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白小易微型小说100篇

联欢

白小易微型小说100篇 白小易 2957 2021-04-06 05:1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白小易微型小说100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联欢·

  无疑这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组合式家庭”。当初两对新婚夫妇咬牙决定搬进来一起住时,早已经作好了对付各种麻烦的心理准备。为了避免您产生混乱感觉,我有必要不厌其烦明确注明他们的关系——这样您要是在下文里一时搞不清谁跟谁是一对儿,就可以随时查证——冬冬和莲莲是一家,住南屋;明明和倩倩是另一家,住北屋。

  住宅是为一个家庭设计的,住的却是两家人,怎么说也不是那么回事。尽管他们四个在结婚之前就是朋友,但搅在一堆还是难免发生些小摩擦。诸如做饭的你先我后啦,厕所谁弄脏的啦,等等之类。反正都是您想象得到的,也没什么稀奇。不过故事并不是顺着这个路子发展的。关于它的脉络和具体经过是谁也不可能知道得太清楚的。毋庸讳言,我所讲的也无非是些办公室传闻和他们自己带有某种或自嘲或自夸意味的笑谈。所以要是有人企图以本文作为证据对他们采取什么行动的话,本人在这里郑重相告:别自找没趣儿。还应该说明,这两对儿也曾不遗余力争取独门独户过日子,捞到机会就抱怨他们居住条件的“不人道”,尽管他们的义愤和措辞感动了不少人,但并没有打动国家的经济状况。像他们这样刚结婚就有房子住已经好不错了,再怎么咋呼也不过是瞎折腾。

  于是他们也就只好消停下来,并且开始越来越认真地面对这个现实。几年前他们还是在十来个人一屋的宿舍里混出来的穷学生,虽然嘴上闹得欢,心里还是窃喜比从前不知强过多少倍。再说几个人本来便声气相投,住在一起也自有一番情趣。明明和冬冬早是棋友,下棋当然特别方便,随时隔着门吆喝一声,便可拉开一场昏天浊地的大战。打牌更妙,四个人恰好是一桌。最好笑的是,明明和冬冬不知怎么又混成了一对酒友——两位小丈夫在一起喝酒,两家人便得凑在一桌吃饭。热热闹闹的,真像在学校联欢。一起吃过几回,四个高材生都认识到这比分开做饭吃饭要省时省力多了。于是商议一番,排出了一个“厨房值日表”。每次一人操劳,大家一同享受。这样实际上一个人两天才做一顿饭(中午通常在单位食堂吃)!这不能不说是解放生产力的一次伟大革命。

  大概也就是从这时起,这四位受国家多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越发知道体谅国家的难处了。他们情绪乐观,工作积极,越来越引起大家的瞩目。

  饭虽然吃成了一锅,日子当然还是两家过。这一点炎黄子孙是从不曾含糊的。要是那年夏天不这般前所未有地热,他们两家的门便也难得同时开过。那天正是热得昏头涨脑之际,莲莲忽然冲守在电风扇旁的冬冬喊了一声“天!我们真傻!干吗不打开门?”冬冬一跃而起,摘了自家门上的弹簧条,扭回身来说,“没用,还是不通风。”“笨蛋。叫他们也开门。”没想到对面的两位已经听到了,一下子像是得了大赦令一般从北屋冲了出来。

  “真是傻透气了。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想到。”他们在阵阵穿堂风里兴高采烈地检讨着。

  最后的一点屏障已经排除,大家也就更无拘无束了。有天晚上倩倩在厨房洗漱完毕回到北屋,发现明明不见了。她想也不用想就趿着拖鞋进了南屋。莲莲正躺在床上看书。冬冬和明明则盘腿坐在床边的地毯上下围棋。倩倩倚着门,忍不住笑起来:

  “明明,一眨眼工夫你就溜了。你这家伙有点儿眼色没有?不让人家睡觉啦?”

  “行了,行了,就这一盘。”明明头也不抬。

  “让他们玩吧。”莲莲移开书,勾起头冲倩倩一笑,“我没事儿。你也来呀。”

  “不了。”倩倩停在那儿,看了莲莲一会儿,“我那边清静,你到我这儿呆会怎么样?叫他们闹去吧。”

  “这主意倒不错。”莲莲翻身下床,跟倩倩去了北屋。

  明明冬冬下满三盘之后才想起时间已经很晚了。明明脸上带着零比三的惆怅昏头昏脑地潜回北屋——不过马上又精精神神地退了回来。

  “你老婆把我的位置给占了。她俩睡得好香啊。”

  “这么说咱们哥儿们只好同床共枕了。”冬冬作了个鬼脸儿。

  单位有一次派冬冬和倩倩出差——至于为什么不安排冬冬和莲莲或明明和倩倩这样现成的夫妻出门,谁也说不清——本来嘛,出差是工作,又不是结婚旅游。冬冬和倩倩在外地旅馆餐厅共进晚餐时还挂念着留在家里的两个伙伴儿。倩倩不无担忧地说:“咱们这一走,不知他们两个能不能吃上饭,值班表全打乱了。他们俩可别排不清楚打起来。”

  “甭替他们操心了。会有办法的。”冬冬笑了,“他俩都不傻。”

  后来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传说。单位的许多角落都在关注那套公寓里的乌烟瘴气。有人说曾在对面楼里借助看球赛用的望远镜亲眼目睹他们的“交叉换位”。更有人断言他们四个人实际上只有一间卧室……单位领导也趁过年时节堂堂正正地来了一次实地考察。虽然料定看不着什么惊险镜头,倒也真发现了不少疑点:两家合用一台电视、一台冰箱,厨房用具也绝分不出两套……领导同志们的脸色当时便都娇艳起来。

  单位决定破例购买一套商品房,以解这两家的“燃眉之急”。可是在领导向他们宣布喜讯时,四个年轻人却异口同声他们的条件蛮不错,无需再做改善。并且建议领导关怀一下基层单位那些没房子住的同志。领导同志们却越发认识到了事态的严竣,紧急筹划对策。最后终于采取强制手段责令监督他们分别搬进了两套原为处级以上官员准备的大住宅。那可是三室一厅啊。

  这时又流传起一种说法,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几个年轻人真是不择手段,为了住好房子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 白小易微型小说100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