西庇阿到了西班牙,只是他们没有料到西庇阿的行动如此之快,更没有料到他的第一个目标竟是自己的根据地。
迦太基的一支军队距离卡塔赫纳只有10天的行程。未满26岁的西庇阿是否能够成功实现他的战略意图,这取决于他的行动是否足够迅速。
当时的卡塔赫纳被称做“新迦太基”,它是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死后由其女婿哈斯德鲁鲍尔,于公元前228年作为迦太基殖民地西班牙的首都建起来的。这座海港城市有效利用了周围达4公里的海角。西南两侧面海,北侧是一个海湾,只有东侧与陆地相连。在西班牙开采的矿产及农耕作物都先集中到卡塔赫纳,而后从海路运往迦太基国内。这里同时也是汉尼拔一家越冬的地方。在城墙环绕的海角一端,有一座极尽奢华的城堡,令其周围其他景象黯然失色。汉尼拔从19岁开始直到进攻意大利,在这座城堡内度过了10年的时光。对汉尼拔一家来说,他们的家就在这里,而不是迦太基国内。卡塔赫纳有4000名士兵防守。只留下4000名士兵防守是因为这里三面临海,曾经在战斗中一直占优势的科尔涅利乌斯兄弟俩都未敢尝试攻打卡塔赫纳。
结束了一天的行军后,按规定,罗马士兵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依照规矩搭建宿营地。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当卡塔赫纳守兵看到敌军突然出现在城下,虽然很惊慌,但由于此时已日近黄昏,而略感心安。因为他们认为罗马军队一定会首先搭建宿营地。然而,他们的希望落空了。
西庇阿一到卡塔赫纳所在的海角入口,未给全军休息的时间,马上就在海角东面,与城墙平行布下了一个长方形阵地,然后才开始搭建宿营地。此时,率领战船北上的雷利乌斯也已经完成对卡塔赫纳西南两侧的海上封锁。只剩下位于海角北面尚无罗马军队出现。这里是一个海湾,非常开阔。城内的守兵认为自己无法从这里逃走,敌人也不可能从这里攻过来。但是,西庇阿不这样想。
卡塔赫纳(新迦太基)(选自LIDDELL HART,“Scipio Africanus: Greater Than Napoleon”)
第二天一早,在海角的东面,常规的攻防战开始了。防守的迦太基方面认为罗马军队只能从这个方向攻过来。因此,把所有战斗力都投入到了东面的防御阵地上。隔着城墙的攻防战未决出胜负,下午战斗继续进行。
就在卡塔赫纳东侧的战斗展开之际,指挥官西庇阿亲自率领2000名事先挑选出来的士兵,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海角的北面。直到海湾出现在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才向士兵们说明了自己的作战意图——通过这个海湾,翻过北面防守薄弱的城墙,进入到卡塔赫纳。
他对士兵们说,昨晚海神波塞冬站在自己的床头,告诉自己如何通过眼前的海湾。所以,就让我们按神的指示去做吧。实际上,这个战术是他经过周密调查之后制订的。
这位26岁的年轻指挥官从收集到的情报中获悉涨满卡塔赫纳北侧海湾的海水,因所处位置的原因,与潮水涨落无关,但与风向有关。不同的风向,会引起海湾内的海水深度发生变化。风向合适,走过海湾也完全可能。这天下午,海湾内的海水深度极浅,只有20厘米左右。
奇袭获得了成功。防守的迦太基士兵没有料到罗马军队会从海湾方向攻过来,彻底溃败下来。东面城墙也很快被攻破。看到蜂拥而入的罗马军队,困守在山丘上城堡内的守军,忘记了战斗,只好投降。
仅一天时间,西庇阿就攻克了敌人的根据地——卡塔赫纳,这座连接迦太基国内的要塞城市。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闪击战,迦太基的三支军队根本来不及赶回来增援。
通过这场战斗的胜利,这位年轻人使罗马完全恢复了两年前因其父亲和叔叔失败而失去的在西班牙的势力。虽然攻占敌人根据地很难,但是要保持这一成果更是难上加难。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三支军队还在,这位是年26岁的罗马统帅不能有一点点闪失。
来到西班牙,通过收集情报,西庇阿知道了在西班牙的迦太基人和原住民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是采用高压手段,就是用金币争取合作。当然,汉尼拔在的时候,没有这样做过。他是迦太基人,又不是迦太基人。与亚历山大一样,既是希腊人又不是普通的希腊人。但是,包括汉尼拔的两个弟弟在内,其余的迦太基人只是迦太基人。
西庇阿决定一改迦太基人的做法,对原住民采用怀柔政策。这也符合他的性格。
卡塔赫纳沦陷后,根据古代攻城战的惯例,人和财产都归胜利者所有。西庇阿下令居民交出所有财产,物品分给罗马军队的士兵。这个城市是迦太基军队在西班牙的武器库和金库。以600塔兰特金币为代表的所有这些东西,全部归罗马国有,将来可以用作军费。
西庇阿还把投降的守兵和全体居民集中起来分成三组,分别是男人组、匠人组和妇女儿童组。妇女儿童当即可以回家,无须赎金,也不必为奴。他的这一处置,赢得了人们的感激。
他从男人组中只挑选年龄合适、体格健壮的人,要求他们作为罗马战船的划桨手,服务于罗马军队。同时,他向他们承诺把迦太基军赶出西班牙的那一天,他们就可以回家。老年人当时就可以回家。
匠人组据说有2000人之多。西庇阿要求他们作为罗马军队的工兵,为罗马军服务。当然,在西班牙的战争结束后,他们也将从这项工作中解放出来。作为俘虏,送往罗马的只有城内迦太基人中的有权有势者。
迦太基军队为了确保在当地雇用的西班牙土著部族的忠诚,在卡塔赫纳扣押了约300名人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酋长的儿子或女儿。西庇阿一个个抚摸着这些孩子的脑袋,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写信,请求父母和罗马建立同盟关系。他还说,自己一定会送他们回到各自的父母身边。人质中还有不少酋长的母亲,西庇阿从战利品中挑选了一些金银首饰送给她们。
城里有一位年轻姑娘,长得很漂亮,非常引人注目。城里的长老们感谢西庇阿的仁厚,尽管这个姑娘已有婚约,还是要把她送给西庇阿。对此,这位26岁的胜利者微笑着说:
“作为个人,再也没有比这更令我高兴的礼物了。但是作为战争期间的指挥官,没有比这更令我感到为难的礼物了。”
他让这位姑娘回到了未婚夫的身边,为此,大家感激不尽。如果西庇阿年已古稀,说这番话另当别论,可他恰逢盛年,只是二十几岁。所以,此事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在卡塔赫纳,罗马士兵甚至不带武器,一个人走在街上也绝对安全。
副将雷利乌斯带着捷报,从海上回了罗马,留下西庇阿继续在卡塔赫纳。他不允许士兵在胜利后胡作非为。因为,没有人知道迦太基的三支军队几时会打过来。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年,迦太基的三支军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在迦太基,甚至可以将在战斗中失利的指挥官处以死刑,这让指挥官们做事非常谨慎,甚至时有消极。当然,根据地在一天的时间内沦陷,这对他们的打击大概也不小吧。西庇阿时刻关注着迦太基三支军队的动向,同时,在所占领的城市里,对海陆军士兵进行他特有的训练。
加上缴获的船,罗马海军的战船由最初的30艘战船,增加到了53艘。划桨手中,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各占一半。对他们的训练就在卡塔赫纳海面上进行。西班牙人非常配合。
在陆地,西庇阿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表,按部就班地训练陆军。
第一天,陆军士兵全副武装,跑步6公里。罗马军队有规定,行军时要携带10天的粮食。加上武器,每个人负重达10公斤以上。
第二天,清理和保养武器装备。擦洗干净武器上的脏污,顺便把身体也洗干净。
第三天休息。士兵的行动不受限制。
第四天,用皮带包住刀锋后,用剑或枪进行肉搏战训练,并练习使用投枪。
第五天,按计划表从头来过。总之,西庇阿在胜利后,不给士兵们一醉方休的时间。
与此同时,西庇阿热衷于武器的改良。他把工匠们分成若干小组,每30人一小组,用所谓的流水线作业,制造兵器装备。整座卡塔赫纳城似乎成了一个大型兵工厂。
就在这个时期,西庇阿引进了西班牙原住民使用的双刃短剑,取代之前罗马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单刃长剑。很久以后,这种剑还被叫做“西班牙剑”,后来,成了罗马重装步兵的正式用剑。
从西班牙剑中可以看出,西庇阿改良兵器装备,追求的是更加轻便,在混战中更具攻击性。对西庇阿来说,在数量上,敌人的三支军队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要与他们交锋,无论是行军还是在战斗,都有赖于每个个体士兵的快速进攻。
夏季过去了,西庇阿在卡塔赫纳留下守军后,率领全军,带着人质,渡过埃布罗河,回到了塔拉戈纳。他要在这里为第二年必定会发生的、与迦太基三支军队之间的战斗作好准备。
历史学家李维有过担任阿卡亚同盟军骑兵团团长的经历,很清楚军事方面的事情。他是这样评价西庇阿的:
“他对所作所为都有完美的理论总结。”
攻陷卡塔赫纳的消息使全罗马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汉尼拔没有及时获知这一消息,因为这个时期的汉尼拔,正苦于与罗马的三支军队周旋。
罗马的第一支军队由该年度的执政官、攻陷加普亚的功臣弗拉库斯担任指挥。战场是在卡拉布里亚地区,位于长筒靴指甲盖到脚尖一带。这里完全在汉尼拔的控制之下。他的任务是在卡拉布里亚地区袭扰并牵制仅为一支军队的汉尼拔军队。
第二支军队由另一位当选该年度执政官的费边率领。作为年已六旬的拖延战倡导者,他的任务是见缝插针地攻打塔兰托。坎尼会战后倒向汉尼拔的意大利南部三个主要城邦国家中,罗马已经收复了加普亚和锡拉库萨,并希望在这一年把塔兰托也收回来。从汉尼拔手中夺回塔兰托,关系到把汉尼拔从普利亚全境赶出去。
前执政官马尔凯鲁斯率领第三支军队。任务和前一年一样,紧紧缠住汉尼拔,为费边率领的两个军团攻打塔兰托争取时间。马尔凯鲁斯的两个军团,打的是游击战。总指挥官未换,士兵也和前一年是同一批人。因为他们需要协调一致的行动。
公元前209年,随着春天的来临,汉尼拔离开冬营地卡拉布里亚地区,开始北上。他知道这一年罗马军队的目标是攻占塔兰托。接到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离开卡拉布里亚的消息后,弗拉库斯马上率领两个军团攻入卡拉布里亚地区。因为他们知道,在意大利的迦太基军队中,可怕的只有汉尼拔一个人。汉尼拔当然担心自己的根据地卡拉布里亚,但是,塔兰托更令他不安。所以他不能回头。汉尼拔要率军前去增援塔兰托。但是,马尔凯鲁斯的两个军团挡住了他的去路。
与前一年的情形如出一辙,汉尼拔和马尔凯鲁斯之间再次开始了你追我赶的战斗。马尔凯鲁斯的营帐外始终飘扬着红色短衣,它标志着战斗开始。这位61岁的“意大利之剑”执著地纠缠着38岁的迦太基对手,执著地向他挑起战斗。
两人之间的战斗结果是,汉尼拔以3∶2占上风。但是,汉尼拔始终无法从战斗中摆脱出来。即使罗马方面在战斗中死伤人数达数千人,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马尔凯鲁斯的营帐外红色短衣还在迎风飘扬。见此情形,汉尼拔不禁仰天长叹:
啊,上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那个家伙了。他好像毫不在意胜负的结果,赢了会继续追击,输了就好像没输似的,还会穷追不舍。
难道我永远也摆脱不掉这个罗马军队中唯一有血性的家伙吗?难道我只能和他进行无谓的战斗吗?他输了不服输,赢了更来劲,难道只是为了寻求战斗的刺激,却不在乎胜负吗?
一天早晨,在马尔凯鲁斯的紧逼之下,汉尼拔不得不迎战。他站在全军将士面前讲话,先是列数了迄今为止的一次次胜利,鼓舞士兵们的士气。最后,又加了这样一段话,他说:
敌人还在紧追我们。每天早上,我们都会看到罗马军队已经摆好的阵势,就像我们看到太阳一定会升起来一样准确。要阻止这个麻烦的家伙继续追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他们狠狠的打击,让他们想追也追不了。
也许士兵们与统帅深有同感,这一天,汉尼拔军队的战斗攻势异常凌厉。而马尔凯鲁斯把全军分为两部分交替作战的战术,在这一天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效果。因此,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之后,汉尼拔的士兵乘着罗马军队交替时出现的混乱,向罗马士兵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罗马士兵一时乱了阵脚。大敌当前很少临阵脱逃的罗马士兵,一哄而散。阵亡者中,罗马市民兵达1400人,加上来自同盟城市的士兵1300人,共计有2700人,其中包括2名将官和4名百人队队长。被敌人夺取的队旗达6面。
马尔凯鲁斯站在逃回宿营地的士兵们面前,说道:
让我们向诸神祈祷,在今天的失败之后为我们带来胜利吧!但是,必须指出,今天的失败,责任在你们,你们因为恐惧而溃逃。如果敌人继续追击,你们是不是还打算丢弃这个宿营地而逃走?
你们今天的表现算什么!惊慌失措又是怎么回事!今天的敌人就是去年夏天你们一次次追击的敌人。他们并没有变。难道你们忘了,你们曾经不分昼夜,不停地追击,又在战斗中一次次地打败了他们吗?可是今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让你们懂得羞耻,这过分吗?我从去年一直带着你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要对着和去年同样的士兵说这样的话。难道你们身体没变,手中的武器没变,精神上却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吗?
这10年来,被汉尼拔杀死的罗马士兵的尸体足以堆积成山,他为此而自豪。尽管如此,罗马士兵从来没有在他面前仓皇而逃过。然而今天,你们让汉尼拔再次引以为傲,是你们成全了他第一次让罗马军队溃不成军。
士兵们垂头丧气地听着他训话。这时,有人说话了:
前执政官,今天的事情我们无话可说,您就看我们明天的表现吧。
听罢此话,马尔凯鲁斯说:
那么,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明天一早,我就送你们上战场。是当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全看你们了。
接着,马尔凯鲁斯宣布了处罚决定。被敌人夺走队旗的小队不能吃小麦做的饭,只能吃大麦做的饭。大麦是喂马的饲料。这些队的百人队队长,第二天不得携带挂剑的皮带。这意味着在战斗中,他要一直手持出鞘的剑。惩罚的内容只有这些而已。
最后,马尔凯鲁斯说,明天早上大家要吃饱饭,在今天战败的消息传到首都之前,希望明天胜利的消息早一步送到罗马。
在第二天的战斗中,罗马士兵从一开始就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日落时分,战斗结束。汉尼拔军队战死者8000人,与此相对,罗马军的战死者在3000人以内。但是,罗马军队中伤者很多,以至于无力追赶趁着夜色悄悄离开宿营地的汉尼拔。
马尔凯鲁斯的执著和士兵们的牺牲没有白费。就这样,马尔凯鲁斯用牛皮糖战术阻止汉尼拔前进的时候,费边的两个军团成功攻取了塔兰托。当汉尼拔最终甩掉马尔凯鲁斯,赶到塔兰托的时候,那里已经沦陷。
至此,罗马收复了倒向汉尼拔的意大利南部三大城邦国家。由于塔兰托的沦陷,汉尼拔失去了在普利亚地区的立足之地,被赶进了长筒靴的前端。
由于未能及时提供援助,汉尼拔不得不接受塔兰托沦陷。现在,唯一还在他手中的地方就是卡拉布里亚。他去了那里。然而,在那里等候他的却是卡塔赫纳沦陷的消息。那是迦太基军在西班牙的根据地,也是汉尼拔度过青春岁月的地方。攻陷了卡塔赫纳的是比他小12岁的罗马将军西庇阿,并且仅仅用一天的时间。在此之前,汉尼拔面对的罗马指挥官们都比他年长。没有史料记载汉尼拔是以怎样的心情接受这个消息的。
发生在公元前209年的收复塔兰托和攻陷卡塔赫纳这两大战果,不是单纯的军事成果。它们对阻止罗马联盟各加盟城市拒绝提供兵源的多米诺效应,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汉尼拔期待罗马联盟解体的战略基本上已经宣告失败。公元前208年,所有战场的情况与前一年一样,罗马又投入了21个军团。
当选这一年执政官的是“意大利之剑”马尔凯鲁斯、克里斯皮努斯,加上法务官克莱米奈斯,三位指挥官指挥共计六个军团将与汉尼拔对阵。目标是在这一年内,把汉尼拔赶出“长筒靴的指甲盖”,逼他到“长筒靴的脚尖”。
当然,作为杰出的战术家,已经39岁的汉尼拔不会坐等罗马军队来驱赶自己。他要给罗马决定性的一击,以挽回被动的局面。不等春季到来,他就开始了行动。
在最前线越冬后刚回到首都不过数日的马尔凯鲁斯,挡在了北上的汉尼拔军队前面。得知自己当选执政官的消息时,他还在冬营地韦诺萨。
马尔凯鲁斯和汉尼拔之间再一次展开了追逐战,重演追追打打的景象。但是,对汉尼拔来说,这一年他不能允许毫无结果的状况再现。
整整两年时间,在对付马尔凯鲁斯的追击战中,汉尼拔军伤亡不断。他的兵力明显减少,又得不到来自本国的增援,所以,汉尼拔考虑如何避开与马尔凯鲁斯的正面交战,用其他方法取胜。
与此同时,马尔凯鲁斯也很迷惘,他不知道今后是否应该继续这样地追击下去。这位真正的、斗士中的斗士是年已经62岁。按理,年龄的增长与谨慎是成正比的,却并非人人如此。费边的谨慎来自他的性格,相反,马尔凯鲁斯的个性是果敢而不是谨慎。公元前208年,马尔凯鲁斯已经相当不耐烦了。
公元前209年末的市民大会上,马尔凯鲁斯成了饱受市民们争议的对象。作为指挥官,两年来,虽然不断追击汉尼拔,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使他备受质疑。虽然元老院力挺他,但是,这位62岁的斗士性格固执,他无法忍受市民的谴责,特意赶回首都,就是为了在市民大会上向市民解释要速战速决地完成与汉尼拔之间的战斗有多么困难。
市民接受了他的解释——不但接受了解释,而且选他担任下一年的执政官,把下一年,即公元前208年,对汉尼拔作战战场的指挥权也交给了他。虽然与汉尼拔的出发点不同,但是,马尔凯鲁斯也希望尽早结束战斗,取得胜利。
实际情况未能如两位指挥官的所愿。公元前208年上半年,意大利战场依旧在汉尼拔和马尔凯鲁斯之间僵持着。正因为如此,他们两人各自心中想结束胶着状态的意愿都变得越来越强烈。
执政官马尔凯鲁斯请求另一位指挥官克里斯皮努斯北上会合,共同与汉尼拔决战。此时,克里斯皮努斯正在攻打汉尼拔的根据地卡拉布里亚地区,他率领所属的两个军团赶来了。两位罗马执政官会合后,向汉尼拔发出了决战声明。
然而,原本一直希望进行决战的汉尼拔却没有应战。罗马军队于是向前步步紧逼,继续挑衅汉尼拔。汉尼拔始终不作回应。
两军阵营中间有一座小山丘,周围是一片森林。此时,这座小山还不属于两军中的任何一方,汉尼拔决定利用上这座小山丘。他让300名努米底亚骑兵,乘着夜色靠近小山,在环绕小山的森林中隐蔽起来。
罗马军队也发现了这座小山丘。为了了解占领这座小山丘是否有价值,他们决定派侦察队前去侦察。两位执政官都坚信决战一定会发生,因此,他们认为有必要同时侦察周边整个区域的地形。于是,他们亲自出马,与侦察队的220名骑兵同行。由于是为决战作侦察,所以,同时叫上了同盟城市军队的两名最高指挥官一同前往。
马尔凯鲁斯离开营地前,叫来副将克劳狄乌斯·尼禄,要求他随时作好准备,一旦得到消息,马上出兵占领小山丘。应该说,几乎出动了所有最高指挥官前去进行侦察,且只带了220名骑兵,这样的做法实在过于轻率。
就在他们登上小山丘进行观察分析的时候,努米底亚的300名骑兵把他们团团围住了。罗马方面的220名骑兵中,有一半是伊特鲁里亚骑兵,他们最先溃败。整个激战并未持续很久。
马尔凯鲁斯被敌人的枪刺透胸部受伤,从马上掉下来后死了,保护执政官的12名警卫全部阵亡。同盟城市的两位指挥官战死。另一位执政官克里斯皮努斯身负重伤,马尔凯鲁斯的儿子也负了伤,他们两人一起侥幸逃脱。跟随他们的仅剩下20名骑兵。
汉尼拔早就预料到敌人会进入他的圈套,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对方的执政官会在其中。并且,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马尔凯鲁斯。汉尼拔难以置信,他叫手下把马尔凯鲁斯的尸体抬了回来。
39岁的迦太基将军久久伫立在62岁的罗马将军尸体前。他从尸体的手指上取下金戒指,上面刻着眼前这个男人的侧脸,还有他的名字——马尔库斯·克劳狄乌斯·马尔凯鲁斯。毫无疑问,他就是马尔凯鲁斯本人,无论自己是退却时还是进攻时,汉尼拔想,他就是始终缠着自己不放的“意大利之剑”。
马尔凯鲁斯身材高挑,全身没有多余的赘肉。他躺在执政官大红的长披风上,身上还带着简陋的装备。过了许久,汉尼拔按照罗马的方式,郑重其事地火葬了这位敌帅。并用黄金小盒子装上骨灰,让部下给马尔凯鲁斯的儿子送去。
途中,对黄金小盒子产生了非分之想的士兵之间发生了争执。结果骨灰盒掉到地上,摔开了盒子盖。骨灰撒了出来,正赶上一阵风,被吹散了。汉尼拔知道后,只说了一句:“不能埋进坟墓也是他的命。”
现在的韦诺萨城里还有马尔凯鲁斯的墓地,墓地略显古色苍然,墓碑上的文字不是古代的拉丁文,而是现代的意大利文。所谓历史遗迹,好像大多如此。
令汉尼拔头痛不已的人终于死了。但是这一年,汉尼拔依然未能取得更多的战果。因为,克里斯皮努斯虽然身负重伤,却没有忘记履行执政官的职责。
马尔凯鲁斯的死,使他手下的士兵深受打击。他们就好像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一样,所以,克里斯皮努斯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让这些士兵重新振作起来。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马尔凯鲁斯的副将尼禄。
第二件事情是,因为马尔凯鲁斯的戒指落入了汉尼拔之手,所以他不敢懈怠此事。因为在罗马,戒指就是个人权力的印章。
他以执政官克里斯皮努斯的名义,紧急通知罗马所有同盟国,直至每个角落。通报马尔凯鲁斯阵亡的同时,提醒大家,以马尔凯鲁斯的名义发的任何命令都是敌人的圈套。因为行动迅速及时,普利亚地方的城市、乡镇及村庄没有一个中汉尼拔的计。事实上,汉尼拔确实送过盖有马尔凯鲁斯“印章”的文书,试图不战而取这些城市。
尽管罗马军队失去了马尔凯鲁斯,但是,他们知道汉尼拔的目标是夺取塔兰托。执政官克里斯皮努斯决定放弃追击汉尼拔,把自己所属的两个军团和失去指挥官的两个军团全部投入到保卫塔兰托上。这一决定非常英明,它迫使汉尼拔到了塔兰托后,不得不放弃强攻,率军折回卡拉布里亚去了。在塔兰托,克里斯皮努斯最终没有熬过重伤而亡。
这一年,两位执政官都死在与汉尼拔的战斗中。为此,罗马不得不提前进行次年执政官的选举。
也在这一年,西班牙战场险象环生。在这个战场上,西庇阿于前一年攻占了迦太基军的根据地卡塔赫纳。迦太基军队发誓报仇雪耻,罗马军队立志乘胜追击,两军都在磨刀霍霍。
第五次战役:维克拉战役
公元前208年,随着春季的到来,西庇阿开始行动了。他命令全军沿海陆两路离开根据地塔拉戈纳,渡过埃布罗河南下,进入卡塔赫纳。在这里,他遣散了被征用的卡塔赫纳划桨手和做兵器的工匠,早于约定的时间让他们回家,因为西庇阿分不出更多的士兵来守卫卡塔赫纳,他把保卫这座城市的任务交给了当地居民。这些当地居民对罗马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西庇阿认为,用人不疑才会取得最大的效果。
这一年,西庇阿虽然无法把手中的兵力分成两路,但采用了两线作战的策略。毕竟,敌军有三支军队,共7.5万人之多。
副将雷利乌斯从罗马回来后,成为他的左膀右臂,继续负责海军方面的军事行动。西庇阿给他的任务是,率领战船绕到伊比利亚半岛南侧,牢牢困住汉尼拔在加的斯附近的小弟马可尼的军队。西庇阿自己则率领全体陆军深入内陆,对手是汉尼拔的二弟哈斯德鲁鲍尔。
哈斯德鲁鲍尔就在距离卡塔赫纳10日行程的维克拉。他在那里坚守,是因为他打算和弟弟马可尼军会合后,与西庇阿一决雌雄。他所处的位置背靠维克拉城,前面有一条河流过,非常适合与正面之敌交战。营地建在离维克拉城不算太远的一座小山丘上。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打来,这个位置都很有利。他一心一意地等着弟弟马可尼军到来,等来的却是在这一年依然准备采用速战速决战术的西庇阿。
西庇阿到后,只看了一眼建在河对岸坚固的敌方营地,立刻知道自己在地势上非常不利。但是,他必须要在敌人会合前,决出胜负。从兵力上来看,哈斯德鲁鲍尔的军队与他率领的罗马军队不相上下。但是,迦太基军队有一些有利因素是罗马军队所不具备的。除了相当于现代战车的大象,他们还有优秀的骑兵。
尽管所处的地势条件不利,兵力也略显劣势,西庇阿却不能不与对方放手一搏。不清楚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沿用了亚历山大大帝、同时也是汉尼拔的战术。这时,他的副将雷利乌斯把困守马可尼军队的任务交给自己部下后也赶来了。西庇阿若要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战术,一个心领神会的搭档必不可少。
哈斯德鲁鲍尔从未怀疑过马可尼军队的到来,他希望尽可能拖延会战的时间,但是这样一来,他的行动大大地滞后了,西庇阿得到了战役的主动权。
27岁的罗马军队总指挥官命令全体轻装步兵和受感召而自愿加入罗马军队的西班牙部族士兵首先过河,向在开阔地完成布阵的敌军前卫发起进攻。这是诱饵,目的是引诱敌军主力出阵。哈斯德鲁鲍尔上钩了。但是,西庇阿没有给敌军主力在开阔地展开部署的时间。
正在河这边待命的全体重装步兵和骑兵,潮涌似的开始过河。西庇阿指挥右翼,雷利乌斯负责左翼。两支军队绕到了仍在整理阵型的敌军主力侧面。一支军队尚未完成布阵时,指令无法顺利传达。同时受到前方、右侧和左侧三方的进攻,迦太基士兵顿时乱作一团,彻底崩溃了。背后的营地,在平时起着保护作用。但此时,在一次次发起快攻的罗马军队攻势下,这个营地就像堵在迦太基军后面的一堵墙,严重妨碍了他们的行动。
战斗非常激烈。战斗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西庇阿的手中。作为迦太基军队的象征,象群和优秀的骑兵尚未发挥作用就已经被击垮。西庇阿瓦解敌军的主要战斗力的战术十分奏效。哈斯德鲁鲍尔担心营地被围,导致全军覆没,不得不放弃营地脱离战场,未入维克拉城就逃走了。
这一天的维克拉之战中,迦太基方面战死8000人,被俘1.2万人。西庇阿方面的牺牲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西庇阿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他担心途中会遭遇迦太基的另一支军队。他不能犯其父亲和叔叔犯过的同样错误。
维克拉会战(选自LIDDELL HART,“Scipio Africanus:Greater Than Naoileon”)
然而,这成了持不同观点的古今历史学家们或谴责或为西庇阿辩护的由头。
如何处置这1.2万名俘虏?西庇阿面临汉尼拔曾有过的相同问题。首先,西庇阿无偿释放了俘虏中的西班牙人。其次,他把迦太基俘虏送往罗马,在罗马,等待他们的命运是被卖身为奴。
俘虏中有一个少年,据说,他出生在北非的努米底亚,父母双亡,来西班牙是为了投奔年轻的叔父。一问其叔父的名字,少年回答说是马西尼萨。
努米底亚王子马西尼萨是受雇于迦太基军队的努米底亚骑兵队队长,正是他在三年前伏击西庇阿的父亲,致使他战死沙场。西庇阿问少年想不想回到叔父的身边,少年眼里含着泪,回答说想。
西庇阿让部下给这个少年披上罗马式短衣和带金扣的皮带以及一匹马,又派了一队骑兵,把这个少年送到了他想去的地方。
这位年轻的罗马统帅下的这步棋是其他的罗马指挥官所没有人愿意尝试的。对此,马西尼萨的反应会怎样,此时尚不得而知。
维克拉之战的失败给在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带来的打击比上一年更强烈。西庇阿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马可尼和吉斯戈急忙赶到了逃脱的哈斯德鲁鲍尔身边。关于今后的战略,三人展开了讨论。此时,汉尼拔在意大利已经处于守势,那里的情况不容乐观。三个人的讨论结果如下:
哈斯德鲁鲍尔率领3万名精兵,前往意大利增援汉尼拔。马可尼军和吉斯戈军合二为一,共同对付西庇阿。
迦太基人一旦作出决定,行动也很迅速。哈斯德鲁鲍尔带领3万名精兵和象队,为了避开西庇阿的追击和在塔拉戈纳的罗马军队的阻拦,在内陆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后翻越了比利牛斯山脉。随后,横穿高卢(现在的法国),翻过阿尔卑斯山,沿汉尼拔走过的同一条路线进入意大利。当然,这一计划已经通知到在意大利的汉尼拔。
哈斯德鲁鲍尔能够成功翻越比利牛斯山脉,这归咎于西庇阿。这成了蒙森后来的历史学家谴责西庇阿的理由。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曾誓死阻止哈斯德鲁鲍尔从西班牙向汉尼拔提供支援,西庇阿却让他得逞了,所以他难辞其咎。但是另一方面,现代学者中,以战略战术家闻名的巴兹尔·利德尔哈特为代表的一派则力挺西庇阿。根据这位英国人的说法,如果西庇阿坚持追击哈斯德鲁鲍尔,一定会遭到马可尼和吉斯戈的围攻。所以,放弃追击是不得已的选择。
不管怎样,汉尼拔的二弟就要进入意大利了。得知这一消息,西庇阿马上向罗马派去了急使。接到急报后的元老院,为了迎战胆敢到意大利来的哈斯德鲁鲍尔,决定恢复23个军团。此时,因为罗马军队已经把汉尼拔逼得走投无路,其战斗力早已大为减弱。拖延战的倡导者费边主张切断汉尼拔的补给线,把他困在意大利境内。据说,在他听到“哈斯德鲁鲍尔即将进入意大利”的消息后,不禁怒从心起。这个费边到死都不再信任西庇阿。
话虽如此,这个时期的罗马军队已与汉尼拔进入意大利的公元前218年不同。因为当初通常只有4个军团,所以难免有些惊慌。但是,按照此时的体制,组编23个军团早已不成问题。而且,克劳狄乌斯·尼禄已经当选下一年即公元前207年的执政官,他被认为是马尔凯鲁斯手下最优秀的指挥官,继承了马尔凯鲁斯的主动进攻战术。这一年,作为执政官,尼禄的首要任务是要阻止汉尼拔兄弟会合。
迄今为止,执政官都被送到与汉尼拔作战的最前线,但是公元前207年春天,前方战场由执政官尼禄和法务官弗尔维乌斯负责。另一位执政官李维则被派往里米尼,去阻止哈斯德鲁鲍尔南下。李维只带了两个军团,因为此时元老院还不知道哈斯德鲁鲍尔会走哪条路线前去与他的哥哥汉尼拔会合。因此,元老院另派了两个军团前往托斯卡纳。南下意大利的另一条路线途经此地。
第六次战役:梅陶罗战役
历史上因为偶然事件使情况发生突变的事例很多。这一年,发生在意大利战场的第一个偶然事件是,哈斯德鲁鲍尔横穿高卢和翻越阿尔卑斯山比预想的要顺利许多。
这一时期生活在现在法国一带的高卢人已经了解汉尼拔兄弟的目标是意大利。既然哈斯德鲁鲍尔对占领自己的地盘没有兴趣,自然他们也不为难迦太基军队通过。甚至还有很多高卢人,作为雇佣兵加入了哈斯德鲁鲍尔所率领的迦太基军队。再加上汉尼拔的名声早已在阿尔卑斯山的山岳民族中传开。因此,哈斯德鲁鲍尔几乎不必像他的哥哥汉尼拔在11年前那样,不得不面对又不得不解决诸多困难。他唯一的难题只是如何让带着象队的3万名军队越过冬季的阿尔卑斯山。
鉴于上述原因,哈斯德鲁鲍尔进入意大利的时间远比预计得早很多。这是汉尼拔没有料到的。根据自己的经验,汉尼拔预计弟弟到达意大利的时间还早得很。在与弟弟会合前,为了避免因与罗马军队作战而消耗战斗力,他尽可能地推迟了离开卡拉布里亚地区的时间。
当然,推迟出发时间的原因不仅如此。罗马派往意大利南部的军队,加上已在卡拉布里亚的两个军团,共有六个军团。一方面执政官尼禄率领的两个军团,很有可能在路上的某个地方阻截汉尼拔;另一方面,另四个军团完全有可能乘虚而入,在他离开之际攻占卡拉布里亚。汉尼拔没有一个部下可以担负起保卫卡拉布里亚的重任。正因为如此,他一方面要等弟弟来意大利,同时,又担心自己离开后,卡拉布里亚被罗马占领,从而失去最后的根据地。因此,汉尼拔推迟了离开根据地的时间,也是为使自己尽可能不要远离卡拉布里亚。以后的发展证明,汉尼拔的担心是对的。因为执政官尼禄获悉汉尼拔离开卡拉布里亚后,马上派了两个军团前去攻打。
或许有人会想,既然这样,就在安全的根据地内一心等弟弟来意大利不就行了吗?但是,这样一来,等于帮助罗马军实现阻止兄弟会合的意图。尽管汉尼拔推迟了出发的时间,可是为了尽早与自北南下的弟弟会师,他有必要从意大利南端的卡拉布里亚北上。
离开卡拉布里亚后,汉尼拔开始北上。但是行军速度非常缓慢。在他的身后,尼禄好像阴魂不散的马尔凯鲁斯一样,率领罗马军队一路追踪袭扰。
一母所生的兄弟不一定具备同等的才能。哈斯德鲁鲍尔率领的军队没遇到什么阻碍,顺利进入意大利。整个队伍,加上没有费力就雇到的高卢士兵,共计5万人开始南下。他没有思考如何钻敌人的空当,而是选择了方便行军的平地。
沿着波河周边的原野向里米尼行进的途中,哈斯德鲁鲍尔给哥哥写了第一封信。在信中,他告诉哥哥自己的行军路线和预定会合的地点。信交给6名骑兵送去。
这6名迦太基骑兵在寻找汉尼拔的过程中遭遇了一队罗马士兵。罗马士兵把他们抓住后,没收了他们身上的信。信是用希腊语写的,百人队队长看不懂。但是,他的直觉是这封信很重要,否则,哈斯德鲁鲍尔不会派6名骑兵护送。于是,他立刻把信送到了执政官尼禄的手上。
当时,在靠近亚得利亚海海岸的普利亚地区一角,汉尼拔建了一个坚固的营地,准备以静制动。尼禄就在他的营地附近正在建营地。看了紧急翻译过来的信后,尼禄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作为共和政体下的罗马指挥官,他的这一决定显然是违反规定的。
在罗马,指挥官全权指挥前线的一切行动。按惯例,以执政官为首的每位指挥官,一经选出,便已经决定了各自负责的战区。没有元老院的允许,每位指挥官均不得擅离自己的战区,否则等于擅离职守。
执政官尼禄负责的战区是对阵汉尼拔的战区。他的任务是盯紧汉尼拔,阻止兄弟俩会师。但是,出身克劳狄乌斯家族的尼禄完全继承了这一家族争强好胜的传统,是速战速决型的将领。此外,他与哈斯德鲁鲍尔之间还有过个人恩怨。
公元前211年,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相继在西班牙战死。为了填补总指挥的空缺,紧急派往西班牙的就是尼禄。哈斯德鲁鲍尔谎称要与尼禄和谈,使尼禄放松了警惕,安全逃脱。因为这件事,尼禄被元老院召回罗马,由年轻的西庇阿接替他去了西班牙。因此,克劳狄乌斯·尼禄认为这是报仇雪耻的好机会,也不难理解。
如果认为尼禄此时擅离职守纯粹是出于个人的恩怨,这未免冤枉他了。因为从哈斯德鲁鲍尔给他哥哥的信中,尼禄得知哈斯德鲁鲍尔的军队,因高卢兵的加入,已经增加到了5万人。负责迎战哈斯德鲁鲍尔的执政官李维率领的军队只有3万人。所以,尼禄有充分的理由前去支援友军。只不过,他的方式有些不妥,但这是克劳狄乌斯·尼禄的行事风格。
尼禄挑选了年龄合适、体格健壮的6000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要求他们尽可能轻装上阵,甚至不许带粮食。临出发前,他已经通知行军途中的各同盟城市,准备好一日三餐,在路上等候他们到来。留守营地的部队交给法务官弗尔维乌斯负责。尼禄吩咐他要主动挑起小规模战斗以迷惑汉尼拔,不让他察觉自己不在。为了不引起其他士兵的注意,夜半刚过,他就率领7000名士兵,离开了营地。
这是一次连续的急行军,几乎没有睡眠时间。昼夜行军100公里以上,距离是800公里。通常罗马军队的行军速度是一天20至30公里。尼禄此次的行军速度纪录直到150年后才被恺撒打破。
从里米尼沿亚得里亚海南下约30公里处,有一个始于罗马的弗拉米尼亚大道出口。通过亚平宁山脉的这条大道到了这一带,感觉变得很开阔。因为,大道南侧有一条河,是注入亚得里亚海的梅陶罗河,该河流域有一片开阔的平原,弗拉米尼亚大道正好通过这片平原。在此出现的弗拉米尼亚大道,沿着海岸线北上,就可以到达该大道终点里米尼。
被派往里米尼的执政官是李维,他把营地建在梅陶罗河的南岸附近。在这里,无论哈斯德鲁鲍尔沿亚得里亚海南下,还是选择走弗拉米尼亚大道,都在其视线之内可以阻止他。执政官尼禄和7000名士兵到达罗马军队的这一营地时,进入意大利境内的哈斯德鲁鲍尔早已在梅陶罗河北岸建好了宿营地。
假如没看到哈斯德鲁鲍尔写给他哥哥的信,没有人会知道他的意图。但是,尼禄已得知信中的内容。从尼禄的行动中,可以猜想哈斯德鲁鲍尔原打算沿亚得里亚海南下。由于尼禄率领的7000名士兵的加入,罗马军队一夜之间加强了战斗力。发现这一情况后,哈斯德鲁鲍尔改变了预定的路线,选择走弗拉米尼亚大道,进入意大利中部,再从那里直奔意大利南部。这条路线有些绕,却也能到达意大利南部。
哈斯德鲁鲍尔似乎并不知道弗拉米尼亚大道虽然在这一带很平坦,但是进入山区后,一旦遇到敌军,因为带着大象会非常不利。与他的哥哥不同,他似乎并不重视收集情报。
看到敌人的5万大军向弗拉米尼亚大道方向行进,罗马军队马上追了上去,在梅陶罗河口开阔的平原尽头,追上了敌军。哈斯德鲁鲍尔不得不转身应战。尽管罗马军队于一夜之间增加了战斗力,但是,他带领着5万大军,在兵力上依然占优势。
战斗在梅陶罗河以北展开。以与梅陶罗河几乎平行的弗拉米尼亚大道居中,两边分别是梅陶罗河和靠着大道的山崖。对于在数量上占优势的一方,这种地形不太有利。
两军分别部署了对决阵型。罗马军队右翼由率领士兵急行军赶来的执政官尼禄指挥,面向河的上游。中央是由里米尼的驻军队长珀尔迪乌斯负责,左翼由执政官李维指挥,全军共4万人。
迦太基军队的阵型是象群在最前面,全军总人数达5.5万人。
战斗在罗马士兵的呐喊声中开始。呐喊声撞击山崖,回声一次比一次大。象群惊慌失措,非但没有冲向敌人阵地,反而转身在自己的军中狂奔乱窜。见此情形,哈斯德鲁鲍尔不得不下令象队撤离战场。骑手们用针扎大象耳朵后面,杀死了它们。
虽然没了大象,但因此卸去重负的迦太基军队开始了总攻。罗马军队右翼因为中间的小山相阻,无法攻打敌人左翼。因此,战斗在罗马军队中央和左翼与迦太基全军之间展开。
如此一来,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的罗马军就愈加不利。尼禄认为必须尽快打破这一局面。他当机立断,率领自己指挥的右翼离开战场,从罗马军队的后方,绕到了敌人的右翼。在梅陶罗河岸边,从侧面向敌军的右翼发起进攻。
尼禄的这一行动决定了战斗的结果。迦太基军队正面和右侧同时受敌,左侧被小山所阻,背后是弗拉米尼亚大道的上坡路。这一处境首先引发了高卢兵的溃逃。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濒临死亡的叫声不绝于耳。哈斯德鲁鲍尔从西班牙带来的3万士兵遭到全歼。在战斗结果已明朗的情况下,哈斯德鲁鲍尔换上迦太基总指挥官的正装,策马闯入敌阵。经过一番激战,最终战死沙场。
历史学家李维这样写道:
作为哈米尔卡的儿子、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鲍尔没有给他们蒙羞。
梅陶罗会战:第一阶段
梅陶罗会战:第二阶段)
这一年,汉尼拔40岁。所以他的弟弟哈斯德鲁鲍尔应该只有30多岁。
战役结束后,尼禄把清理战场的事情交给李维,自己带领7000名士兵再次不分昼夜地急行军回到南方。他悄悄离开营地,在梅陶罗河畔与哈斯德鲁鲍尔进行战斗,再急行军回到营地,用去的时间是14天。其间,汉尼拔丝毫也没有察觉他曾经离开过营地。他也不担心弟弟为什么一直没有消息。因为他认为,这个时候,弟弟应该从阿尔卑斯山上往下走了。
汉尼拔是在从环绕营地的栅栏外面扔进来的包裹中,看到哈斯德鲁鲍尔的头颅后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的。这是汉尼拔相隔11年后与弟弟的再相会。
当天夜里,汉尼拔离开营地,回到了卡拉布里亚地区。此时刚刚入夏,所以,这一年的作战期还很长。但是,已经40岁的汉尼拔回到“长筒靴的脚尖”后,再也没有出来。下一年也没有出来。
因梅陶罗之战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罗马,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举行了凯旋仪式。但是,驱赶四匹马拉战车的凯旋将军是执政官李维。因为,战斗是在他负责的战区进行的。执政官尼禄没有因擅离职守被问责,但是,也没有分享到凯旋将军的荣耀。作为右翼指挥官,他只是骑着马跟在四匹马拉的战车后面。罗马市民都知道谁是真正的凯旋将军,这对盖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来说已经足够。
第七次战役:伊利帕战役
第二年,即公元前206年,在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决定全力反击。
公元前209年,他们的根据地卡塔赫纳被西庇阿攻占。
公元前208年,在维克拉战役中,哈斯德鲁鲍尔败给西庇阿。
公元前207年,哈斯德鲁鲍尔进入意大利,被尼禄打败阵亡。
马可尼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他必须保护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势力。他决定集中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所有力量进行总反攻。为此,他甚至向吉斯戈妥协,把总指挥权让给了他。
总指挥官吉斯戈指挥共计7万名步兵,马可尼指挥总共4000名骑兵中的一半,另一半是努米底亚骑兵,由努米底亚人马西尼萨负责指挥。
这是一支由7.4万名士兵和31头大象组成的大军。他们在西班牙南部的伊利帕(现在的塞维利亚附近)集结,等待敌军的到来。因为兵力在敌人的两倍以上,所以对迦太基军队来说,战斗更占优势。伊利帕是一片平原,足以让人数众多的大部队、骑兵和大象充分施展身手。
西庇阿对迦太基方面的动向了如指掌。但是,这一年,他并没有急于离开冬营地塔拉戈纳,就好像他故意要给敌人足够的时间,去集合尽可能多的兵力。
西庇阿首先去了卡塔赫纳,在那里稍作停留,然后才进军伊利帕,与严阵以待的敌人交战。西庇阿率领军队离开卡塔赫纳后,先是进入内陆,穿过伊利帕平原。这里有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西庇阿来到上游,沿河南下。选择这样的路线,目的是为了向地处内陆、尚持观望态度的西班牙原住民展示罗马军队的军威。当西班牙原住民意识到获胜的必将是罗马人时,他们纷纷加入罗马的阵营当中。这样一来,罗马军队增加到了拥有4.5万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与汉尼拔一样,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主要战斗力,西庇阿同样需要辅助的战斗力。
尽管如此,4.8万人要面对的是7.4万人。除了勇敢战斗,即将迎来29岁的西庇阿还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
西庇阿没有在距离敌人较近的地方建营地。他绕了很大一个圈,绕到南侧后才停止行军,筑建坚固的营地。之所以把营地建在南侧,是因为这里有非常适合建营的小山丘,同时切断了敌人向伊利帕以南的海港城市加的斯逃跑的退路。
罗马军队和迦太基军队的营地分别建在两座小山丘上,它们分别位于伊利帕平原的南端和北侧,中间是开阔的平原。战斗就在这里展开。
迦太基军队迫不及待地进军平原地带,首先排兵布阵。西庇阿也命令全军马上下山布阵。
布阵结束后,迦太基方面却没有发起进攻。西庇阿也未下令进攻。两军对峙中,太阳开始西斜。好像经过一番激战似的,两军疲惫至极,分别回到各自的营地。
第二天又这样过去了。第三天同样是在对峙中结束。迦太基方面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总指挥官迟迟下不了决心,西庇阿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他早已心中有数。
每天在战场上布完阵,等到太阳下山,回到营地。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还在继续。渐渐地,迦太基军队出现在战场上的时间越来越晚。终于,在太阳出来前,战场上再也看不见迦太基士兵的身影。
这天夜里,西庇阿第一次向全军下达命令。他命令所有人明天天亮前吃好早饭,披挂好装备,作好战斗准备。
第二天一早,迦太基军队看到密密麻麻等候在战场上的罗马军队,大惊失色。在指挥官的催促下,士兵们未吃早餐,匆匆出了营地。因时间太紧,来不及重新布阵,所以,除了象队来不及到最前面,只好部署在两翼外,其余阵型与之前完全一样。但是,罗马军队的阵型变了。
中央稍稍往后是作为辅助战斗力的西班牙士兵,罗马重装步兵作为主要战斗力分列左右两翼,加强两侧的防守来对抗西班牙兵团。
两支军队开始向前,相距800米的时候,双方同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迦太基方面全线向罗马军队发起正面进攻。但是,罗马军队发起正面进攻的只是中央的西班牙步兵团。分列左右两侧的重装步兵团阵型突然斜向移动,从斜侧面开始攻打敌人的两翼步兵。这就是西庇阿的战术。他让自己最强的战斗力,从既不利于守也不利于攻的斜侧面,攻打敌军最薄弱的部分。
在遭遇罗马军队轻装步兵射出的箭后,迦太基军队的象队不再听骑手们的指挥。狂怒的象群非但没有冲向敌人,反而在自己的骑兵中间乱窜,妨碍了自己人。
趁着迦太基骑兵因大象乱窜而陷入混乱之际,罗马军队的骑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名扬天下的努米底亚骑兵因为诸多的不利因素,无法发挥出他们应有的威力。一方面,两军在伊利帕战场上的骑兵数量不相上下;另一方面,迦太基骑兵部署在左右两翼步兵团的后面;再加上,这次战斗被罗马军队占了先机。与步兵不同,骑兵只有向敌人发起进攻,才能充分发挥兵马浑然一体的威力。在伊利帕战场,充分发挥了威力的是罗马军队的骑兵。
太阳升高了。站在后方指挥的西庇阿清楚地看到迦太基军队疲态尽显。这时,在罗马军队从外到里,再到中心的连续进攻下,迦太基军队中尚能坚持战斗的只剩下其主力非洲雇佣兵团。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孤军奋战,前方和左右三面还是被敌人包围。这就是成功地瓦解对方主要战斗力的结果。胜败已成定局,但是,没有一个雇佣兵束手就擒。他们开始向唯一没有被围的后方败退。
罗马军队乘胜追击溃败的迦太基军队。但是,很快不得不停止追击。因为突然而至的强雷阵雨阻碍了他们。得以逃进山中的迦太基军队,勉强还剩下6000人。侥幸逃脱的西班牙原住民士兵人数不详。总之,7.4万人就剩下了6000人。
伊利帕会战当天的布阵(西庇阿的战法)(选自LIDDELL HART,“Scipio Africanus:Greater Than Naoileon”)
由于逃亡加的斯的路被切断,总指挥官吉斯戈和汉尼拔的弟弟马可尼向西逃到了遥远的大西洋海岸。只有率领努米底亚骑兵的马西尼萨突破敌方阵营,成功逃到加的斯。除了敌军三名指挥官逃脱,伊利帕战役的结果与坎尼战役的几无二致。虽然死者人数比坎尼战役少一些。因为坎尼战役中,失败方是罗马市民兵居多的罗马军队,是以不向敌人屈服为荣的罗马战士。
战斗胜利后,西庇阿没有离开伊利帕,他只派了哥哥路奇乌斯回罗马送捷报。他并不打算继续追击吉斯戈和马可尼,他有另外的打算。29岁的胜利者派出使者去加的斯找马西尼萨,要求进行会谈。
此时的西庇阿已经到了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时的年龄了。他想把战场转移到迦太基在非洲的大本营。
为此,他首先考虑的是要加强自己的骑兵力量。如果自己的骑兵力量加强了会削弱敌人的骑兵力量,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因此,西庇阿不计前嫌,向昨天的敌人伸出了和解之手。除了向马西尼萨,同时也向努米底亚的另一个国王西法克斯展开了外交攻势。西法克斯和马西尼萨同为努米底亚王室,两人动辄就会出现对立。西法克斯希望直接和西庇阿面谈,所以,西庇阿秘密从西班牙乘船去了相当于现在的阿尔及利亚领地。西庇阿非常想得到骑兵,而且是地中海世界最强大的努米底亚骑兵。
由于一直以来与迦太基的密切关系,努米底亚的两位国王没有马上答复西庇阿。但是,西庇阿建立同盟的牌已经打了出去,接不接这张牌,只能由他们决定。
这一年即公元前206年的冬季,西庇阿在已经到手的西班牙境内留下两个军团守卫,自己带着长期在这里坚持战斗的老兵们,走海路回罗马。他已经四年未回那里了。 中世纪的欧洲盐野七生作品集(套装共2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