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纨绔长公主

第一百九十五章,端惠皇贵妃王氏

纨绔长公主 佟佳东珠 5967 2021-04-06 05: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纨绔长公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顾夜心看夏云瑾的眼神,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丝毫没有因为听到这件事情而觉得惊讶,或者是有其他的表情。

  夏云瑾心里有什么东西在不断的涌上来。

  “顾夜心。”

  夏云瑾眉目微沉,面有冷意。

  顾夜心却好似不解,接着道,“你一早就筹谋好了一切,要让星河重回世人眼中,那么这太监告密,自然也应该是在你的计划当中。我相信公子会安排好所有的事情,今夜公子前来告知,我感激不尽。”

  暗夜中,夏云瑾的脸沉默而没有生气。

  顾夜心有些莫名,“怎么,是我说错了吗。”

  夏云瑾胸腔里涌动上来的那些东西,一点点化为利剑,一点点刺在他心上。

  本来想好的要顾夜心小心应对的说辞,也莫名其妙的消失于无形。

  顾夜心说的没错,那太监告密,自然是有人安排。

  可为什么他要生气?

  他心里有这种别扭的感觉,又是什么?

  夏云瑾下意识看向顾夜心的眼睛。

  那双眼睛实在是太平静了,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就好像冬夜里的寒冰,无法消融。

  和他之前期待的.....不一样。

  夏云瑾忽的一震。

  他狠狠看一眼顾夜心,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几步就跳出了窗外,只留下顾夜心一个人坐于床上,一脸惊诧。

  太监告密之事,第二日就传了出去。

  听说慈宁宫发了大火,当即就赶到了勤政殿,言那告密之人居心叵测妖言惑众,该当凌迟处死。

  可是那太监家属,手里有当年先皇写下的秘旨,还有一枚玉扳指。

  先不说秘旨,但是那枚玉扳指,太后一看脸色就不好了。

  这玉扳指,天下独一份,还是先帝的父皇在世时,为了庆贺他当太子,亲手为他打造的。

  端嫔小产之后,那枚玉扳指就不翼而飞了。

  先皇说是太过悲痛,随着孩子一起烧了。

  却不想,是为了今日这一手,和孩子一起送出了宫。

  太后直气的脸色铁青,浑身颤抖。

  皇帝又拿出那封遗诏来。

  太后来之前,皇帝就叫来了辅政重臣。

  这三位,王承基,夏孝臣,外加于其烨,都是从先帝朝一起过来的,对先帝的字迹最是熟悉不过。

  最终经过辨认,这遗照,的确是先皇所写。

  遗照上头写明了沈星河的身世,以及为何假死将他送出宫,嘱咐皇帝登基之后,一定要找回沈星河,回来认祖归宗。

  否则就是大不孝,不得再于宗庙祭祀自己。

  确认遗照属实之后,皇帝什么话都没说,对着遗照跪了下来,而后三跪九叩,言“儿臣接旨”。

  太后身子晃了晃,险些没站住,只得由阿虞姑姑先行送回了慈宁宫。

  平地一声雷。

  整个皇城几乎都炸了。

  皇帝火速传旨李贺以及各地地方官府,务必要找到幼弟沈星河,完成先皇遗愿。

  只是诏书还没出内阁,太后就派人来传皇帝。

  外头天色已经大暗了。

  皇帝站在殿门前,看着夜色中的宫墙,无声的扬了扬嘴角。

  慈宁宫里,满是弥漫的药味。

  皇帝是被人抬进慈宁宫的。

  皇帝一脸苍白,咳嗽不止,和病榻上的太后,恰好是一对儿。

  太监将皇帝小心的搁置在了太后床前,而后迅速离开。

  皇帝咳嗽一声,喘息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看皇帝的眼中便有恨意。

  “皇帝,是不打算顾全母子之情了。”

  太后出声。

  声线如铁般沉重,又如寒冰一般寒凉。

  皇帝道,“母后此话,儿臣不知何意。”

  太后用力握了握手里的翡翠十八子,道,“你,即刻将那告密之人处死,言他欺瞒皇帝罪无可恕。”

  皇帝不说话,只是看着太后,可是那眼眸里,分明有一丝同情。

  太后立时勃然大怒,“你以为找回了沈星河,就能伤哀家分毫吗!!”

  皇帝没接太后的话,只是扬声叫一声“季青”,季青便迅速从外头进来,手里还捧了一卷东西。

  “把这供词给太后过目。”

  季青应了,将手里的纸张捧给太后。

  太后愤怒的看一眼皇帝,随手扯过了纸张,只是才看几页,便变了脸色。

  “皇帝!!”

  太后恨不能将手里的纸张捏碎了。

  那是一份份证据和口供,当年沈家灭门案的来龙去脉,李贺在扬州窝了半年,数次出生入死,居然真的查清楚了。

  王家当年以为一手遮天,所以做这事的时候也没有太隐蔽,要想查出来,不是困难的事。

  “母后,您身为李氏媳妇,谋害先帝子嗣,屠杀平民,这些都是明证。可您是儿子的亲生母亲,儿子断不可能让这份证据毁了母亲。因此沈家灭门案,朕会好好了结的。朕是母后的儿子,朕身上也留着王家的血脉,所以,朕会竭尽所能保护王家百年昌盛。所以就得委屈母后,配合儿子。反正朕是皇帝,您是太后,就算沈星河回来,也妨碍不了您什么,您说是不是。因此母后不必动气,有儿子在,一定会保护母后周全的。”

  说着说着,皇帝就剧烈的咳嗽起来,一声高过一声,就听的季青大喊一声“皇上”,皇帝就晕了过去。

  顾夜心和德妃又在勤政殿忙活了一夜。

  天快亮的时候,昭阳宫忽然来传太医,说是贵妃病情反复,忽然就不好了。

  彼时皇帝刚醒,便命整个太医院都去昭阳宫给贵妃诊治。

  皇帝又不顾自己体虚,命人抬着自己去了昭阳宫。

  卯时三刻,贵妃王氏,薨。

  皇帝在昭阳宫哭的死去活来,晕过去数次。

  最后吐了血,叫人抬回了勤政殿。

  宫中如今德妃最大,太后和皇帝都卧病在床,便由德妃主持丧仪。

  贵妃王氏,钟祥勋族,秉教名宗,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每恪恭而奉职,勤修内则。今晋封皇贵妃,谥曰端惠皇贵妃,一应丧仪比照副后办理。

  德妃崔氏晋贵妃,全权代朕主持皇贵妃丧仪,钦此。

  大丧期间,皇帝数次下诏,要京内王公贵族王妃命妇均来皇贵妃灵前磕头,戴孝白日。

  有不尊伦理不敬皇贵妃之徒,于皇贵妃大丧期间饮酒作乐,豪不节制,着仗责一百,发配岭南服役,终生不得回京。

  诸近卫武官京兆尹,与皇贵妃大丧期间,务必整饬京城风气,重塑纲纪,四海同哀。

  十二日后,皇贵妃终于下葬。

  只是皇帝在皇贵妃停灵期间,哀思过甚,多次哭泣,健康每况愈下,竟致不能起身。

  太后以及文武两班曾多次劝谏,要皇帝为家国大事着想,爱惜身体,莫再悲伤。

  皇帝这才勉强止住悲痛。

  未免睹物思人,皇帝遵从臣工意见,由贵妃崔氏代替皇帝送皇贵妃下葬。

  至此,端惠皇贵妃王氏,彻底走完了她的一生。

  在大晋立国百年之内,端惠皇贵妃是第一位皇贵妃,也是第一位按照皇后仪仗下葬的皇贵妃。

  王氏得此殊荣,感激涕零,与皇贵妃丧仪上朝天跪拜,立誓为大晋进忠,死而后已,不辜负皇帝圣恩。

  轰轰烈烈一个月,曾经吵嚷嘈杂的皇宫,又重新回复了宁静。

  如今还在皇贵妃百日丧期,各宫都还在戴孝,因此德妃晋封贵妃,宗慎府只是简单办理,向崔氏颁了册宝金印,便算是礼仪完成。

  崔氏也还住在长秋宫,长秋宫家居摆设一切照旧,甚至连内务府新近拨来的奴才,都叫贵妃又退了回去。

  “本宫自皇贵妃娘娘宫中出身,一路侍奉皇上,到如今身居高位,皇贵妃娘娘对本宫恩重如山。皇贵妃娘娘骤然薨逝,皇上为了皇贵妃娘娘的丧仪着想,才晋了本宫的位份,可本宫心里清楚,本宫再如何,都不能越过皇贵妃娘娘。因此娘娘丧仪期间,本宫宫内一切不变,内务府不必再为贵妃仪制之事前来回话,众人恪尽职守,各安其份,不必多言。” 纨绔长公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