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写作:小说写作实用指南

第8堂课 如何写好人物心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写作:小说写作实用指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8堂课 如何写好人物心理

  这节课我们来谈谈如何写好人物心理。

  首先我们需要问的是,人的心理包括哪些对象?可以确定的是,心理活动一定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人内在的情绪、想法、欲望、无意识。然而,心理的东西,尽管产生于内在,但它们中的很多内容,可以被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倾诉、呐喊、沟通等方式,发泄出去,告诉别人。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某个压力很大的女生,向着大海呐喊道:我要勇敢!在很多情况中,外在的语言,能够直接表现内在的心理。

  但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在更多有意思的场景中,语言和表情所表达的心理活动,并不是真实的心理活动。比如,很多内向的人,会在喜欢的人面前掩饰自己的喜欢,故意装作不在意。语言和心理活动,常常是分裂的。比如,当我们面对一个内心十分讨厌的领导或同事时,往往还需要在他面前表现出崇拜或友好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便发现了心理活动,和外在表现之间隔的那条沟壑。

  我们所读过的很多高明的小说也是这样,它们并非通过语言直接表现人物心理,而是通过营造的语境和歧义,通过作者在叙述中制造的蛛丝马迹,让读者去探寻。而这也就是读者在阅读心理描写中所能获得的快感来源之一。

  让我们比较下面几个句子:

  1.当看到那张脸的时候,他感到害怕,浑身发抖。

  2.当看到那张脸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像一只即将被狮口吞噬的飞萤。

  3.当看到那张脸的时候,他感到了一阵灵魂的战栗,那就是魔鬼的样子。

  这三个句子都是表现恐惧的心理状态,但第一个句子非常直接,没有任何修辞。第二个句子用了比喻。第三个句子用了转喻。从效果上看,第一个句子显然最直白,仅仅说明了恐惧的感觉。第二个句子,通过比喻那种生死危机的场景,增加了恐惧的强度,但仅仅说明了被看者的脸或表情很可怕。第三个句子,除了增加恐惧的强度,同时还增加了叙事信息,暗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传递出伦理判断,即被看者很可能对看者做过非常可怕的事,比如曾虐待过他,或者被看者露出了一种杀人的表情等等。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心理描写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在小说中表现心理,针对性的修辞手段是必要的。同时,不同的比喻、转喻会带来不同的情感强度和人物关系,对此我们需要根据故事的目标仔细取舍。

  很多剧作家说,要善于制造人物的内心矛盾。那么比较常见的心理矛盾有哪些呢?

  我觉得,首先是每个人常常有的客观自我认同和主观自我想象之间的矛盾。举个例子,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从小一直被同学嘲笑很丑,长久的嘲笑在她的心中积淀成了一个主观的自我认知:我是一个很丑的人,没有人会真的喜欢我。而当她在长大后,收到一个男同学的告白的时候,她会觉得很困惑,她一直觉得自己毫无魅力,为什么会被人喜欢呢?难道这个同学有别的目的?或许这是他的恶作剧?于是,一个感情上的矛盾便产生了,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这个矛盾呢?

  最好不要直接将这种情绪一股脑全说出来,因为直接说出来的情绪很难让人回味,除非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梦境等其他方式对其进行穿插表现。

  比如在男生告白后,女生并未直接回答,而第二天,他们碰巧在学校食堂见面的时候:

  男生说:“嗯……你好。”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表现女生的心理呢?如果用直接描写可能会是:

  天哪,我到底要跟他说什么?我要不要告诉他我昨晚的想法?他会不会因此而看不起我?我怎么这么倒霉?要是没遇到他就好了!

  而如果我们用间接描写的话,有哪些选择呢?

  1.我将眼睛看向别处说:“我不好。”(这句“我不好”就把女孩内心的纠结情绪表达出来了。)

  2.我忽然手一抖,掌心里的包子掉到了地上。(通过动作表现她的紧张。)

  3.生活为什么这么要跟我开这样的玩笑?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快要爆炸的气球,只想挣脱那个打气筒,飞向天空,飞得越高越好。(这几句话中,并未直接说她对男生的态度,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她的压力。)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的不同。显然,直接描写给我们一种三流偶像剧的感觉,我们不会在伟大的小说中看到这样的描写,甚至在一些好的类型小说中也很少见到,而间接描写至少看上去,会显得比直接描写更专业一些。

  所以,心理描写的第二个要点就是,如果需要表现心理的复杂情绪,用侧面描写往往比直接描写更吸引人。因为侧面描写能够制造更多的语义空白,制造歧义,能够调动读者的感情结构,去自由体会人物的心情。

  第三个要点,好的心理描写,还应该通过人物的意识流活动,用最小的篇幅尽可能地揭露人物的各种价值观念。比如,当《纸牌屋》中的一个政治家拒绝了主角弗兰克的提议后,在政治家走出房间之际,弗兰克开始内心独白:

  如此浪费才华。他选择钱,不要权力。这座城里的每个人都会犯这种错。钱是美国西部那种面积庞大而品位极差的房子,十年后就会垮下来;权力才是能牢牢矗立几百年的基石,我无法尊敬看不出这两者区别的人。

  在这段极短的话里,作者通过权力和金钱的对比,巧妙地凸显出了主角的政治观念。在他心中对于权力和金钱的价值排序。同时,他内心深处的高自尊人格也呼之欲出。

  如果说以上是比较基础的准则,那么接下来我想谈谈,如何最大限度地塑造一个人物的心理复杂性?增加心理复杂性和层次性的方法很多,心理学为我们打开了很多视角。如果,我们将弗洛伊德的那些病例,诸如歇斯底里症、妄想症、口误、人格分裂、强迫症,等病例视为一个文本,它们都是在塑造人物心理上最好的范例。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就是一例,我们可以反复思考电影中的杀人犯的犯罪动机。

  如果简化一下弗洛伊德总结的这些症状,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理解为本能欲望和道德枷锁之间的冲突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作为人,我们的本能都有哪些呢?胜利欲、性欲、权力欲、自私欲、尊严,等等;而道德枷锁,则往往是责任、歉意、负罪感、善良、牺牲等等。

  在美剧《绝命毒师》的第四季第六集,大毒师沃尔特,终于在作为一个好人教师的道德负罪感和内心本能中的权力欲、掌控欲之间的矛盾斗争中,选择了掌控欲。

  他和他的妻子坐在床上,他的妻子斯凯勒说:我说过了,如果你有危险,我们去找警察。如果不去,你一开门就会被子弹射中。

  沃尔特:“我不想跟警察打交道。 ”

  斯凯勒:“你不是什么大罪犯,沃尔特,就是一时昏了头,我们就这么说,也是真的呀。 ”

  沃尔特:“那不是真的。 ”

  斯凯勒:“当然是真的,一个学校老师得了癌症,太缺钱——”

  沃尔特:“不谈了。 ”

  斯凯勒:“卷进这些事,脱不了身。你自己告诉我的,沃尔特。老天,我在想什么?沃尔特,拜托,我们都别再为这件事辩解,承认你现在有危险吧!”

  沃尔特:“你以为你自己在跟谁说话?你以为你看到的是谁?你知道我一年赚多少钱吗?即使我告诉你你也不会信。你知道如果我突然不工作,会发生什么事?这个企业,大到可以上纳斯达克,我要是失踪,这个企业就没了。 ”

  “不,你显然不知道你在和谁说话,那么让我点醒你,我没有危险,斯凯勒,我就是危险。一个人开门后被枪杀,你以为那个人会是我?不,我是敲门的人。 ”

  在最后几句话中,一个毒枭掌控一切的霸气,那种大人物的气场完全出来了。沃尔特内心的那种掌控的本能,终于完全战胜了道德枷锁。而这个例子也告诉了我们心理描写的第四个要点:尽可能地在描写中表现本能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带来的人格形象的蜕变。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段话中的节奏感。沃尔特最后的蜕变,是基于他妻子不断地暗示,你是一个弱小的男人,你无法保护自己,你需要警察的保护。这刺激了沃尔特的自尊,而在几段对话之后,沃尔特的自尊感上升到了极点,因而最终爆发。所以,这提醒我们,在表现冲突的时候,掌握好节奏,多设计几个铺垫,再迎来人物的高潮。

  最后,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生活中的一切负面情绪,都是对写作者的馈赠。当我们陷入焦虑、恐惧、悲伤的时候,试着将它变成一次绝妙的创作机会。我们可以仔细品味那些情绪的由来,将有关的心理活动通过语言梳理出来。这么做不仅能宣泄情绪,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所以,让我们珍惜自己的情绪体验,将他们化为精彩的文字和故事吧。

  本节课的脑洞题:

  选择一个有极端心理的主人公,比如:歇斯底里症、妄想症、人格分裂、强迫症、恋物癖等等,用一段心理描写刻画他的这一特征。 故事写作:小说写作实用指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