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山根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春霞,这里有你的一封信。”传达室的大爷递过来一封电报,给了正在忙碌的李春霞。
“谁会给自己写信呢?”春霞纳闷的想,随即将信封打开。
看到封面上歪歪扭扭的字迹,李春霞不禁呵呵一笑,这字迹,正是父亲李建国的。
李建国小学上到二年级,勉勉强强能认识几个字,以前的时候李春霞给家里写信,都是让弟弟李小军给自己回信,现在小军也到了深圳,看来爹是没有办法了,这才自己给春霞写了一封信。
李建国用歪歪扭扭的字体,用铅笔给女儿李春霞写着:
春霞:
你好。
小军在你那儿听话吧?他不听话的话,你可得好好管着他。
家里都挺好的,不用惦记着,我能吃能喝的,你和小军在外边生活不要太苦了,也不要太节省。
小军给王满堂家里打过电话,说你现在不干那个卖录音机的工作了,要自己干,春霞啊,跟着别人干多好啊,旱涝保收,不用操心,还挣那么多的钱。
你自己干,这不是就跟爹在家种地一样了?不出力就挣不着钱了?万一干不好那不白瞎忙活了?
春霞啊,听小军说,自己干得花很多钱?看,又得出钱又得出力的,还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有收成,还不如种地呢,忙活一阵子,孬好还能赚点口粮饭吃。
钱够不够呢,我手头还有一千来块钱,我想着邮给你,就邮到你这个地址行吗?
收到信后赶紧给王满堂打个电话,我好去给你汇钱。
父亲:李建国
李春霞仔细的读着信,慢慢的泪水模糊了自己的双眼,豆大的眼泪顺着脸颊滴落到信纸上,李春霞轻轻的用手一擦,几行字迹已经模糊了。
这就是自己的父亲,一辈子在土地里忙碌着,不曾走出过那片贫瘠的黄土地,不曾看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对着儿女有满腔的热爱,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心里的爱,因为父亲倔强、不服输的倔强脾气,和自己的弟弟李小军,在家的时候总是说不上两句话就能吵起架来,可是现在弟弟来到了深圳,远离了爹的身边,爹却又担心着这个性格暴躁的弟弟。
现在自己和弟弟都不在家,爹辛辛苦苦盖起砖瓦房里,只有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那座房子了,爹一个人在家的 时候,会不会经常的喝闷酒?一日三餐能准点吃饭呢?会不会从地里干活回来,根本就不做饭,而是拿起酒就喝上几口呢?长久这么下去,身体能受得了吗?
李春霞赶紧拿起电话,拨通了王满堂家的电话。
“喂,王叔。”李春霞拨通电话后,用甘肃老家的话急忙招呼着王满堂。
“喂,是我啊,你是?”电话里传来王满堂浓重的甘肃口音。
“王叔,我是春霞啊,麻烦王叔过会让我爹过来接下电话吧?”
“你,去把李建国喊过来,说春霞打来家电话了!”电话那头的王满堂,大声招呼着,李春霞猜测,肯定是王满堂指挥着婆娘去喊爹了。
“春霞啊,听你爹说,你现在不在那家公司上班了,现在当老板了?”电话里的王满堂大声跟着李春霞说着话,语气里全是羡慕。
李建国在村子里混,又是干木匠又是干篾匠的,一辈子也没有混出个名堂来,看看人家的闺女,才到深圳三年的功夫,混的风生水起的,这个李建国这是享老福了,看看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都结婚了,自己和婆娘还得帮衬着,又出钱又出力的,真是不能跟春霞这个女娃子比。
“王叔,我现在不在原来那家公司上班了,自己干干试试,还称不上大老板呢。”春霞小声跟着电话里的王满堂解释着。
“春霞啊,你好好干啊,等干好了,让叔也跟着你沾沾光,你看看咱们村子里的这些人,都能跟你似的这么能干,咱们村也就不至于这么穷了,大热天的,都光着膀子蹲在树荫里乘凉,不想办法,不谋出路,天上能掉下钱来?”
王满堂作为村支书,在村里忙活了一辈子了,眼看着村子一年一年的,光景丝毫得不到改变,年轻人都想尽办法往外跑,这几年村里只剩下一些年纪大的人了,眼看着村子里人口越来越少,王满堂心急如焚。
可是村里没有什么挣钱的门路,年轻人谁愿意守着这么一个又偏僻、又荒凉,一年从头忙到尾,除了挣点口粮,根本就不能攒点钱的小山村子?
王满堂急啊,可是光急没有用,王满堂挠破头也想不出一个能让村子里的人富裕起来的办法。
怪不得年轻人都往外跑,看看人家李建国家的大闺女李春霞,刚刚到深圳干了三年,不光帮着李建国盖起来村里最好的砖瓦房,现在又自己当起了老板,这个春霞娃子,还真是能干,比起那个窝囊了一辈子的李建国,不知道强了多少!
“春霞,你爹过来了。”王满堂将手里的电话递给了李建国。
李建国的两个手上全是泥土,看样子,大中午的,李建国刚刚从地里回到家里,还没有来得及洗一把手上的泥土,就被王满堂婆娘喊了过来。
李建国来不及跟王满堂打招呼,将满是泥土的双手擦在自己布满汗渍的灰不溜秋的汗衫上,一把从王满堂手里接过来电话。
李建国用右手接着电话,扬起左手擦了下额头上密密匝匝的汗珠,山村的夏季实在是太炎热了,顶着大日头从地里回来之后,热的差点晕死过去,这不一听到王满堂婆娘说,春霞从深圳来电话了,李建国扔下手里的锄头,撒腿就跑到了王满堂家里,王满堂婆娘被李建国远远的落在后面。
“爹,大中午的,又到地里干活了?”春霞关切的询问着李建国。
“没事的,庄户人家,也就能干点这个了,我给你的写的信都收到了吧?公司开业了吧,怎么样啊,钱够不?忙不忙啊?千万别累着啊,有事多跟小兵商议着,不要急躁啊。”李建国连声嘱咐着。
“爹,钱够用的,你那些用不着的,你自己留着花就行了。倪鸿大姐还有舅舅小杜他们都帮我了呢,够用的,别担心啊。”李春霞安慰着李建国。
“你这个孩子,这么大事情怎么也不跟我商议一下,自己就做了主了,要不是小军给我打电话,我真被你蒙在鼓里了,你这个女娃子,从小就自己有主意。”李建国虽然像是责备着李春霞,但是脸上却挂着乐呵呵的表情。
李建国了解自己的女儿,这个女儿从小 要强不服输,脑子又灵活,要不是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谁舍得让考上省城大学的闺女在家呢,幸亏当年闺女逃婚到了深圳,看现在的发展趋势,闺女到深圳这一步,还真是走对了呢。
“爹,我和小军都挺好,不要惦记着,现在天气太热了,中午就不要下地了,早晚凉快的时候到地里看看就行了,每天准时吃饭,不要空着肚子喝酒啊,太伤胃了。”李春霞一遍又一遍的叮嘱着。
“知道,知道。春霞,你大舅舅家的闺女到咱们这来教学了,你说你都往深圳跑,你那个叫国梅的表姐怎么跑到咱们这个地方来了?这些年轻人,真是的。”李建国突然想起,前几天有一个年轻的姑娘,一路打听着到了自己的家里。
年轻姑娘自己说,是李春霞舅舅家的大闺女,并且说现在自己已经师范大学毕业了,在学校的时候,申请了支教名额,恰巧四十里铺这里有支教名额,自己想着看看爸爸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并且想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教育山区的孩子们。
听了姑娘的话,李建国心里一阵嘀咕,自己大舅子到深圳好多年了,好多年没有来往了,就是春霞娘去世的时候回来过一次,春霞三年前逃婚到深圳,就是投奔的大舅子,现在整个四十里铺的年轻人,有门路的都往外跑,怎么这个深圳的姑娘倒是跑回到这个年轻人争着逃离的地方?这里的生活又穷又苦, 年轻人回来图个啥呢?
“爹,是国梅吧?这事我们都知道,舅舅和舅妈虽然不同意国梅,但是国梅下定了决心,非要到舅舅长大的老家从事教育工作,虽然咱们老家的生活条件是困苦了一些,但是国梅说,这些都不会妨碍她奉献教育的决心,国梅在大学学的师范专业,到了咱们那里后,可以好好教育咱们那里的孩子们,孩子们有国梅这样的专业老师,可以更好的学到文化知识。”听到李建国说起郝国梅的事情,李春霞不禁对郝国梅肃然起敬。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跟国梅一样,能放弃大城市的繁华,甘愿到偏僻荒凉的乡镇呢?
郝国梅到了四十里铺之后,对爸爸从小长大的地方深深的震惊了。
郝国梅从小生活在深圳,虽然爸爸和妈妈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是从来没有体验过乡村的生活,当看着乡镇山里的人家,吃着难以下咽的粗面饼子,吃着毫无荤腥的饭菜,身上穿的补丁打补丁的破衣烂衫,甚至有的孩子,根本就没有一双凉鞋穿,光着脚板上学,有的孩子因为家里兄妹太多,上学的时候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孩子的时候,郝国梅心里掀起阵阵波澜。
教育兴邦,少年强则中国强,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先进的教育,自己来到四十里铺,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山区的孩子们,讲授知识,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学到文化知识,长大后,凭借着知识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大山的穷困。 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