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茶菸蔗蓝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白鱼解字:流沙河讲汉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54
茶菸蔗蓝麻
一种遍生全国各地的野菜名荼(tú)。准确命名,应叫苦荼。《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所指即此苦荼。又名苦荬或苦苣,俗称苦菜。苦荼为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田野、路旁、农舍附近常见。茎秆直立,中空而脆,折断冒出白浆。开黄花如野菊,花谢结实。到了汉代,长江流域茗饮成风。茗味因为清苦,也被混叫作荼。苦菜与茗,一为草本,一为木本,形态大异,不该混用一名。混用之后,害得后人聚讼至今。南北朝时,陶弘景就认为古书上说的荼皆指南人饮用的茗。南人饮用的茗传播国外,英语叫tea,就是荼的译音。长沙出产佳茗,当地土语叫chá,楚人就把荼字念作chá音。后来觉得不妥,乃减荼字一笔成茶。长沙茗茶广销,各地跟着叫茶。茶字既然晚出,所以古代篆文没有茶字,只有荼字。若用篆文给茶馆写招牌,只能写成“荼馆”。茗者何?萌也,茶之嫩叶即我蜀人说的芽茶也。芽者何?树芽初萌,似婴孩之乳牙也。
《说文解字》有蔫字和菸字,互相比邻,音同义近。植物缺水干枯曰蔫。蔫是形声字,焉乃纯声符。不管焉为何物,都不影响蔫字本义。人劳倦,乏精神,说是蔫嗒嗒的。这就是以植株喻人体。字亦作恹。不同者蔫常用于草木,而恹专用于人罢了。菸则特指植物叶子干枯。菸也是形声字。草头下面的於也是纯声符。於古音wū,是乌字的另一种写法。请看於字的篆文和金文,就是乌的象形,有头有身有翼有足。乌鸦种类繁多。有一类体形最小,颈毛白色,相传能反哺其衰母,名慈鸦,又名孝鸟者,单称为乌,也就是於(wū)。音转为yān,作菸字的纯声符用。烟草明代传入中国,因其大叶采摘下来必须晒菸,所以叫作菸叶。菸叶裹成指粗棍状,俗呼叶菸。其字今作叶烟,而菸被视为繁体了。
甘蔗初名竿蔗,以其形状似竹竿也,传入中国已在汉代以后,所以篆文无蔗字。蔗从庶,庶亦声。庶就是后来的煮字。甲骨文最明白,棚下左火右石。先民无锅,石头烧红,投水使沸,煮肉煮菜。后来文明日臻,反映在金文里已是鼎锅横杠,下面烧火。等级观念成形之后,司煮的厨役们被视为非主家的旁支。于是出现“庶民”一词,指普通老百姓。宗法制度实行一夫多妻,正妻所产谓之嫡出,侧室所产谓之庶出。甘蔗横埋土中,每节萌芽,出土成茎,亦旁支庶出也,所以蔗字从庶。
茶叶、菸草、甘蔗,皆属所谓经济作物。藍(简作蓝),其字从草監声,亦曾属于经济作物。監声因有复辅音lán,可作藍字声符。監字拆开,是一人睁大眼(臣)以碗(皿)水为镜子,照其面容。此事当然不关藍义,从監仅表读音而已。藍本植物,春末育秧,盛夏拔栽,初秋刈割,浸沤水中,滤取藍淀,作染料用。百年前舶来的化学染料逐渐取代藍淀,藍乃式微,其义仅存于七色中,少年不复知其为植物矣。
麻(繁体作蔴)亦经济作物。甲骨文有丝无麻,或许是由于商代贵族衣丝,百姓衣麻。麻字不是屋下一林,人多误书。金文和篆文麻是屋下剥麻皮。麻植在田,春种秋收。麻秆斫倒,运回晾干,然后剥皮。皮浸沤后,加工成麻纤维,纺成麻线,织成麻布。造麻字者头脑灵活,不从植株形态而从剥皮过程取象,不但利于认读,且有“技术含量”留给后代。 白鱼解字:流沙河讲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