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纨绔长公主

第一百七十八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纨绔长公主 佟佳东珠 5711 2021-04-06 05: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纨绔长公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皇帝那日辱骂贵妃,是当着满宫奴才的面,毫不避讳。

  因此皇帝离了慈宁宫没多久,那些话,便传遍了整个后宫。

  太后虽说是下了严令不许再有人妄议此事,可贵妃待宫人一向严苛,对待后宫嫔妃又心狠手辣,不服她的人多的是。

  因此皇帝辱骂贵妃那些话,被各宫嫔妃原原本本记了下来,私底下说起这件事,不知道有多痛快。

  又过了两日,不知怎的,那些话就传出了宫。

  几户满朝文武都知道了皇上那日是怎样羞辱贵妃的,贵妃这些年没有孕事,又是为何。

  王家丢了大脸,王承基气的直在家里骂娘。

  王承基嫡妻林氏进宫探视女儿的时候,一时嘴快,说了这件事,听说昭阳宫当晚就宣了太医。

  正在这个当口,有人将十年前的扬州首富灭门案翻了出来。

  当年主理此案的扬州知府冯桂伦,没两年就到了京里,做了户部侍郎。

  本来最开始,是有人弹劾户部侍郎宠妾灭妻。

  一向以儒家治国的大晋,官员宠妾灭妻是极大的道德污点。

  结果弹劾着弹劾着,就有人发现,冯桂伦当年署理扬州时,政绩不佳,吏部考核屡次不及格,这样的人,是怎么从地方平调到京里的。

  而他调到京里之前,经手的最后一个案子,就是沈家灭门案,至今不破。

  听说沈家一共死了两百多口。

  听说冯桂伦当时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草草结案。竟然就连案卷,都不翼而飞。

  还听说本来已经死了的沈家女公子和小公子都意外活了下来,散落在民间,不知去向。

  言官们一向都是找到一个突破口群起而攻之,更何况这冯桂伦身上污点太多,一时之间,言官之间犹如比赛一般,纷纷开始挖掘冯桂伦的黑历史。

  而沈家灭门案,也就这样走到了言官眼前。

  这会子,已经是晚饭后了。

  皇帝看着桌案上成堆的奏章,面无表情。

  这些奏章,都是弹劾冯桂伦的。

  其中有一半,是关于沈家灭门案。

  皇帝抬手在最上面的奏章上摩挲了两下,像是在等待什么。

  正在这时候,季青从外头进来,走到皇帝身边,道,“皇上,太后身边的姑姑来传话,请皇上晚饭后去慈宁宫一趟。”

  皇帝眼眸里极快的闪过一抹光芒。

  皇帝搁在奏章上的手指顿了顿,悄无声息的收了回来。

  ”知道了,走吧。”

  已是掌灯时分。

  太后才用过晚膳,由宫人们伺候着喝茶。

  皇帝进了内殿,给太后请了安,而后在太后身边坐了下来。

  皇帝仔细看了一眼太后,道,“母后这几日可好?儿臣瞧着母后脸色不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就连皇帝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他有多久没有这样关心过太后了。

  太后不动声色的看一眼皇帝,叹一口气,道,“皇帝不必挂心,哀家不过是上了年岁,这几日有些操劳罢了。”

  皇帝道,“听说贵妃病着,德妃也不见好,这宫里除了母后,便再也没个主心骨,是儿子连累母后受累了。”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

  太后甚至还细看了皇帝几眼,他面上的表情,同样是真诚无比。

  太后顿了顿,笑了。

  “有皇帝这番话,哀家便不累。”

  太后眼眸微转,“听说这几日朝上闹的沸沸扬扬的?”

  皇帝状似不在意道,“母后说的是。户口侍郎冯桂伦宠妾灭妻,惹的言官都在弹劾他。叫朕看,在家事上如此糊涂的人,也当不得大用。所以儿子叫大理寺去查他了。”

  太后点点头,道,“哀家怎么还听说,有个什么灭门案的?”

  皇帝便将沈家灭门案细细对太后说了一遍。

  “说起来也是匪夷所思,听说这沈家有一子一女,当晚原本是都死了的。可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谣言,说她们碰巧逃了出来,都没死。案发后,这冯桂伦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将这沈家灭门案定性为土匪灭门,草草结案了。又过了两年,这冯桂伦就升到了京里,做了户部侍郎。”

  太后眼眸里闪过一道极快的光芒。

  “如此说来,倒是真耸人听闻。那么皇帝预备如何?”

  皇帝皱了皱眉,道,“御史台提议重查此案,朕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这案子都已经过了十年,物是人非,还怎么查?自打李贺被贬出京,这京里,竟再没一个能断此案的人。”

  皇帝一脸的鄙夷。

  太后沉默半晌,道,“哀家信佛,最是听不得这种事情。既然皇帝要重新查,便要好好查,若是能找到那两个遗孤,也算是老天有眼。”

  皇帝看起来有几分不情愿,但还是应了。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皇帝便跪安了。

  皇帝一走,太后身边的掌事姑姑阿虞便过来扶了她往暖阁走。

  “太后,您怎么让皇上重查沈家的案子呢?”

  阿虞说的很小心,“万一,万一查到什么.....”

  太后一笑,道,“皇帝说的很对,都过了十年,哀家不信他们能查出什么来。”

  顿了顿,太后停下了脚步,看阿虞的表情便有几分阴暗。

  “哀家是想知道,沈家的两个孩子,当年当真逃了出来?”

  阿虞抖了一下,垂下了眼眸没说话。

  太后又开始走,一边走,一边道,“你去传消息给承基,叫他找人盯住办这案子的人。若是当真找到了人,他知道怎么办。”

  从慈宁宫出来,皇帝去了长秋宫。

  这些日子,德妃都在宫里养着,敬事房也撤了她和贵妃的绿头牌。

  皇帝来的时候,德妃正在绣东西,用了银白色的绣线,已经绣了一半。

  皇帝拿过来一看,是一只银白色的猫。

  “这是什么?”

  德妃笑道,“臣妾无事,绣着玩的。”

  皇帝将绣绷子还给德妃,“你喜欢猫?朕改天叫人弄一只好的猫进来给你解闷。”

  德妃眼眸一亮,欢喜的谢了恩。

  进了七月里,咸安越发燥热,各宫早早都用了冰,德妃这里,也算是舒爽。

  皇帝看了一眼盆里的冰,皱眉道,“你的身子,可以用这么多的冰?”

  德妃笑道,“顾夜心说了,臣妾年轻,这病治起来容易,不必那么小心,若是热坏了弄虚了身子,反而不好。若是有一日臣妾用不了冰,那才真是不中用了。”

  皇帝点了点头,没说话。

  夜色深沉,外头静悄悄的。

  德妃歪头看了看皇帝,道,“皇上,要不去别的姐妹宫里歇息?”

  皇帝撇了德妃一眼,“怎么,赶朕走?”

  德妃禁不住娇嗔道,“哪里能呢,只是臣妾如今不能侍寝,所以才叫皇上去别的姐妹宫里的。”

  皇帝顺势在小榻上躺了下来,枕了德妃的腿,替自己找了个舒适的位置,懒懒道,“朕刚才去太后那里了,说起沈家灭门案,太后也说要重新审查。”

  沈家的事,德妃早有耳闻,道,“既然太后支持,那便再好不过。臣妾这几日闲的无聊,听宫女说了几句这案子的事,心里难受的很。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要杀人全家。”

  说着说着,德妃便有些哽咽。

  皇帝似是意外,看德妃的眼神便有几分温情,道,“查是可以查,可是破案,朕看难。”

  德妃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臣妾觉得,虽然过了很久,但若是有心要查,总能查出一二。”

  德妃这话,说的皇帝心里一动。

  “自打李贺走了,京里便再也没有人可以查这种大案。就凭现在的大理寺,朕不信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德妃歪头想了想,眼眸一亮,拍了拍手,道,“既然如此,皇上可以调李贺回来侦办此案啊。” 纨绔长公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