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纨绔长公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广州战乱,本就有些分了太后和王家的心。
结果夏孝臣忽然提出来,皇上发兵可以,自己愿意以使者的身份,去广州城和南汉王谈判,尽最大的能力保证两国不动干戈,边境百姓免遭屠戮。
夏孝臣这个举动事发突然,朝上一半的大臣都有些蒙。
燕州夏氏那是百年勋贵,夏孝臣做为这一任的夏氏族长以及两朝老臣,更是举足轻重。
广州如今是凶险之地,夏孝臣自愿前往,便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夏孝臣便在族内召开会议,将自己夏氏族长的身份,让给了自己的三弟夏孝安。
夏孝臣一共兄弟三人,夏孝臣是嫡长子,老二夏孝宁,老三夏孝安。
其中孝臣和孝安都是嫡母所生,孝宁为二房如夫人所生。
虽生母各有不同,但根据夏家的规矩,妾侍没有资格养育孩子,因此三个孩子都是在夏家嫡母的膝下长大,彼此之间亲热有爱,倒也是和乐。
夏孝臣此举,便是打定了主意,要为国尽忠了。
先前反对他的人,悄无声息的少了一半。
可是王承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竭力在朝上反对,言祖制有规矩,夏孝臣身为首辅大臣,不得随意出京。
且南汉造反是事实,夏孝臣一力为南汉开脱,此举居心叵测。
夏孝臣却不慌张,于朝堂之上说出了那句让万民称颂的名言。
“我大晋男儿保家卫国天经地义,吾身为朝廷大臣百姓父母官,保护百姓也是天经地义。今孝臣愿以血肉之躯,护大晋男儿不做无畏牺牲,为皇上进忠,为百姓分忧!”
而后,夏孝臣又以国土地理形势以及兵部人员粮草储备情况加以详细说明,言一旦刀兵失控,将危害国都。
皇帝被夏孝臣的一番衷心感动,几乎没什么犹豫,当即就同意了夏孝臣以钦差大臣的身份随军前往。
顾夜心的这一招,把王承基打的措手不及,注意力便从李贺身上分散了许多。
李贺到扬州之后一月,还真的查出了些蛛丝马迹。
如今已进了十月。
夏孝臣早就到了广州。
南汉国王被王孝如扣押后,和南汉王妃一起不知所踪。
边境依旧两军对峙,皇帝给了夏孝臣节制权,夏孝臣力排众议,让援军停下了脚步,孤身一人入了南汉国军营。
漫长的三天,所有人都以为夏孝臣必死无疑。
可是第四日清晨,哨兵意外发现,夏孝臣缓缓从南汉军营走了出来。
毫发无伤。
王孝如大感意外。
王孝如虽心里不愿,可还是接了夏孝臣进了军营。
一入营帐,夏孝臣环视两侧,诸位大将都在,随即淡淡道一句,“来啊,把王孝如给我绑起来,押回京里处置!!”
两边军士一愣,没反应过来,王孝如当即脸色大变,喝到,“夏孝臣,你想造反不成??”
王孝如今年三十有五,常年行军,身高体壮,肤色黝黑,脑满肠肥。
夏孝臣淡淡看他一眼,道,“王孝如,南汉国王元肋(le)已经找到,此刻就在对面军营里。元肋没有其他的要求,只要求将你千刀万剐,报你侮辱南汉王妃之仇,他即刻退兵。”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当即大惊失色。
王孝如更是脸色一白,吼道,“夏孝臣,你休的胡言!”
夏孝臣从怀里掏出一封手书,招来随行翻译,将手书交给他,道,“这是南汉国王亲自写的,要呈给我国皇帝陛下的手书,诸位可要听一听。”
王孝如额头上开始有豆大的汗珠落下。
夏孝臣却不管他,下了令,那随行翻译随即便开始念起来。
原来,今日广州之祸,都是王孝如一手造成的。
南汉国王携王妃一同上京晋见皇帝。
进入广州城后,王孝如居然贪图南汉王妃惊世美貌,将其强行玷污。
而后又将南汉国王扣押,引诱南汉军队进攻广州,意图挑起战乱,掩盖自己的罪行。
南汉军队攻打广州之际,王孝如本想私下里处决南汉国王,而后便说他逃脱,便再没有人知道他做下的丑事。
可没想到的是,南汉国王为人所救,并在夏孝臣入境广州之后,偷偷将他送了回去。
随行翻译读这封手书的时候,军帐内,所有大将都在,帐外士兵也被集结。
因此这封手书的内容,人尽皆知。
翻译念完了手书,将手书恭敬的还给了夏孝臣。
夏孝臣环顾四周,道,“我临来时,皇帝陛下嘱咐我一定要查明事情真相,务必要偃旗息鼓,不动刀兵,使百姓免遭磨难。为求公正,我将六部以及监察院御史台大理寺的给事中都带了过来。王孝如,你如何定罪,这封手术的真实性如何,我说了不算,自然有人查明事实。”
话音落,帐外随即集结了许多位朝廷命官,那便是夏孝臣带来的各部给事中。
夏孝臣一声令下,各自散去,开始核查王孝如的罪行,王孝如摇晃了两下,身子一软,跌坐在地上。
广州围城,顺利解决了。
只是南汉国王不肯退兵,一定要王孝如做交换,否则,他便冲进广州城,誓要将王孝如碎尸万段。
王孝如吓得肝胆俱裂,生怕夏孝臣将他交给南汉国王,因此便把一切都痛快招了,只求夏孝臣保他一命。
除了玷污南汉王妃之事,王孝如还交代了很多别的东西。
夏孝臣趁势将王孝如在广州做恶多年的证据和南汉国王的手书一并快马交付京城。
皇帝看后震怒异常,大晋立国一百多年,还从未出过此等寡廉鲜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臣子,当下大笔一挥,要夏孝臣不必将王孝如押解回京了,就地处决。
皇帝的这个决定,可谓是大快人心。
可是命令还没出朝堂,太后就赶了过来。
王孝如是太后亲侄儿,太后自然不能允许王家人被如此对待。
太后是和皇帝在勤政殿里单独谈的。
太后来的时候,还怒气冲冲,一副绝不让步的架势。
两人约莫说了小半个时辰,殿门关着。
最开始,还听得见太后高声质问皇帝的声音。
可是渐渐的,里头就安静了下来。
到最后,勤政殿里一片宁静,什么都听不到。
季青站在殿外,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
他打小进宫,就跟在皇帝身边伺候,是皇帝身边最忠心也是最长久的太监。
他看着皇帝长大,自然知道太后横行多年,皇帝过的憋屈。
可他不过是个奴才,身份卑微,不能为皇帝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受辱。
夏孝臣,是皇帝身边最后一个可以利用的力量了。
如果皇帝真的依了太后,那以后,皇帝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季青正想着,殿门忽的一下就开了。
太后从里头走出来,虽还一脸寒霜,可大抵平静。
季青一愣,忙的就给太后请安,可是季青身子才动了动,太后却毫不理会,已经快速离开了勤政殿。
季青在门口怔愣许久,忙的推开殿门走进去,只见皇帝背对着他,站在桌案前一声不响。
季青有些担心,小声叫了一声“皇上”。
皇帝却忽然开始笑。
最开始,笑声还略略隐忍。
可是渐渐的,皇帝像是再忍不住,开始纵情大笑,直笑的身子剧烈的颤抖,不得不扶了面前的桌案,支撑住身体。
过了好大一会,皇帝似是终于笑够了,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看向季青。
“季青,给夏孝臣传旨,王孝如悖逆狂纵,贪赃枉法,通敌叛国,罪在不赦,着尔自行就地处置,不必再来报朕了。”
季青眼眸一亮,欢喜的应了,忙的退出了勤政殿。 纨绔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